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瑰寶,傳頌下來的也不計其數。其中有很多詩詞佳作,因為最後一句的「點睛之筆」而流傳千古。
1、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前面四句都在寫景,尾句驟然一轉,將斷腸人毫無遮掩地展示在世人眼前。再讀前面的景,不知不覺也多了些悽清孤寂的感觸。
2、李冶《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全詩所說的,都是淺顯而至真的道理。尤其是最後一句,將夫妻之間的關係刻畫得如此冷峻,卻又讓人無話可說,這也成為了描寫夫妻的名句。
3、呂止庵《仙呂·後庭花》
功名攬鏡看,悲歌把劍彈。心事魚緣木,前程羝觸藩。世途艱,一聲長嘆,滿天星鬥寒。
前面幾句感慨自己壯志難酬,看來並無出眾之處,最後一句則匠心獨具,轉而寫景,滿天寒意,立刻引起了無限共鳴,實在精妙之極。
4、張可久《中呂·紅繡鞋天台瀑布寺》
絕頂峰攢雪劍,懸崖水掛冰簾,倚樹哀猿弄雲尖。血華啼杜宇,陰洞吼飛廉。比人心山未險。
與上一首恰恰相反,大篇幅著墨於風景之間,懸崖溝壑、頂峰冰簾,讀來已是險境,尾句筆鋒一轉,點明人心更險,實有震撼人心之感。
5、賀鑄《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自問自答,愁緒究竟有多少,正如這望不穿的菸草、滿城飛舞的柳絮和連綿不絕的梅雨。三個比喻連用,置愁緒於無窮無盡,十分傳神。
6、李山甫《代崇徽公主意》:
金釵墜地鬢堆雲,自別朝陽帝豈聞。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
寫和親大多是讚美女子容顏,而此篇不同。一名女子遠嫁千裡,就能換來和平,既如此,那些將軍們又去了哪裡呢?這一問,實在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