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豚是齧齒目中最大的哺乳類,主要生活在南美洲,是一種草食動物。
水豚來自於齧齒目水豚科水豚屬,因生活地域不同,記載有4個亞種。如巴西水豚,烏拉圭水豚,巴拉圭水豚,巴拿馬水豚。
水豚的生息分布地域雖然很廣,但主要是生活在河或湖邊周圍開闊的草原,或者放牧場,水豚離不開水。
體態粗壯,脖短頭大,鼻尖平,鼻孔大,耳圓且較小,眼睛大,無尾。除巴拿馬水豚體重小外,其他3個亞種沒有大的差別,平均體重50kg。
就群體而言體重45~70kg,特大的水豚超過100kg。
前肢比後肢短,在前肢上有4個腳趾,後肢上有3個腳趾,腳趾間有蹼。有臭腺。其中一條在嘴臉上,雄獸極發達,而雌獸幾乎沒有臭腺。
一般群居生活在水邊的草原,若一旦出現美洲虎或美洲獅等食肉獸,發現的水豚就發出咳嗽似的警戒聲,聽到警戒聲,他們就意識到危險來臨。
一齊鑽入水中,子獸發出呼嚕呼嚕聲,保持著與母親乃至群體間的聯繫。雙親、子獸均是善於遊泳者,遊泳時,把鼻、眼睛、耳朵露出水面。
嚙齒類採食草的纖維素,通過細菌進行分解,為了易消化有較長的盲腸,能觀察到用嘴直接從肛門,攝取分解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糞現象。
一般是把糞拉在水中,在無水的時候,便拉在陸地上的固定場所。糞如山羊糞一樣小,圓而硬,未給人不衛生的感覺。
水豚出生後18個月左右性成熟。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野生狀態下1年就能繁殖。
交配一般在水裡進行,但是在無水的狀態下也能進行交配,交配幾秒鐘就能結束。妊娠時間為126~160天。
窩產仔2~6隻,平均4隻。仔獸出生重1.2~2kg,出生後1周內就能吃草。
公元16世紀開始,羅馬卡特利克宣教士在復活節的時候,用水豚的肉與龜肉作高級菜餚。
委內瑞拉引進了食肉加工技術,製作出具有西班牙風味的香腸和德國風味的火腿。
水豚皮的質量好,在巴西、烏拉圭、阿根廷把水豚皮賣給製造商,製作高級手套,皮質柔軟,水洗後也具有極高的保溫性能,被世界各國的皮革製造者搶購。
撲獲的目的是為了要肉和取皮,導致水豚的數量顯著減少,哥倫比亞禁止撲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