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珠穆朗瑪峰8000米處的「死亡地帶」出現擁堵,由於排隊等待時間過長,致使在此處等待登頂的登山者多人死亡。每年5月份開始後數個月,氣候逐漸轉暖,向來是攀登珠峰的好季節。加之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最高峰而名聲在外,所以就發生了最近熱議的「珠峰擁堵多人喪生」的熱點事件。其實,儘管珠峰乃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但對登山者而言,珠峰絕不是最難「徵服」的那座山峰。圖為傲然聳立的珠穆朗瑪峰
相較起珠峰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高度為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K2卻顯得有點落寞。論高度,K2只比珠峰「矮」200餘米(珠峰高度的官方數據為8844.43米),但論起攀登的難度,珠峰只怕要遠遜於自己的這位小老弟。圖為遠眺下的K2
海拔8611米的K2,又被稱為K2峰,這裡的「K」是指喀喇崑崙山脈,「2」代表它是整個喀喇崑崙山脈第二座被考察的山峰。聳立參天的K2位於中國和巴基斯坦邊境交界處,是兩國的一條天然國境線。東部位於中國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西部在則在巴基斯坦境內。
「喬戈裡」被普遍視為是塔吉克語中「高大雄偉」的意思,它也的確擔得起這樣的名字。相較於珠峰的「平緩」,K2顯得更為陡峭,山體的線條更為清晰,整體呈金字塔狀。異常陡峭的山體使得K2發生雪崩是常有之事。圖為呈金字塔狀的K2
或許在旁人眼中K2籍籍無名,但在專業的登山者看來徵服K2才是自己最閃耀的勳章。K2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沒有在冬季攀登成功的8000米級獨立山峰。它因超高的攀登難度而獲得了「野蠻巨峰」的稱號。圖為夕陽映照下的K2
陡峭的山體、時常的雪崩使得徵服K2變得異常困難,據統計1950年到2012年間攀登K2的死亡率高達26.5%,也就是說每十個登山者中,就有近三人會長眠於喬戈裡的風雪之中,1990年之前的死亡率更是高達41%。儘管如此,喬戈裡每年還是會迎來不少專業登山者的挑戰。圖為在山腳安營紮寨,準備迎接挑戰的登山者們的營地
高海拔的地理環境造就了K2的冰川地貌,這裡的冰川積雪有的已存在千萬年。
相較於「熱門」的珠峰,K2的雪山美景絲毫不遜色,甚至因為認為破壞較小而更好地保存了那份自然之美,圖為喬戈裡山腳下的某處谷地,璀璨星空,皚皚白雪,汩汩流水,恍若夢境一般。
1954年7月31日, 兩位義大利探險家首次登頂K2,之後的幾十年裡無數世界頂級的登山者都試圖站在這座「金字塔」的頂端,他們中有的人成功的觸摸到天際,有的則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鬥轉星移,時移境遷,哪怕再經過數萬年的滄海桑田,K2也會依然聳立在那裡,靜靜等待著世界各地「徵服者」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