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億罰款是打廣告",涉案還有7名臺灣人,專幹非法薦股勾當,賺大了

2020-12-25 和訊
股市黑嘴廖英強被刑拘。

  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發布藍底公告,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主持人廖某強夥同胞兄等人,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

  記者了解到,上述的廖某強就是此前在證監會領了1.29億天價罰單的廖英強。

  49歲廖英強被刑拘

  據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發布的消息顯示,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中劉某榮(男,43歲)、翁某堯(男,45歲)、陳某農(男,39歲)3人系臺灣居民,另有6人被取保候審,其中郭某培(男,71歲)、林某熙(男,60歲)、吳某潮(男,49歲)、翁某晴(女,48歲)4人系臺灣居民。

  初步查明,2016年4月至今,犯罪嫌疑人廖某強(男,49歲,天津市人)夥同廖某傑(男,57歲,廖某強胞兄)、田某強(男,32歲,貴州印江人)等人,利用廖某強原財經節目主持人的名人效應,通過其實際控制的上海仟和億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愛操盤(上海)網絡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在未取得中國證監會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許可的情況下,組織多名不具有證券、期貨投資諮詢從業資格的講師(其中部分為臺灣居民,均明知上述公司未取得相關業務許可),通過舉辦線上及線下諮詢講座、報告會等方式,向公眾分析、預測證券、期貨投資品種的行情及價格走勢,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

  通報稱,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及《證券法》、《證券、期貨投資諮詢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上述行為嚴重破壞證券、期貨市場管理秩序,侵犯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涉嫌非法經營罪。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仟和億、愛操盤網站尚能打開,要獲薦股至少繳納萬元會費

  截至7月15日22:30分,仟和億、愛操盤網站尚能打開,其中,仟和億還在7月9日以「系統故障為由」解釋了未能按時播放視頻的原因,實際上,當天上海警方就前往了上海仟和億搜查,多名分析師被逮捕。

  在仟和億的頁面上,廖英強、郭海培、王煥昌、黃洛婷、丁萬鳴都被稱之為「名師」,任期最高的郭海培有29.1萬人的關注,最低的丁萬鳴也有15.3萬人關注。廖英強有19萬人關注。從警方通報來看,郭海培已經71歲了。

  點開郭海培的頁面,宣傳頁上寫的「臺灣股市第一人,臺灣第一家報紙證券版的創辦人、臺灣第一家證券專業報紙總編輯、臺灣第一家投顧(財星)總經理、臺灣第一家專業證券周刊(財星)總編輯、臺灣第一個上電子媒體的證券分析師」等頭銜。

從愛操盤的頁面上來看,要獲得廖英強團隊的提點,需要至少繳納近萬元的費用。

仟和億視頻已停更客服聯繫不上,投資者抱怨一買就跌

  不過,即便網站頁面能打開,薦股視頻已經不再更新,客服電話也聯繫不上,不少投資者抱怨。

  一位投資者發帖稱,「聽了仟和億節目直播被忽悠了兩次,第一次是今年3月份廖英強推薦的贛鋒鋰業當時是31塊多買的買完就下跌29塊錢賣的賠了7000多,現在股價24元;第二次也就上個月,他們的臺灣分析師推薦的仁和藥業當時8.6買的買完就一路下跌,上個星期6.9元賣的,賠了8000塊錢,最氣人的是大盤3288時候廖英強還一路看漲,當時聽他的沒出來被深套,真是坑人。」

  談及客服態度,該投資者描述,「他們客服的態度極其不好,我給他們客服打過電話說「你們分析師推薦完的股票一天沒漲過一路跌」,那女客服態度立馬翻臉說,「推薦也沒說讓你買呀!態度特別不好,像個無賴。」

  還有投資者希望「害人精,希望不要放出來。」也有投資者表示,「都是和莊家配合騙你去接盤的,炒股票一定要自學,看書就夠了,一個分析師都別去聽,自己判斷自己承擔責任。」

  搶帽子操縱39隻股票,一年前領1.29億巨額罰單

  就在一年前,2018年5月,證監會給了廖英強一紙1.29億元的罰單,只因他的另一個薦股平臺愛股軒。

  經調查,廖英強利用其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在其微博、博客上公開評價、推薦股票,在推薦前使用其控制的帳戶組買入相關股票,並在薦股後的下午或次日集中賣出。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第二百零三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廖英強沒收違法所得43,104,773.84元,並處86,209,547.68元罰款。

  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廖英強在上海廣播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談股論金》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人。《談股論金》作為第一財經證券類品牌節目,始終保持較高人氣,收視率表現穩定。廖英強還從2014年9月開始擔任第一財經頻道周播節目《談股論金之英強開講》的嘉賓主持。上述兩檔節目在上海地區的收視率均高於同時段所有頻道財經類節目在上海地區的平均收視率。

  廖英強作為大股東的上海股軒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通過「愛股軒」網站的APP,以解盤視頻「金錢風暴」「股動錢潮」等節目以及新浪微博、博客、土豆網等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推廣和宣傳。2015年,股軒文化在上海舉辦多場培訓講座,講座視頻放在「愛股軒」網站上,以提高股軒文化知名度。隨著股軒文化的推廣活動,廖英強也積累了一定粉絲,其博客點擊率很高。

  廖英強通過在電視臺主持高收視率的證券類品牌節目積累名氣和受眾,再輔以網際網路各類平臺宣傳和推廣,開辦培訓講座等形式,具有了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證監會調查顯示,2015年3月至11月,廖英強控制其本人及「張某萍」等13個證券帳戶操縱了39隻股票。上述帳戶不少和廖英強有親戚或工作關係,比如柴某英是廖英強的表姐,柴某玉是柴某英的妹妹;柴某美是廖英強的母親;廖某傑是廖英強的哥哥;金某是廖某傑妻子的姐姐,他們帳戶的資金來源大多數來自於廖英強及其妻子郭某琳。

  拿到帳戶後,廖英強就開始了瘋狂的市場操縱行為,他利用其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發布了含有薦股內容的博客60篇,平均點擊次數為110399次,在其微博、博客「午間解盤」欄目視頻中公開評價、推薦「佳士科技(300193)」等39隻股票共46次,在推薦前使用其控制的帳戶組買入相關股票,並在公開薦股下午開盤後或次日集中賣出相關股票,違法所得共計43,104,773.84元。

  其中買入金額最大的要數「清新環境(002573)」,廖英強在2015年5月14日中午休市期間,在其新浪微博「午間解盤」欄目視頻中推薦了「清新環境」,其控制的帳戶於薦股前買入「清新環境」1,174,800股,買入金額47,410,670.98元,薦股後賣出906,100股,賣出金額39,007,626.20元,扣除交易稅費後盈利1,907,626.64元。

  而獲利最大的股票則是「海大集團(002311)」,廖英強在2015年6月12日中午休市期間在其新浪微博「午間解盤」欄目視頻中推薦了「海大集團」,其控制的帳戶於薦股前買入「海大集團」1,764,823股,買入金額46,595,268.50元,薦股後賣出1,615,053股,賣出金額45,315,044.52元,扣除交易稅費後盈利2,302,404.35元。

  利用影響力,廖英強的市場操縱愈發得心應手,39隻個股的操縱失手次數僅3次。包括了2015年7月27日買入的「桐昆股份(601233)」、2015年10月27日買入的「興業銀行(601166)」、2015年11月26日買入的「太陽電纜(002300)」,虧損金額分別為879,249.50元、52,744.18元和3,574.63元。

  可以看出,廖英強個股操縱有一定的模式,即利用中午休市期間薦股,在薦股前就以買入推薦個股,薦股後賣出獲利。

  「大忽悠」廖英強

  曾接手過廖英強案子的證監會稽查人員程強(化名)表示,愛穿花花綠綠衣服的廖英強就是個大忽悠,他說話幽默,有極大的感染力,在圈內被稱之為「講投資的郭德綱」。

  他此前在電視臺當主持人時積攢了一定的人氣,就靠這些人氣他充當股市黑嘴「搶帽子」。

  程強介紹,廖英強有著很強的反偵察意識,這和此前同是《談股論金》主持人朱煒明被證監會處罰相關,他在挑選可控制帳戶時用了很多非直系親屬帳戶,在資金方面進行了隔離,多個帳戶資金往來和廖英強本人的銀行帳戶沒有直接關係。

  廖英強在調查時也辯解,「其實我真沒掙那麼多錢,都是我的親戚們,要不然就是朋友。如果你朋友找你問一個股票,你難道不跟他講?我估計你也肯定會跟他講,但是他掙了錢會給你嗎?他也不會給你。但是證監會要罰,就連我朋友那些都一塊算在裡頭了,所以我也沒轍。」

  在面對證監會的調查時,巧舌如簧的廖英強一直在迴避,他用沉默、堅稱「不知道」等各種辦法拒絕配合調查。

  但即便如此,程強和他的同事通過縝密的分析和大數據的輔助,以薦股視頻為線索,對有關的交易信息進行分析,為了儘快固定證據,採用了集中作業的方式。「取證用了三四天,分析用了一星期,視頻內容需反覆確認,再將視頻發布時間點和交易行為做比對,以確認違法事實。」最後的證據鏈形成了完整的閉環,炒股資金來源和獲利歸屬都指向了廖英強,在充足的事實、證據前,廖英強利用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在微博、博客上公開評價、推薦股票,在推薦前使用其控制的帳戶組買入相關股票,並在薦股後的下午或次日集中賣出的行為得以確認,成了廖英強獲得天價罰單的主要依據。

  不過,在得到證監會「沒一罰二」的行政處罰後還及時錄視頻回應,廖英強不僅辯解「自己是為了教給觀眾炒股的技術才推薦具體的股票」,還聲稱「不缺少繳納罰款的財產,這件事相當於花1億多給自己做了個廣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姿態引發市場一篇罵聲。

  這次,廖英強被刑拘,他面臨的將不僅僅是罰款那麼簡單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嶽權利 HN152)

相關焦點

  • 揚言「1.29億罰款是打廣告」的廖英強被刑拘了,涉案還有7名臺灣人
    股市黑嘴廖英強被刑拘。          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發布藍底公告,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主持人廖某強夥同胞兄等人,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
  • "大忽悠"廖英強刑拘了!曾揚言"1.29億罰款是...
    本文原標題:《"大忽悠"廖英強刑拘了!曾揚言"1.29億罰款是打廣告",涉案還有7名臺灣人,專幹非法薦股勾當,賺大了》股市黑嘴廖英強被刑拘。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發布藍底公告,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主持人廖某強夥同胞兄等人,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記者了解到,上述的廖某強就是此前在證監會領了1.29億天價罰單的廖英強。
  • 「股市黑嘴」廖英強被刑拘,曾對證監會叫囂「1億罰款打廣告」
    曾叫囂「1億罰款就當打廣告」的廖英強被刑拘了!根據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昨晚微博發布的消息,包括廖英強在內的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為此,廖英強領到證監會1.29億元的高額罰單,成為官方認證的「股市黑嘴」。不過,那一句「1億罰款就當打廣告」也只是停留在口號層面,廖英強因拒不繳納罰款被列入資本市場「老賴」名單。 監管層提醒投資者,近期,打著「投資者教育」旗號的非法薦股活動增多,投資者應當高度警惕市場上某些「股評大師」,改變盲目跟風的交易習慣。
  • 叫囂1億罰款是在給我打廣告
    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發布藍底公告,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主持人廖某強夥同胞兄等人,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
  • 「投資界郭德綱」被刑拘,曾叫囂1億罰款是打廣告
    7月15日晚間,據上海經偵ECID官方微博通報: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仟和億視頻已停更客服聯繫不上,投資者抱怨一買就跌截至7月15日22:30分,仟和億、愛操盤網站尚能打開,其中,仟和億還在7月9日以「系統故障為由」解釋了未能按時播放視頻的原因,實際上,當天上海警方就前往了上海仟和億搜查,多名分析師被逮捕。
  • 股市黑嘴廖英強被刑拘,聘12名臺灣人冒充專家,被罰1億稱打廣告
    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發布公告稱,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主持人廖某強夥同胞兄等人,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從警方通報來看,廖某強即為原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主持人廖英強。
  • A股黑嘴廖英強被刑拘 曾被證監會罰1.3億卻稱是打廣告!
    廖英強此前因為先買股票後推薦股票等問題,被證監會罰了1.29億元,後因罰款未能及時繳納還登上「老賴」黑名單。  廖英強甚至還公開說這1.29億的罰款等於給他打廣告,自己的名字算是家喻戶曉。  根據刑法相關規定,上述行為嚴重破壞證券、期貨市場管理秩序,侵犯廣大投資者合法利益,涉嫌非法經營罪。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  3名臺灣人被刑拘4名臺灣人被取保候審  警方通報中顯示,有3名臺灣居民被刑事拘留,包括劉某榮、翁某堯、陳某農。
  • 股市黑嘴廖英強被刑拘,聘12名臺灣人冒充專家,被罰1億稱打廣告
    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發布公告稱,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主持人廖某強夥同胞兄等人,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從警方通報來看,廖某強即為原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主持人廖英強。
  • 廖英強利用微博、視頻薦股46次 被指「搶帽子」 罰款1.29億
    原標題:被罰1.29億,薦股名嘴認錯了  5月7日晚間,風波之中的廖英強回應了證監會對其處罰一事,在其接近23分鐘的視頻中,廖英強表達了自己此前因不懂法而違法違規,對於證監會的處罰,他表達將認錯改正,並按照證監會的要求,繳納罰款。
  • 一年前曾領1.29億罰單,竟稱「罰單就是打...
    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發布藍底公告,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主持人廖某強夥同胞兄等人,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記者了解到,上述的廖某強就是此前在證監會領了1.29億天價罰單的廖英強。
  • 「黑嘴」廖英強和他的臺灣分析師上海被捕,曾揚言被罰1.29億是「打...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實習記者 金璐 7月15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發布警情通報,公告近日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中3人是臺灣居民
  • 曾叫囂監管罰單是打廣告
    7月15日晚間,據上海經偵ECID官方微博通報: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利用廖某原財經節目主持人的名人效應,通過其實際控制的上海仟和億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愛操盤(上海),在未取得中國證監會經營、期貨投資諮詢業務許可的情況下,組織多名不具有證券、期貨投資諮詢從業資格的講師,向公眾分析、預測證券、期貨投資品種的行情及價格走勢,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
  • 「黑嘴」廖英強被抓,網售課程價格數萬……這次還能罰款當廣告嗎?
    7月15日晚間,據上海經偵ECID官方微博通報: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據介紹,犯罪嫌疑人利用廖某原財經節目主持人的名人效應,通過其實際控制的上海仟和億教育培訓有限公司、愛操盤(上海),在未取得中國證監會經營、期貨投資諮詢業務許可的情況下,組織多名不具有證券、期貨投資諮詢從業資格的講師,向公眾分析、預測證券、期貨投資品種的行情及價格走勢,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
  • 一大批臺灣股評人在上海被抓,老闆被刑拘
    本文轉自7月15日微信公號「中國基金報」。前兩天基金君曾報導過《突發,上海12名分析師全被抓!所犯何事?背後老闆竟是股市黑嘴,曾瘋狂操縱39股被罰沒1.3億!》。裡面提到,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上海警方出手,前往股市黑嘴廖英強的上海仟和億教育培訓有限公司,一口氣逮捕了多名來自臺灣地區的證券分析師。震動了上海的金融圈。
  • 聯手臺灣人專坑粉絲,罰1.29億無所謂,這種毒瘤是怎麼煉成的?
    原因是他組織了一幫臺灣分析師,賣課收一大筆錢不說,還利用課程大肆薦股割韭菜。按說這廖英強可不是頭次這麼幹,前幾年,他就自己先買股然後忽悠粉絲接盤掙了大筆黑錢,2018年因此被處罰1.29億,但這人撇撇嘴說,就當打廣告了,氣焰多囂張!
  • 非法薦股獲利被百萬罰款 蠱惑交易、黑嘴薦股屬操縱行為
    新京報記者帶你一文看懂非法薦股。未獲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許可活躍微博微信社交網站在證監會披露的行政處罰書中,詳細記載了從事非法薦股的馬百亞、王會潔的違法行為的經過。通過調查,新京報記者發現,儘管監管部門一直以來重拳出擊非法薦股,但非法薦股仍然屢禁不止,不少自稱炒股大師、炒股專家、從事薦股的人活躍於微博、微信等平臺。一般來說,由一位自稱炒股專家的人公開表示,自己在某時建議所有人清倉、減倉或增持某股票,聽從自己建議的人都獲得了數量不低的收益或避免了可能發生的損失。
  • 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 股市黑嘴廖英強被刑拘
    一年前由於操縱股票被證監會罰沒1.29億元,股市黑嘴廖英強在資本市場上有了一段「黑歷史」。但未曾料到,在最近的一年裡廖英強不知悔改,開始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非法獲利金額巨大。據上海警方通報,廖英強等8人因此已被刑拘。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廖英強實際控制的平臺官網發現,廖英強團隊人數達20人,平臺薦股費用高達萬元以上。
  • 拒繳罰款已成「老賴」
    來源:中國證券報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 ...多元給自己「打廣告」的那個人被依法刑拘了!揭密「黑嘴」廖英強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朱寶琛7月15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發布了一則公告,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公告稱,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廖某強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 90後小夥和老婆非法薦股三年獲利268萬 被罰537萬
    儘管比例較低,但放在全國1.4億股民這個基數上看,從網上尋求「老師」薦股的股民數量也不少,這就給一些人可乘之機。  近日證監會官網就發布了一起案例,河南濮陽一對小夫妻,控制23個微博帳號發布薦股和買賣時機等證券投資建議,向客戶收費非法獲利268.64萬元,最終被罰沒537.28萬元。該案件再次給股民提了醒,炒股不要隨意相信網絡上的所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