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朗,「叫人不想家」的地方

2020-10-04 戶外視界

魯朗 ཀླུ་ནང་།」

藏語意為「龍王谷」

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


魯朗位置衛星地圖


色季拉山下的魯朗

在小河旁以狹長展開


魯朗的南側

有三座巨大的雪山

是工布拉尊和加拉白壘

以及大名鼎鼎的南伽巴瓦


雪山環抱中的魯朗


從衛星地圖上看

魯朗南側的山後

就是雅魯藏布江


小鎮魯朗


密林下的魯朗

雨量充沛

工布人因地制宜

建起了石木混搭的房屋

工布建築


工布房屋

下部厚重 以石為基

上部因為大量使用木製

看上去較為輕盈

以木片搭建的坡面屋頂

為防止雨水對牆體的侵蝕

向外延伸 遠遠看上去

這些房子就像長出了翅膀

房屋的背後 是綠到發藍的林海

扎西崗村


西藏最好看的柵欄一定在魯朗

木製的柵欄有一人多高

這種柵欄經過了日曬雨淋之後

逐漸會變成了一種灰白色

雪後的扎西崗


尤其是雨後初晴

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暗白色的光澤

它們圍起來的

多半是村民新種下的青稞或者是白菜

如此 牛和馬

只能在人們用柵欄劃出來的區域之外活動

扎西崗的柵欄


西藏的夏天

我經常拉著朋友們一起過林卡

過著過著 就過到了林芝

早上出發 越過米拉山

晚飯前就已經從色季拉山下到了魯朗

清晨的魯朗


從前的魯朗鎮

就是國道318旁

一個小小的TOWN

來往的車和人多了

鎮政府所在地的兩側

就慢慢長出了兩排簡易房

這些房子大多是木板釘出來的飯館

大一點的前吃後住 小一點 能吃不能住

秋天來臨


這裡經營一種美食

川藏線名譽天下

沒吃過魯朗石鍋雞

你膽敢說你走過川藏線

石鍋雞出了大名後

人們把店名就勢越搞越大

他們相互攀比

那時候的魯朗

放眼望去 全是店招

店主們極盡能事 挖空心思做大做強

於是招牌面積越做越大

店名在這種競爭之下

顯得更加重要了

在扎西崗對面的半山之上


小小的街上就有了魯朗石鍋老店

魯朗石鍋總店 魯朗石鍋第一家 魯朗正宗石鍋

林林總總 全部第一

見到這些招牌的人們

往往眼花繚亂而不知所措

藏雞


我只吃一家

在原鎮政府隔壁

老闆姓孫 夫妻二人於此經營

有二十多年了


色季拉的半山處


其實吃飯也好 住店也好

講的就是一個氣場 老闆認得你

前來吃住的人心裡會多出很多底氣

老闆見你下車 立即能笑著喊出你的姓

知你喜好的菜品以及口味並麻溜的安排

這是當老闆的法理

朋友們跟著你踏進店門

老闆一聲熱絡的招呼

進店的客人臉上就有了面子

魯朗雲海


我每每從昌都過來

過了排龍就開始打電話

總是不厭其煩的叮囑老孫

不許使用高壓鍋快速製成

要慢火煨上

雞必須是本地藏雞

要多放手掌參

如果從林芝過來

在色季拉山那頭電話已經打了過去

老孫總是笑著在電話那頭說 好 好好 要得

雲霧升騰


到店 下車抬腿 上桌就吃

熱騰騰一鍋雞湯 先喝湯 再撈雞肉

末了再煮一些時令菜蔬

在出蘑菇的季節裡

一定會煮一些本地的菌類

南伽巴瓦的姊妹峰


石鍋雞中蘸料極為重要

老孫老婆做的蘸料香辣逼人

我能一口氣連吃三碗米飯

最後還要用雞湯泡半碗米飯

這時候需要來一碟子泡菜

如此

方可將胃裡的縫填上

我聽北京人說這叫溜縫

這詞好 每次想想都完美

林線與雪山


吃完就住進老孫家後院

條件確實一般

我不為住 我為的是明早起來

去撿拾一些牛肝菌

回來用雞湯下碗面吃了

趕路

魯朗密林中的蘑菇


店裡不忙的時候 老孫會從廚房出來

繫著圍裙坐到後院裡的長凳子上

他自己叼上一根煙 也扔我一根

我們坐那兒閒聊

扎西崗的牧場


他說 魯朗這兒嘛 就是靠山吃山

這兒產蘑菇 產野生的手掌參

這裡的蘑菇太多了

除了雜菌子還有松茸和猴頭菇

山上遠點的地方還有蟲草

夏天的魯朗


我突然問老孫

你們為什麼來這裡

他說

我原來就是魯朗林場的工人

退休了 就在這裡開了個小飯館

孩子們要讀書要成家

我要多掙點錢給他們

明年我家最小的就從林芝農校畢業了

我想我也再幹兩年就回四川老家

不過聽說 我們這兒要開發了

這個房子是我的私產

公家要賠錢的

初冬時節


幾年前

還是輕車熟路走在川藏線上

再打電話 嫂子接的

我對著電話還這幾句老詞

嫂子聽了

停了好一會兒 沒接話

末了輕輕說了一句

老孫今年腦溢血走了

店沒了 我們不做了

小村晨霧


再後來 還是會不停路過魯朗

魯朗小鎮開發了

國際化了

從前滿街的木頭房子都消失了

就像沒來過

我下意識的還會在山前山後

去掏手機去翻老孫的電話

可是

魯朗從此再沒有了石鍋雞


羅布村


說起來我在魯郎還有一個熟人

是扎西崗村的拉姆

我們認識也快有二十年了

色季拉山的野花


沿318國道過通麥天險

沿魯朗河從東久上行

一個拐彎後就能看到魯朗

秋天去比較好

天好 心情好 風景更好

在我眼中

魯朗鎮前的扎西崗村

在秋天裡就是一個童話牧場

羅布村清晨


這個小村子的景觀層次異常豐富

從山腳下齊整的農田

到工布人的木屋一直延伸到林線附近

由林線上升到雪線

很長的距離都是高大茂密的森林

往上的中間過渡帶依次是灌木 高山草甸

再往上就是巖石和雪峰

村子就在雪山環抱的中間


原來的扎西崗


我喜歡駐足於此

更喜歡在村莊裡漫步

村子裡的人家房子都很大

後院裡盛開著苕藥和格桑花

面對這樣的庭院 我會不請自入

拉姆家後院


我隨性 進門便問主人可否留宿

那時候的拉姆還不明白家庭旅館這個概念

在魯朗看雲海


後來我想

他們一家人

一定是因為不忍心拒絕我

才收留了我

在色季拉山看到的加拉白壘


他們給我做了酥油茶

拉姆麻利地就著爐火

在鐵爐子上烙制了麵餅

她取下了掛在房梁上的藏香豬肉

把它們削成小條後用明火烤制

烤好後 她又拿出了自製的辣椒醬

用這個蘸著豬肉配麵餅

再喝一口酥油茶 香

工布拉尊


入夜後 天空飄起了雪花

我們圍坐於他家的爐火前

那天夜裡

我和她的父母 丈夫 兩個孩子一起聊天烤火

我破例喝了兩瓶啤酒

他們喝著青稞酒

爐火溫暖 火光中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會因為火塘傳來的溫度而慢慢靠近

扎西崗對面山頂處的小溪


臨睡前 我習慣性的走到屋外

抬頭 雪花正從天上無聲的飄灑

看來明天的色季拉

陰山彎處會結上厚厚的冰

行路難

行遠路更難

雲層中的南伽巴瓦


之後的這些年 每次我到魯朗

拉姆他們一家人都知道

我是真的喜歡坐在爐火前

坐在那裡慢慢吃這樣的早餐

他們 一定不知道 爐火傳遞的溫情

是給一個飄泊在外的人 家的溫暖

雲霧包裹的雪山


後來 他們也開起了家庭旅館

隔壁親戚家也開了

親戚家的親戚也開了

魯朗的家庭旅館越開越高級

我還是只住在她家

我只買拉姆自己採的蘑菇

只吃她自己養的藏香豬

奶奶和一隻失去媽媽的小藏獼猴


我每次打通她的電話

都能聽到拉姆快活的問我

卡布哥 你啥時候到

前幾天 她給我郵寄來了木耳

我吃到嘴裡告訴家人

這才是最好吃的木耳


工布人家的門帘和桃花

扎西崗的夏天


我當然知道

曾經在生命中的那些歇腳之處

都是我在旅途中的家

我一直記得老人們曾經告訴我

孩子 吃飽了飯 就不想家


(來源:Tibet一Tibet, ID:Khabu_,僅限於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如有侵犯您正當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刪除,並致以歉意。)

相關焦點

  • 魯朗 ཀླུ་ནང་།,「叫人不想家」的地方
    「魯朗 ཀླུ་ནང་།」藏語意為「龍王谷」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我能一口氣連吃三碗米飯最後還要用雞湯泡半碗米飯這時候需要來一碟子泡菜如此 方可將胃裡的縫填上我聽北京人說這叫溜縫這詞好 每次想想都完美在魯朗看雲海後來我想他們一家人一定是因為不忍心拒絕我才收留了我
  • 西藏自治區資訊|西藏林芝魯朗小鎮,一個「叫人不想家」的地方,石鍋...
    西藏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西藏林芝魯朗小鎮,一個「叫人不想家」的地方,石鍋雞美味無窮魯朗小鎮位於林芝市巴宜區,距離林芝八一鎮以東70公裡。魯朗在藏語中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庫」的美譽。雪山下小河湧動浪花,雪山上天空飄來雲霞,父親是神秘的南迦巴瓦,母親是雪山流淌的河,美麗的魯朗傳說中是龍王的家。魯朗目前已經打造成國際旅遊小鎮,素有東方瑞士之美譽。魯朗童話般的與雪山冰川交相輝映的林海田園風光,比瑞士的風光更為豐滿、壯美,是一種天生麗質的田園風光,令人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 神仙居住的地方——魯朗
    魯朗林海位於被譽為「雪域瑞士」的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魯朗鎮境內,距八一鎮80公裡左右的川藏公裡南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位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湧入的印度洋水氣帶,海拔2700~4200米,屬高原溫暖半溼潤氣候,素有「西藏江南」美稱魯朗林海是一處雲山霧海的森林,有「叫人不想家」的美譽
  • 川藏線,魯朗,一個稱得上「去了不想家的地方」,想去嗎?
    「龍王谷」,是龍王爺居住的地方,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讚譽:位於被譽為「雪域瑞士」住宿:四星級+五星級+民俗客棧(標間100元--700元)門票:門票分為景區門票和觀景臺門票,魯朗林海景區門票:170元/人;(門票包含電瓶車)魯朗林海觀景臺門票:20元/人時間:06:00~18:00開放評價:「一山四季」的西藏林芝魯朗林海,中國的瑞士
  • 魯朗小鎮,一個讓時間靜止的世界,一個讓人不想家的地方
    在西藏,有一個被譽為「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聖潔寧靜、美如仙境。是一個去了一次,就會不舍離去的地方。去過的人都說:這是一個讓人陶醉,讓上癮的地方。這裡就是魯朗,只有在這裡,你才能感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無縫對接",見天,見地,見眾生,你就是天地之間的唯一。
  • 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帶你探秘西藏波密和魯朗
    沒想,到瞭然烏湖後,老天爺給面,出太陽了,路上風景很漂亮,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放眼看去,蔚藍的天空下,牛羊在悠閒的吃草,怡人的風吹佛著臉龐,遠處山上帶著未融化的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湖水因為下過雨不是碧綠的。不多說,直接上圖。
  • 在西藏龍王爺居住的地方劈叉打卡,一腳直插魯朗雲海
    魯朗林海,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位於被譽為「雪域瑞士」 的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魯朗鎮境內,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處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湧入的印度洋水氣帶,海拔2700-4200米屬高原溫暖半溼潤氣候,素有「西藏江南」美稱。四月下旬的時候,魯朗林海下了幾場大雪。
  • 人間天堂——魯朗林海
    今天我們將來到被譽為「西藏江南」的魯朗林海。據說這裡是人間天堂呢~魯朗林海位於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魯朗鎮境內,距八一鎮80公裡左右的川藏路上,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素有「西藏江南」美稱。「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是龍王爺居住的地方,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區內樹滿青山、河流縱橫,有規模巨大、終年碧綠蒼翠、林木蔥蘢的原始森林和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魯朗海拔3700米,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長約15公裡,平均寬約1公裡。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海」;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猶如人工整治一般。
  • 魯朗林海
    在中國西藏林芝市魯朗鎮境內,有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叫魯朗林海,魯朗林海的海拔為3700米,是典型的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面積約15
  • 一口鍋成就一個地方,魯朗石鍋雞!
    有人可能聽說這裡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
  • 我為魯朗代言--一個不想家的地方
    在百度地圖裡會出現兩個魯朗鎮,北側為老魯朗鎮所在地,而南側的為現今的魯朗鎮所在地,鎮政府就駐在羅布村,這裡的海波為3400米。上圖為百度地圖截圖,南北兩個魯朗鎮魯朗鎮的北側為魯朗貢措湖(也叫魯朗湖),站在湖的北側,透過貢措湖,整個魯朗小鎮呈現出江南小鎮一般的景象,讓人完全忘記這裡海拔
  • 四季的魯朗,神一樣嚮往的地方
    魯朗海拔3700米,位於距林芝地區八一鎮80公裡左右的川藏路上.魯朗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庫」之美譽.魯朗牧場魯朗雪景魯朗畫卷>風中飄舞的隆達 扎西崗村卓瑪的家
  • 探秘藏域NO.32 來魯朗林海遠眺「十人九不遇」的南迦巴瓦峰
    當我們為了尋覓詩與遠方的極致,進入青藏高原以後,在位於被譽為「雪域瑞士」的西藏林芝地區魯朗鎮境內,會發現一片海拔3700米的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長約15公裡,平均寬約1公裡——魯朗林海屬高原溫暖半溼潤氣候,空氣清新,素有」西藏江南」的美稱。魯朗林海的兩側青山由低到高,密密麻麻分布著蔥鬱的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和松樹,四周的群山被雲海霧潮籠罩,蒼茫中平添幾分寂靜空靈。
  • 旅遊:魯朗林海——猶如仙境,美不勝收,值得一去!
    魯朗林海位於林芝地區八一鎮以東約80km的川藏公路上,海拔3700m,這是一片典型的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林海由兩側青山中的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松樹組成,樹木以青岡為主,林海中間則是整齊劃一的草甸,溪流蜿蜒其中,此外還有大量鳥類棲息於此。
  • 西藏魯朗,藏在3千多米高原上的綠色北歐風,神仙居住的地方
    很多人對西藏的看法也和以前一樣,在高原上,除了雪,我以為所有的山都是比較暗的色調,但是川藏線的旅行每次都更新了我的認識,尤其是林芝的魯朗,徹底顛覆了我的想像。魯朗是「龍王谷」、「神仙住的地方」的意思,是「不想家」的地方,被稱為「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庫」,魯朗旅遊區位於林芝縣魯朗鎮,緊貼著川藏路,給在川藏線行走的遊客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看到魯朗的時候,誇張地說,我覺得他真的來到了天國,三千多米的高原上竟然有這樣的景色,我多麼幸運,能享受到這樣一個大的視覺宴會,每一寸畫都很適合我對人類仙境的想像,不,完全超過了。
  • 大美西藏:神仙居住地——魯朗林海[高清]
    中國網  胡迪  攝中國網訊  2011年5月11日,「六十巨變  大美西藏」採風活動進入第二天的行程,記者團一行早上8點從林芝八一鎮出發前往魯朗林海。魯朗林海距離八一鎮80公裡左右的公川藏公路上,汽車在318國道上行駛了近一個小時,一路上景色迷人,一片片挺拔高大的雲杉挺立在山路兩旁,過了色季拉山口,再走十幾公裡,就到了魯朗林海觀景臺,在這裡,如果運氣好,可以同時看到南迦巴瓦與加拉白壘雪峰。
  • 叫人不想家
    在密林幽徑中前進,兩邊時而狹窄,時而開闊,連綿起伏的山巒,茂密挺拔的森林,奔騰滾滾的清流,車行其中,讓人有一種回歸大自然、回到了夢中家園的感覺。我們沿尼洋河行駛。尼洋河是雅魯藏布江的一條支流。藏語稱河為「曲」,稱湖為「錯」,所以當地人也叫它「尼洋曲」。
  • 魯朗林海之美景,不愧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譽
    魯朗林海位於林芝地區八一鎮以東約80km的川藏公路上,海拔3700m,  魯朗林海是一處雲山霧海裡的森林,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譽,
  • 神仙居住的龍王谷,在茫茫原始森林中的魯朗
    然而在西藏林芝魯朗的高原上,有一處不為人知的美麗。如同世外桃源!魯朗位於林芝市巴宜區東部,藏語意為「龍王谷」,又稱「神仙居住的地方」。魯朗景區位於林芝縣魯朗鎮,距八一鎮以東70公裡。魯朗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庫」之美譽。
  • 跨越通麥大橋 休閒魯朗小鎮
    穿越通麥隧道,來到「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魯朗。魯朗川藏線穿行在深山老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