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美食,從一場在北歐發生的飲食革命說起

2020-12-21 百家號

【北歐美食,從一場在北歐發生的飲食革命說起】

導語:新北歐料理從來不是一個菜系,而是一個可以推廣到任何國家和地區的飲食理念。正如Moma前合伙人Claus Meyer 所言,「你可以把新北歐料理中,的「北歐」二字去掉,換上任何一個地城的名字。

2003年,一場飲食革命在北歐悄然發生。哥本哈根克裡斯蒂安港的一隅,一家名叫Moma的餐廳開業了。開業當天,餐廳合伙人ClausMeyer和包括ReMeRedzepi在內的10多位明星主廚,一起發表了「新北歐料理宣言」( MeM Mordic CuisiMeMaMifesto)。7年後,Moma成為全球第一的餐廳,人們紛紛議論著螞蟻入菜、苔蘚裝盤等新奇之食,卻少有人注意到新北歐料理的真正新意所在。

這「新」,首先應該是與「舊」相對的。傳統北歐飲食裡,肉是王道,冰原裡奔跑的麋鹿馴鹿,森林中撒野的野豬松鼠,維京人一手打獵一手生火,從肉食中獲得了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滿足。相對而言,蔬菜的佔比就很小,極端氣候條件扼殺了蔬菜的更多可能性,也催生出了老一代北歐人「只吃肉不吃菜」的壞習慣。在哥本哈根認識一老頭兒,他是位徹頭徹尾的肉食動物,當我驚訝說見過那麼多嚴格素食者還沒見過這麼頑固的肉食者時,他揚起頭笑了:「我的身體裡流淌著維京人的血液,我們不需要那玩意兒(蔬菜)。」

事情在悄悄發生改變,挪威的超市裡開始能買到應季的東南亞水果,丹麥的咖啡館裡.上架了來自古巴的咖啡豆,凜冬裡吃到了原本只屬於夏天的西瓜或茄子。大自然的吝嗇不再令人畏懼,北歐人也不再那麼依賴肉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於健康和環保的考慮,選擇成為素食者,這也是新北歐料理一直在呼籲的「儘量從植物而不是肉類中獲取熱量」。即便吃肉,也一定要吃好肉,「野生或放養的肉類」是比較推薦的選擇。

說來有趣,新北歐料理的理念其實並不「新」,它強調的是一種返璞歸真、回到最自然的飲食狀態。今年的CPH:DOX哥本哈根紀錄電影節上,一部名為《童年》的紀錄片反響強烈,影片記述了挪威一~座森林幼兒園裡,一群6歲孩子的生活日常。他們在森林中自己動手採集漿果和蘑菇,和老師一起烤麵包、製作三明治,一年四季, 無憂無慮,堪稱少兒版《小森林》。

走進Moma,你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這股自然之風。在這個200多年歷史的舊船運貨倉改造的餐廳裡,沒有一樣東西是「新的」,特意留白的裸露牆面、未加修飾的原木樑柱和手工陶瓷的灰色碗碟,和著野地螞蟻做的天然調酸劑、苔蘚託起的黑醋慄果和捲心菜做的瑪格麗特一起,再也不用急著親近自然,你已經在大自然裡了。

Moma之外,還有一批Moma系餐廳,比如這兩年大熱的Rele, 就是由兩位前Moma廚師共同創立的。他們都在踐行著「從原野到餐桌」的理念,生李子、青苔、蝸牛和各式野生植物頻繁地被使用,廚師們的日常也不再是一味地悶在廚房裡研究,而是去到野外,掘地三尺地掰麻菇、捉螞蟻,嘗試食材更多的可能性。現在還出現了一種新興職業專業覽食家( Forager),他們會代替繁忙的廚師走到鄉間野外,進人森林深處,搜尋並採集可食用的野味。

新北歐料理倡導者認為,一直以來,人們都低估了北歐地區食材的多樣性。其實,北歐的自然從來慷慨,臨海不缺海產,森林又多菌類漿果,其他諸如土豆等根莖植物也很豐盛。就算少了檸檬這味地中海地區的重要酸味劑,也能找到野梅、果醋、甚至螞蟻等完美替代品。

同在哥本哈根的Amass餐廳主廚這樣總結過新北歐料理:「真沒什麼新的,我們只是重拾祖先的智慧,心懷感恩地摘採收集新鮮的食材,返璞歸真罷了。」這樣說來,其實國內也有類似的新北歐料理體驗,那就是每年春季的挖野菜活動,可惜少有人能意識到這一點。

「取材自然」 之外,新北歐料理更鼓勵人們跳出現今這個沒有四季的變異世界,在最適宜的時間用最自然的方式吃最新鮮的食物,去享受那久違的吃到初春裡第一口新筍的快樂,而不是理所應當地認為它一整年都在那裡。

這在Moma餐桌上也有所體現,比如夏季草木繁盛,菜單就會整體偏素,去年夏天前往時,除了龍蝦、甜蝦、帝王蟹和貝肉等海鮮外,不見其他任何葷腥,這讓愛吃肉的我不禁有點失望。服務員告訴我,下次要秋冬季節去,便會有野鴨等葷味。斯德哥爾摩的一一星餐廳Lux更是誇張,將菜單分成了16季,每季根據當下時令食材推出菜式。

身在北歐,有時候也會為深受Moma影響的餐廳們對時令性的苛刻堅持感到惱火。眼看生日快到了,想和朋友選個好地方慶祝一番,結果翻遍了哥本哈根的餐廳,卻發現菜單基本都如出一轍,誰讓應季食材就這麼些呢。

結語:14年後,北歐料理早已不只停留在普通人望塵莫及的昂貴餐廳裡,也出現在了北歐各家各戶的餐桌上。哥本哈根大學一個名為OPUS的研究中心,更是系統地列出了新北歐料理的10項準則,以供全世界參考。正如其推動者Meyer所言,你可以把新北敗料理中的「北歐」二字去掉,換上任何一個地城的名字。」新北歐從來不是一個菜系,而是一個可以推廣到任何國家和地區的飲食理念。

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註明作者原創謝謝!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北歐,探索北歐美食精髓
    一名大廚在北歐遊歷,欣賞大自然景色外,也帶來了北歐的美味。北歐餐廳用了大半年的時間籌備一頓北歐「味道遊」,挑選了來自挪威、丹麥、芬蘭、冰島、瑞典等多國的特色食材,創作出十多道美食,只要食客登上「美食快車」,在約2.5小時的旅程上,便可用舌尖探索北歐美食精髓。
  • 探尋健康指數極高的北歐人的飲食文化
    【環球網綜合報導】提到北歐,人們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北歐完善的福利體系,還是北歐地區絢麗的極光,亦或是神秘的北歐神話傳說?然而,今天小編並不想老生常談,而要跟隨英國《每日郵報》5月23日的一篇稿件,帶大家體驗一下舌尖上的北歐,了解一下居住在這片擁有極高健康指數地區的人們的飲食習慣。大家可能聽說過這麼一則消息,地中海美食能夠健腦、調節新陳代謝以及降低疾病風險。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北歐美食正成為營養學家眼中的香餑餑,並受到世衛組織的認可。
  • 世界第一瘦——北歐飲食文化Nordic Cuisine
    但說到聞名於世界傳統的北歐食物,我的腦海裡立刻會浮現出宜家的肉丸和挪威的三文魚。不過在重點介紹北歐食物之前,小編想先分享下「北歐飲食法」。根據《澳洲新聞網》(news.com.au) 報導,最新研究顯示,北歐飲食法能有效助減肥、防三高,可望成為全世界新的餐飲指南!
  • 北歐國家的高福利怎樣來的?要從維京人的歷史說起
    北歐五國的工會組織都非常發達,資方與勞方基本上是相等的,因為工會非常強,資方就無法為所欲為,薪資是完全透明的。在挪威每個國民都可以上政府的網站查詢其他人的薪水與繳了多少稅,政府還會去調查,有沒有因為不同性別產生同工不同酬的事情發生,如果差距過又不改善,那麼公司就要挨罰了。
  • 破解北歐人的健康飲食密碼-青年參考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北歐人的日常飲食,發現了在不刻意節食的前提下遏制肥胖併發症,改善人體代謝的秘訣。    不想虧待腸胃,又怕體重超標?不妨像個「維京海盜」那樣用餐。研究發現,由魚、蔬菜、漿果和菜子油構成的北歐飲食堪稱肥胖症候群的剋星,從而從飲食文化角度破解了北歐人的健康密碼。    皮下脂肪組織異常,被視為孕育糖尿病、高血壓等眾多健康殺手的搖籃。
  • 盤點北歐必吃餐廳 領略北歐料理魅力
    2-3次,對北歐米其林餐廳的感受正如《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Gwendal Poullennec說的,「主廚們不只持續發展廚藝,更引領風氣,減少食物浪費以及專注使用在地食材,甚至是擁抱更蔬食取向的飲食。」
  • 盤點北歐必吃餐廳 領略北歐料理魅力 | TastyTrip
    ,他們想要找回飲食的初衷,返璞歸真,開始倡導極簡與風土,便於2004年共同編寫的《新北歐料理宣言》,扭轉世界對精緻餐飲的看法。Maaemo主廚Esben Holmboe Bang這群廚師們都受過法式料理訓練,如新北歐料理宣言發起人Claus Meyer到法國生活後開始思考丹麥的飲食文化,他一開始是想將法國人的飲食觀念帶到丹麥,改變丹麥人的飲食習慣,後來逐漸意識到應該將北歐文化和烹飪習慣放在首位來思考,《新北歐料理宣言》(The New Nordic Cuisine
  • 自然養生抗衰老 法媒揭秘北歐飲食健康之道
    【環球網綜合報導】北歐的飲食看上去有些簡單質樸,但實際上卻別有風味,而且富含營養物質,尤其是我們的飲食中經常缺乏的Omega-3和抗氧化劑。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接下來為你揭示北歐式養生的奧秘。
  • 食在北歐,去北歐旅遊千萬不可錯過的當地美食
    北歐在我們心裡就是冰天雪地的象徵,然而其正確打開方式除了皇宮、古堡、湖泊、峽灣,還有數不清獨具北歐特色的當地美食。跟著這篇攻略一起,帶你了解除了瑞典肉丸,芬蘭馴鹿肉之外,感受最正宗的北歐美食!芬蘭—除了鹿肉還有魚肉去北歐,一定要嘗嘗芬蘭的魚肉。芬蘭的馴鹿肉已經很容易吃到,但是芬蘭人真正喜愛的魚肉,一般遊客卻還不知曉。奶酪三文魚卷,新鮮切片的魚肉肉質柔嫩,沾上奶酪,鮮味兒十足!還有獨特北歐風味的肉桂卷,剛出爐的麵包散發著肉桂的濃鬱香味兒,搭配醇香的咖啡。
  • 特色北歐美食,雖然難以理解,卻總能刷新我們認知
    但是如今世界不同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即便是在一些嚴酷的地方,我們也能看到很多人類生存的足跡,但是在飲食上可能多少就有些讓人驚訝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冰島的特色飲食文化。冰島在北歐,這裡雖然地處寒冷區域,但是因為大西洋暖流的原因,這裡卻相當的適宜人居住,因此就有這樣的一群北歐人,她們定居在了這裡,如今北歐旅行非常的熱門,因此我們看到了很多遊客前往北歐旅遊,那麼去北歐我們能吃到什麼樣的美食呢?相信這也是很多國內吃貨比較關心的問題,在飲食上冰島人真的算是腦洞大開了。
  • 研究:遵循北歐飲食可降低患老年痴呆風險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4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遵循北歐飲食習慣,可保護人類認知和思維能力,降低患痴呆症風險。先前研究表明,地中海主食,如油性魚類和蔬菜,具有抗炎特性可以防止大腦血管損傷而有效預防痴呆症。
  • 新北歐料理大使Kim Palhus,與你分享芬蘭美食的魅力
    在這方不被打擾的土地上,人們將對大自然的敬仰和熱愛融入到了對美食的追求和對健康飲食的不斷探索中。從對健康飲食的極致追求,到高效的「從田野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監管系統,芬蘭每一份食物都可以追本溯源,每一個芬蘭家庭都能放心地給家人準備健康美味的佳餚。
  • 北歐美食的煙火氣,從一頓火鍋吃起
    ——米克爾·卡斯塔德,廚師、美食作家攝影師:文俊菜品設計:Sue Zhou此時,我們正在新北歐料理的大本營——哥本哈根,坐火車,騎單車,走著路,從城市到小街,從Noma1.0到Noma2.0在當地人的推薦和陪伴下,我們一路尋找最地道的城市美味兒:那看似高冷遙遠、仙氣兒十足卻風靡世界的新北歐料理。在各種街邊美食店中,我們漸漸吃到了這座城市的煙火氣。文俊拍攝的清晨宮殿。
  • 北歐早餐革命麥片AXA入駐天貓,會顛覆國人早餐觀麼?
    從填飽肚子,到多元充能  中國早餐市場正在發生變革  大考過後,如何通過早餐提升免疫力,就成了新論題。自張文宏醫生提出「不喝粥」這一觀點後,網絡上呈現出兩極分化狀態;一方表示理解並支持,另一方則持強烈反對意見。畢竟,傳統飲食文化已延續千年。
  • 一切從天然健康出發 斯肯特鍋具詮釋北歐健康飲食定義
    在很多人眼中,北歐獨特的文化不僅只在於美麗的風景,更在於北歐的飲食文化。如果說平均壽命長短能較為直觀地展現宏觀的健康狀況的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和日德蘭半島的挪威、冰島、芬蘭、瑞典和丹麥北歐五國,人均壽命已經超過79歲。這個數字遠遠高於世界人均壽命67歲。  那麼,北歐居民的長壽秘訣到底在哪裡呢?這裡向大家簡單講講!
  • 新北歐料理畫風突變,說好的性冷淡呢?
    -在新北歐料理盛行之前,一提到北歐飲食,大家都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通過十年的努力,北歐不僅擁有了45家米其林餐廳,新北歐料理的概念也傳播了出去。新北歐料理不僅保持了北歐特有的飲食風格,在食材的選擇上更注重可持續的、有機的當地農產品。
  • 探秘北歐美食之開放式三明治
    說到北歐五國,首先想到的是冰雪之城、如童話的景色、優越的福利制度和慢節奏的生活。事實上,北歐地區的美食雖不如法國大餐的高檔著名、中華美食的絢麗多彩,但其對食材天然的追求和對食物的獨特情懷,都使其菜品獨具特色、令人不能錯過!
  • 歐洲美食——北歐篇
    北歐國家是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日德蘭半島一帶、主要國家有丹麥、法羅群島、冰島、挪威、芬蘭和瑞典。去北歐旅遊,可以享受到丹麥真實的童話世界,和絢爛多彩的挪威極光,更甚有不容錯過的丹麥皇冠曲奇、瑞典肉丸、芬蘭馴鹿肉等一系列北歐美食。
  • 北歐航空客機上的傳統美食
    照片攝於1969年,北歐航空公司一航班上的空姐正向乘客供應斯堪地那維亞傳統鄉村美食,有黑麥麵包、燻三文魚、燻豬肉、臘火腿、羊奶酪,當然還有酒,大概是阿誇維特酒。  北歐航空公司(代碼:SAS)創建於1946年8月1日,由瑞典、挪威和丹麥三國出資,總部設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2018年6月27日,挪威宣布,挪威政府出售了所持有的所有北歐航空公司股份。  北歐航空公司是歐洲第8大航空公司。
  • 歐洲行|哥本哈根:新北歐料理髮源地的日常美食
    名廚小7 探訪歐洲之旅第二篇,這一次我們進入新北歐料理重鎮: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有一處名為 Christiania(克裡斯蒂安尼亞)的「弗裡敦」,名震四方、帶來飲食革命的新北歐料理餐廳 noma 就落腳在鄰近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