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交通強國與科創板有什麼關係?
在仔細研讀剛剛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後,並對標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六大領域後,筆者發現綱要中具有濃厚的科創基因。
《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中提到,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市場習慣於將之概括為科創板六大類企業。但這種理解是有偏差的,大家忽略了冠在前面的「重點支持」四個字,也漏掉了後面的「融合」和「變革」。為了澄清對科創板定位的誤解,監管層不斷地向市場釋放正確信息。比如,8月30日,上交所發行上市服務中心總經理魏剛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投融資論壇」上就提出,科創板不止支持六類企業,對其他創新能力突出、有成長性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公司都會支持。
搞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來看綱要中的科創基因。在科創板重點支持的產業中,除了生物醫藥與交通無關外,其他五個領域都能在綱要中覓得身影。
首先看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綱要第五部分中就充分涉及。包括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數據資源賦能交通發展,加速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與信息網絡融合發展,構建泛在先進的交通信息基礎設施。
其次是高端裝備,主要體現在綱要的第三部分「交通裝備先進適用、完備可控」。包括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加強特種裝備研發、推進裝備技術升級等。這部分內容綱要規定的比較詳細具體,此處不再贅述。
第三是新材料,僅在綱要第五部分中有所涉及。具體表述為,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對可能引發交通產業變革的前瞻性、顛覆性技術研究。
第四是新能源,在綱要中體現比較充分,第三、第五、第七部分均有涉及。包括強化新能源船舶的自主設計建造能力,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智能化、數位化、輕量化、環保型交通裝備及成套技術裝備等。
第五是節能環保,包括推廣環保型交通裝備,將生態環保理念貫穿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養護全過程等。
除了上面五大類企業外,綱要在交通的「融合」和「變革」上也有指導性意見。
一部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幾乎與科創板所涉及產業的全景圖如此重合,這不是偶然的。市場參與各方有必要加強對這一現象的研究。(閻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