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3)

2020-09-05 武陵V布衣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6月7日

十四、可可西裡,那裡有藏羚羊(三)

青藏線上橫跨無數條大河、小溪,由北向南能數得上名字的為秀水河、曲麻河、沱沱河、通天河,其他小流小溪無數,數都數不清。大河的待遇多為地圖上一條紅色的曲彎之線,外加公路橫跨之處會有一座以河命名的大橋;小河、小溪卻是翻遍大小地圖也找不到哪怕細如蛛絲的紅線,路上更只是一個小小涵洞就足以讓小河、小溪快樂地流過了。

青藏線的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如同人一樣。有名字的河往往水面寬闊,水流平緩,大氣端莊;無名小河、小溪則是各自不同,有的清澈見底自路邊的山間小谷中蜿蜒而出,輕快、歡樂;有的是混濁地裹著泥沙直接從山上衝向路面,猛地鑽進不寬大的涵洞,向遠方衝去;有的乾脆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流出來,伴著公路向前,又在你不經意間悄悄地離開,消失的無影無蹤。

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交錯延伸。行至風火山,海拔5010米,一個神話浮現再腦海:風火山,傳說中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時,被公主殿下從新疆的火焰山一扇子整出了十萬八千裡,老孫翻著跟頭剛暈頭轉向飛過崑崙山時,身上那著了火的虎皮裙掉落,將一座大山燒得遍山通紅,這座大山後來便起名為——風火山。

我是無信仰者,在城市裡很久了,關心的事情無非是月底到了,工資早已經花光了拿什麼還信用卡?或是什麼什麼地方房子漲到五萬一平米了;或是哪個女明星又嫁人了,要不就是陳老師又出什麼新作品了;生活在城市裡的多姿多彩也造就了我多才多藝。

神話,是我這個無信仰者的一種消遣,抱著獵奇尋源的態度出發,踏上尋找那傳說、神話發源之地的旅程。真正行走在這五千米的高原之上,雲朵之下,崇山峻岭之間,放眼四周,萬米之間全無人跡,這時突然有了崇敬之心,「萬山之神!原諒我曾經的不敬吧;萬山之神!賜予我力量和勇氣吧!」

「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五道梁位於號稱「天路」的青藏公路中段,G109國道3007公裡處的五道梁,因附近有五道山梁而得名。海拔4665米,還沒有崑崙山口高,比5010米的風火山口和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更是矮了很多。

有心的人一定還記得我在遊成都時發過一些感慨,對杜甫《望嶽》那首詩耿耿於懷,杜少陵望東嶽山妄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是深不以為然。在青藏高原,任何一個小土包,海拔都比所謂的五嶽高個兩三倍,在川藏線上,隨便一座山峰,從山下爬到山頂,動輒兩三千米,就連最不起眼的二郎山,都是兩千多米。

每當看到一些人擠在熙熙攘攘登山人流中爬上一個山頭,恬不知恥地宣告:「登泰山而小天下」時,卻不知有多少人嗤之以鼻!幾億人登上五嶽,又有幾人能攀上五道梁子?為人做事還是謙虛一點,井底之蛙最易遭人白眼,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眼界很重要哦!

五道梁這裡地高天寒、長冬無夏,以高寒缺氧、氣候惡劣多變著稱。但由於這一帶土壤含汞量較高,植被較少,空氣中含氧量相對更低,一般高原反應會在五道梁處非常明顯,很多人到了五道梁都不能適應。所以通常認為五道梁是進高原的門檻,被認為是青藏線上最難的地段,如果在五道梁感覺沒有大礙,那過唐古拉山口進藏就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

在五道梁,我和LP有幸見識了高原上飛沙走石肆虐橫行。沒經歷過北方地區的沙塵暴和霧霾(我因此已經被網友划進「沒見識」的那部分人),只見狂風捲起的沙塵從遠處撲面而來,瀰漫的黃沙被風絞揉著,天空一片黃昏,路上所有車輛被迫停了下來,小鎮上行人絕無。

這裡是青藏公路上的一處居民點,有兵站、泵站、公路段、氣象站、加油站,還有雜貨店、小飯店。我們把小昂趕緊收藏在一家餐館的牆角背風處,躲避著風沙從地上吹起的石頭、翻滾的廢舊輪胎和生活垃圾的襲擊,東倒西歪竄進路邊餐館「達川酒家」,然後從裡面用力抵住大門落鎖。隔著厚厚的玻璃窗,驚見街面上昏天黑地、群魔亂舞。

從五點半到六點半,我和LP就在躲沙塵暴的餐館解決了晚餐。時間已經不早了,趁沙塵稍歇,用抹布掃落小昂前擋玻璃上厚厚的沙粒,轉瞬間又衝入未知的迷茫中去。

前面就是可可西裡,那裡有藏羚羊啊!

(未完待續)

我就是這篇遊記的親歷者,這也是我西藏行的一段夢想記憶。我不求點讚,不求轉發,不求收藏,只求自我放逐的心有個歇息之所。當然,也希望你閒暇之餘偶爾翻翻,博你嫣然一笑。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

笑看人生路,心在山水間!

相關焦點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9)
    今日行程:黑馬河(82公裡)——青海湖(100公裡)——西寧(222公裡,G30)——蘭州(340公裡,G30)——天水(260公裡,G310)——寶雞(180公裡,G30)——西安,共約1200公裡。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69)
    今日行程:西安(306公裡,G70)——十堰(125公裡,G70)——老河口(67公裡,G316國道)——襄陽(124公裡,G55)——荊門(129公裡,G42)——宜昌(225公裡,G50)——恩施,共約900公裡。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33)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5月6日九、回到拉薩(二)對於每一位熱愛旅行的人而言,心中都有一個川藏夢。大風從東來,暴雨自西至,你什麼也徵服不了。在路上,你就是風景,享受這一路的殘酷與美好吧!下了埡口,路況良好的柏油路上天高雲淡,突見前方一輛加長水泥罐裝車因轉彎角度太小,側翻到對向車道的公路路坎下。高原有風險,行車還需謹慎!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6)
    公裡)——都蘭(125公裡)——茶卡(80公裡)——黑馬河(青海湖,海拔3196米),約506公裡(G109國道)著名的京藏公路正在建設中,與G109國道相伴而行。真是感覺大自然的造化神奇,在一片天地間創造著迥然不同的各種景觀。南國此時正是綠肥紅豔,可西北邊陲卻是黃原雪山。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25)
    七、那個飄雨的日子(五聽著路口藏族司機唾沫橫飛地推銷著墨脫風情,我的思緒也跟著飛到了那個白蓮花盛開的地方。(未完待續)《西行路上感覺在飛》笑看人生路,心在山水間!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5)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6月9日十四、可可西裡,那裡有藏羚羊(五)好運接踵而至,行不多久,在可可西裡空曠的冰天雪地裡,我們驚喜地發現小昂左邊公路下50米左右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2500公裡,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裡,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裡。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2)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6月6日十四、可可西裡,那裡有藏羚羊(二)8路邊不遠處冰川銀光閃閃,仿佛千年不化,5170米的妥巨拉山路牌佇立在高原風中,我不知道那在提示著什麼),如果化成文字應該是一部史詩般的懺悔抱怨錄,大多關於理想和現實,末了發表感言似的說:「感覺這一趟走來,今後哪裡也不想去了,我的青春,就燃燒到了這裡!」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32)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5月5日九、回到拉薩(一)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靈魂回故鄉,行走川藏線,視覺的盛宴,心靈的旅程。有人說西藏是毒,去了就不想回來,而在路上是癮,一旦出發就停不下來,無論是西藏有「毒」還是在路上是一種「癮」,都是因為我們來到了這個比我們想像中更加清澈的高原,讓我們在毫無戒備的瞬間釋放出自己,在這清澈的高原上,也清澈了自己。五月的川藏線上,春光明媚,湖水清澈,雪峰林立。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71)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7月7日十九、夢醒,時分(三)荊門位於江漢平原西北部,北通京豫,南達湖廣,東瞰吳越,西帶川秦,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自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以來,歷代都在此設州置縣,屯兵積糧,為兵家必爭之地。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1)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6月5日十四、可可西裡,那裡有藏羚羊(一)那曲,海拔4500米,這是我和LP西行以來住的海拔最高的地方,而居然還能安然入睡,沒有丁點兒高原反應今日行程:那曲(133公裡)——安多(84公裡)——唐古拉山口(192公裡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34)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5月8日九、回到拉薩(三)拉薩河發源於海拔5013米的米拉雪山,沒了導航,進入市區難免不辨東西南北,只有打電話,按照湯老師指引的路線且行且賞玩拉薩街景。轄7縣(當雄縣、堆龍德慶縣、曲水縣、墨竹工卡縣、達孜縣、尼木縣和林周縣)1區(城關區)。全市總面積近3萬平方公裡,市區面積59平方公裡,全市總人口近56萬,其中市區人口近27萬,有藏、漢、回等31個民族,藏族人口佔87%。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62)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6月18日十六、黃土高原之殤(四)下午六點再上G30連霍高速,過西安市是陝西省會,兼具現代感和歷史感,因為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羅馬、開羅、雅典)之一,西安歷史悠久,文化積澱非常厚重。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8)
    7十五、牧馬青海湖(三)又加上這次西行歸來,形容那種生命的震撼,感覺可以死而無憾了。(未完待續)我就是這篇遊記的親歷者,這也是我西藏行的一段夢想記憶。我不求點讚,不求轉發,不求收藏,只求自我放逐的心有個歇息之所。當然,也希望你閒暇之餘偶爾翻翻,博你嫣然一笑。《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笑看人生路,心在山水間。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68)
    、尼泊爾一帶)求取真經。所以西安之行一定要看看大雁塔。在前往大雁塔的路上,路過一排很有風情的小酒吧,感覺頗好,還有馬路邊那富有西安城市特徵的雕塑也是這麼相得益彰。《西行路上感覺在飛》笑看人生路,心在山水間!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19)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4月20日六、一個人的旅行兩個人懂(六)東達山位於西藏左貢縣境內,埡口海拔標高5008米,為川藏南線上第二高埡口。上山容易下山難,路面溼滑結冰,且行且龜行!從邦達算起,業拉山的起伏只有600米,但自西向東,從八宿算起,起伏竟然達1500米,因此我們從邦達翻越業拉山時相對平緩,感覺不到驚險。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46)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5月25日十二、流浪在拉薩街頭(三)與漢地佛教寺院不同的是主殿坐東向西,「在路上」成了一種象徵,代表自由、理想、愛。在西藏的「藏漂」裡,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不談過往、不問家事。(未完待續)我就是這篇遊記的親歷者,這也是我西藏行的一段夢想記憶。我不求點讚,不求轉發,不求收藏,只求自我放逐的心有個歇息之所。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18)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4月18日六、一個人的旅行兩個人懂(五))——位於四川西部的巴塘和西藏東部的左貢,地處橫斷山脈的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包圍在安久拉山、伯舒拉嶺、拉烏山等群山中。欲踏紫氣而東來,或乘黃鶴而西去。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74)完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7月13日二十、西行後記(三)讓你平日裡緊繃的神經自然的鬆弛,疲憊的身心完全的釋放,回家以後感覺自己煥然一新,獲得重生一般,這也正是西藏魅力和旅行的意義!我喜歡自由的感覺,選擇旅行,沐浴著陽光,迎風拂面,讓身體的每一寸肌膚都與自然接觸。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26)
    ),在那些塌方點中,明顯感覺渺小了很多。(未完待續)《西行路上感覺在飛》笑看人生路,心在山水間!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36)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5月10日十、一錯:羊卓雍措(一)今日行程:拉薩(50公裡)——曲水(50公裡)——羊卓雍措(50公裡)——曲水(50公裡)——拉薩(海拔3650米),約200公裡。)進藏驢友,湖南人;某單女,二十多歲,模特身材,冷豔的獨行俠,看起來是個成熟有故事的女子,上車後坐在副駕駛座位上,從破洞的牛仔褲掏出耳機獨自聽著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