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烈士後人平遙尋遺骨 無名烈士墓部分信息吻合

2020-12-11 人民日報

抗戰烈士後人赴平遙尋遺骨

73年前拍下全家福之後犧牲 疑似埋骨無名烈士墓 家人盼DNA檢測了卻心結

廖塞壘拿著父親的生前照片

生活在北京的廖塞壘今年73歲,他和許多退休老人一樣,喜歡看看電視報紙,享受著天倫之樂。不過偶爾閒暇時,他總會拿出一張老照片凝望許久。

照片上的廖塞壘剛剛出生沒多久,母親抱著他,身邊站著一身戎裝的父親廖綱紹,這是一家三口唯一的一張全家福。1945年7月,廖綱紹在山西犧牲,廖塞壘後來一直試圖尋找父親遺骨的下落,但都杳無音訊。

今年3月,有消息說廖綱紹可能埋骨於山西平遙的一處無名烈士墓,這讓本已放棄了希望的廖塞壘又燃起了希望,他想通過DNA檢測的方式,了卻自己內心73年的心結。

拍完全家福之後

父親在山西犧牲

廖塞壘1945年3月13日出生於延安,出生後約一兩個月,他就和父母在延安拍下這張全家福。

「那是我們一家三口唯一的一張全家福,父親不久後就南下了,在我出生剛好四個月的時候,父親犧牲在了山西。」廖塞壘說,關於父親,他完全沒有自己的記憶,所有對父親形象的想像,都是長大後通過父親戰友的講述和自己查找相關的資料塑造起來的。

資料記載,廖塞壘的父親廖綱紹是湖南炎陵縣(酃縣)人,1912年出生,1929年入黨,1930年參加紅軍,先後曾任紅六軍團通訊科長、51團參謀長、十七師參謀長,以及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一團(老一團)參謀長、八路軍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三旅七團副團長和八路軍三五九旅七一七團團長兼九幹隊隊長,三五九旅副旅長(後因犧牲未到職)。

1945年7月隨部隊南下時,廖綱紹在山西平遙縣境內的同蒲路同日偽軍作戰中英勇犧牲。

在許多關於抗戰的資料記載中,廖綱紹的名字都被寫成了「廖光韶」。「父親是湖南人,說話有口音,而且那個年代很多人都識字不多,所以很多人就把父親廖綱紹的名字誤寫或者誤讀成了廖光韶。」廖塞壘說。

少將回憶錄記敘

烈士犧牲的情景

當時,八路軍南下支隊第二梯隊的參謀長為賀慶積,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賀慶積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由白山出版社出版的《賀慶積回憶錄》中,詳細記錄了廖綱紹1945年7月13日在山西平遙附近犧牲的經過。

書中記述,第二梯隊從延安出發後,經延長、延川、綏德等縣,東渡黃河後到達山西境內,1945年7月10日,來到距離平遙縣40多裡的西山上,指揮部決定,稍作休整後涉渡汾河,穿越同蒲鐵路,而這裡在當時還是日軍佔領區。

然而就在部隊準備隱蔽渡河時,天降大雨,汾河水位由過膝深變為了一人多深,只能又等了兩天才渡過汾河。在這個過程中,日偽軍發現了八路軍的部隊,第二梯隊處於「被敵人前堵後追的境地」。

「看到情況很緊急,我騎馬趕到前面,找到了七一九團團長廖綱紹,立即問他情況怎麼樣,知道情況嚴重,我便對廖團長說,後邊敵人追過來了,不能再拖,馬上組織突擊隊,上刺刀,準備手榴彈,打開口子,掩護部隊衝過去。」賀慶積在回憶錄中寫道,「『是!』廖團長回答後,立刻執行命令。」

據賀慶積回憶,在火力掩護下,廖綱紹親自帶領突擊隊向鐵路衝了上去,戰士們邊衝邊射擊,把一排排手榴彈甩向了敵人停放在同蒲鐵路上的列車,敵人火力隨後減弱,大部隊開始湧向鐵路,「正在指揮部隊的廖團長,不幸被一顆子彈打中,倒在了鐵路上。」

廖塞壘說,後來組織告訴母親,父親廖綱紹第一次被子彈打中後,掉下了坐騎,但是依舊堅持參加戰鬥,不幸二次中彈,打中心臟,感覺到自己不行了,便被警衛員抬著退出了戰鬥。

當天是1945年7月13日,一個多月後的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廖塞壘剛出生不久後拍攝的全家福

從小就崇拜父親

遺骨不知在何處

廖綱紹犧牲後,兒子廖塞壘便一直由母親和組織撫養,在延安中央第二保育院。進京後,廖塞壘的母親被調往內蒙古工作,他則留在北京,直到1964年參軍入伍。

懂事後,廖塞壘便時常聽到父親生前的老戰友們給他講父親生前英勇作戰的故事,他從小就非常崇拜父親,並想著總有一天,能找到父親的遺骨,帶父親魂歸故裡。

「可是我父親犧牲時我才四個月,根本不懂事,長大後雖然聽當年和父親一起打過仗的叔叔伯伯們提到過父親當年犧牲在山西同蒲路上,但具體地點並不清楚,加上南下支隊後來又都分散在了全國各地,所以尋找無從下手。」廖塞壘說。

進入部隊後,廖塞壘曾經給山西有關單位寫了許多封信,希望當地政府和民政部門給予幫助,沒有得到任何有效信息,後來,每次家裡的人出差去山西,他都會讓大家幫忙去查找和尋訪,但也都失望而歸。

退休後的廖塞壘除了看報看電視,還迷上了研究戰爭年代的回憶錄,他總希望從中能找到一些關於父親的線索。

隨著年齡增長,廖塞壘的身體狀況也逐年下降,但是他尋找父親的心情卻更加迫切了。「這成了我的一個心結,如果解不開,我會覺得一生都留著這個遺憾,特別想在有生之年,得知父親的下落,並讓他魂歸故裡。」他說。

平遙無名烈士墓

部分信息相吻合

轉機出現在今年3月初。

一位來自山西的作家王京利在春節後不久輾轉聯繫到了廖塞壘,他告訴廖塞壘,在平遙縣東南部的豐盛村,有兩座無名烈士墓,其中一座烈士墓裡面的烈士遺骨在1950年被家人移走,而另一座烈士墓裡面埋葬著的烈士很有可能就是廖塞壘的父親廖綱紹,而這座烈士墓73年來更是被當地村民悉心保護。

考慮到廖塞壘的身體不好,他的兒子先行驅車趕到了山西平遙,找當地村民了解情況,而帶回來的消息讓廖塞壘激動不已。當地村民告訴廖塞壘的兒子,這座墓裡面安葬著的是八路軍的一個團長,犧牲時間在1945年7月,而且這個團長就姓廖。

更讓廖塞壘激動的一個細節是,當地村民說,墓裡的烈士遺體當年是被一頭大青騾子馱過來的,而廖塞壘長大後曾經聽母親講過,作為團長的廖綱紹當年南下時騎的並不是馬,而正是一匹大青騾子。當時,這位烈士的警衛員還囑咐村民,一定要小心安葬。

村民還說,當年是有兩名八路軍烈士被埋葬在這裡的,1950年,其中一位烈士的家屬曾經過來遷墳,這裡面存在遷錯的可能,但是村民說,因為上世紀50年代距離烈士的安葬時間很短,所以村民還記得兩位烈士的名字等信息,遷錯的可能性很小。

「雖然聽了村民的講述感覺希望很大,但是應該更相信和尊重科學手段,所以希望能夠給烈士墓裡的遺骨做一個DNA檢測,來確認到底是不是我的父親。」廖塞壘說,「73年了,真的希望會有一個好的結果,讓父親能夠回家。」文/本報記者 付垚

相關焦點

  • 一家三代73年,守衛無名烈士墓,2018年烈士身份終於被揭開
    一家三代堅守73年,守衛無名烈士墓,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烈士身份終被解開。守墓者的使命也終在多年之後得到了完成。被委託的這名老百姓對墓中的二人基本上沒有什麼了解,只是隱約的知道好像其中有一個人姓「周」,其餘的信息就不知道了,在五年之後的公元1950年,其中一個墓地擁有者的後人找到了這裡,他們將墓中先烈的屍骨帶走了,這番尋找歷程也是十分的艱辛,好在當時逝者所在的部隊還在附近的一些地區,家屬最終還是找到了這裡。
  • 四野將士後代祭拜無名烈士:讓烈士們有尊嚴地安息
    人群中,一位滿頭銀髮、身體有些佝僂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這位63歲的老人是四野後代,名叫張寶賢,是廣東粵能風電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他們祭拜的這座碩大的新墳塋,裡面埋葬的是67年前解放海南島時,四野118師犧牲的7位無名烈士。  「這7位無名烈士原本散落地埋在附近的潮間帶和雜樹林裡,是去年張寶賢和部分四野後代以及角尾鄉百姓,將烈士們合墓葬在一起的。」
  • 一家三代守墓73年,一座無名烈士墓,在2018年時身份終於揭開
    浩浩陰陽移,許多烈士的遺骨從此失落,很難再尋回來。讓烈士的遺骨回家也成了艱難的心願。在山西平遙豐盛村,有一家三代守墓73年,終於在2018年,這座無名烈士墓墓主的身份揭開。一家三代,守墓73載在山西平遙豐盛村的後山上,從1945年起就出現了兩座烈士墳墓。村民們對墓主的身份並不確定,只知道他們一個是八路軍的司令,一個是團長。
  • 江西萬載縣村民自發世代守護無名烈士墓
    8月1日上午,在江西宜春萬載縣,一群從湖南遠道而來的客人和當地村民一起,前往一座45位無名紅軍烈士的合葬墓祭掃,緬懷先烈。這些從湖南過來的人們,是湖南徐氏宗親代表。事情起緣於一徐姓紅軍烈士犧牲前贈予當地村民藍真才的一枚銀戒指。
  • 97歲老人看護無名烈士墓數十載:世代講好他們的故事
    邱德平講述數十載義務看守無名烈士墓情形,對很多細節記憶猶新。 劉林 攝中新網宿遷4月1日電 (記者 劉林)「這裡埋葬的都是英雄,是為了解放事業犧牲的戰士,我們現在的好生活是怎麼來的?都是這些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的墳不能平。」
  • 巴黎無名烈士墓前的沉思
    凱旋門下,是無名烈士墓。沒有墓碑,只有地上長方形石板上鐫刻的一行銘文:「這裡安息著一名為祖國犧牲的士兵」。疫情暴發前,每天都有大量遊客在墓前默哀、獻花。而今天,只有我一人,面對墓前跳動的長明火,陷入沉思。2016年11月11日,士兵在法國巴黎凱旋門下的無名烈士墓旁站崗。
  • ...守墓人劉延寶因病再難上山祭掃 兒孫「接棒」繼續守護無名烈士墓
    一家人知道老人的心思,「不要忘記祭奠從祖輩就開始守護的無名烈士墓」。  港溝神武村村民劉延寶一家五代人,擔當著義務守墓人的重任,守護著濟南戰役中犧牲的烈士,這一守就是70年。  輪椅上無言的守墓人  臨近濟南綜合保稅區,神武村村址老舊的磚瓦房已變成一棟棟在建高樓。2013年,劉延寶一家也從村裡暫時搬到雍景豪庭小區租住。
  • 美軍阿靈頓無名烈士墓衛兵換槍 西格紹爾到底用了哪些心思
    近日,西格紹爾公司宣布,向無名烈士墓衛兵贈送四支特製的M17禮儀手槍。M17已經成為美軍新一代制式手槍,因此為無名烈士墓衛兵更換新的手槍顯得很必要。因此,美軍無名烈士墓衛兵更換M17手槍顯得很隆重。守衛無名烈士墓的是美國陸軍第三步兵團,著名的「老衛隊(Old Guard)」。 2018年10月11日,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教堂舉行的正式儀式上頒發給「老衛隊」。上午9:00儀式開始,包括私人頒獎儀式,隨後是衛兵換崗,衛兵佩戴新的M17「無名烈士墓」禮儀手槍上崗。
  • 李克強向俄羅斯無名烈士墓獻花圈
    李克強向俄羅斯無名烈士墓獻花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3 16:45 來源: 中國政府網、新華社     【李克強向俄羅斯無名烈士墓獻花圈】李克強總理13日向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犧牲者而建的俄羅斯無名烈士墓獻花圈。他表示,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兩國並肩作戰、攜手抗擊法西斯的歷史。
  • 守護英烈80年的凌奶奶「走」了 孫子「接棒」祭掃無名烈士墓
    3月29日下午,鎮江寶堰鎮前隍村的一戶農家,安葬了去世的親人後,全家男女老幼忍住悲傷,冒雨來到村東頭的無名烈士墓前祭奠並告慰兩位烈士。他們是守護長眠地下烈士80年的「中國好人」凌秀英奶奶的子孫。今年1月29日,109歲的凌奶奶走完了她那平凡而又閃光的一生,留美歸來的孫子接過了守護烈士墓的接力棒。
  • 義務守護紅軍無名烈士墓66載
    爬山40多分鐘,登上黃皮尖,來到了「上峰無名烈士墓」前,凌家父子動作麻利地打掃落葉,擦拭烈士墓碑。從1950年起,凌端清的父親凌高壽就為45名紅軍無名烈士義務守墓,從此,凌家一代接一代,傳承著革命老區農民的忠誠與深情。&nbsp&nbsp&nbsp&nbsp1933年4月,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駐地萬載仙源(原名小源)遭敵人圍攻。
  • 62年後,海防官兵終於找到了這位無名烈士的名字!
    去年6月,該旅政委和官兵一起上島祭奠無名烈士。墓碑上「無名烈士之墓」幾個字,深深刺痛官兵的心。「讓無名烈士有名,讓英雄故事傳頌。」旅領導隨即安排時任一連指導員閆蒙蒙開展烈士尋訪工作。官兵開展尋訪烈士工作,這是向百姓了解情況。
  • 一家三代守護諸暨烈士墓 後人準備接他「回家」
    在中國抗戰史研究學會會員、諸暨市作家協會會員楊福元提供的本地抗戰人士研究中,有一段關於方益品的介紹:方益品,又名方學,浣東街道湯家店村人。1938年1月赴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3月分配到新四軍遊擊支隊工作,任參謀。
  • 昌邑:為無名烈士墓碑「描紅」
    今年清明節因疫情防控要求,不組織聚集性的祭掃,但為更好的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共青團昌邑市委聯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紅色文化研究會和義工聯合會特開展「為無名烈士墓碑描紅」活動。4月2日下午,9名昌邑青年志願者、小學生及家長,帶著紅色油漆、毛筆等工具,來到飲馬烈士陵園。
  • 昌邑市義工為無名烈士墓碑「描紅」
    站在紀念碑前,他們懷著無比敬重的心情,向烈士們三鞠躬,並把手裡的鮮花敬獻在紀念碑前。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共青團昌邑市委聯合昌邑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紅色文化研究會和義工聯合會開展「為無名烈士墓碑描紅」活動。
  • 河北籍烈士酉陽剿匪犧牲,時隔68年,親屬找到遺骨:"哥哥,你...
    對於烈士親屬尋找烈士遺骨的事,我縣民政局十分重視。他們立即組織工作人員查閱相關資料,在我縣烈士檔案上,查到了一名叫「張銀仙」的人。同時,遠在河北省武安市的烈士親屬張彥朝也在相關檔案裡找到了這樣一則信息:張銀山,男,礦山鎮西石門村人,一九四七年參軍,排長,犧牲於四川省酉陽縣。
  •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新墓在朝鮮江原道元山落成
    中新網10月12日電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新墓落成儀式11日在朝鮮江原道元山市永三裡舉行,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新墓落成儀式訪問團、中國駐朝使館以及朝鮮軍方代表共同參加了落成儀式並敬獻了花圈。
  • 巴黎無名烈士墓100周年:祈願長明之火照亮法國抗疫之路
    &nbsp&nbsp&nbsp&nbsp(抗擊新冠肺炎)巴黎無名烈士墓100周年:祈願長明之火照亮法國抗疫之路&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巴黎11月12日電 題:巴黎無名烈士墓100周年:祈願長明之火照亮法國抗疫之路
  • 河北籍烈士張銀山酉陽剿匪犧牲,68年後,烈士忠骨終於「回家」
    △張彥朝冒雨清理張銀山烈士墳墓裡的遺骨、遺物。對於烈士親屬尋找烈士遺骨的事,酉陽縣民政局十分重視。他們立即組織工作人員查閱相關資料,在該縣烈士檔案上,查到了一名叫「張銀仙」的人。同時,張彥朝也在相關檔案裡找到了這樣一則信息:張銀山,男,礦山鎮西石門村人,一九四七年參軍,排長,犧牲於四川省酉陽縣。
  • 尋找阿里昆沙無名烈士的親人(附名單及資料,判)
    2020年7月1日,在新疆退役軍人事務廳、西藏退役軍人事務廳、阿里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新疆軍區阿里分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找到了西藏阿里地區昆沙無名烈士墓園的一些珍貴資料,包括一份烈士名單及烈士基本資料。2020年7月23日,聯繫到了薛根定烈士(判)的家人。相關資料和烈士名單整理在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