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社會,旅遊已經漸漸成為了一種社會風尚。在節假日之時,約三五個好友,或者是與親人結伴,亦或者是獨自探秘,感受不一樣的文化風景,同樣也給自己煩躁的心靈放一個假。而在選擇旅遊目的地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集中在這兩個地方,一種是風景優美的自然景區,另一種則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遺留下的古代建築。
而古代建築作為古人智慧的象徵,往往會有不少東西被泯滅從而形成不解之謎,在這樣的趨勢下,有著越來越多的人前往,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想要揭開神秘的面紗一探究竟。而位於我國西藏地區的布達拉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布達拉宮,西藏的著名建築之一,將西藏建築文化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古代中原建築特點,自成一家,令許多人駐足觀賞。相傳這裡當時是松贊幹布為了迎娶文成公主所特意修建的。可能也正是因此,這處建築才融合了宮殿和城堡的綜合特色。所以不僅是我國人,對於外國人而言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甚至會讓他們產生一種親切感。
而近幾年來,在旅遊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布達拉宮的遊客也越來越多。但即使如此,布達拉宮仍然蘊藏著三大未解之謎困擾著大家。當然了,這三大未解之謎並不存在任何的安全威脅,否則也不會對外開放了。那麼這三大未解之謎究竟是什麼呢?
每一個地區都會流傳著寶藏的說法,每一個建築的地底似乎都有藏寶室的存在,布達拉宮作為西藏最為龐大的宮殿建築群,自然也流傳著關於寶藏的說法。相傳,布達拉宮的地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地宮,而地宮之中蘊藏了藏傳佛教長達幾千年的積累。在地宮之中,有數不盡的珍寶,既有曾經王室珍藏的,也有佛教所收藏的,數之不盡,是巨額的寶藏。
而且除了寶藏之外,當地人們還認為地宮的入口就是他們當地佛教中嚮往的香巴拉,即香格裡拉,通往西方極樂世界,尋求佛教大道的入口。在寶藏和香巴拉的刺激下,無數人前僕後繼,想要在這神秘的布達拉宮之中完成自己一生的追求,但時至今日,從來沒有人發現過這些東西,有的只是一些文獻上的寥寥數筆的記載以及人們之間的口耳相傳。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其實並沒有什麼值得驚人的,關鍵是按照修建來看的話,布達拉宮依山而建,它的地基是在平整的山體上建造而成的,而且考察發現其處於地壟牆的井狀空間內。
不要說是1300多年前了,即使是現在也無法在這樣的基礎上修建一個地宮。那麼地宮寶藏是否真的存在,香巴拉又是否能夠將人帶往西方極樂世界並且究竟身處何方都成了一個未解之謎。畢竟一切傳說絕非空穴來風,都是在事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這涉及一筆巨額寶藏。
布達拉宮是當下西藏地區內最為龐大的宮殿城堡工程,其宏偉壯麗可想而知。作為一處宮殿,最大的特點就是面積龐大,房間數量眾多。布達拉宮也確實做到了這點,甚至是猶有過之。因為在房間數量上從來沒有人數清楚過。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數數嗎,為什麼這麼多人數不清楚呢?事實也確實如此,之所以說眾人數不清楚,是因為每次數過後,不同的人數過後,其得到的結論都是不一樣的。
當然,也有人說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在數的時候標準都不一樣,從而導致結果不一樣。但又有人提出質疑,如果是人與人之間的標準不同,為什麼一個人數幾次,會得到幾次不同的結果呢?因此數不清的房間數量也成為了布達拉宮難以解釋的神奇現象。
布達拉宮相較於其他宮殿而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幾乎從來沒有被後人修繕過。也就是說自松贊幹布將布達拉宮修建完成之後,歷經1300多年的風風雨雨,布達拉宮始終是最初出現在人世間時的模樣,其堅固程度令人驚嘆不已。要知道,如此龐大的建築,即使放在現代也是很難建成的,不要說經歷1300多年的歲月依然穩如磐石了。
有人說,這裡之所以如此,與牆體的厚度不可分,牆基厚度可達5米,房頂則是1米,都澆灌了鐵汁以保證其堅固性。而除此之外,還有傳說將不同的物體從不同方向的牆面上滑落下來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布達拉宮高超的建築技術成了當下困擾人們的謎題之一。
對於神秘的布達拉宮,3個未解之謎存在1300多年了。你有著怎樣的看法呢?西藏布達拉宮的3個「千年謎題」,涉及一筆巨額寶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