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散步:認識一座城市的方法,就是不抱目的地擁抱它

2021-02-17 視集ADS

什麼都不做有時候比做很多要奢侈。我們都習慣了同時做好幾件事,即便真的沒事的時候也要玩遊戲刷微博度過每一個時光空隙。而旅遊更是要安排得滿滿當當:就那幾天假期,要景點打卡,要網紅餐館打卡,要買完一長條採購清單,還要p圖發朋友圈。但除了這樣,會不會還有一種可能,是我們把自己投身一座陌生的城市裡,卻不為了要做什麼。

所謂的不做什麼不是就癱著不動,而是,沒有太多強制計劃的,更隨性的citywalk城市漫步。在發現的過程中,得到的是一種超預期的快樂。

臺北車站的隧道牆壁上,是臺灣知名作家郭松棻《奔跑的母親》書裡的一段優美的詩句。回來一查才發現這是美國「觀念藝術」鼻祖科蘇斯在2013年做的公共藝術作品《紛紛從田裡飛起》(隧道能做得這麼文藝也是很服氣的)

這次視集在臺北進行了一場一個人瞎走的實驗探索,我們發現組成這個城市最迷人的部分,可能不是101大樓,也不是西門町或臺北故宮,而是實實在在地在這生活的人。是記住每個熟客口味的早餐店老闆娘,是畢業展上洋溢著期許的大學生們,是媽祖廟裡虔誠的信徒,是街頭的流浪歌手……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們絢爛了這座城市的煙火氣。

平日裡被用作停車場的高架橋底在周末會搖身一變成為假日農市。在這裡和街坊鄰居一起逛著,吃最新鮮的水果和老婆婆自己做的手工糕點,體驗跟夜市不一樣的在地生活。

這次在臺北住的airbnb是獨立設計師Lynn的住家兼工作室。這個地方是滿足設計師無限幻想的三合一強效夢幻配方:「有像咖啡館一樣的工作室,有可以接待新朋友的民宿,有五貓一狗的治癒氛圍」。

當然作為設計師同行,湊在一起也會自然地聊起兩岸設計環境的異同,難免吐槽一下奇葩的甲方,也見證了Lynn加班到凌晨三點的「宿命」,而她卻笑說想在自己選擇的路上不斷前進。

大橘白天雄壯威武,晚上卻喜歡賴在床上裝可憐求安慰

這是一枚名叫「泰迪」的柯基,擅長眼神攻勢討要食物

每天都會被柔軟的胖乎乎的貓兒治癒

滑動圍觀更多萌寵

坦言「性格倔強」的Lynn其實也是「用生命在養寵物」,原來她一直有氣管方面的疾病,醫生是不讓她養寵物的,結果她還是越養越多。在所有美好的背後其實都有代價,也願大家都能找到為之甘願付出的那些個人事物。

書法藝術家兼詩人何景窗的詩很適合描述這次的民宿體驗。(在誠品入手了他的詩集《席地而詩》,提示五月天粉可以了解一下,何景窗有不少五月天主題作品)

正在布展的臺北當代藝術館

本想去臺灣當代藝術館,去到卻因為在布展撲了個空(路途中的不確定性有時會帶來驚喜),於是隨機地找了幾個附近在辦展的畫廊去走訪。臺北的畫廊大都隱匿在巷弄裡,小小的低調的,但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畫廊要親切得多。

微當代文創隱匿在居民區的巷子裡

在井口真吾畫展中與微當代文創的執行長兼策展人蔡老師意外地站著聊了2小時,聊到激動處蔡老師還去倉庫翻出了珍藏的作品來交流,也作為前輩慷慨地分享了自己海內外看展的經歷。這是踏進畫廊前所沒有想到的收穫。

1995年創辦的新樂園藝術空間,至今已經23個年頭了(雖然看起來毫不起眼,卻是臺北很重要的一家畫廊)

在谷(keng)歌(die)地圖的指引下,才找到了新樂園藝術空間。看展的過程中認識了看展達人陳老師。一開始看陳老師嫻熟地講解展品,還以為他是畫廊的工作人員。後面細聊才發現他也是觀眾。陳老師堅持了5年每個周末都看展,而他並不是從事藝術類職業,本職是一名生物科技的海歸精英,卻對當代藝術和藝文空間如數家珍。

當問到陳老師是怎麼堅持每個周末都看展的時候他說:「當你真的把看展當成是生活中的某個習慣的時候,就不覺得是在堅持什麼。」(不明覺厲)

陳老師一口氣推薦了十幾個他認為臺北不錯的藝術空間,貼出來與大家分享(點擊放大)

熱心的陳老師提出當天還有一個畫廊有畫展開幕,於是屁顛顛就跟著來到日帝藝術。據說日帝藝術的老闆最初也是從事科技行業,因為喜愛開了這家畫廊(再一次對理工男刷新世界觀)。

日帝藝術畫廊,

櫥窗展出的是正舉辦畫展的青年藝術家李政勳的作品


開幕的畫展是兩位青年藝術家的個展。陳老師站在門口櫥窗說:「左邊是這個藝術家前期的作品,做了層次的疊加,是加法。右邊是近期的作品,用線條和刮塗的方式,是減法。這兩幅作品放在一起,是乘法。像巴哈的音樂一樣,能讓人看到很多可能性。」聽完陳老師的解讀後覺得,這位藝術家能有這樣的知音,應當是無比幸福的。

不僅僅在畫廊或創意園區才有藝術氣息,在捷運能看到詩作,在機場能看到十幾個裝置藝術,在街區能看到各種公共藝術。不論路邊商店還是窗邊隨意的一個小物,都能看到濃濃的人味,是一個多元化社會所能允許的各式各樣的面孔和性格。

罐子書館窗邊的花器(這裡有不少藝術家定期辦展)


敦化南路的小店各有自己的小心思

當代藝術館旁邊的小鳥樹屋,讓城市多了一份親切感。


小學門口展示著師生畫作,被這位校長圈了粉


走著走著就不小心遇到草間彌生的南瓜

不預設期望的隨機相遇,像在女巫店就遇到了臺大的一支年輕的獨立樂團表演,不小心就和聽眾一起給主唱小韻過了個生日。表演過後閒聊才發現這位軟萌妹子是臺大獸醫系的,組樂團,在sogo百貨打工,做家教。高材生不只是會念書的呆子,他們的經歷也可以很好玩。

玩樂團是很多臺灣年輕人的愛好,歌裡都是對生活的觀察

這次實驗之旅比預想的更有趣,每個鮮活的人的面孔都溫熱,每次丟開地圖的迷路都有意外發現。旅行或許是給我們一個機會去選擇一種視角,選擇一種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那麼我們是不是非要這麼急不可待?是不是可以慢下來,去置身其中,去分享去發現,去感知一座城市給予你的衝撞和回味。

安置好陌生感帶來的不安,讓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變得新鮮。認識一座城市的方法,也許就是不抱目的地去擁抱它吧。

容納我們共同的飢餓

握手後再奔波

人們火熱

城市,何必寂寞

我多愛你

但不因你而什麼

時光穿梭

我們不在左右只在彼此其中

——張懸《城市》

白先勇——《臺北人》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從高中的圖書館翻出來的。雖然年代已經相隔甚遠,而書中寫的也盡然是非臺北人的「臺北人」,但客旅人生其實殊途同歸。我們在城市努力活著,而城市只是凝視著我們,留下人情和故事。


✈️ 歡迎關注視集,並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至後臺聯繫授權

藝術/設計/展覽/文創/旅行/訪談/電影/音樂

微博/豆瓣MONO 搜索:視集ADS

合作聯繫:alldesignstudio@hotmail.com



相關焦點

  • 臺北 | 除了夜市就是小吃?一條臺北專屬散步路線在這裡
    在這裡你將會看到由少裝精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家居生活小店,給你一份城市生活居住指南,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態度。臺北TAIPEI了解一座城市和它的趣味,絕大部分來自於人們生活其中的體會、觀察、敘述與記憶。今天少裝主要介紹一座人口不多卻處處充滿人情味兒的城市,和一條探索這座城市生活質感的散步路線。每個人對臺北的體驗都是不一樣的。
  • 臺北最大的一座城市,城市基建在大陸是什麼水平呢?二線、三線?
    臺北也是臺灣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最發達的一個城市,臺北這座城市曾經有過失落也有過輝煌,不過現在去過哪些特別的人,臺北已經落後與大陸城市。臺北在以前的時候對於大陸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很多人也都想去臺灣看一看。不過現如今兩岸開放已經很多年了,去臺灣也都非常的容易,於是很多的大陸遊客都紛紛的前往臺灣,也給臺灣帶來了無限的活力。那臺灣的這些城市將會改變多少呢?
  • 「玩轉」城市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包含微旅遊在內的自助遊市場增長迅速,同樣的旅遊目的地,自助遊路線的數量是跟團遊路線的3倍以上。區別於傳統旅遊,微旅遊是「心嚮往之」而達成的出遊,充滿了隨意性、短時短途,讓緊張的都市人從繁忙工作中暫時「脫軌」解放一會兒,放鬆心情。省去籌備長途旅行的繁瑣,真真切切擁抱自然感受自然,這就是微旅遊最大的魅力。
  • 臺北城文藝散步
    臺北城文藝散步   ~楔子~   每個地區都會有這樣一座城市,擁有閃閃發亮的都會生活,擁有最尖端的科技和時尚,擁有大量的未知、承載著大量的憧憬。即使人人都說冷漠,即使物價昂貴、生活不易,但總是能讓年輕人趨之若鶩。比如東京,比如紐約,比如上海,比如臺北。
  • 臺北雙子塔,一座以「屏幕」為外立面的摩天大樓
    放眼全球,高密度的城市比比皆是,很多高樓密集的城市,看上去每幢大樓似乎都一樣,它們沒有個性,或是被掩蓋,什麼樣的建築才能在萬千的高樓中顯現出它的與眾不同,我想真的需要它足夠特別,足夠個性,當然還要足夠高,才不會在鋼筋從林中被淹沒,臺灣做為高密度地區,當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所以他們大概也急需要這樣一幢極其與眾不同的建築來打破這種「
  • 去臺北,感受一座豐富有趣的城市
    在臺灣花蓮的清晨,看著眼前的山脈,就像一位美麗的少女令人著迷,在太陽的光照下,揭開神秘的面紗,依山傍海的花蓮慢慢甦醒,被藍天,白雲,綠植,大海所擁抱環繞,美好的一天就這樣開啟。臺灣它是一座五光十色的現代化都市,璀璨的101大樓,五彩斑斕的西門町街頭,照亮夜空的臺北小巨蛋以及徹夜狂歡的臺北夜店,無不透露出這座城市年輕而又矯健的身姿。但是當你靜下心來慢慢穿過熙攘的夜市和喧囂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臺北如此時尚的外衣下,孕育著一顆文藝與歷史交織融合的古老心臟。
  • 城市散步系列第1集 | 見學之路
    汲觀自製劇集散步式人文旅行紀錄片《好物漫旅》
  • 豎著抱?還是橫著抱?父母必知的7種擁抱學問
    有這麼一個寶媽,寶寶快3個月了,平時家裡喜歡豎著抱,後來養成習慣,只要一橫著抱就哭鬧,怎麼會這樣呢?寶寶豎著抱好還是橫著抱好呢? 媽媽釋放母愛的一種方式就是擁抱寶寶,小傢伙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也會沐浴在母愛的世界裡,有助於孩子心智的成長。
  • 贈品是我從臺北帶回來的書籍《字型散步 》
    名單剛剛拿到 /////  福利二  /////我會從中抽選 5 位分別贈送從臺北帶回來的書籍《字型散步 》 一本。這本書,作者是柯志傑&蘇煒翔,封面設計是王志弘設計的,是第一本以臺灣生活議題為中心的中文字型專書,以城市街道的文字風景,揭開字型設計的秘密。
  • 炎亞綸任臺北市跨年大使 盼"公主抱"柯文哲
    炎亞綸(資料圖)海外網12月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跨年晚會今年以「擁抱」為主題,擔任「擁抱大使」的臺灣藝人炎亞綸曾在臉書(Facebook)諷刺柯文哲,但他2日表示,自己並不是惡意批評,他也願意在跨年晚會給柯文哲一個公主抱,來個「世紀擁抱」。
  • 內江,一座被綠色包圍的城市!我們要重新認識下了!
    內江,一座被綠色包圍的城市!我們要重新認識下了!如今,內江已經成為一座綠色城市 濃鬱的綠色是歷史的沉澱 威遠八景之一的老君山 山石間的綠樹見證了它的歲月變遷
  • 337米+280米的臺北雙子塔,一座以「屏幕」為外立面的摩天大樓!
    放眼全球,高密度的城市比比皆是,很多高樓密集的城市,看上去每幢大樓似乎都一樣,它們沒有個性,或是被掩蓋,什麼樣的建築才能在萬千的高樓中顯現出它的與眾不同,我想真的需要它足夠特別,足夠個性,當然還要足夠高,才不會在鋼筋從林中被淹沒,臺灣做為高密度地區,當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所以他們大概也急需要這樣一幢極其與眾不同的建築來打破這種「平衡」,所以才會有這個雙子塔項目的出現吧。
  • 臺北散步地圖 那些臺味濃、有意思的小眾生活地
    臺北也許不如北京大氣,不如倫敦古典,不如香港熱鬧,不如紐約摩登,但卻是最有人情味的一座城。城市不大不小,人與人以一種舒服的距離和關係存在。正是因了如此,臺北算是全世界最適合散步的城市之一,而唯有一路穿街走巷,才能以最美的節奏,看盡一座城市真正的面貌。私享的臺北散步地圖和於其中發生的故事都在這篇寫給臺北的情書圖文裡。永康青田|文藝美食小村落
  • 小眾旅行目的地,薩拉戈薩,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西班牙城市
    導語:小眾旅行目的地,薩拉戈薩,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西班牙城市很多人幾乎都沒有聽過薩拉戈薩這個名字,但是它在西班牙卻是一座「重量級」城市。薩拉戈薩沒有巴塞羅馬的名氣,也沒有馬德裡的繁榮,更沒有塞維亞那樣悠久的歷史,但是它卻有著非常獨特的風格。薩拉戈薩的獨特主要表現在它的「關鍵」。薩拉戈薩是巴塞隆納、馬德裡、塞爾維亞之間貿易的通道,它距離這幾座超級城市的距離相等。西班牙的三大河流也是在薩拉戈薩交匯的,因此它也被公認為西班牙的水資源戰略要地。
  • princess是公主,hug是擁抱,那公主抱就是princess hug,錯了!
    大白一直覺得,如果要看一個有男朋友的女孩子過得幸不幸福,只要看一點,就是她變成了小女生還是女漢子。個人覺得沒有哪個女生願意成為女漢子的,只要有個願意寵愛她的人在,每個女生應該都會心甘情願地被寵著。當你傷心難過的時候,有人給你肩膀和擁抱,女孩們就能瞬間覺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四海 臺北捷運:一座城市的文明地標
    乘坐扶梯時,臺北捷運和其他許多國際城市一樣,採取「左行右立」的規則,基本上從未見過不守規則的人。另一個反映臺北捷運文明水平的現象便是車廂內的秩序。記得前年上海地鐵推出「車廂內禁止飲食」的倡導性政策還引起了一陣熱議,兩面聲音很多,因為不具有強制性而收效不佳,目前還是能在上海地鐵站內看到人們吃東西喝飲料。在臺北捷運,飲食是絕對禁止的,否則等待你的就是來自稽查員的指責。
  • 目的地|漢堡城,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大家所知曉的漢堡城,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德國與世界的紐帶,有著大面積綠地和水域的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水上之城;是世界上擁有橋梁最多的城市;
  • 豎著抱?還是橫著抱?父母必知的7種擁抱學問
    有這麼一個寶媽,寶寶快3個月了,平時家裡喜歡豎著抱,後來養成習慣,只要一橫著抱就哭鬧,怎麼會這樣呢?寶寶豎著抱好還是橫著抱好呢? 媽媽釋放母愛的一種方式就是擁抱寶寶,小傢伙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也會沐浴在母愛的世界裡,有助於孩子心智的成長。
  • 「宅」在臺北,在溫羅汀書店街散步,有一家還能免費住宿2到3晚
    這些年泡書店,能讓我一次次流連的城市,臺北算一個。所謂「宅」在臺北,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在溫羅汀書店街散步。好攝女臺北鹿途中旅遊書店 好攝女 攝大陸的朋友們去臺灣時總是必去誠品。當然我也不排斥,但好像也沒有那麼多的期待,不過倒是有些小事值得回味。
  • 臺北6處臺味濃有意思的小眾生活地丨展示一個城市的人情味
    第二次來臺北是2014年,下定決心要過來來往往的晃蕩生活,心態反而平和了,住在鄉味民宿裡,緩慢悠閒地在城市裡散步。心境的成長和城市的變遷終於刻畫出一張日漸清晰的文化地圖。臺北也許不如北京大氣,不如倫敦古典,不如香港熱鬧,不如紐約摩登,但卻是最有人情味的一座城。城市不大不小,人與人以一種舒服的距離和關係存在。城市建設的細節體現著人文關懷,從地鐵的排隊線和等紅燈的秒數顯示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