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湘企獲評2020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2021-01-08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記者 胡銳 通訊員 屈嘯

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近年湖南企業在此方面卓有成效。12月2日,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在工信部公布的2020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中,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長城信息金融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華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家湘企上榜,上榜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這些企業究竟有哪些創新「秘籍」?

聖湘生物:讓分子診斷人人可及

我國每7秒新發1例癌症,每30秒新出生1例出生缺陷兒,每10個貧困人口中有4人因病致貧返貧,每個城市約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型醫院……而以基因技術為核心的分子診斷的出現,正在改寫以上局面。

聖湘生物的目標便是讓分子診斷「人人可及」,推動疾病精準預防、精準診斷、精準治療。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該公司第一時間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和突破專業實驗室限制瓶頸的「分鐘級」快速核酸檢測設備,獲得國家藥監局註冊證書和歐盟CE認證、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等系列國際權威認證,新冠核酸檢測產品供往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聖湘生物已研發了傳染病防控、癌症防控、婦幼健康、血液篩查、突發疫情防控、慢病管理等系列產品400餘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等國家級重大獎項30餘項。今年前三季度,聖湘生物實現營收36.1億元、同比增長13.8倍,淨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107倍。

長城金融:做金融業智能的賦能者

按照提示在屏幕上點擊幾下,插入身份證,不久後一張嶄新的銀行卡就從機器內吐了出來。相比到銀行窗口排隊辦卡開戶需30分鐘,銀行客戶通過銀行智能終端機辦一張卡僅需3分鐘。12月2日,記者就在位於長沙經開區的湖南長城信息金融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城金融)看到了這樣的智能終端生產線。

(長城金融研發的銀行智能終端設備。)

「銀行客戶在點擊屏幕操作的同時,後端就悄悄地完成了人臉識別、遠程授權、資料採集、存檔等各種開戶流程。」長城金融相關負責人指著眼前的智能終端機介紹,該設備集成了人臉識別、語音對話等各種人機互動功能,客戶通過它辦卡,比在櫃檯需要人工審核、人工授權、人工採集信息方便快捷多了。上述負責人還介紹,該智能終端設備可辦理零錢、硬幣兌換、支票、企業業務等各種銀行業務。

作為中國金融業智能化的賦能者,長城金融專注於金融電子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年大型自主設備生產能力10萬臺,公司採用信息化全流程管理體系,構建了包括西藏在內的300多個直屬點的全國性銷售服務網絡。

(長城金融的銀行智能終端設備。)

近三年,長城金融獲科技獎項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獎(外觀設計)優秀獎2項。近五年,長城金融承擔國家重點工程、核高基等重大專項和國家、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30餘項,2020年通過CMMI五級評估、成為我國第6家通過V2.0ML5評估的企業。

華翔翔能:智能用電實現「人走電斷」

人走了,辦公室的空調等電器卻忘關了,這樣不僅會造成浪費,還留下安全隱患。不過,記者從華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翔翔能)了解到,其研發的智能電網系統可輕鬆解決這一生活常見問題,實現「人走後,自動斷電」。

「實現這個對於我們來說很簡單,會應用到人臉識別、自動感應等技術。」華翔翔能董事長李文芳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是國內單一變壓器種類最全的企業,掌握了220kV及以下智能電網配電、變電、用電領域多項核心技術,擁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湖南省智能配電網成套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

(華翔翔能生產車間。)

目前,華翔翔能主導完成的「城市集約型智能配用電與高效節能關鍵技術及裝備研製」總體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發的排灌泵站智能運維管理系統已在環洞庭湖及周邊縣市區試點示範應用。

華自科技:無人值守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開發小型水電站完全無人值班綜合自動化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大型企業綜合電氣節能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配電系統故障自愈控制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些都是由華自科技研發或參與研發的高科技產品。

(華自科技生產車間。)

「公司專注於水利水電、智能變配電、環保水處理、工業控制等領域的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的研發及應用。」華自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胡軼波介紹,其公司研發的「水利水電完全無人值班綜合自動化系統」「HZNET遠程監控服務系統」等產品,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近三年,華自科技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達6%以上。目前,公司共授權專利253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52項)和94項軟體著作權。

長沙礦冶院:破解世界選礦界難題

長沙礦冶院已累計獲得科技成果1300餘項,其中包括全國十大科技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冶金科技進步特等。

「我們的技術助力湖南有色郴州氟化公司於2107年扭虧為盈,並一舉成為郴州市明星企業。」長沙礦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院開發的CYP-01耐低溫環保型螢石捕收劑、螢石高效活化技術、複雜脈石的分步抑制技術,攻克了含鈣礦物與螢石分離這一世界選礦界難題,並形成了複雜伴生螢石高效回收成套新技術。目前,該成套技術已被列入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為我國伴生螢石綜合回收提供了技術支撐。

除了深耕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先進材料研發外,長沙礦冶院還在高端礦冶裝備製造、深海礦產開發、新能源等領域頗有建樹。其建成了國內首家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絡平臺,並開發出系列儲能產品;錳系材料和人工智慧高端熱工裝備已出口日本、韓國、美國、歐盟等國家。

「堅持技術創新,」目前,長沙礦冶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研究生導師49人和國家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7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

連結:33家湘企成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據悉,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認定始於2011年,其認定和評價的指標包括核心競爭力和領先地位、持續創新力和研發投入、行業帶動作用和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應用新技術能力、創新發展戰略和創新文化等方面,上榜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每3年覆核評價一次。目前,湖南已有33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總數居全國第七位、較去年前進1名。

[責編:蘇亮]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湖南省新添5家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紅網時刻12月1日訊(記者 李兵)1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全國共有63家企業獲評,其中有湖南省5家企業,認定企業數量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第二。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認定始於2011年,至今湖南已有33家企業上榜。認定和評價的指標包括核心競爭能力和領先地位、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行業帶動作用和自主品牌、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較強應用新技術能力、創新發展戰略和創新文化等方面,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每3年覆核評價一次。
  • 湖南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緣何創新高
    2020年度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日前公布,我省5家企業入選——湖南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緣何創新高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是在製造業重點領域具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突出成果的企業
  • 解鎖湖南上榜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的創新「密碼」
    紅網時刻12月2日訊(記者 李兵 )1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全國共有63家企業上榜,其中湖南省有5家,分別為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長城信息金融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華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認定企業數量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第二。
  • 天能集團榮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63家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安徽省安徽捷訊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安徽應流集團霍山鑄造有限公司、合肥樂凱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安徽聖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中鋼天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上榜。
  • 永康獲評省信用管理示範企業數量全市最多
    永康獲評省信用管理示範企業數量全市最多
  • 福州市怡山文化創意園獲評2020年國家小微創業創新示範基地
    近日,工信部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的通告》,2020年全國共有117家基地獲評「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稱號,福州市的福大怡山文化創意園位列其中,至此,福州市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累計將增至3家。
  • 河鋼唐鋼入選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全國共有63家企業入選,其中鋼鐵企業僅有2家入選。河鋼集團唐鋼公司作為河北省唯一一家上榜的鋼鐵企業,憑藉在鋼鐵行業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智能製造等方面的優勢脫穎而出,展現了極強的行業創新引領力。
  • 海爾智家獲評「2020年度科創引領企業」,背後是創新體系的領先
    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以高水平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常態。在此背景下,12月22日,2020國際科創節暨全球數字大會上,啟動了「科創之光」年度頒獎活動,為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進行嘉獎。其中,海爾智家憑藉智慧家庭領域的技術創新實力,獲評「2020年度科創引領企業」。
  • 新建15家1家獲評全市示範 秀洲推進企業科協建設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近日,嘉興市科協組織開展的2020年度企業科協建設「示範單位」舉薦活動結果出爐。科協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企業科協是企業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企業黨組織、企業管理決策層聯繫企業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推動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
  • 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兩家船配公司入選
    近日,《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公布,全國63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兩家船配公司上榜,分別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陽船舶材料研究所)。
  • 首批5家廣州市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獲頒授牌
    示範基地每年獲百萬元運營資助  6月12日,廣州首批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在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舉行。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眾創五號空間、專創空間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暨南大學港澳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粵港澳青少年深度合作發展中心(創匯谷)等首批5家廣州市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獲頒授牌。對於獲評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市級示範基地的建設管理機構,廣州市給予100萬元/年的運營資助。  據悉,截至目前,廣州市納入規劃的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達32個。
  • 福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轉發省工信廳關於公布我省獲評2020年度國家...
    索 引 號: FZ00103-2500-2020-00086 發布機構: 福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我區5縣獲評廣西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
    9月25日,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通知,南寧市上林縣、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桂林市荔浦縣、灌陽縣、龍勝各族自治縣等5個單位從32家試點單位中脫穎而出,獲評廣西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
  • 這23家藥企亮了!麗珠、科倫……入選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日前,工信部官網公布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覆核評價結果。據了解,此次是對2017年認定及通過覆核的196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組織開展覆核評價,共有190家企業通過覆核評價,其中,包括了麗珠醫藥、康緣藥業、科倫藥業、亞寶藥業、海正藥業、信立泰藥業、修正藥業等23家醫藥企業。
  • 【長沙市】獲評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文化和旅遊部12月29日召開的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電視電話會,宣布了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試點城市,以及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園區名單,長沙獲評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獲批創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2016年,長沙成為首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
  • 上海徐匯獲評「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上海徐匯獲評「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2020-12-29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財信證券獲評2019年度企業債券主A類主承銷商_公司_經濟網_國家...
    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9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的通知》,財信證券以89.89分排名第17位,獲評A類主承銷商。這是財信證券繼今年9月在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20年證券公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能力評價」中獲評A類評級後,再次獲得債券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成為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業務能力評價「雙A類券商」。企業債券主承銷商信用評價由國家發改委組織實施,自2015年開展該項工作以來,財信證券連續五年排名行業前20。
  • 重慶城投集團獲評「2020重慶智慧城建示範企業」
    重慶城投集團 供圖  人民網重慶9月17日電 9月15日,2020線上智博會召開,在2020重慶智慧應用示範案例頒獎會上,重慶城投集團獲評「2020重慶智慧城建示範企業」榮譽稱號。  據介紹,近年來,重慶城投集團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服務智慧城市建設,該集團大力推進大數據智能化與城市建設運營深度的融合力度,推廣智慧工地、建設智慧橋隧、打造智慧交通,在幫助集團持續做強做大做優主業的同時,也極大激發出改革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 宜興市15家企業技術中心獲認定
    原標題:15家企業技術中心獲認定   近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繼公布了2020年度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名單,宜興市共有15家企業技術中心獲認定。其中,4家企業上榜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11家企業上榜無錫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
  • 京新藥業成功入選「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導語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全省僅3家企業上榜。京新藥業憑藉在技術創新、自主研發等方面的優勢成功入選,成為本次入選的6家醫藥企業之一。這是京新藥業繼2015年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之後的又一個國家級創新榮譽。評選條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考核需從創新投入、人才激勵、創新合作、創新隊伍建設、創新條件建設、技術積累儲備、技術創新產出、技術創新效益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