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大部分嫁給鳳凰男的女人,在婚前都過著童話般的幸福生活,沒經歷過坎坷,沒受到過挫折,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不知人情淡薄。
深以為然,但凡有點閱歷,保持理性的姑娘,都對其中的利害關係一清二楚,輕易不會選擇和鳳凰男結婚。
正所謂,世間沒有白受的苦,婚前好得一塌糊塗,婚後可能受累吃苦,問題在於如何止損,來看看網友「一念緣起」的感情經歷。
都說鳳凰男是從鄉下走出來的,為了在城市站穩腳跟,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一路上披荊斬棘,不敢有絲毫鬆懈。
我的老公就是這樣一個人,不但自己努力進取,連同老家的公婆都拼上了老命,供他本碩連讀。
我們的相識是舅舅牽的線,舅舅是他的導師,說實話,當初對老公並不滿意,無關他的家庭,只是單純地覺得兩個人不在同一個頻道上,見了一面就不想再見了,滿嘴跑火車,只會附庸風雅,缺乏真心實意。
每次邀請吃飯,我都是能推就推,後來他求到了自己的師母,也就是我的舅媽,礙於長輩的情面,和他的這份執著,勉為其難地赴了幾次約。
吃飯的時候,他侃侃而談,我心不在焉,有好幾次想直言讓他另尋個姑娘,我們不合適,可話到嘴邊始終沒說出口,我問老公,「你喜歡我什麼?」
他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在如今滿屏幕網紅臉的時代,你的一張鵝蛋臉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總會下意識地想起你。」
沒想到他這麼直接,不管他是誠心讚美,還是油腔滑調地打趣,反正感覺得到自己的臉略微發燙,我沒言語,期待著他的下文。
他抿了一口果汁,「再說了,你我的收入不相上下,還有老師這層關係,沒有理由不在一起呀。」
說完,他點了點頭,自己是肯定了自己的說法,我「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從那以後,我們越走越近,再看他也沒有原來那麼不順眼。
感情了有進展,父母自然是要過問的,得知了大概情況,母親沒說什麼,父親表示不贊成,認為雞窩裡飛出的,未必都是金鳳凰,將來要是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在我據理力爭的這段期間,發現自己懷孕了,父母從小就拿我當塊寶,看我這麼死心塌地,又有老公的再三承諾,不會讓我受委屈,父親無奈依了我。
結婚的時候,婆家沒出婚房,沒有彩禮,就連婚前的錢都是父母出的,老公只是象徵性地說了幾句拜年的話。
婚後,老公對我還說得過去,而且很是潔身自好,不過這些都建立在不牽扯利益的情況下,一旦觸碰到利益,這個人的面目才會真正顯現出來。
兒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都是父母受累幫著帶的,和公婆之間沒什麼太大的瓜葛,本以為可以這樣互不相欠的生活下去,直到老公提出要給父母養老,我才對鳳凰男這三個字有了新的認識。
老公的意思是公婆上了年紀,雖然大毛病沒有,可小毛病不斷,不適合再出去打零工了,要是靠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生活怕是沒有著落,作為家裡的獨生子,希望每個月可以給父母打過去一筆養老費,父母無憂,自己也就安心了。
孝順父母我自然沒有二話,況且兩個人的收入都不低,我認真想了想,農村老人一個月有兩千塊錢足夠開銷了,雖然自己的父母不差這兩千塊錢,但為了公平起見,雙方父母應該一碗水端平。
聽了我的想法,老公直咧嘴,皺著眉頭對我說,「嶽父母的退休金合起來一萬多,花都花不完,咋還給他們錢,他們的錢遲早不也是我們的嗎,一家人何必在意形式。」
我被氣得不輕,「父母是父母的,我給的是孝心,公婆養你了,可我爸媽也養我了,還給我們買房買車,帶娃看娃,能給公婆為什麼不能給我爸媽?」
老公不以為然,歪著脖子想了幾秒鐘,「老婆,嶽父母住著大房子,條件又不差,每天好吃好喝的,你看我父母,住著老房子,吃著粗茶淡飯,山溝裡一待就是一輩子,每次陪你回娘家吃飯,看到一桌子的飯菜,我心裡都覺得不落忍。」
邊說還邊應景地掉了幾滴眼淚,「要不這樣,給嶽父母一個月兩千,給我爸媽五千吧,他們過得好一些,你心裡平衡一點,對我來說就是公平了,皆大歡喜。」
老公的一番強詞奪理,讓我突然覺得他好陌生,敢情我們的婚姻成全了他的「劫富濟貧」。
我堅決不答應,扭頭向臥室走去,老公一把將水杯摔個稀碎,衝著我方向大喊,「憑啥不能給我媽五千,太不公平了。」
沾了父母的光,我們才能過上輕鬆愜意的生活,不用每天埋頭苦幹擔心孩子沒人照顧,不用每天擠菜市場,掂量著上頓吃什麼,下頓吃什麼,老公不但不知感恩,還眼紅,試圖把兩家老人的生活拉到同一水平線上。
想到父親婚前對我的勸告,想到公婆往後的養老,再想到老公的觀念根本無法溝通,經過兩個不眠之夜,不顧老公的甜言蜜語堅持離婚,大家說,我有做錯嗎?
本可以幸福的婚姻一拍兩散,看似是因為父母的養老,實際上,是三觀難以融合所形成的必然。
夫妻之間,要充分認清自己在家庭中的貢獻,不要覺得嫁了或娶了獨生子女,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算計伴侶原生家庭的財產,人家生活得有滋有味,和自己沒關係,就算將來要繼承,充其量只是順帶著沾光,並不影響兩邊一視同仁。
就像聽到有人這樣說過:你路上遇到一個飢腸轆轆的人,你好心分給他一碗飯,他卻盯著你碗裡的肉,不給就是不公平。
說到底,孝順父母要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住著嶽父母的房子,享受著嶽父母帶來的好處,又有什麼資格要求給自己父母更高的待遇?
或許你會覺得,錯不全在鳳凰男,而是雙方物質條件差距較大的家庭,都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所以在擇偶的過程中,儘量選擇門當戶對的,條件相仿的兩個人,有著類似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背景,更相對容易有契合的三觀,你說呢?
#鳳凰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