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幾個月就總想著去別的城市轉轉,換一個環境、換一種心情,在全是陌生人的地方放飛自我,堂堂正正地做一名傻遊客,這好像也成了當代都市青年的一大消費習慣。
在國慶假期的風口浪尖上,貧窮但又極想出去透透氣的我,只能又選擇了日本。東京大阪之類熱門旅遊目的地都要七八千的機票,我們試了日本各種偏遠地區的機場,要麼是特別浪費時間的轉機搭配,要麼就是因為太偏遠航班少而機票一樣很貴,最後試了一下名古屋:嘿,4000出頭,在國慶一眾高價機票中顯得如此清新不俗。
於是我們就去名古屋玩了一圈,發現原來機票不貴是有原因的:名古屋被稱為「日本最無聊的城市」。名古屋三個字聽上去挺美的,很有些日式浪漫風情,實際上是個工商業為主導的城市,豐田公司的總部也設立在這裡。
高樓林立的名古屋市區
我們在名古屋滿打滿算待了3天有餘,逛下來覺得名古屋是個宜居不宜遊的地方。我們的大多數時間也都用來在市中心逛街,點綴般地去了幾個比較著名的景點:白鳥庭院、熱田神宮、名古屋城和德川美術館。
倒不是我們不想去景點,是名古屋可以去的地方著實沒多少。
景點裡面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白鳥庭院,喜歡的主要原因是園子大、遊客少。日式庭院向來以小巧精緻聞名,但是白鳥庭院算是我逛過的比較大的園子了,還算是開朗疏闊。這個庭院是現代產物,建造於1983年(昭和58年),所以造景手法更為多樣化,整個園子用淺溪、小瀑布和噴泉完成了一個「水」為主題和脈絡的storytelling。而精心修剪的樹木花草、木橋、茶寮、錦鯉和水鳥,這些日式庭院必備元素這裡當然也是一樣不缺。
熱田神宮是提到名古屋旅遊一定會榜上有名的一個景點,距離白鳥庭院不遠,可以和我們一樣安排在同一天。正如去歐洲是看完一個教堂再去一個教堂,日本則是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到兩個大的神社可以去,名古屋的就是熱田神宮。熱田神宮的亮點是有個「寶物館」,需另購門票,據說可以看到許多古日本刀,對古代兵器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我們錯過了就沒去。
名古屋城則是另一個必遊景點。名古屋城顧名思義就是以前名古屋城主居住的城堡,通常這種城堡兼具軍事防禦、政治集會、私人居所等多重功能。城堡距離現在的市中心有些距離,加上之前在大阪認真看了二條城和大阪城,覺得有點審美疲勞,本來都準備放棄不去。但是名古屋給我們的選擇實在不多,最終還是跑去轉了轉。
德川美術館是我自己去的,因為家屬對美術館沒興趣,我們就分頭行動了。沒想到我其實也被別人騙了,怪我太天真沒有多方查證一下,不記得在哪裡看到別人的名古屋遊記裡寫說:「德川美術館有很多中國宋明時期的文物」,就興衝衝跑去了。這是個私立美術館,沒有地鐵可達,我吭哧吭哧搭了公車過去,發現人家常設展根本是「大名的生活」,從茶餐具、服飾、戲劇等等方面展現日本大名(封建時期的大諸侯)的生活起居,和中國半毛錢關係沒有啊!只有一些明朝時期中國大窯出的瓷器還可堪一看,其他展品對我這種不懂日本歷史的人毫無可看性。
德川美術館不讓照相,那就看看City hall吧
雖然景點乏善可陳,名古屋市中心居然意外的很好逛。我們這幾天都在叫「榮」(Sakae)的商圈打轉,這裡有松阪屋、三越等大型老牌百貨商場,也有Supreme、Bape、APC之類的熱門潮牌,也有我們比較喜歡逛的日本小眾買手店或者古著店,更別提高密度的藥妝店了,不論是什麼樣的需求,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掩映在綠植裡的服裝店
最後一夜我們選擇了去名古屋北邊山裡的溫泉小鎮過夜:下呂。一搜這個地方就會看到攻略說:「下呂溫泉與有馬溫泉、草津溫泉並稱日本三大溫泉鄉」。拖家帶口來下呂度假的日本人很多,估計約等於天目湖之於南京上海的存在。下呂有個特色是隨處可見的「足湯」,經常看到陌生人挽起褲腳圍在一處泡腳的場面,很有趣。小鎮的羅森和很多商鋪都可以使用微信和支付寶付款,對於玩到最後一站、口袋裡沒多少現金的我們來說倒是提供了便利。
順著下呂再往北邊走就是著名的高山飛驒(讀音:tuó)地區,據說也是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兼具的觀光勝地,很值得玩兩天。但是我們時間有限所以只能在名古屋吃一頓飛驒牛肉聊以慰藉。我們吃的這家飛騨牛專門店在名古屋火車站旁,店名是馬喰一代,店家11點開門,我們10點出頭到達已經排起了長隊。這家的飛驒牛極新鮮,每天會在店門口擺上招牌,表示今天牛肉是來自哪個農場,新鮮到可以直接做刺身來吃。飛騨牛的特點是軟嫩,油脂含量高、分布均勻,字面意義的入口即化,非常推薦。
除此之外,名古屋拿得出手的美食就只有:鰻魚飯、雞翅和豬排飯了。名古屋風味鰻魚感覺是典型關西鰻魚做法,外焦裡嫩。除了原本的鰻魚搭飯的吃法,還可以拌芥末和海苔碎做成拌飯,或者加入熱湯變成鰻魚茶泡飯,這就是所謂的「三吃」了。
名古屋雞翅也是一脈相承的外皮焦脆、內裡多汁的風格。豬排飯的特點則是在炸豬排外面多淋一層醬汁,我:????。
總而言之,這些名古屋名物都是簡單的日本餐食上加了點自己的特色做法,屬於不吃吧想試試,吃了吧也就那樣的類型。
吃這三樣「美食」的著名店家分別是「蓬萊軒」(鰻魚飯)、「世界的山將」(雞翅)和「矢場」(豬排飯),都有很多分店,哪家在附近就去吃哪家就好。
這次的名古屋之行讓我發現日本於我的魅力似乎正在逐漸消散。隨著籤證政策放寬加上地理位置近的天然優勢,日本的可達性越來越高、去的頻次越來越多。購物的樂趣被貧窮綁住了手腳,這趟也只是補了一些常用的護膚用品。
但旅行總能製造美好的回憶,即便是這樣一趟閒適平淡的旅遊,翻照片時仍然不自覺地勾起了嘴角。不正是這些回憶、這些我們的所見所感造就了我們嗎?在日本地鐵裡看著妝容精緻或者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匆匆走過時,我想著,大概他們的心中也有一個盼頭吧:「堅持一下,今年冬天就可以出去旅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