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文玩古董寶貝,做個識貨人】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強盛時期,其國力甚至遠超同一時期的西歐國家。
作為現代人來說,要了解一個朝代的實力,亂世看武器和生產工具,盛世則看娛樂文化產物。所以要感受大唐盛世的繁華,我們可以從唐朝遺留下來的文娛遺物作為參考。
而許多文物愛好者表示,如今要感受最豐富、最準確的唐朝建築和文物,必須到日本奈良。
每年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日本奈良總是集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文物研究者和愛好者,排著很長的隊伍,順著隊伍到達的目的地——正倉院。
正倉院是迄今保留最全面、最豐富、最有價值的唐朝藝術品寶庫,位於奈良東大寺,建於8世紀中期的奈良時代。這裡珍藏了日本聖武天皇生前最喜歡的貴重物器,其中一大部分,是中國唐代東渡的文物珍品。
國內留存下來的唐朝器物並不完備,而且多依賴於考古發掘。而在日本的正倉院,這些唐朝的文物均是遣唐使和留學生帶回日本獻給天皇的,這些文物是被十分嚴謹的珍藏了上千年,所以保存品相完好,遠超一般墓穴出土的文物保存的水平。
這些保存完好的盛唐文物包括書畫、佛經、樂器、刺繡等。比如這把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是唐朝遺留下來的傳世孤品,全世界的人想要看,只能來日本正倉院。
當初聖武天皇收藏的都是唐朝的精品,同樣非常崇拜唐朝的文化。這些東西不只是收藏,更是對於唐朝文化的臨摹。
在正倉院中復原的聖武天皇書房中,擺放有古箏、圍棋、茶具、毛筆書畫等器具,而這些器具在正倉院中能一一找到唐代的文物,如大名鼎鼎的金銀平文琴、彩漆星羅圍棋盤、雙六(唐朝時期棋盤遊戲)等。
本來這些只是天皇的收藏,在這1000多年的時間僅有12次清點曝晾。自1946年正倉院現代化展陳設施逐步完善,才規定每年秋高氣爽的時候,向民眾展示這些世紀瑰寶,展期僅為兩周。
但是珍藏總有疏漏的地方,最令人遺憾的是原本正倉院原本收藏有「大小王真跡」,即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在同一副紙上寫作的真跡。但是在收藏16年後被嵯峨天皇借覽,之後沒有歸還,從此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