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官方披露信息,名創優品TOP TOY門店目前擁有近1500個SKU,未來計劃於2021年1月內,在深圳、重慶、西安等城市陸續開店。
不過,作為跟隨者,名創優品70億美元的市值相比較泡泡瑪特而言,稍顯遜色。在入局潮玩市場後,名創優品能否憑藉盲盒再紅一把呢?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盲盒市場,不僅有泡泡瑪特這樣深耕行業的龍頭選手,像位於潮玩市場第二梯隊的IP小站、19八3、52toys等,都將是名創優品面臨的競爭對手。
優酷、騰訊、嗶哩嗶哩等網際網路企業也紛紛推出潮玩產品以及富有潮玩元素的節目,紅杉資本、創業工場等10多家基金公司也正在加速布局潮玩市場,這些玩家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對此,名創優品向《每日財報》表示:「在出發點上面,TOP TOY跟泡泡瑪特不一樣。泡泡瑪特的模式更像是iOS系統,泡泡瑪特的渠道機器人商店、門店、小程序、天貓全都是直營,是很封閉的。」
「而TOP TOY更像安卓系統,本質在於開放,在於大平臺,在於更兼容,在於品類更豐富。盲盒只是TOP TOY的一個品類而已,TOP TOY有7個品類,而盲盒品類中絕大多數產品是品牌方的產品,TOP TOY要做的是潮玩集合生態」。
不過目前總體看來,名創優品的「盲盒」生意或叫潮玩生態,就像盲盒本身一樣,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更何況,盲盒生意本身就存在極大的泡沫,其本身價值存疑,完全是消費者的「精神消耗品」,或許也難免會有破滅的那一天。
就在周末,新華社撰文點名批評,認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狂奔之後漸顯疲態,增長質量難兩全
今年下半年,名創優品開啟了加速擴張的腳步。其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開設了超過4335家門店,比上一財季新增108家,其中國內市場新開門店100家。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名創優品的門店雖多,但大多數為加盟店。兩大業務都極度依賴加盟商。對於如此龐大數量的加盟門店,隨著擴張的繼續,加盟總部可能會觸及管理邊界。
《每日財報》還注意到,儘管全球門店數量越開越多,名創優品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一邊是擴張之路光彩照人,另一邊是業績和質量問題堪憂。
公開數據顯示,從2015財年至2018財年,營收分別為50億元、100億元、120億元、170億元,2019財年營收驟降為100億左右,同比下降近70億元。
目前,名創優品仍未能擺脫虧損狀態,2019財年和2020財年,虧損金額分別為2.94億元、2.60億元。
在追求速度的過程中,名創優品規模突飛猛進,而商品質量大打折扣,衍生出了諸多問題,並由此多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名目繁多的訴訟案件。
對此名創優品向《每日財報》表示,我們絕大多數SKU都採用了我們內部設計團隊的設計元素。我們為籤約的設計合作夥伴支付設計服務費,以固定金額或銷售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且我們通常擁有與設計相關的所有智慧財產權。
不過據天眼查顯示,名創優品股份有限公司涉及民事案件等共49條,其中侵害外觀涉及專利權糾紛8起,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5起,侵害商標權糾紛2起。在此背景下,如何平衡增長和質量,是名創優品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對此《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來源:每日財報 蔡海東、呂明俠
共2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名創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