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黃河,秋水時至,百川灌河,裹沙攜礫,家鄉的百合,吸日月之精華,取天地之靈氣。在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這樣美好的日子,由七裡河區委、區政府、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七裡河區委宣傳部、蘭州市七裡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和中國農業銀行蘭州七裡河支行承辦的七裡河區首屆 " 百合之夜 " 藝術周在蘭州西站北廣場正式拉開帷幕。藝術周活動旨在全力打造百姓文藝舞臺 " 大觀園 ",大力弘揚精神文明建設 " 主旋律 ",合力奏響共建共治共享 " 最強音 "。
當晚活動共分為脫貧攻堅、抗擊疫情、文明新風三個篇章。男聲三重唱《永遠跟黨走》、舞蹈《京華扇韻》、朝格組合的《讚歌》、男聲獨唱《老李》等節目用藝術形式詮釋了七裡河全區上下助力脫貧攻堅行動,阿幹鎮、魏嶺鄉、黃峪鎮、西果園鎮等多地用真情助貧扶貧,推動全區整村推進脫貧攻堅行動結碩果的脫貧成績。在抗擊疫情篇章,醫護人員的舞蹈《岐黃頌》、情景劇《你的樣子》等節目為大家再現了疫情期間有一群人義無反顧的奔赴武漢,來到了方艙,來到了火神山,為人們帶去希望的感人故事,他們的勇敢付出讓在場很多人員感動落淚。在文明新風篇章,獨唱《阿幹之歌》、敦煌舞《伎樂飛天》、大合唱《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讓觀眾感受到了大家凝心聚力創建文明城市的自信和建設家鄉的美好願景。
七裡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楊蓉告訴記者,通過藝術周活動來點亮黃河之濱,點亮百合之夜,精彩紛呈的節目充分體現了全區幹部凝心聚力,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以此助力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其次是以藝術周活動為載體,助推全區全域旅遊的發展,尤其是在黃河文化的打造方面,七裡河區將圍繞六大組團旅遊發展,精心打造以黃河樓為核心,向西依次為華僑城、奧體中心、萬達茂,向東依次為蘭州老街、甘肅簡牘博物館、共 7.6 公裡的文化旅遊帶,也是為 " 黃河之濱也很美 " 這張名片貢獻七裡河的力量。
據悉,本次藝術周活動將持續到 8 月 29 號,屆時將有更加精彩的節目呈現給市民及外地遊客,為外界打開了另一扇認識魅力七裡河的窗口。而當晚蘭州日報 ZAKER 蘭州也是對首屆 " 百合之夜 " 藝術周活動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全程直播,截至 26 日零點記者發稿前,已有超 10 萬人通過觀看 ZAKER 蘭州線上直播領略到了七裡河藝術周的精彩與魅力!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