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迴光返照的少林僧兵——當代少林十講之三

2021-02-22 少林與太極

   

民國初年,少林寺擁有耕地3000多畝,僧眾一二百人。明代少林寺最盛時期擁有僧眾3000多人,即使經歷了明末少林寺的衰敗,通過海寬數十年摩頂連踵、苦心經營,到了清順治末年少林僧眾恢復到了600多人。隨後少林寺歷經黯淡萎靡的清朝、戰亂焚寺的民國、河南餓死幾百萬人的1942年大旱,到1948年時少林寺仍然擁有僧眾80多人、耕地2800多畝。據素喜(1924—2006年)回憶,恆林(1865—1923年)時代少林寺收麥打場僅桑叉就有80多把。

然而辛亥革命的爆發、軍閥割據、土匪四起,再加上天災荒年,即使偏居深山老林,少林寺的僧從也無法安心念經講經了。

少林寺不甘於平庸,時勢也不容許少林僅守青燈古寺、焚香念經。

在少林寺的大家族中,恆林處事公正、參禪精進、登壇說法、四眾信服。清涼寺當家和尚延樂把弟子恆林派往少林寺常住院,並不僅僅因為恆林武藝高超、膽識過人,他知道恆林的戒行修持同樣會讓人敬仰和信服。

恆林被官府任命為登封僧會司僧會,並被僧眾推舉為少林寺住持之後,開堂說法,機辯如流,試圖重振曹洞宗風。

鄉紳、縣府需要恆林挺身而出,保衛寺廟同樣需要恆林勇挑重擔。雖然不能像明朝那樣領著朝廷的兵餉、享受糧差全免的優待,組建並統領保衛團對於恆林來說仍然是個廣播少林寺聲譽的絕佳良機,可以大幅度提升少林寺的地位和話語權的。

恆林欣然接受了官府的「少林寺保衛團團總」任命書。他清楚火器時代槍炮的威力,也知道武功的靈活和實用,隊伍拉起來之後他積極購置槍械,教導大家練習射擊的同時也不忘教授武功。

少林武功加上現代化的步槍,讓恆林帶領的兵團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即使幾股土匪聯合行動,遇上恆林,也難逃被殲滅的厄運。

擁有自己軍隊和戰功的少林寺住持恆林不僅收穫了豐盈的戰利品,還受到了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嘉獎,得到了僧團的擁護和民眾的愛戴。一時間少林僧徒雲集、人丁興旺,放眼望去全然復興的跡象。

此前,低迷200多年的少林寺戒行不嚴、宗風不彰,與連年欠收度日艱難相伴的還有僧徒的銳減。少林寺太需要這些戰功了,也最容易被這一時的戰功所迷惑。

好在恆林謙恭如一、敦睦鄉裡。

然而,英年早逝的恆林並沒有帶領少林寺復甦。相反,巨大的威望放大了他臨終選擇的錯誤。應該說他本來有很多選擇,適合接替自己的人選很多,包括同門師兄弟恆山、恆川,徒弟貞緒,徒侄妙全、妙正、妙聚,以及跟隨他出生入死的西院武僧素典等。這些人的武功堪稱一流,有的甚至不亞於妙興。但是恆林選擇了雄心勃勃、空有武夫之勇的妙興(1891—1927年)接替他的位置。

妙興接任少林寺住持和「少林僧兵」的首領之後,並不甘心僅僅保衛一方平安,在接受軍閥樊鍾秀的供養之後,他義無反顧地介入到了軍閥混戰之中。雖然樊鍾秀擁戴孫中山,但其軍閥的面目不改,吳佩孚的部下盧耀堂正是藉助樊鍾秀收編了妙興。

這一次,少林寺住持妙興帶領的,已經不是僅有一二百人的僧兵了,他貴為吳佩孚湖北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的團長,僧服換成了軍服,帶兵人數也多達一兩千人。遙想當年,名垂少林清史、戰功顯赫的傳奇武僧周友,雖然號稱「天下對手、教會武僧」,其弟子也不過一千多人。

4年之後,妙興戰死沙場。然而站錯了隊、跟錯了人的妙興,卻為少林寺招來了一切幾乎滅頂的大災難:1928年,戰勝一方的軍閥前來洩憤,一把大火燒掉了大半個少林。

火厄之後雖然元氣大傷,但少林寺畢竟是少林寺,僅就武功而言,此後仍然高手林立、人才濟濟,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恆山、恆川、妙全、妙正、妙聚、貞緒、素典之外,還有妙興的徒弟體信、體鍾,體鐘的徒弟常秀、常青,以及跟隨素典學武的永祥,跟隨貞緒學武的素喜、德根、行章,以及後來抗日參軍的行香、素龍等等。

只可惜以武功凝聚少林僧徒的時代從此絕塵而去、一去不返。

 (摘自《少林與太極》)

(文/嶽曉鋒  編輯/劉強)

相關焦點

  • 【歷史·少林】民國時的少林僧兵
    隨著清王朝對少林寺功夫禁錮的終結及社會的動蕩,沉寂了百年的少林僧兵在民國初期又重新出現,並參與了一系列戰爭。民國元年(1912年),少林寺著名武僧恆林升任執掌嵩山佛教的「登封縣僧會司僧會(管理佛教的僧官)」。恆林少林功夫高超,膽識過人。民國初期,由於世局混亂,土匪橫行,豫西尤為嚴重。少林地區也是匪患重災區,這裡常常是「伏莽出沒」,甚至少林寺僧也曾被土匪擄去。
  • 明代抗倭的神秘部隊-少林僧兵
    鄭若曾在《江南經略·僧兵首捷記》記載杭州之戰前,杭州的守衛將領曾對僧兵的武藝有所懷疑,於是還設計了一次比武。邀高僧孤舟赴宴,暗中埋伏下武術教師八名。孤舟單身而來,八教師從旁躍出,各持棍亂擊孤舟。孤舟用僧衣的袖子裹住其中一人的棍子,將棍奪下,隨後用該棍反擊八人,八人應棍而倒。孤舟在這次比試中以高超的武藝折服杭州的將領之後,僧兵才得以參加了杭州之戰。
  • 少林僧兵傳奇
    戴延之《西徵記》說:「嵩其總名也。謂之室者,謂其下各有石室焉。」(《初學記》卷5《嵩高山》)。所說石室乃是古代僧人棲身修煉的場所,以後發展成為寺廟。少林寺相傳為古代佛教禪宗的發源地。佛教源於印度,東漢時傳入。南北朝時,有南天竺人菩提達摩遠渡重洋,航海來到廣州、建康(南京),又渡江到北魏的洛陽,講授佛法。後在嵩山少林寺西北約二三裡的山洞裡,面壁打坐,堅持修煉達九年之久。
  • 少林僧兵起源
    《日知錄》卷二十九:「少林僧兵起於唐初武德年間。」隋末時期,由於連年的戰爭,加上荒旱,社會大亂,擁有龐大莊園的少林寺成了饑民、山賊及起義軍進攻的對象。大業末,起義軍攻入少林寺,把寺院燒得只剩下一座孤塔。在此情況下,寺僧為了保護少林寺,於是開始組織武僧,與亂軍對抗。此事載於裴漼《皇唐嵩嶽少林寺碑》中:「大業之末,九服分崩,群盜攻剽,無限僧俗。
  • 少林僧兵抗倭事跡考
    明清之際的大儒顧炎武在評價僧兵抗倭時,所說的「嗟乎能執幹戈以捍疆場,則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這句話,便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倭寇入侵之初,中國軍隊連戰連敗,少林僧兵出馬,首次戰勝倭寇,使我軍民重新振作,所以時人鄭若曾便說:「其安中國之神氣,功豈小哉﹖」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徵戰活動,特別是參加抗倭戰爭,屢建殊勳,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武術贏得了巨大的名聲。
  • 嵩山少林寺90年前老照片 揭開少林僧兵真面目【047期】
  • 禪的少林寺 武的少林
    這位北宋一代大儒感慨不已,對左右語:「三代禮樂之制竟在當今佛門中盛行呀!」  少林寺大雄寶殿中的紅蠟燭一一燃起,微弱的燭光映著「三世佛」(中為釋迦牟尼,東為藥師佛,西是阿彌陀佛),誦經聲隨著磬聲而起,那聲調與其說是誦念,倒不如說是哼唱。坐在僧人之中微閉雙眼,兩手合十,須臾,你會感覺一切都在上升……  出了大雄寶殿,那吟誦之聲便顯得悠遠了。
  • 中國的少林和尚雖然厲害,卻比不過日本僧兵,真的是這樣的嗎?
    中國古代寺廟有武僧,但是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有僧兵的存在。不過日本的僧兵更中國的少林武僧有很大的區別。如果說少林和尚厲害,但某種程度來說,日本僧兵要更厲害。日本僧兵也有宗教信仰,他們用白布包頭,也是剃光頭。
  • 少林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十八僧兵以一當百,致敬李連杰?
    毫不客氣地說,是這部電影讓功夫席捲全球,也可以說是少林功夫促使著國產動作電影的發展。少林寺還造就明星李連杰出演少林寺一炮而紅。王寶強在少林寺修行六年,釋小龍兩歲就拜入少林寺,釋延能在少林寺學武十一年,少林寺更是盛產影視奇才,與少林寺相關的影視題材數不勝數。
  • 歷史上的少林僧兵,從救國到避戰,齊眉短棍終究不敵三尺青鋒!
    歷史上的少林僧兵,從救國到避戰,齊眉短棍終究不敵三尺青鋒!歷史上自從佛教傳入我國之後,便在我國紮根發發,並且吸收我國的一些文化,形成了有別於天竺教的新佛教。其二就是嘉靖皇帝期間少林武僧團奔赴東南沿海地區,協助官兵一統剿滅掃然我國沿海地區的倭寇。但是比較令人你在意的是,明朝時期參與抗倭的武僧團,為什麼到了民國,到了抗戰時期再無蹤影?這裡首先要說的是一件發生在民國時期的大事:各地軍閥都知道少林寺的武僧實力強勁,所以紛紛想要把這一股勢力拉入自己額勢力下。
  • 他是民國少林寺住持,親率少林武僧支援北伐戰爭,卻不幸戰死沙場
    、鎮山棍、點穴、氣功等悉數傳授,釋妙興學得非常快,盡得真傳,被任命為少林武僧教頭,開始自己教授眾僧人,在少林寺威望很高,當時釋妙興也不過20多歲,由於佛學和武學造詣之高,被稱為「妙興法師」。,在少林武學的基礎上,購置一些槍炮,非常有力保護少林寺的安全,不僅如此,還負責保護當地百姓的安全,得到民國政府的稱讚。
  • 為什麼說天下武功出少林?
    因為抗「倭寇」,明朝少林寺迎來了自己最輝煌的時刻,話說這些僧兵可以以一敵十,許多故事和美談都是發生在這個時間段。而少林寺在這個時候與外界的交流開始頻繁起來,無數武術大師奔赴少林在哪裡切磋技藝,互相學習,無數人把自己的平生所學留在了少林。
  • 禪的少林寺 武的少林
    這位北宋一代大儒感慨不已,對左右語:「三代禮樂之制竟在當今佛門中盛行呀!」  少林寺大雄寶殿中的紅蠟燭一一燃起,微弱的燭光映著「三世佛」(中為釋迦牟尼,東為藥師佛,西是阿彌陀佛),誦經聲隨著磬聲而起,那聲調與其說是誦念,倒不如說是哼唱。坐在僧人之中微閉雙眼,兩手合十,須臾,你會感覺一切都在上升……  出了大雄寶殿,那吟誦之聲便顯得悠遠了。
  • 春晚有少林小子,特種兵要少林小子,遊覽少林寺,俺為真功夫叫好
    又看到新聞,河南少林武校的28名少林小子,入伍就被海軍特戰隊、陸軍及武警特戰部隊選中,一入伍就靠少林功夫當上特種兵了。,少林,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處把你傳揚……。公認天下功夫出少林。看過李連杰主演《少林寺》這部電影觀眾,都知道少林武僧武藝驚人。在以金庸先生為代表的一些新派武俠小說中也曾多次出現過少林派,是名門正派,武功多勝於其他門派。那麼,少林寺武藝是怎麼形成的呢?當年少林寺建在深山密林叢中,經常有野獸出沒,為了能夠防身,強身健體,達摩就創造了一套體操,傳授給弟子,這是少林武術的開端,現在武功又融進了各大武術派系的精華,成為獨步天下的少林武功。
  • 神秘之極的僧兵:中日朝三國的古代特種部隊
    《五臺縣誌》載:「今之武藝,天下莫不讓少林,其次為伏牛,其次為五臺。」而且,有意思的是,五臺山僧兵的確是以楊家槍聞名,《籌海圖編》卷十一《僧兵》云:「五臺之槍,本之楊氏,世所謂楊家槍是也。以五臺山僧善楊家槍,調徵倭冠。」在抗倭戰鬥中,少林僧兵才是主力。
  • 少林舊事—— 「住持」與「方丈」
    古時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為制,故稱方丈室。後來轉指住持的居室,所以「方丈」也被引申為住持之意。,光緒初年出家少林寺,後長期任少林武僧教頭,民國初年任當家和尚。  1928年春,馮部石友三攻入少林寺,縱火焚燒法堂。其後,國民軍旅長蘇明啟更令軍士縱火焚燒整個寺院。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少林,在這場大火中損失慘重。僧兵武裝就此沒落,倖存僧人大部分出走。
  • 少林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十八僧兵以一當百,致敬李連杰?
    毫不客氣地說,是這部電影讓功夫席捲全球,也可以說是少林功夫促使著國產動作電影的發展。少林寺還造就明星李連杰出演少林寺一炮而紅。王寶強在少林寺修行六年,釋小龍兩歲就拜入少林寺,釋延能在少林寺學武十一年,少林寺更是盛產影視奇才,與少林寺相關的影視題材數不勝數。
  • 被戰火焚毀前的少林寺,才是真少林!可惜這組黑白老照片卻在日本
    可到了北周武帝時期時,正在佛教發展得最為鼎盛之時,北周武帝卻於公元574年下令,要限制甚至禁止佛教收徒講經,致使少林寺受到了比較嚴重的毀壞。但隋文帝卻相當崇拜佛教,因此自隋朝開始,佛教與少林寺又開始重新興起,並且在唐朝的時候達到鼎盛。
  • 奇兵天降 少林棍僧的傳奇歷史
    其中訓練有素、武藝高強的少林僧兵,自然成為朝廷的生力軍,舉凡平定叛亂、徵討土匪、戍邊守疆等大事,少林武僧都招之即來、來即能戰。少林僧兵不需國家撥款供養,卻個個驍勇善戰、衝鋒陷陣,不愧為矢志報國的硬漢。他們的武器裝備並不先進,無非是棍棒乃至徒手出擊的少林拳。
  • 少林寺第27代住持,親率少林武僧支援北伐戰爭,年僅36歲不幸戰死
    前面小編介紹了中國當代少林高僧海燈法師,他早年苦練武功為父報仇,最終成為一代高僧,堪稱傳奇,今天小編再來介紹一位少林高僧,他是民國年間的少林寺住持,面對混亂、分裂的祖國,他不顧生命安危,親率少林武僧加入到北伐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這位少林寺住持不幸戰死,年僅36歲,他就是妙興法師,今天小編就來介紹這位妙興法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