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春城昆明,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美景、美色令人流連。在西山區轄區內的海口林場、名花谷、西華園、大觀公園內各種鮮花競相綻放,眾多市民、遊客紛至沓來,徜徉花海,構成一幅春意融融的美好景象。
位於團結街道花紅園社區的名花谷30畝連片的李子花正是盛花期,從3月1日至3月20日,這段時間是賞李花的最佳時節,園區以世界名花—高山杜鵑為主,是國內第一個種植馴化高山杜鵑的生態主題園,主打名花文化,為雲南花卉旅遊提供一個獨特的景點,形成了春天賞李子花海,夏天看杜鵑花海,秋天觀紫色花海(馬鞭草),冬天享虞美人花海,四季花海各不同。
名花谷位於西山區團結街道花紅園社區,三家村水庫旁,距主城眠山車場6公裡,車程20分鐘。
海口林場面積7161.6公頃,由於面積太過廣闊,這裡的油橄欖種植園和昆明林業展覽館是兩大看點。在250畝的油橄欖種植園內還有周恩來總理1964年親手種下的油橄欖,如今已是枝繁葉茂,來這踏青收穫別致。
大觀公園百花齊放,以「年味大觀·國色天香」為主題的第25屆鬱金香、牡丹花展給人一種「中西合璧」的視覺盛宴。
西華園植物種類豐富,草木蔥蘢,色彩繽紛。園內環形800米長的垂絲海棠大道蜿蜒於繁花和茂林之中,沿著垂絲海棠大道往裡走,西華園另一大特色景觀鳶尾花帶就闖入眼帘。全園有以原生鳶尾為主的22個鳶尾花品種,共5萬餘株。
西華公園位於昆明市西山區二環南路643號自駕車可直達,車輛可停往景區停車場;市內乘坐4、183、184、233、51路公交車可到達。
陡普魯白泥塘居民小組種植梨樹有近上百年歷史,目前梨園面積約1000畝,4萬餘株梨樹,主要種植北京梨、日本黃梨和安寧紅梨。梨樹花期為3~4月,果子成熟期為9~10月。
陡普魯白泥塘居民小組離市中心33公裡,自駕需45分鐘。公交出行可乘車至雲南交通職業技術學校,換成C21路公交車,到陡普魯居委會下車,有近兩小時車程。
位於昆明西北部的陡坡櫻花谷,距離市中心約9公裡。陡坡櫻花谷是典型白族聚居村,種植有約3萬餘棵櫻花樹,每年都成為市民賞花熱點之地。
陡坡村離市中心約20公裡,自駕需30分鐘。公交出行可到眠山車場換乘C10路公交車,到陡坡村站下車,全程需花費1小時20分鐘。
白龍潭桃花位於西翥街道龍慶社區內,數十畝白的、粉的桃花也將進入花期。繞過山崗,轉過彎道,滿山綻放的桃花就進入視線。花枝招展間,蜜蜂來回奔波,也是一處拍照打卡紀念地。
龍慶社區白龍潭距市中心約26公裡,自駕需40分鐘。暫無公交服務。
油菜花田位於轎子雪山旅遊專線旁,距專線約200餘米,太平哨油菜花田佔地面積約400餘畝。每年3月,油菜花相繼盛開,吸引了無數的踏春賞花遊客,遊客除了能欣賞油菜花美景,還能購買到當地農民製作的原生態菜籽油。
太平哨村距市中心約35公裡,沿轎子山旅遊專線,自駕需50分鐘。公交出行較為不便,推薦自駕前往。
春節過後,東川區的木棉花競相開放,染紅街道。
在東川,木棉花多在春節過後正月開放,公園路口、老客運站街角、二中校園內等多處,樹齡較長的木棉花競相開放,火紅的花朵染紅了一片天空,吸引市民觀賞。木棉花別名攀枝花、紅棉、英雄樹,落葉大喬木,屬熱帶樹種,向陽,喜高溫溼潤氣候,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喜酸性土,耐旱耐瘠薄,樹形高大雄偉,樹冠整齊,多呈傘形,南方地區多用作為行道樹。在夏季炎熱的新村壩子就曾經種植了上百棵木棉。隨著歲月變遷,雖然城市裡的木棉花數量減少了,但每逢春節過後,路邊盛開的滿樹紅花,依舊吸引著路人駐足欣賞。
成長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東川人,大都留存著童年撿攀枝花的記憶。老人們常說:「攀枝花的紅是英雄的鮮血染成的,所以木棉花又叫英雄花。」人們從小就對高大的木棉樹懷著崇敬之情,可以食用的木棉花芯香甜軟糯的口感也是一代人記憶中的家鄉味。
木棉花的花語是珍惜身邊人,珍惜眼前的幸福,木棉象徵著以爭取陽光雨露,象徵著奮發向上的精神。
來源:掌上春城 雲報客戶端
部分圖片由西山區融媒體中心、西翥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