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晚年有多悽慘?

2020-12-26 騰訊網

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一生是光輝的,他率領的戚家軍戰功卓著,威震天下。然而,就這樣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的晚年是悽慘,令人嘆息不已。那麼,戚繼光的晚年到底有多悽慘,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

戚繼光,今天的山東蓬萊人,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起初就負責管理登州衛所的屯田事務。恰逢倭寇肆虐,戚繼光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決心殺賊報國。後來,戚繼光得到了張居正的舉薦,進署都指揮僉事一職,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就此開始了戚繼光抗倭之路。戚繼光從山東沿海,一直轉戰到東南沿海,組建了後來威震天下的戚家軍,抗擊倭寇10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隨後,戚繼光又被調往北方,抗擊北方蒙古部落10餘年,保障了明朝北部疆域的安全。然而,就這樣一個戰功卓著的將軍在張居正病逝後,接連遭到了兩次彈劾。戚繼光先是被調往廣東,後來不久又直接被罷官回家。戚繼光當官之年,本有不少積蓄才對,雖然被罷官,至少可以過一個富家翁的生活。

萬萬沒有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戚繼光回到家中一看,直接悲痛地號啕大哭。原來他的結髮妻子王氏將戚繼光給休了,直接將家裡的財產給卷跑了。此時的戚繼光不僅被罷官,還被休夫,窮困潦倒。很快就病倒了,更是雪上加霜的,戚繼光無錢抓藥,最後戚繼光在孤苦中悽慘離世,終年60歲。

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晚年如此悽慘,跟這兩個人有莫大的關係。一是張居正,「成也蕭何敗蕭何」。戚繼光能夠發跡,離不開張居正這位大靠山的舉薦和支持。然而,隨著張居正的病逝,戚繼光不僅失去了靠山,還受到了牽連,最後被罷官回家。二是他的結髮妻子王氏。他的結髮妻子王氏是「萬戶南溪王棟之女」,這個王棟可曾是戚繼光的頂頭上司,戚繼光本是高攀了人家王家。再加上這個王氏將門虎女本就彪悍,導致戚繼光一直懼內。但這個王氏也並非無理取鬧之人,在抗倭的事業中給予另外丈夫很大的支持。

兩人矛盾的焦點是戚繼光瞞著王氏納妾,王氏一直沒有給戚繼光生下一兒半女,這讓戚繼光很是鬱悶。這還沒有完,這個王氏霸道,不願與人共享丈夫,不允許丈夫納妾,這可愁壞了戚繼光。後來,戚繼光就偷偷娶了3個小妾,生了5個兒子。但終究是紙包不住火,還是被王氏發現了,王氏大鬧。戚繼光將小妾的兒子過繼給了王氏,暫時消了王氏的怒火,兩人兩地分居,湊活著過。但萬萬沒有想到王氏的兒子夭折,戚繼光又被罷官,心灰意冷的王氏拋下年老多病的戚繼光毅然離去。

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晚年如此悽慘,真是令人嘆息呀!老伴老伴,老來作伴,千萬要疼愛自己的另一半,否則就有可能跟戚繼光晚年一樣悲催了!

相關焦點

  • 戚繼光晚年有多慘?具體是什麼讓一代名將,後半生「悽慘無比」
    我們兒時聽祖輩談起的「南擊倭寇,北虜寇邊」,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戚繼光。 戚繼光,明朝軍事家。我們熟知戚繼光,多是因為他了不起的抗擊倭寇事件。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晚年,成了名將,可晚年悽涼
    戚繼光,明朝一代抗倭名將,他戰功顯赫,天下聞名,擁有著舉世無雙的成就。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到了晚年卻十分悽涼。所以這位名將到底有多悽慘呢?背後又有著什麼辛酸血淚?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們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生活。
  • 戚繼光晚年有多悽慘?原因又是什麼?
    戚繼光是明朝傑出的抗倭名將,愛國又聰穎,可謂文武雙全,世人常稱「將帥詩人」、「儒將」,曾經為國家立下過大功。然而他的晚年,卻十分悽涼。簡單來說,就是靠山全倒,罪名全來,婚姻不幸,家徒四壁,惡病纏身。隨後,為加強沿海邊防建設,又被提升為三府參將(寧波、紹興、台州),重任在肩、深受器重的戚繼光,開始了長達30多年抗倭戎馬生涯。整治軍紀,賞罰分明,提升軍隊戰鬥力,招募、訓練、整編新兵,最終驍勇善戰成為倭寇聞風喪的「戚家軍」。
  • 一代抗倭名將的跌宕起伏生涯
    戚繼光作為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一代名將,豐功偉績,千古流傳。
  • 美人遲暮,英雄黃昏,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晚年為什麼抑鬱而終?
    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創下多次輝煌戰役,為什麼晚年卻比較悽涼?說起明代最強的步兵部隊,非戚家軍莫屬,從浙江到福建,從抗倭到守備薊門,大小戰鬥數百次,無一敗績。其靈魂人物戚繼光無疑是戚家軍的靈魂人物,也是著名的抗倭英雄。
  • 戚繼光晚年有多悽慘?原因是什麼?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身為一位明朝中後期「水陸大小百餘戰,未嘗一敗」的傳奇名將,大明戰神戚繼光人生的悽慘落幕,是從萬曆十一年(1583)開始。萬曆十一年(1583)二月,距戚繼光的「老上級」張居正去世剛過半年,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的活劇正在「醞釀」。
  • 抗倭名將戚繼光,老年時財產被妻子捲走,買藥錢都沒有孤獨病死
    說到明朝的抗倭名將,腦子裡一定會出現一個人——戚繼光,他是明朝的一代武將,也是讓倭寇害怕的存在。他的名字威震天下,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晚景卻十分悽慘,抓藥錢也沒有,最後因病死去。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民族英雄戚繼光這一生的大起大落。
  • 戚繼光晚年有多悽慘?原因是什麼?你知道嗎?
    戚繼光晚年有多悽慘?原因是什麼?你知道嗎?大家都知道,戚繼光在左都督這個位置上,每年替張居正得孝敬多少銀子?所以這是個肥缺,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位置豈有你戚繼光再坐之理?所以張居正不在了,作為張居正在軍隊裡的重要鐵桿戚繼光就應該哪來哪去。
  • 一代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是歷史的選擇還是環境的必然?
    戚繼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將,在抵禦沿海倭寇方面,戰功卓越,被後人稱之為民族英雄。這位出生在山東的英雄,也是個官二代,年少的時候就顯露出打仗過人的本領,一度消滅了山東沿海的倭寇。戚繼光到任以後,靈活運營各種剿匪寇方式,基本掃清了沿海地區的倭寇。後人對戚繼光平定倭寇的評價頗高,有些地方老百姓還給他建祠堂,以表對他的功績認可和讚譽。戚繼光有這麼大的成就,後人評論很多,就不再次選擇重複囉嗦,而是從外部的宏觀方面,對戚繼光的英雄事跡進行分析,以達到全面了解明朝和他本人的真實歷史。
  •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可謂是多不勝數,但能夠真正打一輩子仗而未有敗績的卻是寥寥可數,我們所熟知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便是其中之一。提及戚繼光,幾乎很少會有人不或多或少知道他的一些事跡。歷史中對於這位名將的描寫可謂是數不勝數,諸如他是一位民族英雄、平定海防、保家衛國等等這些輝煌事跡。
  • 戚繼光晚年罷官免職,妻子捲走財產回娘家,悽慘結局原因是為何?
    戚繼光的晚年不只感傷,還悽慘。政治上沒了前途,家庭中沒了妻子,重病纏身,孤獨而亡。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結局?只能說戚繼光的一生成也張居正,敗也張居正。若論中國古代名將,戚繼光絕對名列其中。那時的戚繼光,轉戰於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各地,令倭寇聞風喪膽!自元代到明朝200多年的東南沿海倭患,正是在戚繼光手裡,才得到了最後的終結。而戚繼光,也因此成為了讓後世敬仰的抗倭英雄。平定東南倭患後,戚繼光轉而被調往北方長城的薊門,防禦蒙古的侵襲。
  • 建甌光餅:抗倭名將戚繼光的部隊乾糧
    地道建甌美食 建甌光餅相傳原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部隊的乾糧,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為使行軍迅速,戚繼光把烤餅戳個眼,用薴麻皮串起來,掛在士兵的脖子上當乾糧,省去了用餐時間。
  • 同樣是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尊為民族英雄,俞大猷卻無人問津?
    當年的他與戚繼光合稱為「俞龍戚虎」,帶兵作戰的本領比戚繼光還略高一籌,可讓人深感不解的是,戚繼光享譽無數,俞大猷的事跡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如果論戰功,俞大猷的功績可是戚繼光比不上的,雖說俞大猷一生沒做過大將軍,但他可是從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奔赴在抗倭前線的人,手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俞家軍」。
  • 抗倭英雄戚繼光詩詞雄壯,名將劉綎揭發是請人捉刀,真相打臉
    抗倭英雄戚繼光詩詞雄壯,名將劉綎揭發是請人捉刀,真相打臉戚繼光為明代抗倭名將,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出身於武將世家,自幼行伍,卻通曉經史子集,除了戰功赫赫彪炳史冊,其雄壯瑰麗的詩文也為個人傳奇增色不少。名臣不必言矣,名將則近時戚將軍,得交汪南明、王元美弟兄、沈紫江希儀,交唐荊川,故其戰功始著,若周尚文,劉顯父子,人能言之,罕能舉之,嘗欲為之查補未能。而劉頗喜文事,餘與其少子國樟會於招寶山,語及戚,大不滿,謂多假手,未知其果否也。
  •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可謂是多不勝數,但能夠真正打一輩子仗而未有敗績的卻是寥寥可數,我們所熟知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便是其中之一。提及戚繼光,幾乎很少會有人不或多或少知道他的一些事跡。歷史中對於這位名將的描寫可謂是數不勝數,諸如他是一位民族英雄、平定海防、保家衛國等等這些輝煌事跡。
  • 走遍安徽 定遠的這個鎮居然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故鄉 山東不同意了
    騎了大概九十多公裡的鄉村公路,漫天荒蕪。夕陽漸晚的時候到了一個熱鬧的鎮子,即便身旁都是陌生人,也給人一種親切踏實的感覺。在街道十字路口,我發現了家賣爐橋手擀麵的店。遂進入,爐橋是定遠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相傳曹操曾在當地鑄造兵器。當然,我此次所到達的永康鎮與其關係不大。點了一碗麵,店家熟練的將擀好的麵條放入湯桶中燙煮。
  • 統編教材中的英雄人物3——抗倭英雄戚繼光
    「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在今年5月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這句詩讚美一代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做出重大貢獻。這句詩的作者就是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
  • 同樣是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尊為民族英雄,俞大猷卻無人問津?
    當年的他與戚繼光合稱為「俞龍戚虎」,帶兵作戰的本領比戚繼光還略高一籌,可讓人深感不解的是,戚繼光享譽無數,俞大猷的事跡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如果論戰功,俞大猷的功績可是戚繼光比不上的,雖說俞大猷一生沒做過大將軍,但他可是從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奔赴在抗倭前線的人,手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俞家軍」。
  • 明朝抗倭的大將軍,身為太子少保,卻沒錢買藥活活病死
    這麼有才能的人,按理說應該一生都仕途坦蕩,生活無憂才對,但其實晚年的戚繼光過的十分慘澹,兒子離開了自己,妻子卷跑了自己的家產,只剩自己生了病都沒錢看病買藥。小時候戚繼光的家庭特別貧窮,從小長大吃了不少苦頭,但他已經過的瀟灑風流,十分有個性。
  • 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創造的雙手長刀-墨淵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戚家刀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創造的雙手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