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創客打造智能手語翻譯機器人
話音剛落,一個黑白相間的機器人開始舞動機械手臂,打出手語。這臺會翻譯手語的機器人是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四學生宋紀元和同學製作的智能仿生手語翻譯機器人。從2014年開始,宋紀元和同學利用課餘時間和假期投入手語翻譯機器人的研發。他們從機械手開始做起,相繼研發了數據採集手套和智能手語雙向翻譯系統,所用的電機、電子元件和模塊等,都是從網際網路上購買的低成本器件。
-
大學生研發手語翻譯機器人 願能幫助更多聾啞人
【PConline資訊】就讀於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大四學生宋紀元學有所用,從2014年起,便和同學一起研發手語翻譯機器人。理工科的學習生活繁忙、緊湊,在課後或者假期,總能看到他們投身該研發項目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3年多的時間,他們終於做出了這款能進行手語翻譯的機器人。
-
西安18歲高中生研發手語翻譯App 想幫助聾啞人和別人溝通
經常見到小吃攤的聾啞老闆與顧客溝通困難,小小年紀的他便有了幫聾啞人翻譯的想法,並將自己所學付諸實踐,研發出手語翻譯App。 想幫助聾啞人 研發手語翻譯App 2001年出生的賀思茗是一名學霸,從小成績就名列前茅。
-
大學團隊打造手語翻譯機器人,完整安裝下來需要149個小時
目前,該機器人尚且只能將文字翻譯為手勢。 近日,來自安特衛普大學的一個團隊正在開發一種機器人手語翻譯器,顧名思義,就是將文本翻譯成手語手勢的機器人。
-
小變化更精彩|機器能翻譯手語,座椅扶手是智能的!機場「黑科技」為...
機場賓客來自世界各地,翻譯必不可少。在浦東機場「翔音」旅客服務中心,航站區運行值班長史志瑛自豪地說:「今年進博會,我們能提供的翻譯語種大大增加,達到62種!」這很大程度上依靠新引進的「多國語言翻譯機」,日語、韓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外語都能藉助這臺小機器翻譯。圖說:「伴你無礙」手語翻譯設備 金志剛攝更貼心的是,連手語也考慮在內了。
-
南京00後手語翻譯:曾線上服務火神山,想學多國手語
2018年,陳鑫成為全國首個00後持證手語翻譯,到目前為止,一共志願服務超500個小時。主動幫助聽障大學生,高二考取翻譯證書2001年出生的陳鑫,是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一學生,就讀於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同時,他也是一名手語翻譯。
-
學生團隊開發手語翻譯手套 便利聾啞人溝通
學生團隊開發手語翻譯手套 聾啞人溝通方便了 【搜狐IT消息】7月10日消息,全球約有4000萬名有聽覺或說話障礙的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使用手語進行交流,而真正能理解手語的普通人卻很少。所以烏克蘭的一個學生團隊開發出了一個手勢語言翻譯手套,可以直接將手語翻譯成文本。 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項目——EnableTalk,由烏克蘭學生團隊開發的手勢語言翻譯手套。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有4000萬名有聽覺或說話障礙的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使用手語進行交流,而真正能理解手語的普通人卻很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EnableTalk顯得很有必要。
-
聾啞人手語翻譯智能手套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手語一直是聾啞人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遇到不懂手語的正常人,交流就有了障礙。某科技公司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展示了一款名為聾啞人手語翻譯手套的高科技產品。工作人員帶上特製手套比劃手語,此時,手套上的傳感器將肢體動作第一時間進行分析,將其轉換成語音,在手機端通過APP播放,最終實現聾啞人與外界的正常溝通。
-
南京00後大學生為火神山患者進行手語翻譯:為聽障人士服務是自己的...
看到這一求助內容,這個來自南京的00後大學生在第一時間回復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陳鑫告訴記者,全國各界人士爭先恐後都為馳援武漢伸出援手,爭做貢獻。自己也一直想為疫情盡一點力量。能夠有機會以手語翻譯的身份作出支援,在陳鑫看來很幸運,也義不容辭。
-
中國機器人在機器人世界盃上任翻譯 口譯曾獲第一
中新社合肥7月19日電 (記者 張素 吳蘭)19日,在第19屆RoboCup世界盃開幕式上,既擔任安徽合肥市長張慶軍的英文翻譯,又為RoboCup國際聯合會主席田野五十澍擔任中文翻譯的中國機器人
-
視頻在線手語翻譯 手語遠程翻譯率先在湖南實現
大美無障愛:發現美 傳遞愛中國聾人網訊 近日,據湖南方面消息,聾人可以在線視頻與手語翻譯交流尋求翻譯協助,手語翻譯不必再遠途跋涉,通過網際網路與手語翻譯服務中心建立視頻通話連結,實現了可遠程翻譯,在線翻譯成為聾人朋友的「隨身譯」。
-
高科技手套可以以99%的精度翻譯手語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廉價的高科技手套,該手套可以在智慧型手機上將手語翻譯成書面和口頭文字(通過Fast Company)。該系統可以實時工作,並且可以以有希望的98.63%的精度解釋660種美國手語標誌。
-
造福千萬人:Kinect實時翻譯口語和手語
正如下面視頻中展示的一樣,Kinect「手語翻譯機」(Kinect Sign Language Translator)是微軟正在研究的一種原型機,它可將手語翻譯成口語(反之亦然),而且最強的地方在於,這個過程是實時的。
-
翻譯機器人可「領會」使用意圖 河南首個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發布新...
實驗室的主要合作方向以機器翻譯及對譯員翻譯質量的自動評測及其相關內容為主,輔以語義分析、情感計算與輿情分析、知識推理和資源構建等自然語言處理相關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在此基礎上,實驗室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課題上進行深入研究,並將科技成果成功應用在「Trycan人工智慧混合翻譯平臺」,「腕譯」智能翻譯手錶,「小業」智能聊天翻譯機器人等多款高科技人工智慧翻譯產品上,實現讓創新科技付諸於實踐。
-
這個智能手環,能把手語「翻譯」成語音讓聾啞人「開口說話」丨2019...
在活動現場,一個智能手環吸引眾多投資者駐足,這個手環可以讓聾啞人「開口說話」。記者在哈市創新創業活動周啟動儀式上看到一個項目,名字叫《 基於肌肉電的手語識別系統》,吸引了許多投資者關注。據項目負責人張劍介紹,這個項目產品形式為可攜式手環,利用生物學傳感器捕捉肌肉在靜止或收縮時產生微弱電流所形成的生物電信號,將採集的信號進行計算和轉化,把手語翻譯成語音,實現實時的手語和語音同步轉化。張劍告訴記者,目前項目仍處於研發階段,已經完成了50多個手語姿勢的計算和轉化,預計明年春天產品實現落地,屆時可以完成至少70多種手語的語音轉化。
-
美研究人員研發可用於VR、機器人和翻譯的腕帶傳感器
據最新媒體報導,康奈爾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可穿戴交互系統,利用熱傳感器準確預測手部位置,在VR、機器人和翻譯手語方面有潛在應用。如何捕捉人類手部動作的複雜性以及手部傳感器的研究在AR / VR技術領域一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
東北大學研發出國內首套漢文與民族文雙向翻譯系統
央廣網瀋陽5月14日消息(記者徐志強)近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物委員會公布,東北大學信息學院計算機軟體所朱靖波老師團隊與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共同研發的漢文與民族文智能翻譯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該系統採用了國際一流的、朱靖波團隊自主研發的NiuTrans翻譯引擎,可實現漢文與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等5種民族文的智能翻譯,是國內首套漢文與民族文雙向翻譯系統。
-
如何用九個傳感器打破手語溝通障礙
智能機械和人類自身結合,人類兼具兩者的優點,成為半機械人,人們的生活已得以明顯的改變,更有甚者,很多殘障人士獲得了新生。N3Kednc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發出低成本手語翻譯智能手套N3Kednc最近,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款低成本的智能手套,售價僅為100美元。據悉,該手套可以將美國標準手語(ASL)自動翻譯成數字文本,並顯示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
-
全新手語翻譯系統——無線更輕便
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支生物工程師團隊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手語翻譯系統,比此前市面上的設計更加緊湊和輕便。 這些傳感器在用戶的臉上、眉毛之間和嘴的一側都有粘性傳感器,還能作為手語一部分讀取面部表情。
-
滬開發視頻手語翻譯APP 搭建聽障人士與外界的橋梁
而今後,每當聽障人士需要與健聽者溝通時,可以在「伴你無礙」上求助,一鍵呼叫在線手語翻譯員,接到呼叫後手語翻譯員可通過視頻提供實時手語翻譯服務,幫助解決溝通障礙。這款「聽障者神器」究竟是怎麼來的?在沒有進行大規模宣傳的前提下,上線僅3天,就已為聽障人士提供了第一例手語翻譯服務;上線30天後,其視頻手語翻譯團隊的人數擴增至20人;今年1月20日,服務量達到單日最高142人次;1月25日,該APP順利完成公測,正式上線。根據APP後臺統計,其視頻手語翻譯服務被應用最多的前三個場景分別是學習、工作培訓以及就醫。雖上線時間不長,但「伴你無礙」APP在某第三方平臺的下載量已近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