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11月26日一大早,從倉巷街康樂園廣場傳出的陣陣歌聲喚醒了古城安陽的清晨。不遠處,一群市民在朝陽下揮舞著手中的扇子翩翩起舞。與文峰大道的車水馬龍相比,在青磚灰瓦的映襯下,倉巷街的早晨顯得安靜而沉穩。
「安陽老城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其中倉巷街東西長500餘米、寬約5米,因原來位於縣衙糧倉門口,故得名倉門口街。新中國成立後,因時代發展糧倉漸廢,更名為倉巷街。明清時期,倉巷街兩側為商賈民居雲集之地,建築精美,不乏經商富戶,因而與甜水井街並稱『龍鳳街』……」位於倉巷街的市博物館文峰分館,市民劉先生正帶著從外地過來的朋友參觀。在劉先生的眼中,外地朋友來安陽遊玩,除了品嘗安陽特色早餐扁粉菜外,打卡「網紅街」——倉巷街才能更好地了解安陽的老城文化。
「晚上有時間的話還會帶朋友來體驗倉巷街的魅力。」劉先生告訴記者,「倉巷街人文氣息濃厚,夜景更是流光溢彩、充滿活力。」聽民謠、品美味、感文化,倉巷街不僅是抖音上的「網紅街」,更是安陽人心中一張驕傲的名片。
如果說倉巷街展現的是古城文化歷史厚重的一面,健康路上的彰德文化一條街則見證了健康路的改變,如一隻涅槃重生的鳳凰,成為眾多市民的「心頭好」。對於初來安陽的外地遊客,想要購買文玩字畫,彰德文化一條街是首個「打卡地」。在商家周炳鑫的眼中,彰德文化一條街的魅力不止這些。「以前,健康路是一個農貿市場,與文化毫不沾邊。昔日的髒亂差變身如今的整潔美——路面乾淨整潔,門面別具風格、古色古香。誰能想到,健康路會變成安陽的『潘家園』?」作為2018年第一批入駐彰德文化一條街的商家,周炳鑫覺得如今的健康路文化氣息逐漸濃厚,這讓他對未來多了一些期許。
「聽說我市正在打造高閣寺、西大街、南大街等歷史文化街區,希望這些歷史文化街區能早一天建設完成,在擦亮安陽歷史文化名城名片的同時,也能讓外地遊客更好地了解安陽、品味安陽。」周炳鑫說。
責任編輯: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