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的名字聽起來很有異域風情,總讓人聯想到瑞士的某個冰雪小鎮。這個位於我國東北地區、靠近俄羅斯的邊境小城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太過遙遠,仿佛一個完全陌生的存在。冬天的阿爾山極度寒冷,零下40度很常見,在如此嚴寒的天氣裡,室外冰天雪地,所有東西都被凍住,卻偏偏有一條「倔強」的河,依然熱氣騰騰地流淌著。
十裡不凍河是哈拉哈河風景河段,全長20公裡,因為這段河水附近有大量地熱存在,即使是嚴冬零下40多度的氣溫依然不結冰,因此被稱為不凍河,當地人更接地氣地叫它「暖泉子」。當所有大河小溪都已經封凍,唯有它依然熱氣騰騰、流水潺潺,蕩漾著無限生機。
河邊的牌子用中文、英文、韓語和俄語四國語言標識,不凍河的名聲已經不僅限於國內,世界各地的遊客特意選在嚴寒季節來到這裡,一睹不凍河的芳容,體驗潑水成冰的樂趣,也看看那座被稱作中國最美火車站的阿爾山車站。
北方往北,阿爾山遙遠得仿佛到了世界盡頭。寒冷的天氣將風景和時光凝固,大雪傾城,覆蓋了田野、樹林和道路,只有這一條河,蜿蜒婀娜,不緊不慢地徐徐流淌。藍天和林木倒影在河中,美景如畫。
深邃的藍色河水在冰天雪地中孕育著生機,河灘上無人放牧的牛兒低頭吃草,世界好像在這一刻安靜了下來,除了流水的聲音,萬事萬物悄無聲息。
沿著河道,筆直的樺樹早已掉光了葉子,仿佛白色畫紙上的灰色線條,散落的根根分明,聚攏的如炭筆暈染。藍天、林木、碧水自成一體,一起驚豔著人們的感官。
河水湯湯,水流四季不斷,一路走過,一路灌溉了草地和林木。河流兩岸的灌叢風聲繁茂,即使到了冬季依然是牛馬棲息的天堂。
牛兒在河邊悠然自得,零下40度的天氣,它們依然有水喝,有草吃,有明媚的陽光可曬,動物的世界裡,也有著歲月如歌和現世安好。
岸邊層疊累積的小雪包一團一團,仿佛雪白的饅頭,這是散落在河岸邊的火山石被冰雪覆蓋後形成。冬天的阿爾山氣溫極低,冰雪厚重,一般地面的小石頭都會被完全覆蓋住,看不出一團一團的形狀,但正是不凍河的溫度,讓河岸的冰雪沒辦法積得特別深,才形成了這種非常可愛的「雪饅頭」奇景。
此時的阿爾山,冰雪將大地籠罩在一片茫茫白色中,陽光將河水照得深邃而神秘,水緩緩前行,如綢緞般波動。
有人說,阿爾山一年四季都是美的,而只有冬季才是夢幻的。風輕輕吹過,水靜靜流淌,天空的影子和河水合二為一,那一刻,寒冷早已被忽略,人們久久注視著這個靜謐的世界,沉浸在一片純淨得有些不真實的天地之間。
遙遠的從前,阿爾山一帶曾歷經數次火山噴發的洗禮,湧動的地下熱流留下了深刻的印跡。在這裡,冰,雪和水, 以不同的形態共存, 一起講述著一個關於冬天的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