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黃河行:你知道為何近些年不再聽聞黃河決口嗎?

2020-12-09 盛世黃河中國行

黃河縱穿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古至今黃河一直以來備受人們的關注,俗話說「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這說明黃河經常會發生決口以及改道 的情況,早些年我們還小的時候還能經常聽大人說黃河哪哪有決口發大水了,但是你知道為何近些年不再聽聞黃河決口了嗎?

歷史上黃河的每一次改道,都會給大家帶來無可估量的災難,黃河下遊地區是每次黃河改道水患最為嚴重的地區,人們跟黃河水患相鬥了數千年,但是始終都沒有根治,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願意很簡單,這是因為黃河流經區域的特殊性導致的,像黃河中下遊地區多數都是下切峽谷河道,在鄭州桃花峪以下地勢平坦河水更加肆意橫流,唯有山東省的中部丘陵地區,才能免強避開水患的侵略,黃河改道每次水患最嚴重的地區都是在河南省與山東省西邊的中原腹地地段。

這是因為中原地區地勢平坦,主河道非常容易沉積河沙,從而導致水橫斷面不斷減小,結果就會因為水量小而引發決口,所有黃河就會改道而行。

想古人們治理黃河的主要手段是以加築堤壩,不過這種成效並不顯著,而是導致河床的河沙不斷沉積不斷地抬高河床,然後堤壩就得再度加高加固,結果就形成了一個怪圈!

外層堤壩(遙堤)是在內層堤壩外1500米遠修築的堤防,作用是在河水漫灘或衝毀內層堤壩後,阻止洪水泛濫成災。

單靠築堤肯定不能解決水患,水庫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調水調沙上。

具體做法是:水庫在枯水期先進行蓄水,蓄水一定高度後,三門峽先全開下洩,水流到小浪底水庫,攪動庫底泥沙。

接著小浪底水庫在開閘放水,這樣就會形成人造洪峰,將泥沙一路衝刷到河口附近,這種衝刷力可以將河床衝刷深。

在放水時,還附帶有放淤固堤的做法。就是在大堤背面用沙包做圍堰,將渾水抽進去沉積成泥沙,再開口引出清水。

這樣就能把黃河幹堤加固的像小山一樣,幹堤上再植上樹,簡直是固若金湯。這種做法既能清淤,又能加固主河堤。

這些綜合手段,使得黃河下遊的泥沙難以淤積,再加上固若金湯的堤岸,讓決口泛濫了幾千年的黃河水患消於無形。

這就是我們現在看不到黃河泛濫的主要原因,可以說是黃河決堤得到了根治。

相關焦點

  • 盛世黃河行:你知道黃河為何稱作母親河嗎?跟這個傳說緊密相關
    盛世黃河行:你知道黃河為何稱作母親河嗎?跟這個傳說緊密相關。在中國能被稱作母親河的兩大流域也就只有長江和黃河了。黃河之所以被稱為母親河跟下面這個傳說緊密相關,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女媧造人的故事。這個神話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感覺起來和黃河並沒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然,大家最常聽的「女媧造人」都是簡版的,傳說女媧造人當時用的就是黃河水,所有有了黃河水孕育了大家生命的說法。黃河正因為代表母親河是有根源的,就是黃河的水合成泥巴造就了人類生命,所以古代流行黃河的水是生人類的母親。
  • 盛世黃河行:黃河途徑全程最美之地,你知道在哪嗎?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古代詩人對黃河浪漫的誤會,古人以為黃河之水是從天上而來,這完全是因為黃河水起海拔極高之地,讓人看起來就像是從天上而來的懸河。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現在我們知道了黃河是從幾個碗口大的源頭孕育而成。每次當我來到黃河邊,望著奔騰的黃河水,情不自禁,就會心生敬畏!我們常說:黃河,從青藏高原出發,一路浩浩蕩蕩,奔流不息,中間經過9個省區,最後匯入渤海。
  • 盛世黃河行:黃河寧夏段的這幾個第一,你知道嗎?
    自中衛入寧,蜿蜒東北行,沿途潤澤中衛市、中寧縣、青銅峽市、吳忠市、靈武市、永寧縣、銀川市、賀蘭縣、平羅縣、石嘴山市、惠農區,流經寧夏境內397公裡。黃河寧夏段有許多個「第一」。俯瞰南長灘村,綠樹、村莊、大山、黃河相互交融,成為寧夏黃河上第一道靚麗的風景。這裡擁有「三個寧夏第一」:寧夏黃河第一村、寧夏黃河第一渡、寧夏黃河第一漂。
  • 你知道嗎 秦始皇給黃河改過名 大咖為您解鎖眾多關於黃河歷史冷知識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  黃河還曾叫過「德水」?司馬遷曾堵過黃河決口?為何隋唐沒發生過大的黃河改道?  8月5日上午,河南省圖書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系列線上講座迎來第5講,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袁延勝受邀分享「秦漢時期的黃河」,為讀者解鎖眾多關於黃河歷史的冷知識。
  • 盛世黃河行:被黃河水「藏」起來的花村,堪比「世外桃源」
    盛世黃河行:被黃河水「藏」起來的花村,堪比「世外桃源」黃河作為母親河,承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黃河在中國境內流經9個省,在黃河流經大西北一處,有一個被黃河水環繞「藏」起來的「世外桃源」他就是「顧家善村」未入村落就能感到花香撲面而來
  • 盛世黃河中國行:黃河九曲第一彎是怎麼來的?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盛世黃河中國行以直播的方式帶領大家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了解我們的母親河。上一篇我們講過黃河的發源地在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從青海流出,那麼眾所周知黃河的流經路線是千迴百轉的,黃河從青海流出進入四川又折入青海,就像在四川串個門一樣,所以黃河在四川的流經區域很短,接下來我們盛世黃河中國行就跟隨黃河的腳步來到四川流域。
  • 以前都是黃河泛濫,為啥最近幾十年都很少聽到黃河決口了?
    黃河是中國歷史上最能折騰的河流,在1946年以前的兩千年多年時間裡,黃河決口泛濫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給華北地區的民眾留下了慘痛的記憶。(黃河水患主要集中在下遊地區)黃河之所以頻繁決口,主要是由黃河在中遊途徑黃土高原,河水裹挾了大量的泥沙。
  • 盛世黃河行:這個地方以黃河為名,擁有世界上最美的綠色調
    盛世黃河行:這個地方以黃河為名,擁有世界上最美的綠色調!「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你知道以黃河為名的地方在哪嗎?這裡有數不清的蘇木寺廟,望不到頭的轉經廊和紅色房子,還有數不清的朝聖者,一眼望過去滿眼的綠色波浪,風中飄著村落裡飄來的酥油茶香。
  • 黃河連續70年伏秋大汛不決口
    中新社鄭州10月29日電 (記者 李志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已創造了伏秋大汛70年不決口的歷史。  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嶽中明29日在紀念人民治理黃河70年座談會上作此表述。他說,70年來,流域各方勠力同心,使黃河面貌發生了巨變。  從1946年冀魯豫解放區成立黃河水利委員會算起,今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治黃70周年。
  • 盛世黃河行:黃河流經全程最低調古鎮,當年繁華程度堪比喬家大院
    盛世黃河行:黃河流經全程最低調古鎮,當年繁華程度堪比喬家大院!黃河流經九省,黃河文化黃河歷史非常之悠久留長,黃河兩岸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築,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個古鎮是位於山西省呂梁市的一個鎮子,相對於黃河兩岸其他熱熱鬧鬧的5A古鎮景區來說,這個鎮子算是最為低調的了!
  • 盛世黃河行:黃河居然不是黃色的?5400公裡黃河顏色的變化
    盛世黃河行:黃河居然不是黃色的?5400公裡黃河顏色的變化眾所周知,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素有「中華民族母親河」之稱。沿線5400公裡分布著數不勝數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每年接待遊客超過上億人次,是深受國民喜愛和嚮往的旅遊景觀長廊。
  • 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
    本報8月1日訊(記者張慧玲通訊員李建國)7月30日至8月1日,自治區副主席、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王玉明深入沿黃各盟市檢查部署黃河防汛工作。他強調,要從黃河防汛搶險的最不利處出發,強化措施,嚴防死守,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確保灘區群眾生命安全。
  • 王景治理黃河是否實現了「千載無恙」並不重要,看見他做了事就行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荀子說過:「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由此可見,幹實事是何等的重要。本專題就是專門介紹幾個這方面的故事。□將水利專家王景作為開篇的緣由黃河水患,說來話長。
  • 1855年大雨導致黃河決口,造就了我的家鄉黃河故道,也致狼煙四起
    黃河決堤圖例01、如今良田美宅曾是黃河河床我的家鄉在山東安徽河南江蘇四省交界之處,我們所住之處名叫黃河故道如今的黃河故道,人煙繁盛、村莊密集。可是,您知道嗎?150多年前,這裡還是汪洋一片,每一個白天和黑夜,奔流不息的黃河水滔滔流過,奔向黃海。由於從中上遊攜帶大量泥沙,所以黃河和其他河流不同,它屬於地上河,堤壩往往平地高出十幾米,這種獨特的情況,決定了黃河就像一位患有間歇性歇斯底裡症的女人,既要精心愛護,又要小心提防。
  • 盛世黃河行:黃河流經此處「風吹草地見牛羊」
    盛世黃河行:黃河流經此處「風吹草地見牛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詩句中描述的畫面想必很多人都嚮往不已吧!為了追尋詩中場景,我們穿過了甘南來到了若爾蓋大草原,黃河九曲十八彎所在之處!到達若爾蓋大草原已經是下午時分,如火盤般的落日懸在黃河九曲第一彎的盡頭,九曲黃河第一彎沒有壺口瀑布那樣的波濤洶湧,也沒有劉家峽的大浪滔天,但是九曲第一灣卻有著別樣的美,用仙氣飄飄來形容最為恰當!
  • 古代黃河影響最大的六次改道,其中一次決口致1200多萬人受災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而故事中所指的「水」實際上就是古黃河。歷史上的黃河長時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也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黃河下遊(包括中遊孟津以下河段)頻繁的決口泛濫成災,也使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憂患」。
  • 盛世黃河行:這個城市曾入選《魅力中國城》,知道的人卻寥寥無幾
    黃河途徑九省,橫跨在中國的版圖上,一路上有著無數的大小景點,你知道嗎有這樣曾入選過《美麗中國城》的城市,風景秀麗壯觀,但是知道的人卻是寥寥無幾。盛世黃河行帶你一起來探索一下這個「神秘」的城市景點!、大敦煌影視城等景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 盛世黃河行: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沙,來到這裡卻不同
    盛世黃河行: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沙,來到這裡卻不同!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自身有著無數的故事與歷史,黃河的名字非常直觀,就是以黃河水的顏色來命名的,黃河水素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說法。關於黃河水的諺語還有「跳進黃河洗不清」這些都說明了黃河水是以黃色河水著名。然而黃河水真的都是黃色的嗎?
  • 為什麼近些年很少聽說黃河發洪水了,而關於長江洪災卻比較多
    我想最近關於長江洪災的新聞,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尤其是江西鄱陽湖水域,已經超出了1998年華東水災的水位,形勢十分嚴峻。 其實關於水災的問題,作為國人,已經見怪不怪,尤其是長江,幾乎幾十年發生一次大規模,對了,還有北方的黃河,在以前也是經常發生洪災,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莫過於河南省。
  • 黃河因為水黃才叫黃河,為何現在水開始變清了?
    他發現黃河自從河南省開封市以下的河段才略泛黃色,但和之前的「黃」相比淡了很多。自河南省鄭州市的桃花峪以上至內蒙古託克託這1000多公裡長的河段,基本上是很清澈的。上遊更不用說了,黃河上遊和「黃」字幾乎不沾邊,尤其是源頭的青海段,你站在黃河上遊的岸邊,很難把這條清澈的河流和那條黃滾滾的大河聯繫在一起。黃河自託克託以下呈南北方向流淌,是山西省和陝西省的界河,這條河段公認是比較「黃」,但這已是老黃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