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跑裝修,灰頭土臉的不僅是滿頭大汗一鼻子灰,還有灰頭土臉的心情。
總覺得在一個城市裡有個房子,才叫體面。
但是經過三代人的努力終於買了一套房子,卻發現裝修下來都是坑。
一大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家居品牌。
想買個浴缸,問問一兩萬,算了,還是用我家的塑料盆好了......
看到裝修那麼多品牌,魚龍混雜,但是有些高端的東西就是看著好看!便想,如果我掙得多一點就好了。這樣我便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當很多人覺得「有房」生活是體面的時候,只是聽不到有房一族背後的嘆息。
那麼,一年掙多少錢才能過上一個體面的生活?
@不用告訴我你的名字 :「即便在二三線城市,考慮到車貸房貸與不耐用品定時更新折舊,平時買買鮮花點綴家裡,偶爾出去吃飯改善生活。不考慮家中有重病老人、結婚等大事件,大概一年稅後收入得100W才能滿足。」@你說你累了 :「自由職業者,一年接幾個攝影拍片的活兒,有個幾十萬,有時加班到凌晨,有時一兩個月閒賦在家,閒的時候就去旅遊。年紀35歲,沒有存款。」@天黑黑 :「我要求不高,和老公在北京打工,一年能有30W就滿足了。」
其實,表面上看買房的人越來越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也是漲到沒邊。
是不是經濟真的如此繁榮?
有報導稱:「90後,千禧後,可能是現代歷史上第一代比父母更窮的人。」
照現在趨勢,他們可能要工作到75歲才能真正退休。
老齡化嚴重,經濟泡沫化嚴重,所有的社會重擔似乎都,落在了這一代人身上。
為什麼那麼多人不敢生二胎?大抵是怕孩子出生後做了這種大浪潮的填砂石。
過去幾代人,能在相對穩定的經濟體系中積累下經驗和收入。
有著自己踏實耕種的一畝三分地。
而現在,工作更換周期頻繁,本身經驗的沉澱和心智的沉澱不夠。人心普遍浮躁。
攀比之心銳化。
教育、住房、醫療,三座大山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再加上各種「消費升級」,讓你發現表面的風光背後最殘酷的真相:是在「消費降級,生活品質降級,靈魂安適度降級」。
很多人忍受辛苦,是幻想有一天「財務自由」。
但是什麼是財務自由呢?一年掙多少錢財務自由?根據胡潤百富榜統計數據,2017年,財務自由門檻比前一年上漲50%,收入增長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房產和物價的增長速度。
有人說「財務自由恐怕只能在夢裡實現了」....
你呢?
覺得掙多少錢
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準備怎麼去實現?
(作者: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