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牆郭城姚坊門現雛形

2020-12-25 騰訊網

記者昨天從棲霞區獲悉,明外郭十八座城門之一的姚坊門遺址公園一期目前已基本建成,將於今年年中免費開放。

據介紹,姚坊門即人們熟知的棲霞區堯化門,它曾是南京明城牆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門之一。在清光緒年間,英國人修京滬鐵路時將姚坊門誤譯為堯化門,所以此名沿用至今。姚坊門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姚坊門有外甕城一座,城門及甕城由城磚砌就,兩側城牆用泥土堆築,俗稱「土城頭」。清末至民國時期,姚坊門逐漸衰敗,門址現已無存,堯化門、土城頭地名仍存。

昨天記者來到棲霞區仙堯路,路東邊「姚坊門」遺址公園的圍擋已經不再封閉得嚴嚴實實,公園的雛形展現了出來。園內道路蜿蜒曲折、花香四溢,點綴在綠地花草中的7幢三層小樓將是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基地的載體,為這個景觀園區增添了創新、創業、創智的現代元素。園區物業公司的負責人說,公園開放後,人們可以探訪姚坊門的土堆遺址,看看當年遺留下來的城牆磚,登上屋頂花園一覽全景。

「我們在復建公園時發現了泥土堆和城牆磚,從而確定了遺址。我們以歷史遺存保護為主,恢復了綠地景觀、外郭道路,比如公園裡有一處塘,我們在建設中沒有動它,而是歸整為一處小湖泊,配合著景觀綠色,起著『海綿城市』的作用。但是不會復建姚坊門了。」南京棲霞商務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溫世清告訴記者,按照規劃,這一片區將建立綠色創意園,姚坊門文化遺址公園與聚寶山公園遙相呼應。周邊打造姚坊門公園服務設施,包括創意辦公中心,文化主題MALL等。根據規劃,為了將公園與各個功能組團隔離開,周邊將增設支路,保證互不幹擾。此外,土城頭路由車行道改為慢行道,公園內部設置景觀步道,串連各個景點。

據了解,姚坊門遺址園區一期年中將建成對外開放。一期面積約12萬平方米,將形成文化創意、科技研發、商務交流等多重功能於一體的魅力公園、綠色智慧走廊;二期30萬平方米今年完成主體公園建設,目前土地基本平整完畢,以後的建設將服務於周邊市民家庭的休閒娛樂需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虎山遺址為明城牆工程採石場 鑿痕清晰(圖)
    專家分析>>  當年石料直接運到城牆修築現場  在當時發掘過程中,此處遺址曾經初步被認為是明外郭城牆的城基,但在山壁發現並確認了大量人工開鑿的痕跡之後,考古部門確認,這裡在600年前,是一處鼓號震天、人聲鼎沸的採石工地。
  • 南京漢中門廣場的石城門 歷史比明城牆還久
    而眼前的,是南京僅存的4座明代城門之一——石城門。你叫對了它的名字嗎?想知道它千百年來歷經的那些滄桑嗎?比明城牆歷史還久1100年前已具雛形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時,朱元璋佔領南京已有12年。1366年他下令開始修建城牆。剛建成時,內城共有13座城門,其中就包括石城門。但事實上,石城門的歷史比明城牆更加悠久。
  • 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而現實的情況是,西安和南京兩地還保有古城城牆可以登上一覽,而北京的明城牆幾乎所剩無幾!眾所周知,西安是中國建都歷史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城,並且沒有之一!自從西周時期開始,直到唐末,這座城市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首都」,前後歷經十三朝,約1950年。
  • 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最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首次去這三座城市旅遊的遊客,總會有許多人想登上古城城牆一遊。而現實的情況是,西安和南京兩地還保有古城城牆可以登上一覽,而北京的明城牆幾乎所剩無幾!每次我去西安旅遊時,都甘心情願花上54塊錢(每人)登上西安明城牆(1370年始建,1378年竣工)一遊:或在上面看一場燈會,或蹬著單車在城牆上騎一圈(周長13.7公裡),或者只是單純待在城牆上感受一下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 南京明城牆的精華旅遊線路:神策門—玄武門—臺城—九華山
    南京明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原貌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現在保存度完整的有25公裡,比北京的明城牆還要長,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城垣。南京明城牆城高牆固,是中國古代都城牆體的經典之作,至今仍令人讚嘆不已,其歷史價值、旅遊價值、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除長城之外均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 南京明城牆沿線城市設計出爐 城牆成觀景平臺(圖)
    由規劃局組織編制,東南大學擔綱設計的《南京城牆沿線城市設計》近日出爐,它制定了我市明城牆沿線涉及交通、綠化、環境整治、觀覽等整合設計的指導性思路。我市明城牆共長35餘公裡,現存25餘公裡。主持這份城市設計的東南大學教授陳薇說,南京的明城牆獨具特色,本城市設計就是要挖掘城牆建設之初的創意及其承載的價值,讓城牆與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特色凸顯出來,給市民和遊客看得見風景的城牆。  最大限度凸顯建設之初的創造性  「與中原地區方正的城市不同,南京的城牆順應山水地形而建,與城市的山水融為一體,跨山越河,曲折逶迤,盡顯創造性。」
  • 姚坊門健身步道成了景觀道
    本報訊(通訊員 朱佳佳 融媒體記者 肖凡) 近日,站在棲霞區堯化街道姚坊門街區附近的高樓俯瞰會發現,環姚坊門街區新出現了一個紅色的「圈」。隨著堯新大道最後一段健身步道近日刷上紅漆,0.92平方公裡的姚坊門街區長達7322米的健身步道建設完成。
  • 南京明城牆上將跑黃包車 設定三段線路
    據了解,南京的明城牆確實比較窄,頂部寬度最窄處僅有4米,最寬的地方也不過9米,而西安的明城牆頂部卻有15米寬。目前,西安城牆共有2000輛自行車和8輛觀光電瓶車。雖然南京明城牆黃包車的數量比西安要少得多,但受城牆實際寬度的影響,明城牆全面放開後,能否真正跑得開,現在還不得不打一個問號。有市民擔心因為黃包車的出現,反而影響遊客遊覽明城牆。
  • 南京明城牆中的「混凝土」揭秘
    聰明的明朝人在建造南京城牆時,使用了一種神奇的黏合劑,這種黏合劑凝固性能極強,歷久彌「硬」,可與今天的高標號混凝土相媲美。 南京明城牆牆體黏合劑究竟是由什麼東西構成的呢?關於南京明城牆磚之間的黏合材料,民間一直有使用糯米汁、石灰和桐油築城的傳說。這個傳說可信度有多高呢?
  • 南京明城牆的最佳徒步線路,99%的人都不知道!
    有人說城牆的布局是天象「南鬥星」和「北鬥星」的聚合,也有人說是像朱元璋的臉。所以蘇小遊建議如果徒步明城牆,最好帶一本南京明城牆的地圖。所謂地圖在手,走遍城牆不用愁!神策門現如今叫和平門,城牆旁建有神策門公園(免費),所以很多人還是照舊叫神策門。神策門是明城牆十三座內城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南京現有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有民國以前鏑(dí)樓的城門,鏑樓中展示著神策門的資料。
  • 南京城牆和西安城牆到底哪個存真度更高?哪個規模更大?
    西南城角拐彎也是圓形的,其它三個拐角全是方形的,明太祖想遷都西安,讓太子朱標在西安括城,就在元城牆的基礎上往北和往東擴大,所以現在西安城裡就成了南大街段,北大街長,原來的鐘樓從廣濟街口搬到了現在的位置,東西大街才長度相當了。
  • 南京古城牆和西安古城牆,都是明城牆的代表,你更喜歡哪個?
    南京和西安這兩座城市,雖然分處南北,但都是我國知名的歷史古城,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特別是這兩座城市都保留著大量的古城牆,成了當地代表性的旅遊景點。兩座城市現存的城牆都是明代修建的,形態上非常接近。先看看南京的城牆,這是南京最知名的歷史古蹟之一。明朝初期朱元璋定都南京,作為首都的南京城牆在規模上超過了其他城市,不僅僅在中國,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垣。南京城牆自公元1366年開始修建,直到1393年才修建完成,前後歷時28年,代表著我國明城牆的最高質量水平。
  • 南京正式提請註冊「明城牆」中英文商標
    日前,我市已經正式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請註冊「明城牆」中英文商標,英文商標名為「face wall」。  市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政府部門不能作為商標所有人主體,此次是以市旅遊協會的名義進行申請註冊,分為兩個類別:分別是運輸和旅遊,教育出版和文體活動。目前相關材料已經全部提交。
  • 南京的明城牆,為什麼不「網紅」呢?
    南京的明代城牆長度為33.676公裡,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蒙受過戰火的硝煙、甚至遭到拆毀,南京卻也保留下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牆體。即便這樣,南京現存的城牆長度仍大於西安。南京似乎並不把城牆作為景點宣傳。南京別號石頭城,那石頭壘起了城垣、構築了家園。可到南京旅遊,有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雞鳴寺、中山陵,鮮有提及明城牆的。
  • 南京:市民和遊客夜遊明城牆,遠眺南京城市夜景,享受悠閒假期
    2020年10月5日,江蘇省南京市,當日是國慶長假第五天,很多市民和遊客晚間來到解放門附近的臺城段明城牆,夜遊明城牆,遠眺南京城市夜景,享受悠閒假期。南京:市民和遊客夜遊明城牆南京:市民和遊客夜遊明城牆
  • 西安明城牆,你真的知道怎麼玩嗎?最全的城牆遊玩全攻略!
    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地圖上看是一個長方形,周長大約14KM。明城牆始建於1374年,是在唐代長安皇城和元代奉元城的基礎上擴建的。明城牆周長13.79公裡,原為夯土城牆,即用石灰、黃土、糯米汁攪拌夯打而成。清乾隆年間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加固,將包磚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了排水、口沿等。
  • 南京明城牆大修歷時21年 9處城牆出新後開放(圖)
    自1993年南京開始組織大規模城牆修繕,到目前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共歷時21年。或是冥冥中的安排,600多年前的洪武朝,修築這座城時,亦耗費了21年。自此,南京人再不必仰望自己的城池,每一塊城磚上都能留下自己的足跡。
  • 南京明城牆景觀亮化工程基本完工 10日晚亮燈
    8月10日晚,明城牆將正式點亮。據悉,為讓南京市民在夜間也能欣賞到明城牆的美景,今年3月開始,我市就啟動了明城牆景觀亮化工程。目前,西幹長巷至東水關、標營門至中山門、儀鳳門以北等9處城牆段已經基本完成景觀亮化建設。
  • 潮玩明城牆,點亮夜金陵!南京城牆國慶中秋起夜間開放啦
    解放門臺城景區高質量推進南京城牆夜間文旅消費,南京城牆景區精心策劃籌備,從國慶中秋起,推出「潮玩明城牆,「潮玩明城牆,點亮夜金陵」夜遊活動分為中華門和解放門兩個片區開展。中華門景區以光雕藝術秀為特色,光影演藝與實景演出巧妙互動,開啟穿越時空的對話;解放門景區則將明文化與遊客參與度深度結合,通過場景、故事演繹和各類新技術的應用,為遊客帶來沉浸式的活動體驗。
  • 南京明城牆慢行綠道系統貫通 合成「朱元璋」側臉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獲悉,明城牆慢行綠道系統基本貫通。內外兩側綠道互相呼應、互相串聯,給明城牆鑲上了「綠邊」。有意思的是,這些「綠鏈」形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形狀,有人說,仔細看有點像朱元璋的側臉。再看看,還像個傾斜的寶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