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曹靜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捲而來,擴散態勢愈演愈烈。
社會各界「抗疫」舉措不斷升級,無數企業界力量馳援「戰疫」。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作為企業,如何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
抗擊疫情,如何發揮企業自身的優勢和作用?
疫情危機又該如何破解?
金融界現推出《戰疫·奮進者》,致敬抗擊疫情中奮鬥不息的企業!
本期嘉賓企業:京東集團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
而封城2天前,京東的抗疫情專項行動組就已經悄然安排妥當。
封城第二天,京東沒有直接捐錢,而是宣布向武漢市分批捐贈100萬隻醫用口罩及6萬件醫療物資。後來的「一罩難求」也證明了這是個多麼解燃眉之急的決定。
具體來看,100萬隻醫用口罩是緊急從華中、華東地區調用的,6萬件藥品和醫療物資則來自全國各地的倉庫,包括上海、廣州和泰州。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四天時間,捐贈物資全部到位。京東打了一場漂亮的「閃電戰」。
搭建應急救援供應鏈,唯快不破
快是有道理的。
早在疫情爆發之前,京東內部就有明確規定:「全國任何地方發生災難,京東臨近庫房的管理者都無需匯報,即有權捐出庫房裡災區所需要的物資。」
有制度是一回事,能不能辦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京東能夠如此快速地響應,多少都仰仗於它的大數據技術體系——2019年12月底,武漢地區的工作人員監測到口罩銷售及備貨數據在當地上漲明顯,引發了採銷及物流部門的關注。在12月31日,北京採銷團隊決定向武漢員工捐贈七萬隻口罩,預計元旦到位。這也是武漢快遞員擁有的第一批初級裝備。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布存在人傳人情況後,京東內部對此事高度關注,立即著手安排集團總部、華中區域、武漢當地三級聯動的專項行動小組。
最初,行動小組主要對內服務。不過,一通來自湖北宜昌藥廠的求援電話改變了行動組的工作方向。在電話中,對方說明有800箱共16000盒磷酸奧司他韋顆粒需要緊急送貨,京東承擔外部物資整合及配送的工作由此開始。
1月22日,湖北啟動二級應急響應,京東物流正式發布優先配送醫療機構指定訂單的通知,並開通「950616」電話專線,派遣了線上客服。同時,京東也開始梳理全國庫存,尋找醫用物資並對接外部資源。
1月23日,武漢「封城」,更多業務部門加入專項行動小組。
大年初一,京東物流開通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的特別通道。
京東能夠快速響應的第二件法寶是它的全國供應鏈倉配體系。工作人員向金融界介紹:「我們在全國運營了650多個倉庫,武漢地區的亞洲一號更是當地倉儲、分揀能力最強的智能物流中心。」運力與配送整合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決定捐贈100萬隻口罩後,京東直接對接湖北慈善總會,依託自身在武漢的城配及終端能力,充分保障運力資源,將物資直接運到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同濟醫院等醫療機構。口罩到位後,京東還免費提供了倉儲暫存服務,根據總會安排,為有需要的醫療機構提貨。截至到2月17日,京東物流承運的醫療物資超過3400萬件,超過1萬噸。
另外,京東物流的供應鏈技術也直接參與疫情防控,發揮關鍵作用。應湖北省新型肺炎指揮部的緊急需求,京東與湖北省政府展開合作,正式承建其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平臺,對抗擊疫情急需的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物資的生產、庫存、調撥、分配進行全程可視追蹤、高效集中管控,助力湖北各地緊缺醫療物資的精準測算、科學調度和合理分配。
與中小微守望相助,扛過「黑天鵝」
春節期間,疫情發酵。一再推遲的復工時間給中小微,尤其是從事服務、零售的企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前有西貝賈國龍的「撐不過三個月」,後有吳海的「我只是個做中小微企業的,我活不過四月」。實際上,幾乎所有企業都面臨著資金風險,京東相關負責人也向金融界坦言:「在疫情期間,我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為了與商家共渡難關,疫情發生後,京東迅速展開了一場穩經濟促成長的持久戰。京東於2月2日和2月8日分別推出面向全體商家和入倉京東物流商家的補貼扶持措施,總價值超過2億元。之後京東又陸續推出面向家電、生鮮、健康、京東國際和京喜等商家的補貼舉措。據了解,各項補貼扶持措施會充分利用京東供應鏈和全渠道優勢,幫助商家暢通貨流、拓寬銷路。具體來看。這些措施包括費用減免、金融和物流支持、流量支持、技術和工具支持、健康保障等方面,如推出息費減免和延遲還款政策;新入倉京東物流商家符合條件可免倉租費,其商品在京東投放廣告後,京東最高返還商家現金消耗的50%;為商家員工提供免費醫生問診服務。值得注意是的,京東還特別推出了針對湖北商家的扶持計劃,如:減免一個月平臺使用費、提供最高30萬元的保險保障金、提供一個月免費運營服務等。
除此以外,由於上行通道不暢,各地區均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農產品滯銷難題。2月10日,京東宣布開通「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發布京東生鮮、七鮮超市、京東物流等多個平臺政策支持,通過「採銷+物流」全供應鏈配合,全面開放並傾斜供應鏈、物流、運營、推廣等核心資源,幫助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現在,已經有三亞芒果、都江堰和丹東草莓通過京東的綠色通道迅速送達全國消費者手中。另外一邊,助農戰役也推進得吐火如荼。據統計,2月11-16日,京東生鮮累計接到全國1000多條求助信息,累計銷售2000噸滯銷生鮮農產品,環比增長近10倍。
推動相關行業的生存與發展,京東同樣不遺餘力。
餐飲業停擺,大量門店暫停營業,儲備物資消耗難、現金流壓力大,更為致命的是大批員工歇業在家。對此,2月5日,京東7FRESH發布了「人才共享」計劃,面向全國招募臨時員工,誠邀臨時歇業的員工在此期間以短期打工的方式加盟,發布當天就接到10家餐飲企業合作需求,20名員工當天面試合格後立即上崗。目前,大洋世家等多家餐飲企業員工已到崗上班。數據表明,京東及其投資企業已向全社會提供超過35000個就業崗位,並計劃在2月繼續招收上千名兼職客服。
幾乎是同時,2月6日,京東生鮮發起了「餐飲零售發展聯盟」,與多家品牌合作,推動餐飲業「零售化」發展,利用自身全渠道資源為餐飲品牌拓展新銷路,開闢新增長空間。據了解,金鼎軒、小南國、西貝莜麵村、廣州酒家等百餘家餐飲企業已加入聯盟,近200家企業諮詢加入。
疫情之下,中小企業經營的問題浮出水面。對此,京東相關負責人指出,企業的管理、運營、技術是扛過各類』黑天鵝』的基本。其次,對供應鏈及現金流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能力。京東正在全面輸出這些能力,攜手中小企業共度時艱。
京東憑藉多年來在全渠道融合上的不斷探索和積累,快速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模式和幫扶政策,幫助線下零售實體企業迅速拓展線上渠道。2月10日以來,2096名時尚居家行業的門店導購通過京東超新星雲店線上復工,7天達成下單金額近千萬。全國200多家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的員工們,憑藉羚瓏系統,推出「閉店不謝客,線上不打烊」的創新銷售模式。
2月21日,京東啟動「中小企業幫扶計劃」,從保復工、通銷路、穩資金、企業幫四個維度推出13項幫扶舉措,累計投入數億的資金資源補貼,直擊中小企業的生存成長難題。
當被問到會不會對內部機制有所調整,以提高抗風險能力時,該負責人表示,疫情尚未結束,現在還不是時候,等疫情結束,他們會展開思考與討論。
最後,他說:「疫情對經濟發展難免有影響,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會更大。作為大企業,京東能做的就是,首先保證能支持政府、社會的正常運行,同時儘可能地扶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