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7月30日電(韓暢)2014年12月,安徽和縣化工公園區因汙染問題突出,安徽省環保廳對其實施掛牌督辦,限於今年6月底完成督辦事項。然而直至今年6月中旬,該園區環境問題仍沒有實質性進展。7月29日上午,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同「江淮環保世紀行」報導組來到和縣,得知該園區13家企業,已有8家企業停產。
當天下午採訪組先來到和縣經濟開發區,名為安徽曠能電池電源有限公司的廠區裡,新的環保設施已經落成。該公司副總經理羅斌介紹,因環境問題,企業目前正在積極整改。「這條環保生產線投入了184萬,對我們這種規模的企業來說不是小數目。為了適應新《環保法》,為了生存下去,這些投入是值得的。」
和縣環保局經濟開發區分局辦事員周勳松說,去年在和縣經濟開發區被掛牌督辦的企業,目前都已按照要求,得到整改。
相比和縣經濟開發區,不遠處的和縣化工園區的問題顯著的多。去年12月,因和縣化工園區重點汙染源企業環境違法問題突出、安徽省精細化工產業有機合成基地環境監管能力嚴重不足、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存在重大環境安全隱患,安徽省環保廳對和縣環境問題實施掛牌督辦,限於2015年6月底完成督辦事項。
然而,華東環保督查中心今年5月份對馬鞍山市進行專項督查,並於6月18號約談馬鞍山市時通報和縣工業園區環保基礎設施仍然不配套,集中汙水處理廠未動工,集中供熱設施未啟用,環境問題解決沒有實質性進展。
和縣分管環保的副縣長馬作兵坦言,督辦時間已經過去了,化工園區的確還存在不少問題,園區正在建設一座汙水處理廠,力爭不讓一滴汙水流入長江,「汙水處理廠一天不建成,企業一天不開工。」目前,和縣化工園區13家企業當中,涉水的8家企業全部被叫停。
據了解,截至目前,和縣已依法對11家企業給予罰款,共計50萬元;對1家企業徵收加倍排汙費2萬元;責令13家企業進行停產整治;對5家要求停產整治企業進行生產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