原標題:
親愛的孩子
三樣東西一去不復返
時間、生命、童年
央視網消息:13歲應該還是個孩子,上學、玩耍、發展興趣愛好;而她在這個年紀卻整天帶著兩個不足3歲的孩子,在家裡要種地、做飯,給孩子剪頭髮、洗衣服、哄睡覺;上學的時候,背上背一個手裡牽一個,書包裡除了書本,還有尿布、換洗衣褲、紙巾……她說:每當覺得熬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想起自己的媽媽臨終前的模樣。
她就是來自貴州的00後小女孩的餘雖,2013年餘雖的媽媽因病永遠地離開了他們,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不忘母親臨終的託付
餘雖在10歲那年經歷了和母親的生死離別:母親在彌留之際握著她的手,一手指指身邊的弟弟和妹妹——她竭盡全力地想說著什麼,但最終還是無力地什麼也說不出來,就這樣地永別了。小餘雖深知母親臨終前的永遠託付是什麼——那就是照顧好弟弟和妹妹。畢竟,弟弟才有一歲半,妹妹才剛滿半歲……
在母親離去的日子裡,爸爸幹的是重活,餘雖就擔起家裡的所有家務:洗衣、做飯、餵家禽牲畜、給弟妹餵水餵飯等。前段時間,父親身體不好,需要住院治療,照顧弟弟妹妹、家務活兒、地裡的活兒,就全都由余雖擔起。
從早上一起床,餘雖就給自己定好了時間表,放學後都有哪些活兒要做,一樣一樣安排得很有條理。餘雖從不偷懶,弟弟妹妹天天在地上打滾,身上會很髒,因此他倆的衣服,姐姐每天都會洗。在不足五平方的屋裡,放著一張小床,每天她都要把弟弟妹妹哄睡了,才開始寫作業。
餘雖還要養一頭豬和十多隻雞,每隔一天,她就要去山坡上打豬草,因為幹活餘雖的右手已經磨出了老繭。從山腳挑著兩筐豬草回家,要走兩公裡的路,雖然很累,但是餘雖在路上不會休息,她說因為一旦休息覺得舒服了,就不想走了,如果不休息一直走到家了,就可以好好休息。
餘雖說:再難也要堅持下去,就算現在累,以後也會好的,無論做什麼事都不難,只要堅持,不放棄就會做到。
牽著手走出苦難,走出童年,走進希望
為了完成媽媽臨終前的囑託——照顧好弟弟妹妹,小餘雖從十歲開始,就背著弟弟去上學,背大了弟弟,接著又背起妹妹。所有上學的日子裡,一根背帶,一瓶涼水,一包尿褲,一筒紙巾,它們每天都伴著餘雖上學。
一開始,課堂上,不放心弟弟,餘雖每堂課總是向老師請假兩三次出去看弟弟,然後再回教室繼續聽課。後來老師索性同意她帶著弟弟坐到教室裡來。
有時弟弟打瞌睡了,餘雖不得不用左手來抱著弟弟在聽課,而右手就在吃力地做著筆記或寫作業;有時弟弟哭鬧或者大小便來了,為了不影響上課,她就只能向老師請假,把弟弟帶到教室外來哄哄他,或給他換尿褲……兩年來,小餘雖在學校就是這樣把弟弟妹妹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長大。
老師們都很心疼餘雖,有時候,老師們會主動給一些零花錢給餘雖的弟弟妹妹買點小零食;同學們也把餘雖的弟弟妹妹當成了「全班同學的弟弟妹妹」,誰有糖果都會主動給他們。
餘雖自入學以來,她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幾年來,得了三十多張獎狀。餘雖說:「無論再忙、再累,再苦,我都要努力學習,因為我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可能是我唯一的出路,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讓我的弟弟妹妹以後有好的生活。」
餘下的時光裡有她,
雖然前路很艱辛,
弟弟妹妹一樣會好好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