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黎超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7日訊(記者 黎超)27日,自治區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工作情況。2012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標誌著桂林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式將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納入廣西核心發展戰略。近年來,桂林市以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統領桂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發展,加快實現從旅遊目的地向國際旅遊勝地轉變,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
勝地建設階段性指標基本完成
《規劃綱要》確定的12項主要階段性指標任務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0個指標均已完成,完成率達到83.33%。截至2016年底,桂林市實現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075.89億元,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2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6元,達到西部地區先進水平。
旅遊質量效益持續提升,旅遊接待總人數、總收入、人均消費屢創歷史新高。2016年,全市旅遊接待總人數達5385.8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637.31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7%;接待入境遊客超過233.32萬人次,實現入境旅遊收入11.82億美元,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今年上半年,國家統計,桂林接待入境過夜遊客人數位居全國熱點旅遊城市第9位,排在蘇州、青島、寧波之前。
灕江保護成效顯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灕江幹流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森林覆蓋率達70.92%,城市汙水處理率97%;城區空氣品質持續好轉,優良以上天數達到306天。
城鎮化率持續提高,2016年提高到48.6%,較2011年提高8.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從2011年的18.6:46.3:35.1調整為17.1:45.3:37.6,第三產業佔比持續提高。
重大項目帶動旅遊業跨越發展
桂林市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成功引進萬達、海航、華潤等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引領產業走向的高端旅遊項目,建設了一批事關桂林長遠發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桂林愚自樂園法國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新加坡悅榕莊陽朔度假酒店、玉圭園·環球名勝陸地主題樂園、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逍遙樓重建工程等相繼建成開放,桂林航空於2016年6月25日正式運營,投資300億元的桂林萬達文化旅遊城項目正式啟動,促進城市旅遊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旅遊交通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鐵路、航空、公路等交通條件明顯提升,桂林市連接「三南」、「四省會」、融入中國—東協自貿區的便捷立體交通新格局已經形成,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基本確立。桂林高鐵每天開行列車127.5對,每天發送旅客4.3萬人。
「旅遊+」模式推動旅遊新產品新業態
桂林深入實施「旅遊+」戰略,大力拓展旅遊新業態,以「旅遊+文化」展現新內涵,系統挖掘和保護利用桂林歷史文化,打造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2017央視春晚南方分會場花落桂林。桂林分會場節目在央視春晚上閃亮播出,驚豔海內外,有10億電視觀眾、1.3億網民收看了直播。晚會節目生動展示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豐碩成果,成功彰顯了桂林發展新形象,極大提升了桂林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持續發酵的「春晚效應」,為桂林帶來了大量的中外遊客。春節黃金周期間,桂林旅遊接待總人數和旅遊總消費雙雙實現倍增。2016年桂林全市接待遊客5385.87萬人次,同比增長20.49%。入境過夜遊客233.32萬人次,增長7.85%。實現旅遊總消費637.31億元,增長23.19%。2017年1-10月,桂林全市接待遊客7212.82萬人次,同比增長61.3%;入境過夜遊客216.36萬人次,增長6.4%;實現旅遊總消費859.69億元,增長67.8%。
全域旅遊加快推進
桂林深入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全市「旅遊主管部門」加「旅遊工商分局」、「旅遊巡迴法庭」、「旅遊警察」,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構成的「1+3+N」旅遊綜合管理機制基本形成,導遊自由執業和管理體制改革、旅遊廁所革命國內領先。開展智慧景區建設試點工作,籌建旅遊綜合數據中心,以大數據提升旅遊公共服務智能化水平;全力推動景區景點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陽朔、興安、龍勝被評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桂林旅遊國際化格局加速形成
桂林連續11年成功舉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已成為國際旅遊數據研究與趨勢展望的「智慧中心」之一,躋身全球旅遊領域論壇「前三甲」。成功舉辦3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成為具有區域特色、面向全球開放的旅遊合作平臺,是桂林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的重要途徑。
出入境便利政策落地實施,2015年4月15日,桂林居民赴臺個人遊正式開通。此外,桂林市對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等51國公民實施72小時過境免籤,對東協十國實施6天入境免籤政策。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走出一條經濟與生態共發展、人與環境相和諧的發展路子。重點突出灕江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依法重拳治理灕江環境秩序。桂林先後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國家級低碳城市試點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6個、自治區級生態鄉鎮88個、自治區級生態村168個。
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近五年來,桂林實施新型城鎮化重大項目1000多項,總投資超2000億元,也是桂林發展最快,變化最大,老百姓得實惠最多的五年。臨桂新區核心區13平方公裡現代化生態新城建設成效顯著,老城疏解提升重點項目「北通南暢、東拓西聯」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16年底,桂林市獲廣西百鎮示範工程23個,數量居廣西首位。
目前,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下一步,桂林市將堅持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一本藍圖繪到底」,按照大旅遊、大市場、大產業思路,不斷推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高端化、精品化、差異化、國際化,不斷促進桂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加快實現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終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