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高中同學參加某攝影比賽投票活動,票數最高的參與者會獲得一份還算不錯的禮物。投票時間居然長達一個月,每天對同一選手投票,於是,群裡每天都是投票後截屏的圖片,票數信息,以證明自己幫忙投票了。開始幾天還不覺得,在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裡,每天這樣的刷屏信息可真有點讓人受不了,想想還有10多天才能結束這次投票,果斷退出了同學群。
想問問主辦方,這樣靠刷票上去評選出來的第一名有什麼意義?誰的熟人多、同學多、親戚多、朋友圈多,誰就可以拿到第一名,真正有實力的沒有這些圈子呢?在沒有深入掌握任何信息的情況下,只憑著同學的一句請求就不停猛戳,評獎的專業性自是蕩然無存,嚴肅性也早就遁形天外,這樣的投票評比不知道還有多少公正可言?通過如此渠道投出的各種結果,純粹地就是為了曬人脈,裡面的水分就可想而知了。這種種不堪,舉辦組織方難道不知道嗎?投票依然如火如荼地繼續,然而,個別參賽者為了贏得比賽,竟然通過投票群刷票,甚至直接用錢來買票。要知道,這是個物質向上的娛樂時代。沒有利益,誰會發起這樣的無聊的活動?
另外,群裡還時不時的進行一些婚禮,壽宴,升遷的人情邀請,事後還在群裡曬人情簿子,誰送了多少禮錢,大家一目了然,搞得沒有去的同學很沒面子。說實話,有些同學畢業後幾十年都沒有來往過,見面都不認識了,有事了組織者在群裡一通知,好像是必須完成的任務。關係好的禮尚往來很正常,關鍵是那些很普通的同學關係,相距又甚遠,有必要湊這個熱鬧嗎?有些同學甚至收到禮錢後,直接將原本相互添加的個人微信刪除了,很是不理解這些同學,到底是同學情重要,還是禮金重要?
現在微信群裡都是這些學生參加某個比賽,需要投票點讚;老師參加評選,要幫忙投票;餐館參加美食比賽,也要投票;還有幫忙砍價賣東西的等等數不勝數。相信騰訊公司推出微信的初衷肯定不是這樣子的,但現在已經變味了,變味的東西再好也失去了固有的美味。凡事建立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之上,過分了就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