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2020-12-19 史為今用123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1973年馬王堆西漢古墓挖出了老子道德經2000多年前道德經版本,一時震驚世界!沒想到的是,經過對比發現,發現道德經被後世篡改的七零八落,很多原意都被改了。

出土的道德經抄寫在帛書的,距老子時代僅二百多年,被稱為帛書老子。當年根本不叫道德經,名稱就是老子,是後世封為道德經。

更重要的是,老子上下兩篇,居然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其實要叫應該叫德道經才對!

這些差異大多只是隻字片句之間,但意義卻有千差萬別之遠,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裡」。

我們從兩處看看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究竟藏了什麼秘密!

第一處

傳世本:"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帛書本:"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聲之相和;先,後之相隨,恆也。"

二者看上去差別不大,只有一個"之"字只差,但意義卻完全變了。"有無相生",與"有,無之相生",第一個理解就像現在流行的陰陽相生一樣,你生我,我生你,互為其根,自循環而無始終。

但第二個理解卻是"有,是由無而生的,無是有的根本"。

其實第二種理解,才是更與《道德經》後邊所寫的"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相應和的。

第二處:

傳世本:「大器晚成」

帛書本:「大器免成」

這句「大器晚成」最為我們熟知,它是我們現代人的一劑良藥,一事無成的中年人往往用這句話來互相安慰砥礪。殊不知,這句話的原本是「大器晚成」。

老子的「大器免成」是說不要拔苗助長,急於求成。現在我們理解為要等到年齡大了才有成就。

這句話出自於《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老子認為成長都需要一個自然的過程,萬物都有自己的節奏。變化要建立在時間的積累上,自然而然的變化才能達到理想中的「成就」。

當然現在我們熟知的「大器晚成」,也有這個意思。只是還是覺得「大器免成」表達的更為準確一些,他將這一「量變」的過程也描述出來了。「大器晚成」則是直接顯示出量變後的「質變」。

雖然《道德經》被篡改是一種遺憾,但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被篡改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不篡改的話,《道德經》未必能流傳到現代。

《道德經》中充滿了大智慧

關於道德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馬雲關於它的評價:「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而魯迅先生也說過:「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五千言精簡洗鍊,意蘊豐富,深藏哲理與妙趣。

道德經不僅影響著古人,也深深影響著現代人,白巖松說過,他將道德經看成自己的生命之書,這個評價可以說是很高的,生命之書,就是看過之後,能決定命運的書籍。

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德經短短的5000多字,卻字字珠璣,句句箴言,任何一句都可作為至理格言和座右銘。

我讀的是白話文版本的,因為古人的文言文看起來實在是費勁!

這個版本的道德經是翻譯得和原版意思最接近的了,不僅完整收錄原版的內容,還做了詳細的翻譯和注釋,可以結合著一起看,或者直接看白話文都可以!

老子是我國最早的哲學家,語言幽默風趣,裡面有大量豐富的故事,有時候會讓你哈哈大笑,有時候也會感嘆這世界萬物

文字妙趣橫生,裡面還有讓人哈哈大笑的故事,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乏味。

豐富的彩圖,家長讀的時候,孩子也可以看,讓孩子接受國學文化的薰陶

一本收藏版的道德經只需要5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學到人生的大智慧!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1973年馬王堆西漢古墓挖出了老子道德經2000多年前道德經版本,一時震驚世界!沒想到的是,經過對比發現,發現道德經被後世篡改的七零八落,很多原意都被改了。
  • 1973年,《道德經》出土!被篡改之前的古書,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
    1973年馬王堆西漢古墓挖出了老子道德經2000多年前道德經版本,一時震驚世界!沒想到的是,經過對比發現,發現道德經被後世篡改的七零八落,很多原意都被改了。出土的道德經抄寫在帛書的,距老子時代僅二百多年,被稱為帛書老子。當年根本不叫道德經,名稱就是老子,是後世封為道德經。
  • 1973年,《道德經》出土,古籍被篡改前的秘密是什麼
    馬王堆西漢墓出土了2000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經版本,震驚了世界!出乎意料的是,經過比較,發現道德經被後人篡改了,許多原本的意思都被改變了。出土的道德經是用帛書抄寫的,他距離老子時代只有200多年。當時,他根本就不叫道德經,取名老子,後世賜道德經。《老子》的這兩章實際上是第一章,第二章是道教,事實上他們應該被稱為德道淨!
  • 1973年,原版《道德經》出土,與現在的相比,這幾處被篡改了
    1973年,原版《道德經》出土,與現在的相比,這幾處被篡改了《道德經》是一本神奇的書,無論是什麼行當,都能從中找到一些啟迪。算命的把《道德經》當作啟蒙書籍,軍事家更是當兵書來看,反正這是一本千古神書。你無法想像《道德經》這本無所不包的書,凡五千餘言竟然是幾千年老祖宗編出來的,放到現在依舊不過時,這就是老祖宗厲害的地方。隨著文物不斷出土,關於《道德經》的版本就有了不少的爭議。尤其是1973年原版《道德經》出土,與現在版本相比,這幾處被明顯改動了。《道德經》被篡改,這一點也不奇怪。比如孔子的《論語》,歷經千年發展,已經被曲解了。
  • 被篡改的《道德經》,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批古書,其中就包括我們盛行四海的《道德經》。結果經過整理復原人們發現,該版本與我們現在流行的《道德經》版本,存在著一些差異。這些差異大多只是隻字片句之間,但意義卻有千差萬別之遠,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裡」。這些差別,或許是傳抄失誤,或許是有心人的篡改所致。現在我們就摘錄出四處來辨別一下,一起探討探討這樁千年公案。
  • 1973年考古界秘聞:我們今天讀的《道德經》,其實已被篡改2000年
    1973年,中國考古界出了一件大事。在今天的湖南長沙,挖出了一座馬王堆漢墓。漢墓中,除了有價值連城的金器玉器外,還出土了好幾件帛書古書,其中,就有我們今天所說的《道德經》。而2000年前的道德經,卻因為人為方面,被篡改了好多,導致如今讀起來與老子的原意大不相同。拿出三個例子來說明:1、《道德經》第十四章傳世本:「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被白巖松稱為「生命之書」的《道德經》,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其實,早在千年前,老子就堪破了天規。林語堂曾說:「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閃耀。」老子充滿智慧,語言風趣,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家,僅僅用了五千字,81條,就把《道德經》就弄成了全世界翻譯各個語種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一本書。而就是老子寫的這本書,讓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稱其為「生命之書」,那麼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 被篡改的《道德經》,隱藏著什麼?不言經而言道,讀經之正法!
    馬王堆帛書本在漢後世古人看來也有可能是「篡改」的,今本在漢後古人眼中可能是「校正本」。這些校經者,各自對「大道」、「正道」的理解並不完全一樣,內心深處卻都想拉一位古人與自己共鳴。任繼愈版本的帛書道德經: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聲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昔而弗始也,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斷句不同就算了,為什麼你把助詞「也」也省掉了?這省一個也可比多一個之對意思的影響打多了好嗎?
  • 與1973版《道德經》原本相比,流通版本至少有3處被改動了
    《道德經》是一本神奇的書,無論是什麼行當,都能從中找到一些啟迪。算命的把《道德經》當作啟蒙書籍,軍事家更是當兵書來看,真是一本千古神書。隨著文物不斷出土,關於《道德經》的版本就有了不少的爭議。尤其是1973年原版《道德經》出土,與現在版本相比,這幾處被明顯改動了
  •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1973年,中國考古界出了一件大事——被篡改前的《道德經》出土了。當年,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挖出了三座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文物數不勝數,其中有幾篇薄薄的帛書,就是我們盛行四海的經典國學《道德經》2000多年前的版本,一時震驚世界!
  • 揭秘:清朝皇帝的龍袍裡面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 原版的道德經出土,現存的版本被篡改了幾千年,專家啪啪打臉
    原版的道德經出土,現存的版本被篡改了幾千年,專家啪啪打臉道教的經典道德經已經流傳了幾千年,這幾千年來,有不少的文人以及學者,都曾經深入研究過道德經,還都對其做過詮釋。可能大家已經以為我們對道德經已經夠了解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道德經上的內容出現了問題,那我們又該將曾經奉若真理的道德經置於何種境地呢?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專家們在挖掘馬王堆的時候,挖出了2000年前的道德經,而這應該就是最開始的版本。大家將挖掘出來的道德經,和如今流傳的版本相比,才發現這兩個版本內容差別特別大,很多地方都已經被篡改了。
  • 馬王堆中發現《道德經》真跡,我們看到的都是被篡改後的版本!
    這些優秀的思想文化被編寫進書中,如《孟子》、《中庸》、《道德經》等。然而,有一件事卻令人深感意外,流傳了千百年的《道德經》竟然是被篡改過的。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道德經》都是篡改後的版本,並不是最初的原始之作。那麼當初的《道德經》為什麼會被篡改呢?
  • 《盜墓筆記》揭秘:張家古樓中到底有何秘密?張家的秘密又是什麼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說一說《盜墓筆記》中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中的一個疑問,那就是張家古樓裡面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家族的延續才能守護住他們家族的聖地—張家古樓,之所以說張家古樓是張家人的聖地,那是因為這個古樓中存放著一個驚天的大秘密。那就是終極的秘密,最初的張家,就是要守護這個秘密而建立的,在這千百年的時間裡,張家的後人們為了守護張家古樓,經歷過好幾次的搬遷。
  • 熱血傳奇裡的「幻境」裡面到底有什麼隱藏秘密?
    當年瑪法大陸一直流傳著幻境是一張雙倍經驗、雙倍爆率的雙倍地圖,裡面還有很多的奇珍異寶,有很多勇士去尋找這一塊寶地,下面就跟大家說一下到底有什麼隱藏秘密!幻境裡的雙倍經驗一層到六層,打怪物不過癮?幻境裡面可不一樣,從一層到六層,看上去似曾相識的怪物不僅僅變得更強大,出現的方式更加集團化,最重要的是他們能給你的經驗帶來以往的兩倍!
  • 文化經典《道德經》竟然是假的,被騙了兩千年,養生的要注意了!
    老子這個得從數十年前的兩次出土的文物說起,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出了帛書版的《老子》,經過對比發現,後世的《道德經》與原版的內容相差很多,意思都被篡改了,之後在1993年,又在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挖掘出了戰國時期的竹簡版《老子》,此版本距離老子生活的年代經過了一百多年,而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後,我們一般所說的《道德經》,都是指三國時魏人王弼的注本《道德經》,就是現在的傳世版。
  • 齊善鴻:《道德經》到底在講什麼?
    那麼,《道德經》到底在講什麼呢?關於《道德經》到底在講什麼,我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梳理。第一個方面,《道德經》就是在講道德。你也許會想,道德我們大家都懂啊,從懂事開始,就一直在聽成年人的道德說教,心裡都有點煩了。可是你再想一想,為何老子所講的道德那樣迷人呢?為什麼古今中外那麼多成功者那般推崇這部經典呢?
  • 被篡改的《道德經》,隱藏著什麼?不言經而言道,讀經之正法!
    馬王堆帛書本在漢後世古人看來也有可能是「篡改」的,今本在漢後古人眼中可能是「校正本」。這些校經者,各自對「大道」、「正道」的理解並不完全一樣,內心深處卻都想拉一位古人與自己共鳴。任繼愈版本的帛書道德經: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聲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昔而弗始也,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斷句不同就算了,為什麼你把助詞「也」也省掉了?這省一個也可比多一個之對意思的影響打多了好嗎?
  •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1973年,中國考古界出了一件大事——被篡改前的《道德經》出土了。當年,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挖出了三座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文物數不勝數,其中有幾篇薄薄的帛書,就是我們盛行四海的經典國學《道德經》2000多年前的版本,一時震驚世界!然而經過學者們的對比研究發現,帛書中的很多內容,與流傳至今的版本頗有差異。
  • 《道德經》被人篡改過?你以前讀過的《道德經》可能不是正確的
    由於年代久遠,戰亂不斷,加上誤抄誤讀嚴重,甚至有人為的篡改,導致《道德經》有諸多版本。歷史學家蒙文通就曾說:「我國舊籍之訛誤紊亂,無過於《老子》」。要知道,他說此話時,馬王堆和郭店的竹簡《老子》還沒有出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