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軍山 文/圖
黃果樹瀑布是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大的瀑布之一,高和寬上百米的落差的確非常宏大。由於知名度太高,常常導致景區遊客爆滿,這給實際拍攝時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因素;所以如何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拍到滿意的景色,在進入景區前拍攝前就需要細細思量一下。
一、你需要做什麼樣的準備?
首先,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去黃果樹瀑布前準備一把雨傘是必須的,尤其是夏季的時候前往,黃果樹瀑布水量大,導致水霧四處飛濺,往往會淋溼鏡頭和機身,身上帶有一把傘才能更好地防護設備,以及應付一些多水霧的場景的拍攝;另外景區內也多雨,所以做好設備的安全防護是第一要務。
其次要事先了解景區內的最佳拍攝點;往往通過查看門票中的相關介紹及廣告牌中的推介之類的有助於我們獲取到一些需要景區的重要信息;而更多詳細的景區內容往往需要事先上網查詢,看一看有經驗的旅遊拍攝者的相關照片和介紹,更做到心中有數。
二、你需要什麼樣的拍攝器材?
無論如何推介,往往這一部分內容都與拍攝者的實際拍攝設備有相當大的出入;因為用什麼設備和鏡頭拍攝更合適?既與現場的實際情況有關;更與拍攝者的水平、習慣與目的性緊密相聯的。一般來說,無論手上是什麼拍照設備,對於有經驗的拍攝者來說從來都不是太重要的問題。但對於一些攝影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說,適當推介一下是有好處的。
筆者覺得,如果你都能帶全焦段的話,那就全帶上好了。推薦帶上14mm-200mm全焦段的器材。但其實在現場最好用的或許還是廣角變焦鏡頭,或者是類似於24-70mm這樣的標變鏡頭,用得更多一些。而F1.4(或F1.8)等大光圈廣角(須35mm以下)定焦鏡頭,將有助於我們在瀑布景區中較暗的水簾洞或樹林裡使用,這樣就能應付景區內幾乎除了遠處特寫外的場景拍攝了。以筆者在黃果樹大瀑布景區拍攝的經驗來看,如果是一個人旅遊前往拍攝的話,儘量帶全設備,包括三腳架(拍攝慢門的水流用)或者必要的濾鏡。
但如果你只是與家人一起出遊拍拍照的話,那麼你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頻繁換鏡頭的。而三腳架之類的更是很不方便使用,一來地方狹小,容易刮碰到,除非你不走景區規定的線路;二來是時間很緊,在線路上行進時有時間的限制。除此之外,你還要防與家人走散;又要注意拍攝時盡裡不阻礙他人的通行。所以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裝備簡便一點,更易於集中精專心構圖和拍攝,更容易出好照片。所以手上只有半幅或全幅的「一鏡走天涯」式的全段變焦鏡頭往往很方便,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
但這類鏡頭在光線比較暗的林間或瀑布水簾洞內,會被迫使用較高的ISO感光度,成像素質肯定會受到一些影響;其他情況下的差別不大,如果你是一個有經驗的拍攝者,景區內的大部分場景對於拍攝成像素質來說,差別不會超過5%。
而半幅或全幅機身的考慮則永遠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如果你只有半幅機身,只需要一隻與機身匹配的、透合的廣角鏡頭即可;即經過換算,能達到135全幅單眼相機35mm焦距就行了,如果能達到24mm或更小的焦距,那就再好不過了。
三、現場景區拍攝最可能出彩的地方
黃果樹瀑布景區每年接待的遊客有二、三千萬人,幾乎各種角度的照片都有人拍攝過,如果在旅遊趕時間的情況下,想拍攝新意和創造性的可能性不大;但並非絕對不可能。但這需要在拍攝前做好所有的拍攝構想;多了解景區的情況,預測哪裡最可能出照片;到了現場後,更是要多觀察和思考,很多時候拍攝這種景區的靜態的風景照片,拍得好不好與一個人平時的攝影素養與水平有密切的關係。選擇何時按下快門,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往往背後的考慮非常複雜;不可能一一而論。但是了解景區內的旅遊線路,有備而來是不會錯的。
黃果樹瀑布對於觀瀑的路線給出了「上和下」兩個路徑的選擇;遊客必須先選擇一個,才能繼續走下去。第一個線路是前往水簾洞路線;而第二個是往潭底觀瀑的路徑。遊客只要任選一個就行,參觀完第一個之後,如果你覺得不過癮,你可以繼續排隊再參觀下一個。但由於遊客特別多,所以排隊的時間會比較久,一般兩個線路完整參觀下來,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所以想獲得更多的拍攝時間,那就早上早早進入景區為好。
絕大多數的遊客都是先選擇前往水簾洞的線路進行參觀,前往簾洞參觀的一個好處是,因為視角的高度基本與黃果樹瀑布的頂部的高度差不多,容易拍出瀑布的全景,但拍出的照片比較相對平和,衝擊力或許不夠。但是這條線路是360度圍繞瀑布轉一圈的,在行進的過程中會有更多拍攝的機會。
由於前往水簾洞參觀的遊客多,景區一般採取限人數按照一定的時間放行通過的方式,這個時候遊客被分成一拔、拔的隊伍原地等候,等候的時間一般為半個小時左右;這個時間段我們就可以盡情地拍照了。這條線路中我們有很多時間都可以拍攝黃果樹瀑布的正面照片,在行進的過程中,正面還有專門的拍照留念的平臺,但是這個角度估計已經被拍爛了。但這有什麼關係,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換各種角度、各種鏡頭或者各個角度,全景、近景、中景、遊客、瀑布或山景等題材和景物,一切均可拍攝。
在這裡拍攝需要注意的是,曝光時以直方圖為準,嚴防過曝即可,過曝後對於瀑布的白色水流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所以寧可欠曝,絕不要過曝;這點必須切記,如果有過曝的,要及時糾正。往往過曝的地方是天空與最亮的水流部分,因為拍攝黃果樹瀑布的景色,天空往往佔有相當在的一部分,這個時候任何過曝都會讓圖片不和諧,瀑布水流過曝那就更不行了,往往會讓照片直接成為廢片。
前往水簾油的線路是觀瀑的最佳線路,這條線路的後半段也同樣可以下到潭底拍攝,只不過是屬於拍攝瀑布的側面照,同樣可以仰拍到瀑布的全景,與正面並無太大的區別,所以這點倒不必擔心。
而且經過水簾洞後往往有不一般的視角,從瀑布的後面拍攝來時的道路與山體時,會讓人有更特別的感受。而且這條路線有很多側面拍攝瀑布的機會,對於清一色的正面瀑布照來說,要好好把握側面的機會。
第二條線路其實就是前往潭底進行正面的觀賞和仰拍。在這裡使用廣角鏡頭仰拍瀑布會顯得很壯觀,這個地方往往也是水汽和霧氣飄灑最大的地方,可以盡情地表現瀑布水霧在峽谷中激蕩和翻滾的場景。
但在潭底拍攝時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因水霧特別大,往往相機與鏡頭都會被弄溼外表;這個時候攝影師單獨一個人拍攝時,既要打傘防護,又要同時按動快門;這對攝影師的體力與協調性是一個考險,畢竟到了潭底拍攝時,一路你打傘已經打了好久,手也會酸軟無力的。如果有專門助手在旁邊協助打傘,那樣拍攝就會輕鬆很多。需要強調的是,夏天時景區內的水霧非常大;相機一路拍下來,相機和鏡頭的外表有可能溼漉漉的,鏡頭前也可能沾滿了水珠,這些都需要定時清理和擦掉,否則影響照片的質量。
最後一個容易出彩的地方就是在峽谷的橋與觀景平臺上;黃果樹瀑布的水流流出潭底後,也在峽谷中形成多個小斷層的溪流小瀑;在光線和水霧氣的配合下也能形成非常漂亮的光影效果。當然了在橋上你還可以拍攝山體與溪流結合的霧氣翻飛的景觀,以及鬱鬱蔥蔥的森林與多變的雲彩,這些都是靠個人的觀察了。
四、拍攝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拍攝黃果樹瀑布,構圖上並沒有太多可說的;與平常拍攝其他的瀑布時一樣,就是拍攝時注意取景的角度和取景的範圍,要與你想表達的拍攝主題來契合。
當然了還有一個小竅門,多一些強調景物的對比;比如水流的明暗對比;靜與動的對比;用遊客體型的渺小來襯託黃果樹瀑布的宏偉高大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拍攝主意。另外,在景區內你也不是非拍瀑布不可,你也可以拍遊客和其他各種你感興趣的題材都是可行的。
最後還是強調一下,拍攝與水流有關的景物時,曝光準確是重點,只要涉及山區拍攝水流等景物時,水流與周圍的山體、樹林和天空等景物都會形成很大的反差,在這種大比光的情況下,新手往往容易犯曝光過度的毛病,選擇手動曝光的方式,或許可以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黃果樹瀑布景區內的遊客往往很多,前往觀瀑的道路狹窄,不時會出現人擠人的情況。尤其是在進入了水簾洞的保安看守門崗與水簾洞之間,人群常緩慢挪動和穿行,這個時候如果拍攝者取景和構圖要儘量快速。如果你長時間靜止不動拍攝,就會阻礙後面遊客的通過,產生不好的影響。有的時候就算是你縮在旁邊拍照,看似讓出了道路;但你背後非常突出的攝影包也會阻礙後面遊客的通行;所以想長時間取景構圖拍攝時,要儘量選擇不阻礙其他遊客通行的地方。
其次,黃果樹瀑布內水霧汽很重,全程都有可能淋溼鏡頭與機身,鏡頭前還會罩上一層水霧珠。所以拍攝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查看和清理掉鏡頭前的水珠,一併擦去機身和鏡頭外表的水珠;以防止相機與鏡頭受潮。在離開景區回到家後,如果相機短時間不用,也要立即放入防潮箱,否則鏡頭很容易發黴的,這一點也要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