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位於牙克石市東部50公裡處,巴林鎮境內。景區內共有大小石峰28座。主峰遠看似一誦經-面壁打坐,因得此名。 山上巖石千姿百態,劈山石、仙人橋、一線天、崖洞等險峻峭拔;醉臥雙獅、談心巖、三仙巖、望日臺等宏大雄奇;-巖、獨秀巖、母子巖、朝聖巖、望景峰、熊巖等維妙維肖,呼之欲出;香爐巖、臥馬巖、玉屏峰、繡球石等小巧可愛,形神兼備。諸峰渾然天成,橫縱俯仰,遠近高低則景致迥異。-池、南八仙、中嶽、南嶽、烏龍洞,別有洞天,或巖、水、林相映成趣,或自鑄一格,別成一景。 山下泉水飛濺,落英繽紛,雅魯河依山流過,碧水長天,奇峰秀水,走進這裡疑是走進何處天仙府地。
「中國達斡爾民族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北9千米處的群山地帶,西鄰111國道,交通方便,東面是國家「十五」計劃工程、西部大開發標誌性工程――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蓄水後形成的納文湖。民族園工程投資1000萬元,2003年開工建設,現已開園迎客。 達斡爾民族園規模宏大,佔地面積2184100平方米。這裡植被繁茂、空氣清新,自然風光秀美。民族園立意新穎,地方特色濃厚,具備舉行節日慶典、民族祭粑、文體娛樂、民俗生態旅遊、傳統教育、休閒度假等多種功能,是莫力達瓦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 民族園東邊有一個半徑45米的圓形休閒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高大的民族圖騰圓柱,柱身四周塑有達斡爾族曾崇拜的原始圖騰物和人們生產、生活的歷史場景,畫面精美、歷史感強、民族特色鮮明。柱頂有一隻雄鷹(海東青)昂首振翅,搏擊長空,意寓勤勞、勇猛、智慧的達斡爾族及莫力達瓦人在向著美好的未來奮力騰飛。環繞圖騰柱的是反映達斡爾歷史上生產生活中使用的大輪車、弓箭、搖籃、神鼓等器物和人們飼養的羊、狗等。廣場上兩面達斡爾族歷史文化牆,藝術地再現了達斡爾族的歷史神話傳說、生產、生活、文體活動等場面。 民族園的東南面屹立著一座無名英雄紀念碑,高大肅穆的紀念碑上嵌著鋼板雕塑,塑有清初至今,數百年來達斡爾族參與抗擊沙俄、抗日禦敵、解放戰爭等浴血奮戰的英雄群像,碑文介紹了達斡爾族人民為保家衛園、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國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寄託了後人對先烈的無限崇敬和追思。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總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天然草場面積佔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這裡地域遼闊,30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500多個星羅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濤激蕩的大興安嶺。
扎蘭屯風景名勝區位於內蒙呼倫貝爾市,包括扎蘭屯市及西北一帶大興安嶺山地。山上松樺茂密,山巔或有奇峰異石;山谷中溪泉眾多,水量充沛,在密林深谷中有不少飛瀑湧泉;溪水匯集流入雅魯河和綽爾河,河旁草木茂盛,河中又有許多叢林綠洲,自然形成若干處可供旅遊觀光的風景點,組成一處範圍很大的馳名風景區。其中最有名的景點為秀水和吊橋公園。秀水位於市區北面,雅魯河流經這一帶時,便進入平川地帶,形成扇形衝積地帶,河中有數不清的小島,島上水柳叢生,大小形狀不一,河水深而清澈,流而不急,遊艇可穿梭其間,夏日樹蔭蔽日,水旁山花盛開,為內蒙古夏季避暑旅遊的第一勝地,素有「內蒙古小杭州」之稱。1961年我國一批文化名人來此遊覽後,共同商定將這段河流取名為「秀水」,老舍先生詠詩一首云:「詩情未盡在蘇杭,幽絕扎蘭天一方。深淺翠屏山四面,迴環碧水柳千行。牛羊點點悠然去,鳳蝶雙飛自在忙。處處泉林看不厭,綠城徐入綠村莊。」吊橋公園位於市區北部,秀水環繞公園四周,園內花茂林密,並建有別具一格的吊橋,人造景觀較多,有別於秀水風景區。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原為海拉爾西山風景區,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首府海拉爾市西郊,距市中心不足2公裡,總面積1-4062公頃。
是我國唯一以樟子松林天然景觀為主體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由原林業部於1992年9月9日批准建成。2001年,公園進入國家AA級景點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