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 第3集 冰島攀冰

2021-02-16 吃了空

坐落於冰島南部高地區域,是冰島的第四大冰川,冰川面積達600平方千米,最高處海拔約1500米。活躍的卡特拉火山(Katla volcano)即掩藏於冰川巔峰之下。沿一號環島公路行駛至維克鎮(Vík)以北路段時,即可望見米達爾斯冰川。其注出的索爾黑馬(Sólheimajökull)冰川,是冰島最受歡迎的冰川徒步與攀冰地點之一。也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打卡點。

▲關於米達爾斯的「冰與火」:自公元930年冰島議會建立起,冰島人便開始記錄島的內火山噴發。米達爾斯冰蓋下的卡特拉火山平均每隔50年便噴發一次。每次火山噴發都會產生巨型的火山灰雲。這些包含了大量火山粉塵的雲狀物飄散至空中,便會阻斷航空;飄落至地表,則會毒害牲畜與農作物;甚至還有可能改變全球氣候。冰島的火山因為有冰層覆蓋,爆發時常常會引發冰川洪流摧毀村莊與民居。這也是冰島南岸居民點稀少的原因之一。卡特拉火山最近一次噴發於1918年,巨量火山泥流奔騰入海,將冰島南岸的海岸線延展了五公裡。卡特拉火山與埃亞菲亞德拉冰川火山(Eyjafjallajökull)彼此相連,屬於同一火山系統。通常在一次火山爆發後,另一座會緊隨其後爆發。2010年,埃亞菲亞德拉冰川火山的噴發震驚了世界,使歐洲空中交通一度癱瘓。這個繞口的火山名字也不斷出現在全球各大媒體上。如今,卡特拉貌似平靜,卻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冰島人根據地震與往往與火山運動共生的特性,一直監控著這座活躍的卡特拉火山,一旦監測到火山有地震跡象時,卡特拉周圍的道路會被封閉,周邊城鎮、酒店也會立即收到通知,因此遊客無需擔心會在冰島旅行中遭遇火山爆發的險情。在冰島路況局的網站上也可以查詢實時信息。斯科加瀑布位於冰島南岸斯科加小鎮(Skógar)旁,米達爾斯冰川的西南面。在一號環島公路上即可看到。它寬約25米,高約60米,是冰島境內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瀑布之一。在陽光照射下常有彩虹高懸於瀑布之上,故也有「彩虹瀑布」的美譽。斯科加瀑布發源自斯科加河(Skógá)。瀑流匯聚成溪,溪流中生活著大量北極紅點鮭與三文魚,夏季時常有人來此垂釣。斯科加瀑布下的陸地十分平坦,遊客可以直接行走到寬闊的瀑布跟前。也可以沿階梯攀登至瀑布頂端,在觀景平臺上俯視瀑布和冰島南岸全景。

關於斯科加瀑布的民間傳說:該地區最早的維京定居者之一塔拉斯·索洛夫森曾擁有一隻寶箱,上面鑲嵌了一個金環。公元900年,塔拉斯預感大限將至,就將裝滿黃金的寶箱藏入斯科加瀑布後的洞穴中。後來,許多人都曾試圖得到寶箱,而當有人終於抓住寶箱一側的金環時,突然脫落,寶物也就永久地消失了。而這隻金環後被贈與當地教堂,成為教堂的門環。現在這個金環被陳列在斯科加鎮博物館中,似乎要證明這個傳說的真實性。

索爾黑馬冰川(Sólheimajökull)

索爾黑馬是米達爾斯冰川西南部的一條注出冰川。距離雷克雅未克僅有158千米。攀登索爾黑馬冰川是我們今天的主要行程。

▲索爾黑馬冰川長約8千米,寬約2千米。索爾黑馬冰川和米達爾斯冰川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也不是米達爾斯唯一的冰川分支。

▲想要登上攀冰,必須跟隨專業冰川嚮導。他們對冰川地形更加了解,並能夠保證遊客的安全。

▲參加者需要自行準備保暖防風的衣物和結實的登山鞋。遊客中心為遊客準備必需的安全裝備頭盔。

▲在正式開始冰川徒步前,嚮導將介紹安全裝備的使用方法,講解冰川上的安全須知。

▲好,萬事俱備。我們邁過索爾黑馬冰川公園的標誌。沿著黑黝黝的火山灰小道徒步半小時去冰川的攀登點。

▲其間,我們會經過索爾黑馬冰川下一條冰川融水匯集成的河流:約爾庫爾塞·索爾黑馬桑迪河(Jökulsá á Sólheimasandi)。從冰川腳下一路緩緩而流,途徑索爾黑馬黑沙灘(Sólheimasandur),冰川河最終匯入大西洋。

▲這裡是索爾黑馬冰川的冰舌末端。一幅藍冰、清水、黑沙構成的美妙圖畫。

▲讓人惋惜的是,索爾黑馬冰川的面積正在逐年銳減,冰川腳下的冰河湖也因冰川的快速融化而迅速擴大。冰河湖每年都會擴展大約一個標準奧運泳池的面積。預計在未來的100年之內,索爾黑馬冰川將完全消失。

▲全球變暖已經是無可逆轉的現實。我們有幸在索爾黑馬冰川消失之前目睹它們日漸消逝的美麗,且行且珍惜吧!

▲終於抵達攀冰點。冰川嚮導向我們介紹攀登冰川的要領。臨陣磨槍不快也亮。

▲我們這就全副武裝,開始劈波斬浪。當然,沒有冰爪鞋和冰鎬,這樣的路是寸步難行的。

▲據說,這些火山灰最晚形成於2010年埃亞菲亞德拉冰川火山的噴發。

▲火山灰具有隔熱作用,這些被黑色火山灰包裹的冰錐比裸露的冰錐更加穩定,不易被融化。

▲這對歡喜冤家就這樣深情相擁,千年百載,直至成水成砂……

▲索爾黑馬冰川的冰舌碎成許多浮冰,義無反顧地成為索爾黑馬桑迪河的水源。

▲火的指引,冰的舞蹈。我們努力在冰雪間保持平衡,動作誇張地移動身軀。

▲那巨大的冰裂縫,如巨獸覓食的大嘴。而這漫天的大雪讓黝黑的火山灰頃刻間蒼老。

▲站在索爾黑馬冰川頂,俯瞰索爾黑馬桑迪河。它與冰舌的交界處是一個巨大的冰河湖,由於氣候不斷變暖,這個冰河湖在不斷擴大。然後這些冰融水蜿蜒經過索爾黑馬黑沙灘,湯湯入海。

▲大雪,無疑給攀冰的歸途增加了難度,比剛才往上攀登更加艱難。幸好這每個危險點都有領隊的守護,只是我的雙手根本無法操作相機了。

▲一路臨淵履薄,戰戰兢兢。終於摸回索爾黑馬桑迪河畔。浮冰露出了怪異的神情。

▲記住了,即使您曾經來過,或許有機會再次造訪,索爾黑馬冰川一定不是現在這般模樣!

維克鎮(Vik)

維克鎮是冰島主島上最南端,沿海而建的小鎮。距離首都雷克雅未克約186千米。是冰島一號環島公路南岸沿線的著名旅遊景點。小鎮人口僅為300餘人,但基礎設施卻十分完備,因此,也是冰島重要的旅途中轉站。

▲維克鎮作為冰島南部的主要城鎮,加油站、餐廳、咖啡店、超市、溫泉泳池、不同級別的住宿應有盡有,鎮上甚至還有羊毛工廠供遊人參觀。

樹樁在冰島可是稀罕物。它就這麼霸氣地擋在進入黑沙灘的道路中央。

雷尼斯黑沙灘(Reynisfjara)

黑沙灘位於冰島南岸一號環島公路沿線,與維克鎮毗鄰。以黝黑神秘的火山沙礫和熔巖地貌著稱。1991年,《國家地理》就將雷尼斯黑沙灘列為世界十大最值得遊覽的非熱帶沙灘。

▲火山灰造成黑沙灘的異世之美為冰島特有,一望無垠的雷尼斯黑沙灘絕對是其中最美麗的一處。大西洋的滾滾白浪與黝黑火山灰形成了夢幻般的視覺衝擊。

▲漫天的濃霧幾乎收走了所有的顏色,遠處巨型玄武巖柱在波濤和黑沙灘之間神秘地若隱若現。

▲對了,那些雷尼斯山入海處的齒狀物,就是著名的雷尼斯巖柱群。雷尼斯巖柱群(Reynisdrangar 雷尼斯德蘭格)雷尼斯巖柱群矗立於維克鎮南的大西洋中,它們是古時海崖的遺骸。巖柱在海浪中傲然挺立,與雷尼斯山(Reynisfjall)的巖壁相對而望,獨有一份神秘的野性與壯美。許多電影與美劇都曾在此取景,其中就包括《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在此取景,以展現絕境長城以北的凜冽風光。

▲根據遊覽安全提示:因南極洲與黑沙灘之間沒有任何能夠阻擋浪潮的大型陸地,所以,這裡的海浪格外強勁洶湧。而且,海浪強度還與天氣無關,即便是在風和日麗的夏季,黑沙灘地區也有可能產生令人猝不及防的兇猛大浪。遊客必須遠離海岸,至少與其保持30米的距離,以防被捲入海中,發生無可挽回的慘劇。傳說雷尼斯巖柱群是冰島巨魔的遺骸:當年幾個巨魔在黎明破曉時,欲將漁船拖入海中時,遭遇初升的陽光,結果就化為了巨石。

▲從黑沙灘海岸北望,維克鎮正處在雷尼斯山和雷尼斯黑沙灘的包裹之中。雷尼斯山(Reynisfjall,又名雷尼斯加爾山崖):位於冰島南岸,其長約5千米,寬約800米,最高點海拔為340米。雷尼斯山與維克鎮、雷尼斯黑沙灘、雷尼斯巖柱毗鄰。

▲這個金屬人物是我們在機場見過四個金屬人物中的一個。表示這裡是冰島的最南端。哈哈,果真邂逅了《方向人》。

教堂鎮(Kirkjubæjarklaustur,當地人也稱「Klaustur」)

是冰島南岸斯卡夫特(Skaftárhreppur)大區所轄的一座小城鎮,約有120名常住人口。教堂鎮坐落於一號環島公路沿線,在維克鎮東北面70千米處;城鎮設施齊全,銀行、超市、加油站、酒店住宿應有盡有,也是冰島南岸景區的重要旅行中轉站之一。

▲教堂鎮的歷史可追溯至冰島定居時代之前,在北歐維京人入主冰島前,愛爾蘭僧侶就已在教堂鎮地區定居(維京人稱其為「Papar」)。這片信基督的地區是不允許北歐異教徒涉足的。

相傳公元10世紀時,異教徒希爾迪爾·埃斯泰因松(Hildir Eysteinsson)試圖踏入聖域,卻在越界時立即死去,後被葬於附近的一座山丘,即「希爾迪爾之墓(Hildishaugur)」。

傳言固有玄虛之處,但教堂鎮的鎮名卻明白昭示了其與基督教的關係。「Kirkju-bæjar-klaustur」分為三部分,詞義分別為:教堂-農場-修道院。

▲教堂鎮附近的姐妹崖(Systrastapi)、姐妹瀑布(Systrafoss)、姐妹湖(Systravatn)。姐妹崖頂凸起的巖石酷似一隻蝸牛。

▲冰島早期北歐異教與基督教的衝突衍生了許多奇詭而恐怖的宗教傳說。例如姐妹崖的背後就隱藏了一段黑暗的傳說。相傳,教堂鎮女修道院的兩個修女因被指控與魔鬼交易靈魂、偷竊聖餐麵包、與男人交歡、褻瀆主教,而被判處火刑,她們的屍身就被葬於姐妹崖下。宗教改革後,其中一位修女得以平反,因為她的墓上立即開出了鮮豔的花朵。

▲姐妹瀑布下移動的白色鳥兒是機警的雷鳥,它不肯離開,是因為有一顆蛋。雷鳥:松雞科,雷鳥屬。體長約40cm,善於奔走,飛行迅速,但不能遠飛,是寒帶地區特有的鳥類。羽色因季節而異:冬季羽毛白色;春夏則為有橫斑的灰或褐色。雷鳥在北極和高山頂上僻靜之處越冬,吃灌叢枝,剝取地衣和乾葉,並在雪堆裡睡眠。在北美印第安神話中,雷鳥是全能神靈的化身,在空中具有攪動雷電之威力。

▲有兩隻雷鳥飛過溪流。對岸那條小路,可以登上瀑布頂端,騎到蝸牛的背上。

冰川湖福斯酒店(Fosshotel Glacier Lagoon )位於瓦特納冰川腳下。這是一處別致的現代主義建築。既有山景又有不錯的餐廳。

▲生牛肉,敢吃嗎?我曾經在西藏吃過一回,這是第二次吃。反正說不出什麼特別,好奇而已!

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冰與火之歌——冰島
    冰島,全稱冰島共和國,是一個位於北大西洋的島國,位於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北歐五國之一,國土面積為10.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為34萬,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首都是雷克雅未克,也是冰島的最大城市,冰島地處大西洋中脊上,是一個多火山、地質活動頻繁的國家。
  • 冰與火之歌 第4集 冰島之藍冰洞
    瓦特納冰帽是歐洲最大的冰帽,總面積達8100平方公裡,佔冰島國土面積的8%。冰帽的最高峰海拔2200米,平均厚度在500米左右,最厚處達1千米。2008年以瓦特納冰帽為中心建立了國家公園。面積約為14141平方千米,覆蓋了冰島的14%的國土面積,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公園之一。2019年,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遺產,成為冰島的第三處世界遺產。
  • 冰與火之歌 第8集 冰島的陰莖博物館
    ▲1939年,為了滿足雷克雅未克的熱水供應,在斯基朱厄姆山上建造了第一個熱水水罐。▲珍珠樓外的一組群塑,表現的是一組樂隊。沒有樂器但有很強烈的樂感。▲繩狀熔巖標本:從火山或地面裂縫中噴溢出的高溫巖漿湧出地表的巖漿。其溫度約為700~1,200℃,黏滯度從10萬倍於水到幾乎不能流動的程度。
  • 冰島:冰與火交融之歌
    冰島:冰與火交融之歌 文/ 周顯道 風給我們「下馬威冰島被歐洲人喻為中國的西藏,很神秘,少有人前往,所以更突顯此次探奇之行的珍貴。 冰島從發現有人居住至今僅不足千年歷史,全境10.3萬平方公裡僅有33萬人口。這裡的春與秋季僅各一個月,冬季長達半年,冬季每天上午I0點才天亮,下午3點多天就黑了,日短夜長。 現在這裡是深秋。飛機飛行三個半小時,抵達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天快黑了。
  • 冰與火之歌 第7集 冰島的北極光
    ▲天色逐漸明朗,晨曦架在了雲背上,而我們蕩漾在花白的荒原上。半小時後,我們抵達今天的第一個景點:賈帕倫桑杜爾黑沙灘。▲看這些突兀的火山巖石,您盡可以發揮想像:是盼望爸爸出海歸來的大狗和孩子,抑或是相視而笑的戀人;抑或是望星空;抑或是……
  • 冰島——冰與火之歌
    冰島,緊貼北極圈。在這個歐洲的第二大島國上,冰川與火山並存,熾烈與冷豔共存,生機與蒼涼交織。上天如此地寵它,在它十餘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匯集了冰川、噴泉、瀑布、湖泊、河流、苔原、草原、溫泉、大海等自然景觀,令人無不嚮往著去探尋這個冰與火之島。
  • 冰島 冰與火之歌-行走在外太空
    冰島有許多活火山,黑沙灘的「沙子」便是來自於火山熔巖。經過海風與海浪的雕琢,黑色的玄武巖變成了黑沙。冰島的幾處黑沙灘中,屬維克最攝人心魄。不少劇組都會選擇這黑沙白浪之地拍攝外星球的場景。當地人傳說中因女巫魔法而變黑的沙灘乃是自然之物,懸崖下仿佛人工鑿就的柱狀節理也實則天成。
  • 冰島,冰與火之歌
    導語:冰島,冰與火之歌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在去冰島之前,我對冰島就是個謎,我想大家都一樣,會觸動你繼續探索搜尋那個國家或事物的原因,可能是看社群媒體發影片,或看報章雜誌,又或者是聽朋友提起等緣故,才會更深入的想去了解,當時我在臉書好友中一千多人,只有兩個發過去冰島旅行的動態,還有社群媒體偶爾放個極光冰河湖跟藍湖溫泉,大概就是我對冰島所拼湊出來的概念。
  • 冰與火之歌 第6集 冰島的黑沙灘
    ▲天空居然開顏了,正好為冰島特有玄武巖黑沙灘的異世之美作注。大西洋的滾滾白浪與黝黑火山砂石以及潔白的積雪,構成了夢幻般的場景。難怪,早在1991年,《國家地理》就將雷尼斯黑沙灘列為世界十大最值得遊覽的非熱帶沙灘之一。
  • 冰島七火山:地質版「冰與火之歌」 科學人
    冰島的文化也獨樹一幟,盛產小眾音樂,語言卻很難學會。除了以上種種,連冰與火也願意在此交融。冰川雪頂之下,冰島還擁有30個活火山系。如果地球上有一個地方能媲美「冰與火之歌」中的世界的話,那麼一定就是冰島。冰島的火山分布示意圖冰島能擁有如此密布的火山,其背後有兩大地質原因。
  • 2013最期待旅遊國冰島 達人講述冰與火之歌(全文)
    風光攝影:冰島奇景在冰島旅行方面,達人BJQIQI可謂是行家,他的冰島系列行記讓無數網友更深刻地認識了這個陌生的國度,下面,就讓我們跟隨 BJQIQI的腳步,去感受旅行途中的「冰與火之歌」吧!可能,這就是冰與火在這座海外孤島最初的相遇吧!在午夜陽光的餘暉裡,我拉上酒店的窗簾,蓋上厚厚的被子,準備做個白日夢了。我期待一覺醒來,天地的另一番景象。(>>>>詳細)冰與火之歌:俯瞰地球上最北的首都達人物語:清晨醒來,雖然薄霧濃雲,但天早早就亮如晝了。
  • 2013最期待旅遊國冰島 達人講述冰與火之歌
    冰與火之歌:火山草甸繁花盛開達人物語:在冰湖附近住下,當晚與幾個陌生的朋友把酒黃昏後,異鄉的冷清頓時有了歡愉之氣。
  • 薩迦:冰島人的一千零一夜,北歐人的冰與火之歌
    J·R·R·託爾金的《指環王》,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和J·K羅琳的《哈利波特》,靈感都源自於薩迦文學中恢宏神秘的奇幻世界。02、羊皮卷上的北國:驍勇好戰的北歐人,血色浸染的冰與火之歌中世紀的北歐人居於極北之處,極寒之地,卻性格火熱,彪悍好鬥。在許多作品中,他們是毛髮濃密的異教徒,他們堅信神、巨人、矮人和北歐神話。他們橫渡大海,肆意殺戮,在每一次掠奪中與鮮血搏鬥。
  • 華為天際通出境遊「冰與火」系列:冰島的極光與溫泉
    冰島是離北極圈很近的國家,是世界上最純淨的地方之一。很多人印象中的冰島是冷酷與靜謐的,但事實上冰島也有火熱的一面,是一片交織著「冰與火」、「動與靜」的複雜之地,也是「權力的遊戲」等著名影視作品的採景地。
  • 冰與火之歌,從外星球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到阿庫雷利
    在冰島,人類的孤獨遇見世界的盡頭,像是一首藍調的散文詩,冰川,河流,苔原,瀑布,溫泉,藍色的天空,無止境的公路,火山和地熱資源,史詩般壯闊的冰與火之歌,高緯度的冰島黃金圈,美麗的雷克雅未克教堂,然後在格陵蘭消失了十一天,回到美麗的北部小城阿庫雷利看鯨魚,冰島的美,像是外星球的國度,高冷的驚豔。
  • 冰島-一個火山與冰川共存的國家,譜寫著壯麗的冰與火之歌
    冰島有冰,地球人都知道,如果把冰島的冰平鋪在地表,能把整個冰島的地表塗滿厚厚的三公分。而這些大冰川的底下卻是巖漿翻湧-冰島地下隱藏著30多個蓄勢待發的活火山,其實冰島這塊土地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火山,還是活的。冰島處在北美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界處,兩塊陸地你推我擠經常產生斷層裂縫,地底下高度活躍的火山巖漿就趁機噴發。
  • 冰島| 風光而寂寞,三十三萬人的冰與火之歌
    ,一首來自冰島樂團的歌Day1: 凱夫拉維克關鍵字:落日/飢餓/跨年下午四點落日時分,飛機漸漸靠近冰島。根據《殖民之書》的記述,公元874年,以探險家,武士與海盜為主要職業的維京人來到了冰島。北大西洋暖流流經冰島,使其處於高緯度卻氣候宜人。維京人一見鍾情這塊地方後便放話稱它為 「冰島」,企圖讓大家錯認冰島為苦寒之地而失了爭搶之心。
  • 冰島:冰與火之歌,作家之國
    冰與火,同時存在。冰島人是出了名的熱愛閱讀和寫作,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出過書或即將出書。靠近世界極端,幾乎要一腳踩進北極圈,自立於北大西洋的島國——冰島,像一場看不膩的公路電影。坐在車上,我常呆望著車窗外許久。車窗是座畫框,景色不斷變換。畫框裡有時是綠色苔原,襯著冰山;下一分鐘,來到一片雪白大地,無邊無際;有時遍布黑色的火山熔巖,還以為來到月球表面。
  • 冰與火之歌第六季10集完整版下載地址_冰火之歌第六季10集完整版...
    冰與火之歌第六季10集完整版下載,發現很多小夥伴都在找冰與火之歌第六季10集下載地址,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冰與火之歌第六季10集的完整版資源,喜歡的朋友趕緊來看看吧~  冰與火之歌第六季10集:http://www.499.cn/azs/BYHZGDLJ10J
  • 瞰世界|去冰島看看現實中的「冰與火之國」
    地球上沒有哪個地方比冰島更適合演繹「冰與火之歌」了。當瀑布從荒原的山上流下來,伴隨著噴泉蒸騰的水汽,遠處巨大的冰川正橫亙在寧靜的海上,當陽光照進島上幽藍的冰洞,遠古時代的老冰正暗自發出瑩瑩的藍光……這是一個冰與火,寒冷與溫暖並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