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獄這個詞彙,始終是世界各個宗教或者神話故事中無法繞開的一個話題。比如基督教就有關於末日審判的內容;古希臘神話裡有專門掌管地獄的冥王哈迪斯;古埃及有死去的法老掌管地獄;而在中國,也有一個閻王爺。
可事實上,閻王並不是大家所想的地位最高的一個。唐朝時期,因為佛教的盛行,還有佛、道兩教的結合,民間也開始流傳地獄裡面一共有10個王的信仰。閻王本是來源於印度,是一位夜摩神,可能是因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才變得出名,到了現代,又受到影視劇的影響,比如《西遊記》,導致人們大多只知道一個閻王。
冥界一共十個王,各自分管的事項也是有所不同,他們的形象色彩也和中國古代不同職別官員辦案方式類似。冥界十王的傳說除了是佛、道兩教結合產生外還有兩種傳說,一種是道明和尚在一次神遊地府時,看到十王審判死去的人回來後一一敘述產生;第二種是和著名作家歐陽修相關,歐陽修早年體弱多病,曾在夢中遇到過十王還向他們求醫問藥,夢醒後病情一下就好了,從此便越發禮佛。
可是另一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藏王菩薩又和冥界十王有什麼關聯呢。民間的信仰裡,地獄思想主要是因為佛教影響才產生,而地藏有一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望。中國最傳統的傳說中,地藏和冥界的王並沒有這種上下級的關係,地藏做的只是頻繁出入地獄,解救其中好人。民間由此習慣將地藏稱為冥界的教主,統領十王。
宋代後,地藏才開始逐漸被奉為冥界主宰,這也和古代封建社會制度有關。中國古代一直是權力高度集中,由皇帝一人掌握,而地獄十王這種沒有上下級仿若歐洲內閣制的形態並不適應社會發展。而且之前提到地藏出入地獄解救眾生,民間百姓乾脆將地藏認為是地獄裡的「皇帝」。
這一下,百姓似乎和封建特權達成了共識,地藏也正式的被成為了地獄的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