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長生不老就是人們的永恆追求,從戰國時期的齊威王、燕昭王到秦漢時的秦始皇、漢武帝,都沉迷於尋仙求藥,意圖統治千秋萬代,但翻看歷史,顯然他們誰也沒有成功。不過,雖然他們的追求都以失敗告終,但掀起了一股尋仙浪潮,同時也把仙山推到了世人的面前。直到如今,人們對於「仙之人兮列如麻」的仙山仍然滿是神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這或許不是關於三神山最早的記載,但絕對是最出名的,畢竟秦始皇派徐福前往東海尋仙的故事如此出名,如今還廣為流傳。而這裡提到的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便是我國古代傳說中流傳千年的三座仙山,據說它們位於渤海之東不知幾千裡遠的地方,是古自古以來人人嚮往的人間仙境。
在三神山之中,蓬萊仙山毫無疑問是最出名的。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有兩位偉大的帝王皆大規模的尋找過蓬萊仙山,他們便是開頭提到的秦始皇和漢武帝,而其中漢武帝更是找了八次之多,但可惜一次也沒成功,所以他人造了「蓬萊」,聊以慰藉自己受傷的心靈。由此可見,仙山、仙人也不是那麼好找的呀,連富有天下的帝王都沒成功,大家還是趁早歇了心思吧。
而三神山中記載最全面的應該是方丈仙山。在西漢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中記載說,方丈仙山位於東海中央,是一個長寬各五千裡的正方形島嶼,其中各式各樣的奇花異草、奇珍異獸遍地皆是,還聚居著數十萬不欲飛升的仙人,是世人皆夢寐以求的仙境之地。可惜它太過於縹緲,連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估計都比它好尋一些。
作為仙山,瀛洲的夢幻程度比起前兩座也是不遑多讓的。相傳,瀛洲在會稽海外70萬裡的地方,光聽距離我就知道這樣沒戲了,不過還可以憧憬一下。據說在這座仙山中有一種名叫玉醴泉的泉水,味道甘甜且容易醉人,它最大的好處便是可以使人長生不老,什麼也別說了,先給我來個一桶!
然後,崑崙山也是我國比較著名的仙山之一。崑崙山,也稱崑崙虛,被譽為我國的第一神山,自古以來不知演繹出了多少與之相關的美麗傳說,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王母居住在此的傳說了。據《山海經》記載,西王母就居住在崑崙山之上,雖然早期的西王母還是豹尾虎齒的瘟殺之神,但後來她憑藉著「嫦娥奔月」的故事成功轉型成為了掌管長生不老藥的長生女神,自此崑崙山也慢慢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山。
但光憑有神仙這一點就被稱為仙山嗎?並非如此。在《神異經》記載,崑崙山上生長著許多的玉樹、碧樹、文玉樹等神樹,這些樹上結的果實全是金銀珠寶,你說神不神奇?更神奇的是,在山中還有一種不死樹,此樹的果實食之則能長生不老。我在想,西王母居住在此,那這不死樹會不會就是傳說中的蟠桃呀?而且山中還生活中鳳凰、鸞鳥等神鳥,怎麼看都是仙山無疑呀!
最後的一座仙山是大小方諸山。方諸山是道教上清派中流傳的一座仙山,據說是西王母的女兒南極夫人模仿三神山中的方丈仙山建造的。其中最大的一座為大方諸山,在其周圍還圍繞著許多規模較小的小方諸山,因此得名大小方諸山。而在這座仙山中居住的據說都是些中等仙人,所以也算是仙山中比較體面的一座了。可惜隨著上清派的沒落,它也被人們漸漸遺忘了......
其實認真說起來,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出現的仙山又何止五座呀,比如三神山其實最初是五神山,但因其中兩座早已不見了蹤影,所以才變成了現在的三神山。可見不管是神仙、仙山、凡人,都終將有被遺忘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