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公布月球飛行器,將在2024年登月,2117年帶60萬人到火星

2020-12-10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在今年7月份,伴隨著火星探測窗口期的到來,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作為阿拉伯世界的首個火星探測器,成功於日本發射朝著火星前進。如今,阿聯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月球,計劃2024年發射登月飛行器。

阿聯「拉希德」號探測器2024年登月

提到阿聯,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土豪」,大家都知道阿聯有石油,卻不知道阿聯在太空探索方面,也是野心十足。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期的一篇報導,阿聯聯合酋長國宣布,在2024年,將發射一架名為「拉希德」的小型登月飛行器,它在抵達月球後,將進行月球探測、月球研究等一系列工作,目前,「拉希德」已經正式立項,將進行一系列的研發、建造等工作。

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阿拉伯世界的首個月球探測器,「拉希德」同樣讓人充滿期待,目前,他們計劃建造一輛重量約為20斤左右的小型月球車,這樣才可以確保首個探月任務順利進行。

當然,和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一樣,「拉希德」作為阿聯的月球探測器,同樣也只是「掛名」,或者更加直白一點來說,阿聯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實力技術去研發「拉希德」,需要和某個太空機構,或者是商業太空探索公司合作,進行研發製造、發射和著陸控制等一系列工作。

雖然還是一如既往的「貼牌」,但是阿聯資金實力雄厚,不管過程如何,只要「拉希德」能夠順利登月,就等於阿聯成功加入月球「天團」,未來也將和其他國家一起,瓜分月球上的各類資源,讓自己成功在太空中,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拉希德」去月球上找什麼?

其實在太空中,除了地球之外,月球就是人類最熟悉的星球了,畢竟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外星球。

從「拉希德」的登月時間來看,2024年,美國也將重返月球,同時也將和日本等多國攜手,一起進行月球開發計劃。那麼,「拉希德」究竟去月球上研究什麼呢?

研究者表示,作為一臺小型的月球車,「拉希德」的重量和我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相比,重量僅有四分之一,這也讓它體積更輕,在月球上可以更容易進行深層次的探測工作。

除探尋月球表面外,"拉希德"還將研究太陽風對月球輻射的影響,這一研究在過去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詳細進行過,如果未來人類需要在月球上長期居住,就需要詳細掌握月球表面的輻射環境,尤其是太陽風引起的月塵帶來的電荷。

此外,阿聯方面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除了「希望號」和「拉希德」之外,未來,阿聯還有一項耗時約為100年左右的「火星改造計劃」,也將很快就要展開。

阿聯的「火星2117」計劃

什麼是阿聯的「火星2117」計劃呢?簡單來說,就是阿聯未來將在火星建造一座屬於阿拉伯世界的火星城市。

我們都知道,對於人類來說,早已經將火星看作「第二家園」,特別是進入21世紀之後,火星改造計劃,也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在2017年,阿聯第一次發布了「火星2117」計劃,表示在2117年,將帶領60萬的地球人,生活在火星的城市上。

不過,想要移民到火星上並不容易,畢竟火星和地球的氣候環境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人類想要移居火星,就需要改造火星,而阿聯卻認為,只需要在火星上建造一個巨大的3D圓頂透明玻璃罩,阻擋外界輻射,然後在內部模擬地球氣候環境就可以。

更加直白一點來說,如果這項計劃成功實施,等於未來人類是生活在火星的「玻璃房子」之中,由於建造成本較低,也讓這項計劃被很多人看好。

不能否認的是,雖然阿聯在2014年,才擁有自己的航天局,但是因為有錢,阿聯的航天事業發展還是非常迅速的,畢竟從發射火星探測器到決定發射登月車,只用了6年的時間。

未來不止是阿聯,2025年之前,美國、中國、以色列、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多個國家,也都會陸續登月,或者是發射探測器,屬於人類的太空時代已經來臨了,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11月12日文章《阿聯發力太空探索 「拉希德」2024年登月,或成阿拉伯世界首個登月飛行器》

相關焦點

  • 2024年登月,22世紀移民火星,阿聯又有了大動作!
    畢竟從2014年成立航天局至今,阿聯已經有了多次大動作了!阿聯的火星城市計劃在2017年,也就是阿聯航天局剛剛成立3年左右,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上,差不多還是一片空白的時候,阿聯卻對外宣布,將在2117年移民火星,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可供60萬人生存的火星城市。
  • 阿聯發力太空探索 「拉希德」2024年登月
    今年7月20日,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成功發射,打響了其「探火」第一槍。如今,阿聯又將目光投向了月球。  據《自然》雜誌11月5日最新消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發射一輛名為「拉希德」的小型月球車以研究月球。消息中稱,這體現了阿拉伯世界國家在航天方面的勃勃野心。
  • 阿聯與NASA合作:2117年火星建第一座城市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1日報導,阿聯進入「太空競賽」新時期,其百年國家計劃提出2117年將在火星上建造第一座城市並將與NASA合作。火星城的概念圖在今年2月份發布。本月10日,該計劃關鍵人物稱,阿聯準備加入「新太空競賽」,阿拉伯年輕人將領導該任務。
  • NASA公布登月計劃:若美國成功登陸月球南極,我們是否吃虧了?
    >,目標是在2024年將一位女性太空人和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獵戶座太空船進入月球軌道,屆時將有1名女性太空人和一位男性太空人通過「登月著陸器(人類登陸系統)」登陸月球南極表面,最後安全地將太空人送回地球。
  • 1969年美國人真的登上月球了嗎?美國登月或是彌天大謊嗎?
    應該來說,現在具有登月技術且能夠登上月球的國家越來越多。那麼,自從1972年之後,人類再也沒有去過月球了呢?這讓人們懷疑,或許人類並未登上月球,美國的登月可能是一個彌天大謊!歷時11年的「阿波羅」計劃,美國耗資255億美元,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人數達到30萬人,在人力物力財力的大力支持下,美國成功實現登月,在航天技術上的成就遠遠的大於蘇聯。因此,有人懷疑,美蘇競爭如此激烈,美國會不會耍一些小手段,例如偽造登月證據,佔領先機。
  • 月球背面長這樣 美地質局公布高清圖像
    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月球表面的撞擊坑高清圖像,新的地圖顯示了月球風暴洋等地方最新地形。為了創建這些高解析度地圖,美國宇航局研究人員在2009年至2013年間通過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進行了65億次觀測,將大量數據重新匯總形成了當前這份月球地圖。
  • 阿波羅20號飛船悄悄登月嗎?傳聞美國從月球帶回三眼女屍是真的嗎
    現在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先在2021年11月實施「阿爾忒彌斯1」任務,即第一次發射獵戶座飛船環繞月球飛行,但不搭載太空人;隨後在2023年實施「阿爾忒彌斯2」任務,獵戶座飛船搭載太空人環繞月球飛行,但是不會著陸到月球表面;在2024年實施「阿爾忒彌斯3」任務,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在月球表面停留一周
  • 美國首批私企探月計劃「月球捷運」明年派遣飛行器
    總部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私營公司「月球捷運」3日證實,美國政府已批准該公司明年派遣飛行器登陸月球的計劃。這是美國首次允許商業公司向外太空發射飛行器。  「奔月」開先河  月球捷運公司總裁兼執行長鮑勃·理查茲告訴路透社記者,公司計劃於2017年向月球發射一個公文包大小的登陸器,整個單程太空任務為期兩周。
  • NASA:登月一點也不難,印度:你胡說,我能到火星卻不能登陸月球
    印度為了到達火星,準備了整整6年時間。當探測器到達火星軌道的時候,就代表著印度的航天夢更進一步。火星都能順利達到,印度卻在登陸月球的時候吃虧了。當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說出那句經典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的時候,人們就意識到了我們真的實現登陸月球的夢想了。而在之前,登月還是個遙不可及的夢,飛機沒有問世的時候,別說月球了,我們連天空都無法探索。NASA在航空航天領域確實走得比別人遠,起碼到現在,別的國家都沒有實現登月成功。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四):重返月球真的很難?
    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從而首次實現了人類踏上月球表面的夢想。但實際上,美國隨後幾年裡又先後五次成功登月,分別是阿波羅12號、阿波羅14號、阿波羅15號、阿波羅16號和阿波羅17號。期間,阿波羅13號因在途中發生故障而沒有進行登月,但最後也安全返回地球。接連成功 登月變常態從1969年11月到1972年12月之間,美國在短時間內先後五次成功登陸月球。
  • 日本公布智能月球車計劃,登月進度領先中國
    新世紀以來,中美俄先後公布了自己的登陸月球計劃。實際上唯一擁有登月經驗的美國的計劃也是最激進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計劃在在2018年到2024年完成探測前期的11次規劃,並計劃在2024年之前完成載人登月。
  • 美公布「重返月球計劃」太空人陣容
    1969 年 7 月 20 日,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51 年後,美國國家層面宣布並要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執行重返月球計劃,將於 2024 年將兩名航天員(一名女性、一名男性)運送到月球南極,並於 2028 年建立一個月球永久基地,實現人類在月球定居、學習,甚至再造月球,並將其作為前往火星或進行其他星際探索的中轉站。這就是雄心勃勃的「阿爾特彌斯」(Artemis)計劃。
  • 登月可以往返,但是火星只能有去無回,這是為何?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冷戰」期間執行的「阿波羅計劃」,將承載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麥可·科林斯以及巴茲·奧爾德林的「阿波羅11號」在1967年成功發射和登陸月球,從此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在月球完成任務之後還順利返航地球。雖然在此期間有多個太空人不幸犧牲,被永遠地留在太空中,但是卻換來了最終的登月成功。
  • NASA找不到印度失聯的登月著陸器,難道著陸器掉到洞裡去了?
    自從9月6日印度的登月著陸器Vikram在月球表面墜毀以後,一直試圖尋找墜毀在月球表面的什麼位置,然而時至今日包括NASA的月球偵察軌道飛行器(LRO)也沒在月球表面找到這顆著陸器,在此之前月球偵察軌道飛行器曾找到了同樣墜毀的以色列發射的月球探測器,NASA聲稱一般都有明顯的墜毀痕跡很容易被發現
  • 美國計劃重返月球,項目主管壓力太大辭職,外界質疑1969年登月
    1969年美國登月事件的真實性,一直受外界的質疑。5月中旬,再次發生一起讓外界質疑美國登月能力的事件。5月18日,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主管洛韋羅,其向美國宇航局遞交辭職申請。洛韋羅的辭職,與美國2024年登月計劃存在直接聯繫,受中國嫦娥4號登月計劃的刺激,美國航天內部掀起了「重返月球」的風潮。按理來說,已經實現登月的美國,其完全有實力重返月球,但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主管洛韋羅,其卻因為需要承擔太大風險,而選擇辭職,不少人因此對美國載人登月事件表示懷疑,並認為1969年登月事假。
  • NASA最新登月計劃概述七大科學目標,欲建立月球大本營
    設置七大科學目標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日報導,「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計劃於2021年年底前完成,將測試太空發射系統(SLS)和不載人的「獵戶座」(Orion)飛船。「阿耳忒彌斯2號」任務將於2023年啟動,屆時將開展載人試飛活動,但不會登月。
  • 「阿耳忒彌斯3號」欲建月球大本營 NASA最新登月計劃概述七大科學...
    設置七大科學目標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日報導,「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計劃於2021年年底前完成,將測試太空發射系統(SLS)和不載人的「獵戶座」(Orion)飛船。「阿耳忒彌斯2號」任務將於2023年啟動,屆時將開展載人試飛活動,但不會登月。
  • 《登月第一人》讓人類登月真假再掀質疑,人類到底登上過月球嗎
    根據調查,在1999年的時候,只有6%的人不相信人類登上月球,但到了2013年,不相信的人攀升到了37%,這跟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發展,造成人們對近50年前人類登月科技越來越懷疑。但隨著和平時代的到來,人類也只是做了一些載人空間站,比如和平號空間站,它在2001年退役。還有國際空間站,預估在2024年退役。我國有天宮號空間站,但還在起步階段。
  • 美國插在月球上的國旗,現在咋樣了
    拋開陰謀論的觀點,根據美國航天局數據,美國總共完成了6次登月任務,登上月球的飛行器是「阿波羅」11號、12號、14號、15號、16號和17號。「阿波羅」13號由於中途出現故障返航,所以未能登月成功。自1969年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並由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插上第一面美國國旗,其後的登月任務中,立起國旗已經變成了一種傳統,所以,月球表現應該留有6面美國國旗。
  • 阿聯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拉開2020年火星探測序幕
    騰訊太空 文/喬輝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凌晨5點58分,阿聯首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由日本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地點位於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根據軌道設計,該探測器要經過大約200天的飛行,2021年2月份才能抵達火星。其主要的科學目標是研究火星氣候演變以及天氣狀況,例如沙塵暴等。希望號團隊表示,這是第一顆真正的火星氣象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