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在線赴港上市,正向營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2020-12-21 芥末堆

新東方在線赴港上市,正向營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作者:小筱 發布時間:

新東方在線赴港上市,正向營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作者:小筱 發布時間:

圖片來源:攝圖網

芥末堆 小筱 7月26日報導

「新東方在線在哪上市是個艱難的決定,因為這決定了新東方後面20年的發展方向,沒有什麼比方向更重要。」2015年6月,俞敏洪曾在一次採訪中說到。

一直期盼登陸A股的新東方在線幾經周折,終於有了「歸宿」。7月17日晚間,新東方在線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確定計劃赴港IPO。

緊隨滬江之後,新東方在線成為了第二家在聯交所交表的在線教育公司。

招股書顯示,2017年財年,新東方在線總營收從2016財年的3.34億增加至4.46億,淨利潤從5960萬增加至9220萬。在線教育難能可貴的盈利「模範」迅速聚焦了行業的眼球。有關新東方在線與資本市場的前世今生,以及較為亮眼的營收數據背後的潛在邏輯,似乎大有看頭。

赴港:等待多時 or 大勢所趨

新東方在線擁抱資本市場的態度始終表現的十分堅決。正如俞敏洪所說,對於一個教育公司,發展路徑、模式重要,但資本的力量也很重要。

從2015年開始,A股市場不斷釋放出積極的信號,中概股出現集體回歸潮。學大教育、ata旗下全美在線等幾家在美上市的企業紛紛回到國內,享受到了國內資本市場的紅利。登陸A股也成為新東方在線的心之所向。

「我想,新東方至少有一部分應該在國內上市。」俞敏洪曾不止一次坦言對國內市場的好感。「中國資本市場的興旺,對中國經濟發展有推動作用,(新東方)一部分回來上市,也顯示對中國發展的信心。」

事實上,部分業務在國內上市對早年登陸美股的新東方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只要新東方集團控股新東方在線,通過合併報表,新東方集團也能享受到國內資本市場高PE的益處,對美國投資者是有利的。」首家完成美股拆分子業務國內上市(全美在線)的ata董事長馬肖風曾在接受芥末堆採訪時如是說。

從討論回國到作出決定,再到完成股份制改革,新東方在線的海歸之路走的十分順利,僅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不過,回國上市之路卻沒有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

最早在 2014 年初就有媒體披露新東方在線已正式把線上業務進行了獨立分拆,準備獨立上市。2016年2月,新東方在線宣布獲騰訊3.2億人民幣,並啟動國內IPO。CEO孫暢將這次融資比喻為「新長徵路上的搖滾」。這次融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騰訊賦予新東方在線更多的「網際網路基因」,並成為新東方在線的第二大股東。

「是創業板還是戰略新興板,需要靜候中國資本市場的變化,以及各項配套政策的落地。」回國後的路怎麼走,孫暢想等待那個最好的時機。然而,等待的結果並非都是好的。戰略新興板被取消,業績不達標,無緣創業板。新東方在線將目光投向新三板。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新東方在線掛牌新三板或是無奈之舉。也有人認為,新東方在線轉板說明其業績發展達到了一定門檻,所以願意通過轉板來實現價值。無論是「委身」還是有意之舉,從掛牌到摘牌,新東方在線在新三板駐足時間不足一年。如此快的速度似乎並不令人意外,畢竟這樣的結果也並非新東方在線的初衷。

如今,A股市場整體呈現低迷勢態,對於頻頻示好的教育企業也似乎表現的並不那麼「友好」。華圖教育5年4次向主板市場發起衝鋒,兩次借殼失敗,終究沒能登陸,繼而轉身擁抱了港股。新東方在線的A股夢也就此折戟。

反觀香港市場,「同股不同權」、"新三板+H股"等政策改革之下,一片欣欣向榮之勢。或許登陸港股並非新東方在線的最佳選擇。但當香港市場對內地企業釋放出滿滿的誠意,眾多教育企業紛紛赴港排隊之時,大勢所趨,誰又能拒絕呢?期盼上市已久的新東方在線也不例外。

大學教育成「吸金」主力

新東方在線2014-2018財年業績表

結合新三板的報表,芥末堆發現新東方在線近幾年的營收不斷走高的同時,淨利潤也持續走正,且逐年上升。僅2017年,新東方在線的淨利潤就高達近1億元。

在線教育因面臨邊際成本和規模之間的矛盾,飽受「規模不經濟」的詬病。如今,新東方在線遞交的成績單似乎是在線教育一次難能可貴的「正名」。

課程種類豐富是新東方在線的一大優勢,新東方在線覆蓋了從幼兒到成人各年齡段的學生,業務範圍十分廣闊。目前新東方在線核心業務包括大學教育、K12教育和學前教育,通過新東方在線、東方優播、多納和酷學英語提供直播和錄播課程服務。此外,新東方在線還涵蓋B端服務,向高校、公共圖書館、在線視頻流供應商及機構等提供內容套餐。

激烈的在線教育競爭壓力下,機構紛紛下沉探索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新東方在線也不例外。為了探索二三城市,新東方在線在去年3月推出東方優播,面向廊坊、淄博嘉興等城市的K12學生提供直播互動課外輔導課程。進軍的每個城市,新東方在線會設立體驗店,並配備三至四名員工負責與當地學校溝通、促進內容開發、推廣等工作。目前,已在全國十個省份26個城市建立了東方優播體驗店。東方優播的推出,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新東方在線對於布局K12市場積極地態度。一年的時間,其K12付費學生人次增加了167.5%。事實證明,在品牌的線下推廣方面,東方優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東方在線主要業務付費人次佔比

從營收來看,C端業務是新東方在線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大學教育對總營收的貢獻最大。截至2018年2月28日止前9個月,大學教育營收佔總營收的71.7%,而該部分付費學生人次為85.2萬,佔全部付費學生人次的59.1%。2017年憑藉突出的業績,佔據了中國大學考試備考市場8.2%的市場份額。

新東方在線對於大學教育業務的重視體現在對課程材料的開發上。以研究生入學考試為例,其開發團隊會以周為單位進行考試分析和內容更新,根據熱門試題升級教學模塊。教學內容外,相應的配套服務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定期在社交媒體帳戶上發表文章,向學生提供最新的考試資料;建立研究生院校招生資料庫,幫助學生擇校等服務還成為吸引流量的關鍵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報名流水方面, 在2016財年至2017財年,學前教育增長迅猛,增速一度達到515%左右。近兩年,新東方在線相繼推出多納叢書、多納外教直播課程,並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多納應用程式內容的開發,豐富學前教育產品。可以預見隨著消費升級,和家長對於早教的進一步重視,其學前業務的未來也是相當可觀的。

根據弗若斯沙利文報告,因在線教育市場的分散性特點,2017年,包括滬江、好未來在內的五大在線教育公司的總營收為16.12億,僅佔市場份額的1.67%。因此,儘管新東方在線在2017年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線上教育服務供應商,也只佔據0.63%的市場份額,尚有充足的提升空間。登陸港股也許是其大展身手的一次難得的機會。

背靠新東方,品牌和師資是先天優勢

在線教育盈利難的原因之一是流量獲取成本過高。新東方在線能連年保持盈利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母公司新東方的品牌優勢所帶來的自然流量。因此,在獲課成本方面,新東方在線相較同行有著先天優勢。

從數據來看,新東方在線的銷售與推廣開支僅佔總營收的30%。節省出的資金可以投入到內容開發和服務提升上,進而吸引更多潛在用戶,擴大業務。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是很多在線教育公司望塵莫及的。

以先前交表的滬江為例。儘管滬江2017年年營收已經達到5.55億,比新東方在線要足足高出一個億之多,但滬江仍然背上了「流血上市」的重擔。巨額的銷售推廣開支是導致其入不敷出的「罪魁禍首」。

即便如此,新東方在線仍然不放過任何一種可行的招生渠道,包括在線銷售、線下代理和營銷活動等等。基於品牌實力,現階段,在線銷售是其主要招生方式。除了自有網站外,新東方在線課程和產品還在天貓、京東等旗艦店售賣。而在線廣告、入門課程流量轉換、口碑轉介紹,包括東方優播體驗店招生均是線上招生的主要輔助手段。

此外,線下銷售代理所帶來的營收也不容小覷。通過虛擬貨幣預付款的形式,新東方在線向代理提供零售課程價格約50%的折扣,規定代理所售價格不能低於正常價格的90%。截至2018年2月29日止,代理銷售已佔到新東方在線總營收的8%。

搶佔市場份額,除強大的品牌效應外,師資力量也十分關鍵。高素質的師資往往是眾多機構競相爭奪的稀缺資源,新東方在打造師資團隊上素來都擁有一套自己的法則。通過與高校和師資培訓學校合作,並在武漢、西安等知名院校密集的城市建立教師培訓中心,保障了穩定優質的教師團隊供給。截至2018年5月31日,新東方在線共有62名全職教師,957名兼職教師;53名全職導師,1525名兼職導師。

集眾多優勢於一身的新東方在線,儘管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其發展卻被一路看好。

那麼,登陸港股後,新東方在線會一馬平川嗎?也不盡然。

目前,從市場佔有率來看,新東方在線並不具有壓倒性優勢。作業幫、猿輔導、VIPKID等後起之秀紛紛獲得大額融資,不惜重金砸向市場,搶奪份額;業務上,同為巨頭的好未來與新東方在線存在大面積的業務重疊,正面交鋒不在話下。多重業務也意味著新東方在線未來將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

排隊融資上市的企業從未停止腳步,在線教育也尚未被開拓殆盡。新東方在線雖然具有先天優勢,但面臨後來者強勁的挑戰,如何強勢突圍,仍需要深思熟慮。

獨立赴港上市,是新東方在線上市夢的終結,也是開啟新徵程的第一步。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大船」新東方二次上市 藉資本東風「調頭」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導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以下簡稱「新東方」)即將正式成為第一隻赴港二次上市的教育中概股。但新東方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並沒有徹底改變。」教育行業人士朱培元說,而這次上市是否能成為新東方改革的東風,卻是一個未知數。 對於上市事宜,新東方方面未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採訪。 赴港上市 雖然疫情影響了新東方等線下培訓機構的經營,但阻擋不了新東方的二次上市。
  • 1800億市值新東方香港上市!俞敏洪持股12.3%
    赴美上市14年後,新東方(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終於要回香港二次上市。據香港交易及結算所(簡稱「港交所」)10月23日晚披露,新東方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在香港二次上市。這意味著,作為中國內地首家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又有望成為內地最早回歸港股二次上市的教育培訓機構。
  • 由盈轉虧,COO出走:新東方在線內鬥,管理層大換血
    投稿來源:傳習邦營收9.2億元,同比增長41.1%;虧損6400萬元,同比下降178.2%!新東方在線上市之後的第一份年報由盈轉虧,折射出無奈與彷徨。年報發布之日,也是新東方在線COO潘欣告別之時。新東方在線的內部調整、高管變陣,自上市之前的2019年1月醞釀、蓄勢,經過半年的折騰、反覆,由潘欣離職、聯席CEO孫東旭接任執董,暫時告一段落。
  • 在線教育「埋人不倦」,新東方在線能免俗嗎?
    在線教育是個不錯的賽道,VC信仰其顛覆傳統線下教育,這幾年國內外投融資額節節高升。背靠集團資源的新東方,成色究竟如何呢?上市之後是一路高飛,還是像已上市的尚德機構(NYSE:STG)、51Talk(NYSE:COE)那樣「埋人不倦」。
  • 藍月亮赴港上市 洗衣液一哥穿過「三重門」
    6月29日,藍月亮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擬赴港上市。發行團隊堪稱豪華,三大券商美銀證券、中金公司及花旗為聯席保薦人。此外,高瓴資本的張磊早在十年前就重倉藍月亮。為什麼資本如此看好藍月亮的未來?01 行業競爭「大門」過去十年,藍月亮是中國洗衣液市場的絕對王者,從2009年至2019年,藍月亮洗衣液市佔率連續11年位居第一。
  • 前瞻在線教育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洪恩教育成功赴美上市,美團教育...
    中國兒童在線教育第一股「洪恩教育」成功赴美上市中國兒童在線教育領軍企業洪恩教育於10月9日,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2美元,上市後第二日就獲承銷商全額行使綠鞋配售權新東方線下業務將全部OMO化:產品引入系統,20城推OMO在線課程今年第一季度中,新東方在大約20個現有城市推出了OMO在線課程。同時,在所有業務線中,OMO系統的在線工具和內容使用將得到增強。值得注意的是,新東方將在語言培訓等測試產品中引入OMO系統,特別是針對海外考試關鍵業務。
  • 新東方烹飪IPO背後:3.5萬高額學費 安徽隱形富豪浮現
    「學廚師就到新東方」,新東方烹飪學校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在各大衛視狂轟亂炸,如今依靠廚師撐起業績半邊天的中國東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東方教育)也要赴港上市。近日,新東方烹飪母公司中國東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了IPO聆訊後資料,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擔任其獨家保薦人。
  • 坐擁肯德基必勝客多個品牌,餐飲巨頭百勝中國或將赴港上市?
    在瑞幸咖啡引爆中概股信任危機、香港股票市場大開二次上市之門之際,中概股掀起了赴港上市的浪潮。日前又傳出消息,紐交所上市企業、餐飲巨頭百勝中國(Yum China)已經向高盛、中金等投行諮詢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事情。最新消息稱,百勝中國已經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
  • 一起教育流血上市背後,在線教育走不出集體困境
    虧損,在線教育的集體困境在疫情影響下,今年在線教育行業的確迎來了豐收之年。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Q1&2020Q2e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約為4003.8億元,同比增長24.1%,疫情對剛需性的線上K12教培市場產生一定正向影響。
  • 俞敏洪的中年危機:線上教育機構圍獵新東方
    2019年,在線教育大戰,別家打得火熱,卻不怎麼見得到新東方的影子;2020年,作業幫、猿輔導相繼獲得大額融資,跟誰學市值一度超千億……足以掩蓋新東方的光芒。面對各家圍獵,新東方在11月9日選擇了回港上市,成為第一家回港上市的中概股教育公司。過去一直慢半拍,而今終於行動起來的新東方,將從哪裡尋找新生?
  • 港股教育板塊「三劍客」:中國東方教育(00667)、新東方在線(01797...
    1.4港股通教育板塊新晉標的預測港股通南下資金分為兩個渠道,一個是滬港通,一個是深港通。滬港通的標的範圍是:恒生綜合大型指數成份股+恒生綜合中型指數成份股+香港和上海上市的AH股(非ST)。依照恒生綜指先調,港股通後變的邏輯,我們預測目前港股通名單調整的標準包括:(1)市值:定期調整考察截止日前12個月港股平均流通市值不低於50億港元,上市時間不足十二個月的按實際上市時間計算市值;(2)流通性:日均交易量/流通股大於等於0.05%。
  • 群魔亂舞,在線教育的邏輯探討
    2月7日,成立13年,營收破億,掛牌新三板的兄弟連教育宣告破產,成為疫情期間第一個倒下,並引起廣泛關注的一線教育品牌。還有更多的中小培訓機構,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也許已經是無聲的犧牲者。在線教育上市公司卻迎來普遍性上漲。
  • 餐飲集團九毛九擬赴港上市 上半年營收12.37億元
    8月28日,餐飲集團九毛九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文件,公司擬赴港上市。這是繼海底撈去年上市之後,內地第二家餐飲連鎖品牌選擇赴港上市。招股書顯示,九毛九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收12.37億元,淨利潤1.02億元。官網顯示,九毛九是一家以連鎖經營為核心的中式餐飲集團,主營山西手工面、酸菜魚。
  • 俞敏洪評瑞幸咖啡造假後,新東方在線盤中飆漲15%,一石二鳥
    國內吃瓜群眾多以娛樂、調侃為主,有點幸災樂禍之嫌,畢竟在美股上市,涉及國內散戶不多,才會有此情景吧?同樣是資本市場上的老兵、多年前就遠赴大洋彼岸上市的新東方老闆俞敏洪則不失時機地進行了事件點評。咱家認為,點評得非常中肯,尤其是中國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上的影響,這個還是值得國內赴美上市企業注意的。
  • 愛奇藝漲價背後的邏輯和「玄機」
    「因為時間太短了,所以這還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通常我們認為,在調價後的一個季度或兩個季度內可能會存在用戶新增減少的情況,但按照我們分析和其他類似企業的經驗,這種負面影響很快會消失。」用戶規模減少,會員服務收入卻出現增長情況,這或許增加了愛奇藝提價的信心。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內容付費接受度的提高,也是推動愛奇藝提價的原因之一。
  • 「虎嗅早報」新東方、好未來雙雙否認赴港上市傳聞;武漢至北京直飛...
    先是一條中概股回港上市潮的新聞,網易、京東已經付諸行動,但教育機構紛紛否認,其中就包括最近陷入被做空煩惱的好未來。新東方、好未來雙雙否認赴港上市傳聞@澎湃新聞【新東方、好未來考慮赴港二次上市?雙雙回應稱目前沒相關計劃】新東方、好未來也要回港股上市?
  • 教炒菜的新東方烹飪學校赴港IPO 十張圖解讀母公司中國東方教育...
    在中國,有兩個「新東方」馳名海內外,一個是俞敏洪創辦的新東方教育,另一個是有些神秘的新東方烹飪學校。日前,在俞敏洪的新東方登陸資本市場多年後,新東方烹飪學校母公司也開啟了赴港上市之旅,這個職業教育巨頭的神秘身影隨之浮出水面。
  • IPO晨報|11月20日 俞敏洪的新東方在線通過港交所聆訊,擬募資2-3億...
    傳iPhone屏幕供應商伯恩光學因市況推遲香港IPO有消息稱,由於市場崩潰,蘋果iPhone屏幕供應商伯恩光學(Biel Crystal)公司延遲赴港IPO計劃。2017年底有消息稱,該公司正籌備於香港IPO,預計籌募資金15億美元,最快於2018年上半年上市。
  • 京東確認要赴港上市了,海底撈開賣蛋糕了
    更多資訊,盡在今晚奇扒說~1金科股份:擬分拆金科服務赴港股上市4月29日,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分拆所屬企業到境外上市的公告,擬分拆所屬金科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於港交所上市。(鳳凰網奇點商業)奇點君點評:增長甚微,傳統超市如何轉型成難題~3京東確認赴港上市4月29日,參與京東赴港上市的消息人士確認,京東目前正在安排赴港上市事宜,並且已經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有媒體報導稱京東擬發行5%股份募資規模250億港元,但上述人士表示,「我們今天早上正在討論該事件,市場傳言的募資額都還沒確定
  • 新東方發行價不超1399港元,或成首個千元港股
    又一家中概股將赴港二次上市。10月28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簡稱:新東方,NYSE:EDU)發布公告宣布於10月29日啟動香港公開發售。新東方將發行851萬股新股,股票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交易,股票代碼9901。發售細節顯示,新東方將在香港發售51.06萬股,國際發售799.94萬股,佔總發售的比例為6%和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