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鋼琴夜半發聲疑報廢琴 「二手貨」維權難取證難

2020-12-25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程琦5月9日報導:「網上買架鋼琴,用了兩個月,就出故障,部分按鍵不是按不下去,就是音準不準,更誇張的是半夜裡琴鍵還會突然發出聲音。」日前,消費者孫女士來電投訴,在滬上某知名琴行網站上買了架二手鋼琴,不料使用後問題百出,疑似「報廢鋼琴」。

  二手鋼琴疑為「報廢琴」 琴鍵夜半自動發聲

  孫女士家住山東棗莊,去年八月給兒子在滬上知名的琴行「琴韻鋼琴」的淘寶官網上買了一家二手鋼琴。據孫女士向記者提供的訂單顯示,該鋼琴名稱為「日本進口原裝山葉/KAWAI二線品牌高配二手鋼琴」,價格為8999元。

  然而用了兩個月不到,就發現鋼琴出現故障。「最初是幾個琴鍵按不下去,後來就變成了琴鍵沒聲音,再後來越來越多的琴鍵音準不準,甚至有些琴鍵半夜還會自己突然發聲。」

  「這哪是鋼琴,這是嚇人嘛!」

  疑惑不解的孫女士,想起了質保。而根據購買時的質保內容,琴行有送一次免費上門調音的服務。孫女士便致電了琴行的售後部門,由於購買琴行所在地在上海,孫女士又在山東,琴行派了當地的調音師傅上門調音。「調音師傅在的時候,沒啥問題,走了沒多久,鋼琴又頻出故障。」無奈,孫女士自己找了鋼琴師傅為其維修。「不打開不要緊,一打開沒想到鋼琴內部零件部分老化,一些螺絲鬆動」孫女士說。

  孫女士告訴記者,「據修理師傅說,如果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架鋼琴應該算是報廢鋼琴。」

  而據孫女士回憶,當時銷售人員告訴她,雖然這是二手鋼琴,價格在近9000元,但卻像新琴一樣,能彈出2萬元鋼琴的效果。

  商家回應:消費者家中安有地暖 自己沒保養好

  感覺自己上當受騙的孫女士找到了琴行的工作人員談及退貨問題。工作人員卻認為,孫女士的家在北方,並且家中安有地暖,天氣太幹,鋼琴木板收縮,很容易開裂,是孫女士沒有保養好鋼琴。

  孫女士很委屈告訴記者,我八月份買的,鋼琴出問題在十月份,那時家中地暖還沒有使用,而且放鋼琴的屋子裡也沒有地暖,孫女士還稱,一直在和商家探討退貨的問題,但是商家對她置之不理。

  為此記者致電了「琴韻鋼琴」,工作人員表示,作為上海當地比較有信譽度的琴行,肯定不會是報廢鋼琴,但是孫女士畢竟買的是二手鋼琴,價格也比普通鋼琴便宜好多。

  至於退貨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已經和孫女士商討過,退貨是可以的,但這幾個月的使用,算是孫女士租賃這家鋼琴,要出一定的租約,此外,退還時鋼琴運輸費用要孫女士來承擔。

  網購二手商品受熱捧 但舉證難維權難

  據了解,時下不小消費者像孫女士一樣,會選擇在網上購買二手商品,主要是看中二手商品的價格便宜,而且質量又過關。如在淘寶、趕集、58同城等網站上經常可以看到網友曬出的閒置物品供淘客們挑選,像婚紗、戶外運動裝備、二手高級單車等產品,因為用的次數少,折舊率較低,頗受消費者歡迎。然而記者在採訪時也發現,淘二手貨的時候,也存在著取證難、購物手續不齊全等問題,消費者下單時一定要注意。

  杜女士也向記者反映,曾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看到一款國外兒童玩具,原價有400多元,現價只要100元。商品頁面上還有一些玩具不同角度的照片,杜女士感覺很滿意,就下了單。不過,當玩具送到了,杜女士才發現,玩具並不像賣家說的那樣有八成新,感覺只有五成新,想要和賣家協議退貨,但賣家的手機號卻換了。

  「消費者以為能撿到寶,但實際上二手交易平臺存在著售後服務難的問題。」上海市浦東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二手商品普遍都缺少購物憑證、購物發票等有利消費證據,而且在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購買商品,都屬於個人交易行為,無法適用「網購7天無理由退換貨」等法規。此外,雙方對於商品的新舊程度往往理解不同,容易引發退換貨等爭議。因此,網購二手貨可能要比網購正常商品難維權,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以免貪小利惹心煩。

  「二手貨」當正品賣 律師: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獲三倍賠償

  除一些消費者主動購買二手商品外,還有一些消費者前來投訴,說是自己購買的商品被拆封過或者有使用痕跡的疑似「二手貨」,尤其是電腦配件、電子產品、衣服鞋帽等。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特約研究趙佔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如果在正品、全新網站上購買到了二手貨,根據最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賣方涉嫌欺詐行為,消費了可以據此獲得三倍賠償。

  「無論是將二手貨當全新貨售賣,還是售賣有質量問題的殘次品,按照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合同法,都可以追究廠商問題的,這在法律上沒有障礙。但是,難的就是取證成本和訴訟成本。」趙佔領也坦言,由於網購貨物取證難,涉及金額小,很多消費者在這個問題上一般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此外,由於網購的貨品大都涉案金額不大,如果起訴對方,在時間、人力和訴訟費上都遠超涉案金額,很多消費者也就選擇息事寧人了。趙佔領律師提醒,除了司法途徑之外,消費者還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如果廠商涉及欺詐行為,工商部門可以查處。此外,也可以利用網上交易平臺制定的規則,去投訴、退貨和申請賠償。當然,前提是消費者要提高取證意識。

相關焦點

  • 解讀「網購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二手貨難 海淘商品能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整理)昨日,《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為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的實際執行再添保障,消費者維權更加「有理可循」。
  • 網購假冒進口紅酒如何維權
    由於現在網購紅酒非常方便,王先生逐漸習慣在網購平臺購買紅酒,但也常常尷尬地掉進假冒紅酒的陷阱。去年「雙十一」期間,王先生花了近500元從一家電商平臺購買了一箱12瓶法國紅酒,結果拿回家後剛一拆封就知道有問題。原來,王先生拆開紅酒外包裝後發現,紅酒瓶身標籤對應紅酒的級別竟然是「AOG」。
  • 昌平一鋼琴館老闆「失聯」 家長難討租琴押金
    5月31日上午,10多位家長來到昌平區回龍觀東大街的聲美琴館,要求退租鋼琴,後發現琴行已經改名,老闆處於失聯狀態。目前,這些家長已報警。黃女士稱,去年8月份,其在聲美琴館為孩子租了一臺鋼琴,租期3年,押金18800元,每月扣除租金130元。
  • 國航工作人員隨手扔行李引不滿,律師:取證難旅客維權難
    今日(6月20日)中國航空法律專業律師張起淮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行李託運環節監管不嚴、出了問題旅客維權難是當下現狀,關鍵問題在於現行法律滯後,難以維護旅客權益。兩位工作人員正在傳遞行李。而且,一旦發生行李丟損的情況,旅客還會面對「取證難、舉證難、賠償難」的局面。張起淮建議,作為旅客,首先在選擇時就要優選規模大、口碑好的公司。貴重易碎物品儘量不要託運,行李箱要加鎖加密。如果已經發生行李丟損,及時尋找目擊者和律師進入司法程序。「在訴訟中選擇最適用的民法追求對方責任。
  • 消費者網購假貨陷維權難:誰在制假?誰在售假?
    近些年,隨著電子商務和網絡支付的發展,對於很多人而言,網購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在大家享受網購便利的同時,各種網購陷阱也隨之頻現。網店售賣的那些「專櫃正品」都可靠嗎?買到假貨要維權,有那麼容易嗎?近期,《新聞調查》記者跟拍了西安一位消費者的經歷,看看網購維權難在哪兒?  「雙十一」買到了假的剃鬚刀?
  • 股市維權啟示錄:委託交易未成功 股民取證困難維權難
    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一部股市維權的啟示錄。講講發生在咱們身邊的故事。     1.委託交易未成功 股民取證困難、維權難          北京的趙先生是位生意人,從2006年開始投身股市。並與北京某證券營業部定下了兩年的委託合同。
  • 雙十一購物 如何維權取證
    但本報記者從海澱法院了解到,該院受理的消費者因產品質量或商家欺詐原因維權案件數量仍然保持攀升趨勢,而許多維權案件的消費者因缺乏法律知識、取證不利,產生大量訟累不說,甚至還輸了官司。購物維權應當注意哪些環節,究竟如何正確取證,法官在此為廣大消費者指點迷津。
  • 網紅奶茶店成山寨重災區 維權取證難成本高賠償低
    被冒牌品牌維權難  取證難成本高賠償低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告訴記者,網紅類的熱門餐飲品牌被仿造的比例較高,「目前,企業打擊山寨的難點在於維權成本太高,信息不對稱。」記者了解到,餐飲企業經營的地區性較強,山寨店的隱蔽性較大,如果沒有消費者舉報,餐飲企業較難獲知其他地區山寨店的情況。
  • 難獲真假鑑定報告 消費者維權難舉證
    可當事售後中心表示不能針對個人,也不能針對非該品牌手機出具鑑定報告,導致張先生的維權遇阻,至今無果。  明知是假去維權,卻被一份鑑定報告難住了。經新京報記者體驗調查,發現在很多日常商品的維權上,銷售商、消協及法院都要求由消費者提供鑑定證明,存在廠家鑑定報告不能針對個人出具、難有第三方檢測機構支持、質量檢測費用高昂等問題,導致消費者維權陷入無力可發的怪圈。
  • 從琴行買來山葉鋼琴,兩年後發現竟然是二手貨……
    她表示,自己當初要求琴是新的,由於是孩子的老師的原因,比較信任王女士,但是收到鋼琴後發票和合格證等都沒有。 李女士得到音樂老師的回答是,可以更換相中的鋼琴。 陳女士說,之所以同意換琴,是因為退貨的話,對方要求支付兩年的鋼琴使用費。最終,經過多次協商,她們選擇調換一款國內品牌的鋼琴。陳女士還說,當時王老師答應換珠江牌鋼琴Ka1型號和Ka2,如果原價置換是Ka1,換Ka2就要補差價,費用多少王老師表示要跟廠家溝通。
  • 異地維權難 12315將進駐電商
    實體商業走下坡路的背景下,電商、電視購物的市場佔比不斷增加,但非現場交易的模式也留下了不少維權難的隱患。2月9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官網發布的《總局出臺加強12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意見》中提到,要推進12315平臺接入網購、電視購物平臺,旨在營造安全的消費環境。而網購、電視購物正是異地維權難的高發領域。
  • 企鵝號全年下架侵權作品八百萬次,區塊鏈解決確權取證難
    3月16日,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企鵝號)發布《2019企鵝號版權保護年度報告》,從技術維權手段、原創及版權內容保護、平臺責任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企鵝號全年保護原創作品5300萬篇,發起維權並成功下架侵權作品800萬次,「一鍵維權」系統日均發起維權3萬次。
  • 臨沂鋼琴「水」挺深 「培訓班專用琴」上萬價差
    鋼琴「水」挺深:  進口貨或為拼裝琴,買琴容易開發票難  在老乙的幫助下,記者從他一位願意吐露內情的賣琴朋友處獲悉,所謂「培訓班專用琴」多來自國內江浙、廣東一帶的貼牌制琴作坊,有的甚至被冠以「進口」字樣,「購買各地零件拼裝起來的鋼琴,有的成本低至5000元左右,平均成本7000元左右。
  • 網購遇假貨 如何取證維權?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7年「雙11」期間網購交易額約2539.7億元人民幣。更有海外媒體稱中國電商將對商業世界和全球社會帶來深遠影響。在國內外讚譽聲中,網購「新常態」背後,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來。
  • 網購陽澄湖大閘蟹需注意 缺斤少兩死蟹維權難
    由於網購方便,再加上價格便宜,很多市民現在都選擇在網上購買大閘蟹。所以,各大團購網站已經開始推出團購螃蟹的活動了,最受追捧的莫過於陽澄湖大閘蟹了,在淘寶網裡輸入「陽澄湖大閘蟹」,立馬跳出69436個相關「寶貝」。此外,不少進口螃蟹也來分一杯羹。那麼,網購大閘蟹到底靠不靠譜?消費者都遇到過哪些消費陷阱?遇到這些問題該如何維權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電子證據保全 網購到假貨難維權?公證員再買一次做保全
    (原標題:電子證據保全 網購到假貨難維權?網絡時代,網購、網聊、網上貿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與此相關的糾紛也增多。但在進入訴訟後,電子數據易被篡改、刪除,成為司法實踐一大難題。隨著「兩法」為電子證據賦予了合法地位,電子證據保全公證隨之成為公證的熱門種類。女子網購買到假貨網購買到假貨又擔心證據不易保存怎麼辦?近日,成都市民張紅(化名)就經歷了一場網購糾紛。
  • 揭微信代購亂象:真假難辨維權難 「朋友」照樣不靠譜
    個人代購成風  微信陷維權「泥淖」  去年7月21日,甘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信息分析報告》中指出,去年上半年,網際網路銷售服務類諮詢同比增長100.04%,微信網購糾紛正在以成倍的速度迅猛增長。  據分析,微信代購目前主要存在三個方面問題:一是偷稅漏稅。
  • 【新聞調查】消費者淘寶網上購假貨陷入維權難
    【新聞調查】消費者淘寶網上購假貨陷入維權難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近些年,隨著電子商務和網絡支付的發展,對於很多人而言,網購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 深圳網紅收音機「山寨」之爭:企業專利維權難在哪?
    實際上,在提起法律訴訟之前,雲動創想早於2018年在線上開始了其漫漫維權路。「線下維權只能通過法律手段,但時間周期長,取證難度大。」雲動創想CMO黎文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無奈地表示。這起看似尋常的商業糾紛,折射出企業智慧財產權侵權「維權難」的普遍現狀。
  • 淄博買二手鋼琴值得嗎?相比較國產琴怎麼樣?
    為什麼那麼多人買日本韓國進口二手鋼琴?難道現在生產的國產琴還不如早期產的日韓二手鋼琴?其實鋼琴這個東西,是沒有什麼高科技含量的,但有意思的是它需要很認真的態度,紮實的用料,精湛的工藝以及合理的設計,從這四個方面來說,進口鋼琴是要領先我們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