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7月19日消息(記者劉濤)「我每天都要來查看水位,看有沒有上漲,特別遇到下雨的時候,來的次數更多一些。要是超過警戒水位,就要放水,還要給水利局上報。」每天不定時,沈幹都要到社區邊上的水庫去查看。這是他作為水庫管護人員日常的基本工作。
德陽中江縣新坪小水庫(央廣網記者 劉濤 攝)
沈幹是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南華鎮積水社區文書,也是當地新坪水庫的管護人員。新坪水庫庫容有127萬立方米,屬於小一型水庫。按照中江縣規定,小一型水庫需要2名管理員。他和住在水庫邊上的積水社區婦女主任一道,成為新坪這個小一型水庫的管護員。
像沈幹這樣的小水庫管理員,在四川省有近萬人。記者從四川省水利廳獲悉,隨著主汛期來臨,沈幹這樣的小水庫管理員也加大了對小水庫的日常巡護。
目前四川省有81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庫,其中庫容不超過1000萬立方米的小水庫就有7500多座,目前已經整治了6000多座有病險的小水庫,加上小水庫低水位運行,病險小水庫空庫運行,保障這些小水庫的安全度汛。
中江縣繼光水庫舉行演練(央廣網發 中江縣水利局供圖)
氣象部門預計今年四川降雨較往年多1到2成,70%的雨量集中在七、八、九這幾個月,且集中在部分區域。緊挨成都的德陽市表現尤為明顯。德陽市水利局河湖科負責人楊廷友介紹,今年前6個月,德陽市降雨只有165毫米,佔常年降雨的2成多,「氣象預報說,今年降雨比往年要多1到2成,也就是說,在7月到9月期間,德陽要降全年80%左右的雨量,我們的防汛壓力還是比較大。」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份,四川各地陸續進入汛期,作為防汛的重要部門,各地水利局也早早做好應急預案,做好人員、物資等防汛準備。德陽市水利局局長黃劍說,他們今年共排查出隱患點890多個,通過整治後,目前還有兩三個隱患點正在加緊治理,「對於隱患點,不斷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邊查邊改。對於暫時還沒法整治的個別隱患點,我們就設立警示標誌標牌提示,加大隱患點巡查監測力度,落實相關轉移避讓措施,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實際上,德陽市已經對全市的144座小型水庫進行逐一排查、建立臺帳,相關負責人也到各地檢查防汛工作。記者見到德陽市水利局副局長李嘉時,他正在中江縣檢查防汛工作。這位曾分管德陽市防汛減災工作的副局長,對於德陽水庫的情況牢記於心,「德陽市有149座中小型水庫,其中小型水庫144座,這些小型水庫已經有六七十年的歷史了,當時大部分是邊設計邊施工邊投入運營,本身技術標準就不高。我們對病險小水庫進行整治,而且每一座水庫都量身定製了度汛預案,要求這些小型水庫都低水位運行,以防突降大到暴雨。」
中江縣一水庫工作人員正在打撈漂浮物(央廣網記者 劉濤 攝)
作為德陽市人口大縣的中江縣,近140萬人口的飲水和農業灌溉需求,讓中江縣67座水庫發揮了巨大作用。到了汛期,62座小水庫的防汛就成了中江縣水利部門特別關注的重點,「我們要求所有小型水庫低水位運行,做到人員、防汛物資全部到位,落實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管理單位『三個責任人』和安全度汛行政、技術、巡查值守『三個責任人』,只要責任落實到位,防汛就沒有問題。」中江縣水利局局長許世順介紹說。
除了加大人工巡查外,四川省還對防汛重點的小型水庫加大信息化改造,到2019年底超過6成的小型水庫被納入全省信息化管理,省、市、縣三級水利部門都能對小型水庫進行實時監測,對重要小型水庫的防汛態勢了如指掌。四川省目前正加大努力,爭取早日將所有小型水庫都納入信息化管理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