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腫瘤診治開啟「雲端多學科」模式 「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已...

2020-12-16 新民晚報

「我一定要來這個診室親眼看一看!」當許先生來到腫瘤醫院泌尿腫瘤多學科門診時,他覺得很慶幸,正是9個月前一場「特殊的」多學科會診,讓身處疫區的他獲得多位頂級專家共同制定的方案。

前年,老許因前列腺癌晚期伴多發骨轉移,前來腫瘤醫院泌尿外科葉定偉教授門診尋求治療,根據葉教授開具的內分泌治療方案,老許直到去年底病情持續穩定;但在今年年初,老許突然出現了腰痛腿麻症狀,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腫瘤標誌物水平升高,骨掃描檢查發現了多處新的病灶!鑑於老許伴有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老毛病」,突變的腫瘤指標讓當地醫院束手無策。

圖說:患者得到了國內頂級泌尿外科專家的「雲上會診」 院方供圖/下同

然而,由於疫情影響,老許無法來滬就醫。所幸他在關注的腫瘤醫院公眾號上,得知疫情期間葉定偉教授牽頭的「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線上特診室活動開啟。老許嘗試上傳了自己的病歷資料,很快收到工作人員的回覆,這個疑難複雜的病例將作為典型在會診平臺會診。在「雲端多學科診室」,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和四川大學附屬華西醫院等多家國內頂級泌尿外科專家進行「雲上會診」,為老許量身制定了治療方案。

「雲端」+線下,泌尿腫瘤多學科開啟新模式

2020年9月,葉定偉教授領銜的多學科門診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開診,多位專家同在一間診室,病人僅掛一個號便可得到數位不同學科專家的聯合會診方案。

據了解,自2005年起,腫瘤醫院在國內率先成立泌尿腫瘤多學科診治團隊,匯集院內外腫瘤外科、內科、病理、影像等多科專家,從線下到線上,至今已為近萬例國內外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看診的便利。

圖說:腫瘤醫院泌尿外科發起了線上的多學科平臺——「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

在實體化運行多學科門診之前,腫瘤醫院泌尿外科還發起了線上的多學科平臺——「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2016年7月,葉定偉教授團隊發起和搭建的國內首個跨區域多學科綜合診治(MDT)網上平臺「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正式啟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MDT 理念,促進中國各級醫療機構泌尿腫瘤MDT 團隊的建設。

「我國泌尿腫瘤發病情況有一定特異性,晚期患者比例高且死亡率高……由於其複雜性和特殊性,使得多個醫學專科聯合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平臺發起人、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專委會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教授表示,「我們呼籲推廣前泌尿系統腫瘤的規範化診治,為此發起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線上多學科綜合診治『樣板間』,為國人泌尿腫瘤精準治療策略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日前舉辦的第十屆泌尿腫瘤國際論壇上,「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公布了亮眼「成績單」。目前,平臺已註冊5950名專業用戶,其中2520名為活躍泌尿腫瘤專家,常規參與平臺活動,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4大區域中心,包括北方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南方中心——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東部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西部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平臺至今已輻射到147家城市中心,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省份(自治區、直轄市)。

引入國際專家,探索亞洲人群泌尿腫瘤發病差異原因

此外,葉定偉教授團隊還致力於將國際頂尖泌尿腫瘤專家團隊引入到這一會診平臺當中。目前累計有3批31位國際頂級專家加入平臺,覆蓋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安德森癌症中心等25家國際一流醫學中心。

「我國泌尿腫瘤發病特殊,以前列腺癌為例,作為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瘤種。由於國人前列腺癌患者中,晚期患者比例高,死亡率高,呈現出與歐美國家前列腺癌完全不同的發病特點,提示亞洲人群與西方人群在腫瘤分型、遺傳易感性等基因組學方面顯著的差異,」葉定偉教授在論壇上介紹,「這些差異的存在,進一步導致了臨床上在東西方人群中診治前列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同;在『中國泌尿腫瘤MDT平臺』納入國際頂級專家,也希望能夠通過東西方不同視角探尋更適合國人的泌尿腫瘤診治方案。」

近期,葉定偉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評論:泌尿學》發表題為「亞洲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學與基因組學」的文章。指出前列腺癌在亞洲不同地區存在流行病學特徵顯著差異,且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類發展指數相關。葉定偉教授呼籲不同國家、不同學科的專家參與到泌尿腫瘤的防治,以匯聚多方力量,制定針對不同種族的精準治療策略。

提供 「中國方案」,制定國人前列腺癌診治指南

在本次大會上,首部基於中國人群的前列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指南《CSCO前列腺癌診療指南》登場。葉定偉教授表示,本版前列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指南,首次以中國人群研究數據為基礎 「量身定製」治療方案,這意味著前列腺癌多學科規範化綜合治療有了「中國方案」。

當前我國前列腺癌診治區域水平不平衡,目前通行的前列腺癌治療指南引用數據多源於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基於國人數據的研究引用情況也相當缺乏。由葉定偉教授牽頭、匯聚全國數十家頂級泌尿腫瘤診治中心的80餘位專家,編寫了首部基於中國人群數據的前列腺癌診療指南,在結合國際前沿前列腺癌診治指南共識的基礎上,廣泛引用基於中國人群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涉及學科覆蓋了泌尿外科、放射診斷科、病理科、放射治療科、核醫學科等,為國人提供了精準規範的前列腺癌多學科治療個性化方案。

通訊員 王廣兆 朱煜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第五屆全國腎臟腫瘤診治高峰論壇暨中國腫瘤醫院泌尿腫瘤協作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北京4月8日訊(記者 李凡)3月31至4月1日,第五屆全國腎臟腫瘤診治高峰論壇暨中國腫瘤醫院泌尿腫瘤協作組2018峰會在北京在解放軍307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由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主辦,由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泌尿外科,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泌尿外科共同承辦。
  • 「青」聽中國聲音|2021北京泌尿腫瘤青年論壇暨泌尿腫瘤年終盤點
    2021年1月10日,由北京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主辦的「2021北京泌尿腫瘤青年論壇暨泌尿腫瘤年終盤點」以網絡+現場會議形式隆重召開。
  • 羅湖醫院引進頂尖團隊壯大泌尿外科
    工作期間,楊江根曾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一年,並在奧地利林茨市伊莉莎白醫院泌尿外科做高級訪問學者6個月,重點工作是微創泌尿外科手術對泌尿外科腫瘤及結石的臨床治療研究。 今年1月,楊江根教授已到退休年齡。為了留住人才,市人民醫院決定繼續返聘楊江根,並保留其主任待遇。
  • 手術直播、大咖點評、多學科診療……張家界市泌尿外科醫師周末...
    會上,張家界市人民醫院被授予「湘雅醫院泌尿外科專科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湖南省前列腺癌多學科診療(MDT)專家協作組理事單位」,張家界市6家醫院被授予「湘雅醫院泌尿外科專科聯盟單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多名知名專家通過直播連線現場,傳授手術技巧,分享手術經驗,交流學術觀點,張家界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團隊精湛技術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院區一體化發展 承載「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在上海浦東張江科學城,腫瘤醫院浦東院區運行已一年有餘。一句「不做量的疊加,要做質的提升」,掀開腫瘤醫院多院區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也給萬千腫瘤患者一個新可能。圍繞患者,實體化多學科門診漸次開出一年前,腫瘤醫院浦東院區開業,開啟腫瘤醫院橫跨徐匯、浦東的多院區辦醫模式。
  • 璧山區中醫院泌尿外科:新技術助推醫療質量發展,做患者的健康...
    據了解,醫院副主任醫師胡宏濤、主治醫師段世元先後多次到上級教學進修學習泌尿外科疾病的診治,回來後逐步開展前列腺電切、泌尿繫結石、腎囊腫等疾病的診治,並不斷引進新設備、新技術。直到今年,醫院已先後購置先進的科醫人「雙子星」鈥雷射、等離子體手術系統、輸尿管鏡、輸尿管軟鏡等設備器械。
  • 龍華新區中心醫院借力「三名工程」 引進國家級泌尿外科團隊
    6月25日,由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主辦、龍華新區中心醫院承辦的「走遍中國前列縣(腺)——關愛老年健康」公益行動(華南站)正式啟動,黃健教授等10餘名國內泌尿外科頂尖專家組成「扁鵲醫師團」,通過義診、講座、幫帶、免費手術等形式為中老年男性患者送上關愛。
  • 齊魯醫院:開設淋巴腫瘤MDT多學科聯合門診,助力患者精準診療
    山東省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分會淋巴瘤學組組長、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老年血液腫瘤病區李傑主任在接受新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淋巴腫瘤是一種專業性要求較高的病種,病理診斷難、臨床表現多樣、治療原則和目標不盡相同,容易誤診誤治。因此,僅靠單獨學科、單一治療手段很難實現規範診療,這也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必須開展淋巴腫瘤MDT多學科聯合門診的原因。
  • 第七屆中原腫瘤整合高峰論壇暨河南省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年會
    為進一步推進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為腫瘤醫務工作者搭建規範化診治平臺,11月21日,由河南省醫師協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承辦的第七屆中原腫瘤整合高峰論壇暨河南省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年會在鄭州舉行。開幕式上,大會主席、河南省醫師協會腫瘤分會會長、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明智教授致開幕詞,河南省醫學會黨總支書記郭金玲,大會主席、河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宋永平教授分别致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劉章鎖視頻致辭。
  • 名醫會診日 | 北京大學泌尿外科郭巖傑教授本周末將在我院親診
    11月24日 (本周日),北京大學第yi醫院 郭巖傑教授,將在溫州建國醫院進行「多對一」聯合會診  郭巖傑,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從事泌尿外科及男科臨床工作近20年,在治療研究男性學科有獨到之處,尤其在男性生殖系感染、男性不育及勃起功能障礙有豐富的診治經驗。
  • 腫瘤診治有哪些新技術?今年重慶腫瘤防控做了這些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文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世界腫瘤診治有哪些新技術?重慶腫瘤診治有哪些成績和進展?此次會議由重慶市醫學會、重慶市醫師協會主辦,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承辦,邀請國內業界知名教授授課,圍繞精準診療和智慧醫療、腫瘤學科新進展、常見惡性腫瘤治療規範和技術等方面進行交流,全方位展示腫瘤防控、早期診斷、規範診療以及康復管理等領域最新進展。
  • 完成私密整形手術近千例,國內知名泌尿男科專家孫中義教授領跑...
    2020年8月31日,周一,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孫中義教授受邀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又完成一例「無痕微創陰莖延長術」,手術非常成功。在美國學成歸來的八年多時間裡,孫中義教授已先後完成了近千例生殖器整形美容手術,在私密整形領域已經走在國內前沿。
  • 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在京開幕
    9月19日第二十三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主題為「精準診治,攜手共贏」。大會主席、CSCO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等行業專家共同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 徐瑞華:在多學科的碰撞中捕捉腫瘤防治的創新靈感
    後來,他師從國內腫瘤化療首開先河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學習腫瘤的診治。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從碩士到博士,他的專業水平顯著提升。2002年,帶著強烈的學習一流腫瘤診治技術的願望,徐瑞華遠赴全球著名的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做訪問學者。三年的歷練,讓他開闊了視野,診治和研究的思維與能力也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在此期間,他鎖定了在消化道腫瘤領域不斷探索的目標。
  • 立鴻鵠志,做追夢人——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泌尿外科主任王永傳先進...
    【社會兼職】中國醫師協會男科與性醫學學分會委員、前列腺健康諮詢與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男性健康聯盟理事、山東省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委員、山東省雷射學會泌尿男科專業分會委員、濰坊市醫師協會男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等。
  • 可能是腎上腺腫瘤作怪
    「由於腎上腺位置很深,較小的腎上腺腫瘤往往不易發現。但近年來,隨著影像技術和對腎上腺疾病認知的進步,腎上腺腫瘤的早期檢出率不斷提高。」譚萬龍告訴記者,經驗豐富的B超醫生多有可能發現直徑1cm左右、甚至更小的腫瘤,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薄層CT掃描,基本可以對腎上腺腫瘤進行準確的「定位」診斷。
  • 中山大學徐瑞華教授:在多學科的碰撞中捕捉腫瘤防治的創新靈感
    後來,他師從國內腫瘤化療首開先河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學習腫瘤的診治。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從碩士到博士,他的專業水平顯著提升。2002年,帶著強烈的學習一流腫瘤診治技術的願望,徐瑞華遠赴全球著名的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做訪問學者。三年的歷練,讓他開闊了視野,診治和研究的思維與能力也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在此期間,他鎖定了在消化道腫瘤領域不斷探索的目標。
  • 解放軍總醫院泌尿外科腹腔鏡與機器人大會在京舉辦
    ,全面展示了當今世界泌尿外科微創手術的最新進展。一年一度的腹腔鏡與機器人大會,自2000年在武漢同濟醫院舉辦第一屆,2008年奧運之際轉戰北京以來,已舉辦二十年,累計參會代表萬餘人次。大會一直秉承「交流、創新、融合、發展」的宗旨,堅持博採眾長、共贏進步的理念,重視學術性和實用性並舉,為全國同行創造一個無縫交流、暢通合作的學術交流平臺、精品培訓平臺、國際醫療平臺和基礎研究轉化平臺。
  • 天津這家醫院專科全國第一 綜合排名腫瘤醫院第48
    2016年醫院排行榜(綜合)天津地區,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分別排名第48、第62、第72。眼科:天津市眼科醫院 第5泌尿外科: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第10胸外科: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第10據上觀新聞報導:今年,排行榜邀請國內著名同行專家擔任評審,評審專家來自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包括各臨床專科的全國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以及中青年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等),確保「最了解情況的專家來評選本專科的最佳醫院」。
  • 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MDT綜合治療成功救治罕見遺傳病患者
    紅網時刻12月2日訊(通訊員 彭璐 王磊)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在多學科會診(MDT)協作下,成功為一罕見遺傳病——Tucot症候群患者王女士先後實施腦部和腸道的腫瘤切除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不日將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