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個星期五離婚了。」
趙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喝了不少酒,如釋重負般深深呼出了一口氣。
我們本想還勸她一番,不料趙姐擺擺手,愁唐·羅隱《自遣》從她的口中輕輕呤來: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
這也許就是作家的有感而發吧。趙姐是專欄作家,文筆情感細膩,而趙姐的人生感情卻沒有她的文筆那樣細水長流,反而差點死於非命。
十年前也是這裡,趙姐宣布她已經領了結婚證,可當天的她並沒有一點喜悅之情,反而捂著臉嚎啕大哭。
十年後的今天,她一臉清淡描寫自己離婚了,一臉的喜悅之情。
趙姐說:在這段錯誤的婚姻當中,真真切切被毀的是自己。
01 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
現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每個人也都越來越害怕走進婚姻的殿堂,可實在又架不住外在的因素、七大姑八大姨勸說、朋友同事異樣的眼光等等因素而選擇為結婚而結婚。
趙姐就是在這樣的外在因素下,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女孩子22歲就該結婚啦!不然很難招到上門女婿。」這句慫恿下,22歲那一年,就與自己的先生上午見面,下午就領結婚證了。
更可笑的是,領了結婚證之後先生才對趙姐說,自己是為了結婚而結婚的。
先生的這種結婚目的只是想要脫單而已,並沒有給結婚賦予太多的意義。婚後也沒有了賺錢養家的動力。
趙姐在婚姻中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自然非常的失望,她會按照她自己的標準去要求男人,但是男人沒有配合她,結果兩個人的矛盾越來越深。
在一邊養家一邊生養照顧孩子雙重壓力下,趙姐最終休克了。
重生之後的趙姐對先生說:想不出一句話可以準確的概括我們之間的關係,似遠似近而又曖昧不清,忽冷忽熱而又習以為常,給點甜頭,又怕自作多情,什麼都不是,卻也不想放棄。
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人一輩子那麼長,何必為了結婚而結婚!
02 不要以為年齡不是問題
當趙姐在登記結婚時,男方的哥哥就提醒趙姐,你才22歲,但是男方足足比你大了15歲。
當時趙姐到底還調皮地回答了男方的哥哥,「老話不是說嘛,身高不是距離,年齡不是問題。」
可十年後的今天,趙姐為這句話深感後悔。
按照道理,男方比趙姐大整整大了15歲,應該比較會照顧人,應該比較會顧家。可現實是,男方不僅幼稚的像個巨嬰,而且還什麼都不想幹,還屬於那種口袋有幾百塊錢就不想幹活的人。
最重要兩個人的年代不一樣,對錢對家庭對孩子的觀念都不一樣。
趙姐始終認為生活需要很多的錢,要拼命的努力才能供應得了孩子上學讀書。而她的先生就不這麼認為,她的先生追求的是健康美容,修身養息,一天上八個小時的班,還請四個小時的假回來休息。
這樣的生活狀態,導致趙姐兩個孩子無緣於人事,導致趙姐在生孩子的時候,先生都沒有一分錢,在休克的時候也是沒有一分錢。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而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
珍愛網專家表示,年齡在婚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年齡不一樣,就代表的年代不一樣,三年一小溝,五年一大溝。就代表著在後期的婚姻磕磕碰碰當中就會有很多的矛盾,所以奉勸未結婚的女性要特別的注意由年齡而牽帶的三觀問題。
03 不要為了家庭而一次次寬容
我在東莞打工時就遇到這麼一位上司,她的先生是公司財務部的經理。
因為工作的關係,飯局就特別的多,酒足飯飽之後豔遇就不得了。
來上司總是因為想要顧全家庭的名聲,而一次一次的忍讓和寬容,這份忍讓和寬容沒有換來這份婚姻的長久,反而丈夫出軌一年多後便迅速向她提起了離婚訴訟。
女人在婚姻中的一味忍讓只會換來男方的得寸進尺。
網上曾經有一個報導說妻子為了老公吃了15年的避孕藥得了乳腺癌,老公存款幾百萬卻不願掏出來給他治療,男人說現在一個重疾至少都需要花個50萬治療費,50萬可以再娶一個年輕漂亮的老婆回來。
你看現實多麼殘酷,清醒一點吧,女人在婚姻當中,女人只有健康的身體才是自己的女人,只有經濟獨立才會有人格魅力。
不要為了家庭而一次又一次的寬容,這種寬容最後會成為反侵我們的毒藥。
女人想要獲得幸福後的好一點的家庭獲得穩定的婚後生活,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寬容。
04 愛需要付出,家需要共建
養孩子是不容易的,特別的燒錢。需要兩個人各司其職,共同合作才能讓這段婚姻幸福美滿。
家是一個棲身的場所,這個環境也需要兩個人共同來建設。財富也需要兩個人共同來創造。
夫妻有商有量,婚姻才能幸福萬年長。
周國平先生曾說過:愛,就是沒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設前提的寬容。
為了家庭而付出的愛,應該是這樣的:我懂你的不容易。
為了家庭而付出的寬容,應該是這樣的:願意容忍你的小脾氣,但也願意為了你改變我自己。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如果只有一個人默默的付出,那麼這段感情是走不到最後的。愛情從來都是獨木難支。一個人的忍耐力終究有限,留給你的只有後悔莫及。
愛終究的本質還是平淡,家庭的生活永遠沒有高潮,需要的是兩個人互相寬容,更需要兩個人相濡以沫。
希望未來的你找一個三觀相合的人,這樣日子過起來相處不會太累。
願未來的2020,你我都有人疼,有人愛!
作者:米月,社群運營師,專欄作家,多平臺認證優質創作者,理財愛好踐行者。歡迎關注我相互學習相互成長。
20年後再看《範進中舉》,範進不僅功成名就,而且還是這樣的人
《能耐》告訴你:如何能成事?怎麼能持續成事?
晚上輔導作業越教就越生氣,對於一年級的孩子,這樣做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