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用「讀書圖片」管窺「閱讀習慣」

2020-12-21 紅網

   日前,一組《廣州小學生機場席地而坐看書》的圖片,在網絡上被刷屏。這些孩子來自於廣州東風東路小學。7月4日深夜,30多名來自該校四、五年級赴英遊學團的學生在廣州白雲機場候機。當得知航班晚點後,這些孩子並沒有產生焦躁情緒,紛紛從書包裡翻出準備好的書本,捧著書席地而坐,沒有一個玩手機的。有老師將之拍下發給家長,家長傳到網上,由此紅遍網絡。

   稍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讀書的場面並不能代表小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只能說,這種閱讀圖書的候機方式很文明,也讓我們看到了愛學習、愛讀書的民族希望。同樣的道理,日本孩子在機場候機集體讀書也不能說明什麼。不少網友將此與中國孩子對比,稱中國孩子只會玩手機。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用一張日本孩子讀書的照片概括整個日本孩子的讀書習慣,用自己身邊的現象概括整個中國孩子的閱讀現狀。

  當西安某小學生也出現了同樣讀書候機的畫面,有人卻站出來說,「這是作秀」「這是學日本小孩的」。廣州小學生也出現了此做法,相信還會有其他地方的學生這麼讀書候機,這些都說明全民閱讀的理念正在深入教育界,程度如何另當別論,並非是模仿誰,一個讀書候機的做法用得著模仿嗎?不否認日本有些方面的發展超過中國,但中國在航空航天、核能等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其他各方面發展也在蒸蒸日上,何況,日本曾經是中華文明的膜拜者和追隨者,我們怎麼能妄自菲薄?這就像國人瘋狂上日本買「中國製造」的馬桶蓋一樣,是一種純粹的盲從行為。

  閱讀習慣不是一個讀書場面能涵蓋的,同時,廣義閱讀是個大概念。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鑑賞、評價和探究事物的思維過程。不是說,非得讀紙質的書,才是閱讀,電子書籍、網絡資源、音頻視頻資料、電視節目等都是獲得知識,啟發思維的閱讀活動。甚至有個體育節目的主持人說,閱讀足球。閱讀活動不僅要關注內容選擇,還要關注閱讀思維,更要關注閱讀情趣。同樣是在地鐵上、車站裡捧著書讀,有的人在讀經典,有的人卻在讀涉黃的不良書籍。

  當然,「中國的孩子只知道玩手機」的聲音,也絕非是空穴來風。「不刷屏只讀書」引發熱議,至少透露出,「不刷屏只讀書」這種現象很稀缺。由於過早接觸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許多孩子對手機產生依賴,淪為小小的「低頭族」。孩子沉迷於手機,將大量分散學習的興奮點和注意力,年齡越小危害越大。可能是這樣的憂慮導致了上述的感慨。

  培養閱讀習慣,推進全民閱讀工程,重要性不言自明,也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需要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我們需要有緊迫感,但也應該要有信心,而不是動輒就覺得不如人、妄自菲薄。

  文/雷金

來源:紅網

作者:雷金

編輯:夏熊飛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6/07/10/4672209.html

相關焦點

  • 棲說讀書:怎麼培養讀書習慣和五月的閱讀計劃和書單
    新的開始,假期的開始也是五月的開始,今天回顧自己四月閱讀的情況,並介紹一下五月份閱讀計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評論,共同讀書。四月讀書情況復盤四月的讀書目標: 培養精讀慢讀的習慣執行方法:1、加入對賭讀書群,每日輸出手寫版讀書筆記2、教就是最好的學,定期輸出文章在百家號結果:完成每天讀書打卡的目標,共計閱讀失敗者的春秋100頁,總共輸出文章6篇,手寫讀書筆記46頁。
  • 不做懶爸虎媽,5點讓孩子輕鬆養成閱讀好習慣,享受讀書才是關鍵
    但是快節奏和高壓力的社會形態下,成年人大多利用碎片時間快速手機瀏覽,但是都是有追求的父母們,都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期許目光和未完的夢想全部壓在了孩子身上 ,讀書,必須讀書,養成閱讀的習慣必須讀書!【我也是最近才開始規律化地跟孩子一起培養閱讀習慣,開始並堅持比著急焦躁和三分鐘熱度重要的多。】
  • 讀書有什麼用?查理·芒格:我見過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閱讀的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上常有人問:讀書有什麼用?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2. 父母做好榜樣「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這是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在百萬暢銷書《朗讀手冊》中的觀點。
  • 讀書札記:在閱讀和旅行中學會欣賞-讀書筆記摘抄
    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在閱讀時,人們或摘錄各種精彩詞句、至理名言,或歸納書中的重點內容,或表達對文章內容的感受體會,形式多樣。它既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也是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的一種好方法和好形式。以下內容是讀書札記:在閱讀和旅行中學會欣賞-讀書筆記摘抄 ,供大家參考!
  • 讀書記不住不是你的問題,掌握閱讀方法可以改變讀書狀態
    有意識地進行閱讀。隨身帶一本書,每天至少讀5分鐘,養成閱讀習慣。每天比前一天早起5分鐘,養成時間習慣。讀書時準備螢光筆、便利貼等工具,養成讀書的儀式感。03.關注大腦的閱讀偏好,用簡潔的方式呈現內容。大腦面對複雜的知識、密集的數字會感覺難以理解或者沒有耐心,可以利用圖片、思維導圖、PPT、影音等方式表現。04.控制好精力,達到最好的閱讀狀態。
  • 《閱讀7堂課》:不是讀書難,而是你不會讀書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不能好好閱讀,但其實,閱讀不是拿起書讀就好了,真正的閱讀其實是有技巧的。最近看了一本書叫《閱讀7堂課》這本書是由秋葉和秦陽所著,書中主要為大家分享,如何去閱讀一本書。其實,我們很多人,有時候讀書沒耐心,有時候讀書後無法吸收。
  • 讀書,讀書,還是讀書!
    查理芒說:我回顧一生,遇到無數各行各業的精英,沒有一個人是不閱讀的——一個都沒有。書山有路勤為徑,一本好書匯集了一位精英人士的思想精髓,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高人對話。2021年1月6日我在石家莊宅居,既然不能出去,不妨靜下心來,找一本書讀。
  • 龍江讀書月|「閱讀戰疫情 書香伴成長」讀書活動
    最美四月天,讀書正當時,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因今年受疫情影響,師生不能相聚,為了鼓勵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結合當前「停課不停學」的形勢,湯旺縣第一小學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了「閱讀戰疫情書香伴成長」讀書活動,展示同學們居家讀書風採,「讀好書,好讀書」 ,讓讀書成為一種良好習慣
  • 讀書筆記——學會做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同樣的起跑線,別人都已經開始拿稿費了,他卻連基本的書還沒看透,又怎能寫得出來,又如何變現呢?關於讀書筆記的重要性,我們不多做闡述,現在直接開始講乾貨:如何做讀書筆記?一、常用劃線折頁法這是我們從小就在用的方法,實踐證明,最簡單最樸素的方法往往最好用。前面一講,我們說到了快速閱讀的方法的第一步速讀環節,就要使用劃線折頁法,能最快找出記憶點,剝離書中框架。
  • 世界讀書日 看港澳臺如何推廣閱讀文化
    來源:新華網為推廣閱讀風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閱讀一直是人們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港澳臺地區也在通過各種形式推廣閱讀文化。圖片來源:香港公共圖書館網站在每年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香港都會舉辦「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今年的創作比賽以「我的圖書館」為主題,旨在通過比賽來鼓勵兒童和青年人擴展閱讀領域,暢遊書海,豐富生活。除此之外,香港公共圖書館還會舉辦文學節、讀書會等各種閱讀活動,來促進全民閱讀。
  • 今日安徽:合肥市圖書館免費發手機讀書卡 開啟全民閱讀
    今日安徽:合肥市圖書館免費發手機讀書卡 開啟全民閱讀 資訊標籤: 合肥市圖書館 免費發手機讀書卡
  • [瑞讀書]閱讀是一種享受——《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作者:瑞(本文系原創,歡迎轉發分享)毛姆的讀書隨筆《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我花了整整十天慢慢品讀,這樣的書也適合慢慢翻看。本書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怎樣讀書才有樂趣」和第三部分「怎樣思考就有怎樣的人生」是毛姆作為一位作家以及讀者的讀書心得以及對哲學的見解;第二部分「怎樣的人寫出怎樣的書」是毛姆就熟悉的文學巨匠之為人、信仰、感情、生活及品行作介紹,他反對將巨匠「神化」,在他筆下,狄更斯、巴爾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耽溺享樂、佯裝氣派卻負債纍纍的普通人,很多作家實際上也是「人性弱點的俘虜」。
  • 讀書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體的閱讀
    不去讀書,就是一個郵差,風景過眼就忘,就算踏破鐵鞋,又有什麼用處呢?閱讀不僅僅會讓現實的旅行更加豐富,更重要的是能讓精神突破現實和身體的桎梏,來一場靈魂長足的旅行。《小窗幽記》中有兩句詩: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哪怕是身處深山,閱讀也能讓精神插上翅膀,來一場跨越地域千萬裡,時光千百年的精神旅行。
  • 從香港書展看港人閱讀文化 揭秘香港讀書習慣
    消費主義至上,實用主義為王的香港人,每日與時間競爭,什麼事情都追求快、快、快,忙到根本停不下腳步,靜不下心來讀書。但也奇怪,在這樣一個被稱作文化沙漠的城市,卻綻出一朵「沙漠之花」,每年夏天書香四溢,舉辦著中文世界最大的書展,將兩岸三地名作家匯聚一堂,談書也談心,香港書展至今已是第26屆,去年入場人次更是突破百萬大關,是城中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也讓越來越多的讀者通過書展這個窗口認識世界。
  • 讀書無用?其實是你沒找對閱讀方法,解法就在這裡!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不斷加速,真正能靜下來讀書的人並不多。甚至有人會認為,人都忙著賺錢,忙著照顧家庭,忙各種各樣的事情已經夠嗆了,讀書還有什麼用?讀書真的無用嗎?恐怕不是。恰好相反,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閱讀和學習是保持自己思維創新和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有效手段,讀書也是低投入高回報的一種學習方法。
  • 偷偷告訴你21天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
    我們特意為你準備了第2期的【21天讀書踐行營】。【21天讀書踐行營】的初心,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愛上讀書,培養讀書的習慣。讀書和早起是改變人生的槓桿,通過對讀書習慣的養成,進而在人生的其他方面也培養良好的習慣,為自己的未來努力,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 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
    喜歡讀書的人更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探索新的世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維。真正喜歡讀書、能夠堅持讀書的人,往往都是求知慾旺盛的人,知識探求的邊界越長,越感覺到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我有一位關係很好的朋友,她就是從小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上學期間就喜歡讀書,家裡出了習題就是喜歡的書,大到歷史小到青年短文,每天都會花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去閱讀,歷史、古詩詞、中國文化講解、小說等等。
  • 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閱讀吧!
    ——武進中隊戰士李佳興讀完《血疫:伊波拉的故事》與戰友分享心得體會淮安支隊組織開展「閱讀、月讀、悅讀」系列群眾性讀書活動。通過優秀書目推薦、理論之星評選、淮武大講堂、故事會等活動,積極引導官兵把閱讀當成常態化學習的好習慣,使官兵從書中汲取知識,拓展視野,激發投身強軍實踐、愛軍精武的熱情。
  • 父母應如何陪伴孩子並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以下三種方法對你有用!
    兒童閱讀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陪伴。小的時候的陪伴是親子共讀。大點的時侯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的陪伴,比如孩子讀書你看報。陪伴孩子閱讀應從小抓起。就像白巖松的白式教育,一開始鼓勵孩子看閒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興趣培養起來了再鼓勵孩子看正書。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 廣西人讀書少?功利化閱讀何時走向精神化閱讀?
    廣西開展系列活動,喚醒廣西人的閱讀意識,推動全民閱讀。     ①、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從2013年起組織開展「八桂貧困學子助讀行動」,每年資助2000名貧困學生閱讀。     ②、尋找廣西「最美閱讀追夢人」活動。     ③、全民閱讀「六創建」系列主題活動。     ④、舉辦「廣西書香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