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詩佛王維在他的詩中如是寫道。在世人眼中,佛門是遠離世俗的地方。縹緲的雲霧、悠揚的鐘聲、深沉的佛號一句阿彌陀佛,飽含著出家人的慈悲憐憫;一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勸返了無數的迷途之人。
世人皆嚮往擺脫俗世的煩惱,妄求精神的解脫。於是,無數的紅塵俗客放下世俗,選擇遁入空門。而那些仍舊徘徊在俗世的看客,亦會隔三差五的進入佛門,虔誠供奉來緩解俗世的煩擾。
少林寺作為佛教的聖地,古往今來接受了無數人的祭祀。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少林寺的流行,很多海外人士不遠千裡來祭奠少林的威嚴,不惜重金供奉香錢。據粗略統計少林寺每年香火收入上億元,但沒有詳細記錄在哪裡使用。這就不可避免地讓世人產生了懷疑。
如今,少林寺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世界禪宗祖庭。然而,少林寺自建立以來,經過幾次破壞和豎立,才成為一座「千年古寺」。
少林寺位於中嶽嵩山。嵩山一直被視為神靈出沒、神仙出入的聖地。北魏時,孝文帝在嵩山為他所敬仰的天竺高僧八陀修建少林寺。少林寺是一片很少房間的森林。北魏孝昌三年後,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也來到嵩山,在那裡學了十年禪,終於成功。
在統治時期,周武帝為了奪取政權,採取了毀佛的政策。少林寺很多佛像被毀,大批僧人被遣散,寺院一度荒廢。直到隋唐時期,少林寺才再次輝煌。
自少林寺建立以來,每當朝代更迭,少林寺都參與其中,少林寺作為宗教聖地,遵循當權者的宗教政策,或興盛或衰落。
1987年,少林寺現任方丈釋永信在幾經破敗繁榮後,接管了少林寺。面對沒落的少林寺年輕的釋永信選擇了一條清新、光明、險峻的復興之路。
釋永信接手少林寺後,將商業模式引入少林,傳道授業解惑,帶領少林寺走向輝煌但也給少林寺帶來不少爭議。
釋永信出家第二年,正當電影少林寺如火如荼的時候,無數痴迷於武術的武術家們來到少林追求少林功夫。當時,釋永信意識到功夫將是營銷少林的最佳載體。1987年邢崢去世,26歲的釋永信接任少林寺方丈,少林寺開始打破傳統模式,積極入世。
釋永信第一次與國際接軌,出訪各國。在英國看到網際網路後,釋永信在寺廟裡拔了電話線,為少林寺做了一個網頁。在中國,隨著少林寺名聲的擴大,很多企業開始以少林寺的名義圈錢。因此,為了維護少林寺的聲譽,釋永信抓住機會,成立了少林實業發展公司。
1999年,釋永信正式晉升為1500年來最年輕的少林方丈。他開始真正展示自己的才華。少林寺如火如荼,方丈釋永信也很忙。
釋永信申請少林寺世界遺產,爭搶商標權,整理古籍,派僧人學習管理課程,成立寺廟管理組織,釋永信一步步將少林寺推向世界,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侮辱。
的確,少林寺的產業發展得如此輝煌,年收入高達上億。至於那麼多錢花在哪裡,少林寺只給出了用於寺廟維護和和尚日常開銷這樣模糊的回答,無疑難以打消世人的疑慮。
香油錢到底用在哪裡?其實少林寺關於香錢用在哪裡的回應並沒有說謊。雖然每年都有大量遊客參觀少林寺,而且少林寺的門票也不便宜,但實際上門票收入的70%歸政府所有,剩下的30%屬於寺廟。
這30%的收入有一半以上用於寺廟建設。畢竟少林寺歷史悠久,經歷過戰亂,很多地方需要修繕;剩下的錢用於和尚的日常開銷和慈善事業。
至於少林寺自己行業的利潤,很大一部分用於慈善事業。少林寺有一個少林幼兒園由釋永信方丈於2004年建立。它收養了100多名孤兒。此外,少林寺和河南省慈善總會開展了「千孤兒救助」活動,幫助了1000名孤兒,直到他們成年。
少林寺除了孤兒救助,還有福利基金,下屬寺院的費用,海外文化機構的費用等。少林寺在抗震救災、印刷經書、釋放護生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至於少林寺的做法,國外文化交流,古籍修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