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屬於什麼級別的官?宋朝僅有30位國公!

2020-12-13 少年帶你讀正經歷史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屬於什麼級別的官?宋朝僅有30位國公!

近期的一個熱播劇想必大家都在看,這個劇就是《知否》,劇中的一情節確實令人非常的眼前一亮,就連小編每天都在追劇。這些人物的性格塑造的非常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屬於什麼級別的官?宋朝僅有30位國公!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西周時期的時候,我國已經有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到了春秋時期的時候,這5個爵位才慢慢地穩定了下來。春秋時期的各國,宋朝是公爵的人,身份都比較高貴,就像是齊國的親恆公,晉國的晉文公雖然也是公,但是他只是一個侯爵,鄭國的都是屬於伯爵。南方自稱為楚王的國軍,其實他就是一個子爵,像是許國這樣的小國家,國軍也是被稱為是「許某公」,這人也是最低一級的男爵位。

那個時期,爵位不僅是權勢的象徵,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徵。男爵的楚國在崛起了之後,對於周天子賜予的爵位也是非常的不滿意,就這樣一直記恨在心裡,還僭越稱王。到了戰國時期的時候,周天子就直接把當時封的一些爵位給摒棄掉了。這時候,有實力的諸侯國就直接稱王了,不同的國家裡面對於一些卿大夫也是加功進爵。再到秦漢時期的時候,周朝的爵位制度就這樣延續了下來,並沒有過多的改動。

到了北宋時期的時候,就沿襲了隋唐五代的爵位制度,還在全國進行了大範圍的封賞,對於皇族的成員,以及功勳不較大的大臣們也是進行了封爵。這時候爵位就多了很多的名字,就被分為十二個等級。其中就有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在西漢時期的時候,漢高祖劉邦就和大臣們共同定下了「非劉不王」誓言。宋朝雖然沒有這樣的誓言,但是也是有一定的規定,就是只有皇子以及皇室兄弟才能夠被稱為王。到了宋代的時候,親王已經不再屬於是世襲制,而親王諸子就算是嫡子也不能稱王,整個宋朝裡面,「嗣王」只加封給過死個人,宋神宗第一個被加封為嗣王的人。

其中郡王,都是封給了一些宗親近親這些成員,也有的功臣家庭被封為是郡王,南宋大建軍韓世忠還曾經被封為是郡王。嗣王本身即是一種虛設的位置,因此到了宋朝時期,齊王的長子就會被封是國公,還有一些功臣也會被封為是國公。宋朝建立四百年的時間,僅有30位國公!從這點看得出,秦國公在宋朝的時候,也是非常顯赫的家庭。顧廷燁家中屬於是侯爵,吳大娘子的夫家屬於是伯爵,來過年個爵位相差的微分不大,但是比起齊國公府,那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公爵當中的食邑是有兩千戶,而侯爵只有一千多戶,伯爵家僅有七百戶。國公在朝廷裡面屬於是一品,屬於是朝廷裡面的大圓。侯爵屬於是從三品,伯爵屬於是正四品。從這方面看的話,顧廷燁家裡面這些和齊衡家裡面相比較差距比較大。盛明蘭的父親盛紘,只是屬於五品京官。在《知否》中顧廷燁的大哥承襲侯爵,盛家的姑娘說是齊衡屬於是齊國公家裡面的獨自,就算是沒有功名,也是能夠承襲公爵。其實,真實的宋朝時期他們是沒有任何承襲爵位的人,宋朝十二級爵位是不能世襲。雖然說是不能夠襲爵,但是能夠得到蔭封,能夠得到一個官職。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都是什麼級別的官?宋朝僅有30位國公!看完了這些,大家應該知道這些官職的級別了吧!

相關焦點

  •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屬於什麼級別的官?宋朝僅有30位國公!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屬於什麼級別的官?宋朝僅有30位國公!近期的一個熱播劇想必大家都在看,這個劇就是《知否》,劇中的一情節確實令人非常的眼前一亮,就連小編每天都在追劇。這些人物的性格塑造的非常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是什麼級別?宋朝只有30位國公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屬於什麼級別,宋朝僅有30位國公?文/詩雨論史最近電視劇《知否》引發了網友對劇中人物的熱烈討論。劇中出現的齊國公、伯爵、寧遠候讓人也傻傻分不清到底有什麼區別,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隨著小編來看一看吧。歷史上在西周時已經確立了五等爵位,分別是公、侯、伯、子、男,等在春秋時期的時候更加完善。春秋幾個國家中,宋國公屬於公爵,身份最為貴重。其次是齊國的齊桓公、晉國的晉文公,雖然也被稱為公,但實際上他們的爵位是侯爵,而鄭國的鄭國公其實只是伯爵。
  •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是什麼級別?宋朝只有30位國公
    齊國公、寧遠候、永昌伯,屬於什麼級別,宋朝僅有30位國公?文/詩雨論史最近電視劇《知否》引發了網友對劇中人物的熱烈討論。劇中出現的齊國公、伯爵、寧遠候讓人也傻傻分不清到底有什麼區別,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隨著小編來看一看吧。歷史上在西周時已經確立了五等爵位,分別是公、侯、伯、子、男,等在春秋時期的時候更加完善。春秋幾個國家中,宋國公屬於公爵,身份最為貴重。其次是齊國的齊桓公、晉國的晉文公,雖然也被稱為公,但實際上他們的爵位是侯爵,而鄭國的鄭國公其實只是伯爵。
  • 知否:寧遠侯府當年有多厲害?顧廷燁祖輩背景深厚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最一開始出現了兩大名門望族,其中就是寧遠侯府與齊國公府,對於齊國公府,想必許多人都知道齊家公子齊衡的母親是襄陽侯獨女「平寧郡主」,而父親則是齊國公的次子,所以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齊國公府的地位是要遠遠高於盛家的,那麼寧遠侯府當年有多厲害?據悉顧廷燁祖輩背景深厚。
  • 《清平樂》中的昭儀、修媛都是什麼級別?如何看懂宋朝妃嬪位分?
    近日,古裝電視劇《清平樂》熱播讓許多觀眾對宋朝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在《清平樂》中反覆被提到的昭儀、修媛、順容等後宮妃嬪名號都是什麼級別,以及如何看懂宋朝後宮妃嬪的位分。宋朝的妃子一般情況下有4種封號,分別是(排名按順序從高到低,下同):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但在少數情況下也有宮中女子會被封為宸妃,如《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在臨終前就被加封為李宸妃。妃的官秩為正一品,位分等同於朝廷裡的三師(太師,太傅,太保)。
  • 公府和侯府有什麼區別?《知否》中爵位排名哪個地位最高?_手機網易網
    《知否》中出現很多我們並不熟悉的稱呼,像是寧遠侯府和齊國公府等,從劇情人物等級上來看寧遠侯府地位明顯高於齊國公府,在古代公府和侯府有什麼區別也讓網友很好奇,我們便一起來看下這些京城的權貴都有哪些身份背景吧。
  • 歷史上的古國:六個勃艮第王國、一個勃艮第公國、一個勃艮第伯國.兼說法國、荷蘭、比利時的歷史關係
    956年,勃艮第公國落入卡佩家族之手,勃艮第伯國落入伊夫雷亞家族之手。 卡佩家族更重要的成就是建立了法蘭西王國,卡佩王朝是法國的首個王朝,其開國時間大致與宋朝開國同時期,也就是說,法國與宋朝,幾乎是同時開國的。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說過了歐洲「中原地區」的法國,再說說歐洲「海角天涯」的西班牙、葡萄牙。
  • 中國古代一等國公與二等國公有什麼區別
    國公,封爵名,位等同或低於郡王,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該封爵亦傳至越南。北周始置國公一爵,居於郡公、縣公之上。封爵亦傳至越南。《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西周時的公國有四:宋國、虢國、州國、虞國。周朝的公爵只封給前朝的後裔,而周公之國魯國只是侯爵國(魯周公本人由於是三公之一也可稱「公」,但僅限其本人,而不世襲。)按照周朝的封地制度「公侯方百裡,伯七十裡,子男五十裡」,從封地來說其實周朝是延續夏商的三等爵位,不過將第一級在封給宋國、虢國等時予以了特殊的「賓禮」地位明顯優於其它侯國。
  • 「共伯和」不是衛武公
    但近代以來,結合《竹書紀年》和其他文獻中的蛛絲馬跡,「共和」是一個名號為「共伯和」的人逐漸成為主流觀點。但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因為我們還不知道「共伯和」究竟是誰。「共伯和」是游離在已知歷史人物體系之外的人,其國、族、爵、姓以及生平都完全空白。經過眾多學者的長期研究,目前已形成若干種不同的觀點,其中以「共伯和為衛武公」說最具影響。然而勾稽諸多文獻信息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這一說法其實是不能成立的。
  • 《清平樂》中的昭儀、修媛都是什麼級別?如何看懂宋朝妃嬪位分?
    近日,古裝電視劇《清平樂》熱播讓許多觀眾對宋朝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在《清平樂》中反覆被提到的昭儀、修媛、順容等後宮妃嬪名號都是什麼級別,以及如何看懂宋朝後宮妃嬪的位分。宋朝的妃子一般情況下有4種封號,分別是(排名按順序從高到低,下同):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但在少數情況下也有宮中女子會被封為宸妃,如《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在臨終前就被加封為李宸妃。妃的官秩為正一品,位分等同於朝廷裡的三師(太師,太傅,太保)。
  • 秦滅六國為什麼卻唯獨留下衛國,「公侯伯子男」那些事
    如今一提起這種牌,我的就能想到最具特色也是小時候認為最好看的幾張牌的名字:公、侯、伯、子、男。那時不知道這些字代表的具體是什麼意思,從玩牌的規則上看,能抓到這些牌,那就可以算是好牌了,而且越多越好。後來上了中學,歷史課本中稀稀疏疏的看到: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一戰而霸的晉文公。再後來電視劇上可以看到某某國公、某某伯。很明顯這些稱呼應該是爵位,再具體的我也沒去了解了。
  • 私宅要出過什麼級別的官才能稱為府?你絕對想不到!
    祖上是什麼級別的官,家裡才能稱為「府」呢?這就要從古代什麼樣的人家可以稱作「府」說起。公爵以上的有爵之家才能被稱為「府」中國是禮儀之邦,古代中國更講究等級、門第。古代人到這個家大門口一看,就知道這家主人是官還是民。
  • 《知否》中盛明蘭口中的虞候和都虞侯,在宋朝是多大的一個官了
    《知否》中盛明蘭口中的虞候和都虞侯,在宋朝是多大的一個官了?   大家都知道趙麗穎,在娛樂圈,有一個非常知名的外號,叫做趙小刀。說話直的跟刀子似的,讓人猝不及防,立馬中刀了。
  • 知否怎樣看待,邕王妃羞辱榮飛燕扣押齊國公拿盛家威脅齊衡
    知否怎樣看待,邕王妃羞辱榮飛燕扣押齊國公拿盛家威脅齊衡這是場博弈,不在乎會不會發生,就看誰能說動誰,明蘭即是軟肋齊衡自然不敢冒險郡主是勳貴系,清流不會接納。必須說原著的,因為放宋朝背景下。就算沒小說,當作原創都很彆扭,宋朝以文制武厲害,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宋朝開國,勳貴系沒啥實權了,武將又被文官壓制,清流多是文人,放宋朝背景,清流不接納郡主家,另一個王想討好清流,也不容易接納郡主家。
  • 宋朝的公侯真的如《知否》中那麼多嗎?
    那麼,在宋朝時期,分封的爵位數量真的有如此電視劇中那麼多嗎?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封爵制度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被統治者作為統治工具,用來鞏固其自身統治。中國古代的封爵制度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上可追溯到上古的商周時期,下可延續到辛亥革命後,宋代的封爵制度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 「公、侯、伯、子、男」?金文顯示西周並無五等爵制
    有人會不解,顛覆了什麼?唐封葉就給大家挑明了:按照自古以來很多人的認識,周代杞國、宋國(先王之後)和虞國(周文王二伯父虞仲之國)、西虢國(文王三弟虢叔之國)都是公爵國,但該銘文卻明確表示,西周后期虞國國君的稱號只是侯而已!有人說,會不會是虞國國君原本是公爵,某代子孫因犯事被降爵了呢?應該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