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底,我們自駕從上海,經重慶、閬中,一家人在甘南扎尕那小住了2晚,徒步了仙女灘、仙女湖、老虎嘴和一線天,在所住的業日村的觀景臺,觀日出;在達日村的觀景臺,賞夕陽照耀下的扎尕那神山,我們一家今日將離開扎尕那,前往約100公裡之外的郎木寺。
再見了,扎尕那!(攝於仙女灘,午10點)
扎尕那的經幡(攝於傍晚路邊)
經過20多公裡的下山路我們駛出了扎尕那,一路上路況依舊很好,來往的車也不多,但要小心急彎與路面沉降,以及四處遊蕩的牛羊。
出山後,走省道S313,一路伴隨著我們的是白龍江,風景很好,不知不覺我們已由甘肅迭部進入四川若爾蓋境內了,穿過紅星鎮後,右拐駛上了國道G213蘭磨線(這條國道,後面我們將經常走),除了部分在修路,總體路況還是不錯的。
遠處的大石頭,刻著「紅星鎮」。
遠處就是若爾蓋草原?
沿G213不久,就進入G345來到了郎木寺鎮了,這裡隸屬於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同時也隸屬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共同管轄。
郎木寺鎮上有兩座郎木寺,一座位於白龍江北,是金頂的甘肅郎木寺(安多達倉郎木寺);一座位於白龍江南,是白頂的四川郎木寺(格爾底寺),兩座寺廟均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兩寺之間,不但隔了一道白龍江(白龍江到此,已經成了一條小溪了),而且兩寺之間還有一座郎木寺清真寺。
三座寺廟,相隔都只有百米之內,藏、回兩個民族,和平共處,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據一方地存在著,曬大佛、做禮拜,人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信仰的執著。
不禁要感嘆,千百年來,我中華不僅是各民族大融合,而且也是各宗教信仰大包容。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從未像歐洲那樣,發生過宗教戰爭,這也說明了中華文明之偉大。
甘肅郎木寺的大門
四川郎木寺的大門
郎木寺清真寺
從網上了解到甘肅的郎木寺金頂更漂亮、更有層次,於是我們選擇了前往甘肅郎木寺,現階段是免票的(票價20元)。
郎木寺遠景
僧人與佛塔
郎木寺近景
郎木寺的金頂
金鹿與法輪
精美的大殿
藏民背影
打鬧的少年僧人
僧鞋,它的主人正在大殿裡念經。
郎木寺鎮街景
背著小弟弟的藏民少年
我們午餐的小店,菜量不大,價格小貴。
參觀郎木寺大約花了2小時,在小鎮上閒逛,吃完午飯後,我們出發前往合作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路上將途徑尕海和桑科草原以及若干個溼地觀景臺。
進入甘南後,我們發現,尕(gǎ)這個字,經常在路牌上看到,很多路名、地名都用到它。尕是「小」的意思,青海、甘肅的方言裡常用到它。
於是離開郎木寺鎮,駛上G213不久,我們前往尕海,路上遇到個溼地觀景臺。
已不記得名字的路邊觀景臺
觀景臺上遠眺
駛出郎木寺鎮約40公裡,來到尕海,尕海全稱甘肅尕海則岔自然保護區,還是一個國家級溼地保護區呢。整個保護區還是很大的,尕海景區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特殊時期景區免門票,停車費5元。沿著木棧道從停車場到湖邊,大約1.2公裡,木棧道兩旁是溼地、野花。
遠處是溼地木棧道、觀鳥臺
尕海湖
湖邊的木棧道
尕海溼地
不到一小時的尕海漫步,我們離開景區繼續出發了。前行約85公裡在一個岔路口,左拐進入縣道X408,一條穿越桑科草原的公路,全程約50公裡,穿過桑科草原可以到達夏河縣及拉卜楞寺。這條縣道路況很好,傍晚草原的風景也很美,一進入縣道不久,兩邊就是大片的草原與成群的牛羊。
桑科草原、牛羊、寺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上正在吃草的犛牛
吃草的羊群
越往草原深處開,感覺放牧的牛羊群就越少了,在桑科草原穿行大約15公裡後,考慮到行程安排,我們原路返回去往合作市區,入住了一家頗具藏族風格的酒店。
藏式酒店大堂
藏式酒店大堂
大堂的藏式雕梁
今晚將入住於此,明天我將繼續我們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