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季節;秋天,是一個熱烈而深情的季節;秋天,是一個爽朗又能獲取喜悅的季節。趁著秋意正濃,秋色正好,到鞏義,開啟一場尋秋賞秋之旅。
地點:鄭州市鞏義市新中鎮新中村
費用:門票20元
路線:市區—王城大道快速路—連霍高速公路—連天線—張祜莊園
距離:100公裡左右
建議遊覽時長:1個小時
在鞏義,一直有「西康東張」的說法,「西康」指的是康百萬莊園,而「東張」指的便是張祜莊園。
張祜莊園,又名柏茂莊園,佔地面積約 25 畝,現存13個院落,基本屬於豫西地區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緊湊,迂迴盤旋,四周修有寨牆。張祜莊園庭院內青磚砌築月亮門、懸山門樓、等獨具特色,上下層之間有磚砌臺階相通,迂迴曲轉,洞洞相連,幽邃莫測,是一處集農、官、商風格為一體,布局嚴謹,規模宏大的明清莊園。
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明代時,張氏家族因避兵亂由安徽的鳳陽遷到這裡。清道光年間,張家第十六世張輝明開錢莊,看到自家窯頭古柏樹蒼勁挺拔、枝葉繁茂,遂取「柏茂」作為錢莊字號,民間俗稱「柏茂家」。後世張祜聚財有道,是顯赫一方的大財主,故得名「張祜莊園」。
現在看到的1、2、3、4號院建於清末和民國,相鄰的5、6、7號院建於明朝,至今已經歷了400多年的滄桑歷史,見證一段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歲月。
抗戰時期這裡曾是豫西八路軍一支隊司令部和豫西行政專員公署所在地。莊園的1、2號院現已開發建設為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並獲得了「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鄭州市社科普及教育基地」「鄭州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稱號。紀念館現有展室50餘間,布展歷史照片近500張、文物200多件,原景再現展室4個。
紀念館通過大量照片、文物、繪畫和文字,揭露了侵華日軍轟炸、焚燒、搶掠、屠殺、殘害婦孺、製造細菌戰、毒氣戰等滔天罪行,再現了豫西抗日根據地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恢弘歷史畫卷。
溫馨提示:去張祜莊園,需要走一段鄉村自建道路,該路段路況不是很好,路很窄,也不好掉頭和錯車,駕車時一定要小心。
遊罷張祜莊園,可到鞏義南山旅遊通道,體驗「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遊」。
鞏義南山旅遊通道串連起了鞏義南部的米河、新中鎮、小關鎮、竹林鎮、涉村鎮、大峪溝、北山口鎮等鎮,通道旁景區美景與溪水、綠樹與村落交相輝映,被網民稱為「最美公路」 「騎行者的天堂」,新中鎮入口距離張祜莊園不過一公裡。
金秋十月,白露為霜,「最美公路」兩旁漫山的紅葉像火一樣被秋風點燃,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煥發出一場濃墨重彩的絢爛。
鞏義南山旅遊通道有數十公裡長,有新中驛站、南嶺驛站、慈雲驛站等驛站,這些驛站也是觀景的最佳地點,您可以登上驛站,俯瞰層巒疊嶂,禾木與櫨紅、松綠以及薄霧籠罩的遠山,一起裝扮出層次分明、絢麗多彩、如詩如夢的水墨意境,美得炫目,令人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南嶺山上的石頭很有特色,喜歡觀賞石的朋友不要錯過。紅葉與奇石,構成了一幅幅自然野趣而詩意的畫面。而在「海拔800夜市」觀景平臺,不僅可以觀賞紅葉,而且有不少飯店,小攤點上還有農產品售賣。
溫馨提示:鞏義南山旅遊通道彎多彎大,而且距離長,駕車時,無論上坡或下坡,多用抵擋,保持車距車速。
鞏義環山而建的「南山旅遊通道」,串連起了鞏義新中鎮楊樹溝景區、新中鎮雪花洞風景區、小關鎮蝴蝶谷景區、竹林鎮長壽山景區、涉村鎮盤龍山九蓮洞景區、大峪溝青龍山慈雲寺景區、北山口鎮青龍山後寺河景區等眾多景區,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喜好,挑選幾個細細玩賞。
浮戲山雪花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鄭州市西南的鞏義市新中鎮,面積34.5平方公裡,分為7個景區,主要自然與人文景觀126處。景區有100多座山峰、108條溶洞、200多座廟宇、30多座古城寨堡、18條大峽谷、68種野生花卉和覆蓋率達89%的森林組成中原大地上一幅燦爛的山水畫。最著名的雪花洞由石葡萄、石珊瑚、石花(即雪花石)等自然組成了173米的「雪花長廊」,宛如一座地下水晶宮。
長壽山:位於鞏義市竹林鎮,是竹林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8.7平方公裡,進入景區,漫山青木疊翠,如詩如畫。在這裡,望遠山近景,登山間步道,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竹林長壽山紅葉達數平方公裡,是中原地區面積最大、種類最多、觀賞周期最長的紅葉觀賞區之一。每逢金秋時節,漫山紅葉與遠處的山峰組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吸引眾多遊客慕名來到這裡,找尋心中那一抹暖紅。
青龍山慈雲寺風景區:位於鞏義市大峪溝鎮南部,總面積51平方公裡,有原始次生林2317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2%;慈雲寺佔地面積約60畝,在近兩千年的歷史中,曾有十餘次大規模重修。現在的慈雲寺,是在明朝寺院的原址基礎上修復和重建,完整保留了當時的建築格局。深秋時節青龍山慈雲寺景區內,山紅水秀,五彩斑斕。紅葉碧水、青山險峰絕妙搭配,令人陶醉,不忍歸去。
(張寶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