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減肥神器還是智商稅?

2020-12-20 齊魯晚報網

微博上「代餐是風口還是智商稅」的話題有超2.4億閱讀量,近8000的討論量,有人極力「安利」,信奉著代餐減肥,也有人認為代餐營養單一,長期使用會導致營養不良。雖爭議不斷,但並未影響代餐的熱銷,京東數據顯示,雙十一首日開場10分鐘內,代餐奶昔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銷量與爭議齊飛,代餐行業怎麼了?

網紅代餐月銷35萬件好評度近滿分

所謂「代餐」,是指取代部分或者全部正餐的一種食物。代餐的風靡和減肥瘦身需求的增強密切相關。《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輕食、減脂餐、減肥餐、健康餐四個關鍵詞在美團App搜索次數同比2018年,分別增長235.8%、200.6%、186.4%、116.0%。《80 90後健康養生消費洞察報告》指出,在我國,有82.7%的年輕人不是在減肥就是奔走在減肥的路上。

代餐究竟有多火呢?記者選取了ffit8、王飽飽、WonderLab等10個熱門代餐品牌,對其天貓旗艦店上的最熱銷代餐產品進行分析。從店鋪粉絲數來看,選取代餐品牌中,粉絲數在百萬以內的有7家,100萬-200萬的有2家。粉絲數最少的是「若飯」,近1萬粉絲。「王飽飽」粉絲數最多,達230萬。資料顯示,「王飽飽」於2017年12月21日在中國商標局申請註冊商標,「王飽飽旗艦店」於2018年8月正式開店,兩年左右便在線吸粉超200萬。

產品銷量如何?記者選取每個品牌官方旗艦店中實時銷量最多的一款商品進行分析(數據收集時間為11月11日,價格、銷量亦以當天數據為準)。這10款熱銷代餐中,月銷量最多的是「鯊魚菲特」的產品,月銷量達35萬多件,銷量最少的是「若飯」旗下的產品,為1236件。月銷量不足1萬的僅3款產品,1萬以上10萬以下產品有5款,10萬以上的產品有2款。

值得一提的是,銷量這麼高,網紅代餐產品並不便宜。10款熱銷產品中,單價最貴達1290元,是「咚吃」的一款21日代餐產品,單價最低為35元來自「keep食品旗艦店」的3桶裝魔芋粉絲,但是價格仍是普通康師傅桶裝泡麵的2倍。10款網紅代餐中,單價百元以內產品較多,達6款,百元以上千元以下有3款,1款單價超千元。儘管價格不便宜,但不影響消費者對產品評分,數據分析顯示選取的代餐產品整體評分都在4.8分及以上(滿分5分),說明消費者對熱銷的這10款代餐產品整體是比較滿意的。

「代餐減肥」爭議多,61%用戶堅持不到一個月就放棄

代餐食品的熱銷反映的是代餐市場的火熱,根據歐瑞國際的報告,預計2020年底代餐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元。代餐產品在歐美市場的滲透率達90%,而國內代餐市場滲透率僅40%,這意味著中國代餐市場還是一片廣闊的處女地,發展潛力巨大。

雖然代餐看上去市場廣闊,但是根據丁香醫生的一份的調查報告,61%用戶堅持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代餐,42%的棄代餐者放棄原因是沒有吃飯感,37%的用戶因為吃後效果不明顯,放棄堅持食用代餐。

事實上,雖然上述記者選取的代餐產品評分較高,但也不乏槽點。從商品評論來看,「口感味道差」「性價比一般」「飽腹感不夠」「分量小」等是消費者吐槽的關鍵詞。槽點不止這些。深圳市消委會發布的《2020年輕食代餐粉比較試驗報告》顯示,中糧天科、Smeal、網易嚴選、碧生源四款代餐粉的部分營養指標,實測值與其標示值不符,未達到GB 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要求。

圍繞代餐,最飽受爭議的問題還是「代餐減肥是不是智商稅?」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爭議,和代餐地毯式的減肥廣告轟炸不無關係。以WonderLab為例,記者在小紅書數據分析平臺千瓜數據上檢索「WonderLab」,相關筆記超過1000條,內容主要關於「減脂食品測評」「宿舍減脂必囤」等減肥主題。

依靠代餐減肥到底有沒有效果呢?「剛開始有效,恢復飲食後就反彈」成為許多網友共同的經歷。網友「想努力賺錢卻花得更多」表示:「吃了兩個月瘦了20斤,恢復飲食後反彈了40斤,比最開始還重了20斤。」網友「GINTZAKI」有相似經歷:「今年6月花了一千多買了全套的代餐,吃了一半就膩了,但是想到錢都花了,咬牙堅持下去,瘦是瘦了10斤,但正常飲食後不久就反彈了,個人覺得還是吃正餐吧。」

專家觀點

長期吃代餐當心損害健康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科陳容平博士指出,代餐本質上是一種設計出來的結構化膳食,通過低配比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動員身體肝糖原輸出的增加,燃燒脂肪,從而達到減重的目的。代餐市場的火爆,一方面迎合了減肥人群的「懶人心態」,把治療性的產品以搖一搖衝泡、奶昔等簡便形式輸出到市場。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減肥市場龐大的需求未被滿足,關於減肥的健康科普以及更加符合人性的設計,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說代餐是「減肥神器」顯然是商家在誇大其辭。陳容平博士指出,減肥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代餐只是減肥療程裡的一項工具,需要因人而異設置不同方案。比如評估肥胖的級別、評估肥胖的原因、有無相關併發症等,再決定下一步的減重計劃。尤其對於本身代謝率偏低的老年人群、有心腦血管疾病等人群,盲目減肥是不合適的。

遵照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指南,基於營養學的需求,常見人群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該在55%-65%,而市場上的代餐碳水化合物配比通常在20%左右,長期攝入可能導致營養問題。

「人體的能量獲取主要渠道還是碳水化合物,長期吃代餐,沒有及時進行身體評估,對身體可能帶來種種不利的影響,如轉氨酶升高、肌肉萎縮、蛋白質丟失、電解質紊亂等問題。醫學上的減肥講究療程,比如代餐一般以8-12周為一個療程,休息3-6個月,待身體修整後再重新啟動第二輪。「臨床上隨意減肥帶來身體損害的案例非常常見。」陳容平博士提醒,減肥人士需要掌握更多營養健康知識和理念,通過適當調整膳食結構和進餐順序等,管住嘴邁開腿,來重塑健康生活方式,「而不是一邊喝著奶茶,一邊吃著代餐減肥。」(南方日報)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代餐食品是減肥神器還是智商稅?
    微博上「代餐是風口還是智商稅」的話題有超2.4億閱讀量,近8000的討論量,有人極力「安利」,信奉著代餐減肥,也有人認為代餐營養單一,長期使用會導致營養不良。雖爭議不斷,但並未影響代餐的熱銷,京東數據顯示,雙十一首日開場10分鐘內,代餐奶昔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銷量與爭議齊飛,代餐行業怎麼了?
  • 無糖汽水、代餐,屢禁不止的減肥藥是高科技還是智商稅?
    時刻準備著減肥、正在減肥、未來會減肥的人群實在廣泛,有身材管理意識的人越來越多,我國減肥市場體量已將近千億,令人頭禿的是,這麼一個龐大的市場,絕大多數是靠「智商稅」撐起來的。 有沒有躺著就能瘦的減肥藥?
  • 代餐食品成網紅 是交了「智商稅」還是真有效?
    近年來,代餐食品越來越受到減肥人士的青睞,由於其熱量低且食用後有較強的飽腹感,代餐食品也被不少人拿來充當正餐。然而用代餐食品代替正餐,這樣的減肥方式真的有效嗎?是否會產生副作用?代餐,顧名思義,就是能代替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形式大多為代餐奶昔、代餐餅乾和代餐果汁。
  • 燃燒我的卡路裡|代餐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正常三餐」在他們眼中是奢侈的存在,一方面是忙碌工作無形的壓力,根本無暇能抽空好好享受一頓美食,另一方面就是減肥瘦身。關於前者,小編也無可奈何,畢竟養家餬口。但關於後者,就眾生芸芸了,有人說吃了代餐粉就能輕鬆瘦,也有人覺得代餐不光沒啥效果,還會傷身體,甚至覺得就是「智商稅」!
  • 代餐奶昔、即食燕窩…這個「雙十二」,你交「養生智商稅」了嗎?
    代餐奶昔、即食燕窩…這個「雙十二」,你交「養生智商稅」了嗎?朋克養生的年輕人們可謂孜孜不倦修仙,勤勤懇懇養生今天,科普君來扒一扒那些年,大家為養生交過的智商稅
  • 一問到底:代餐食品銷售火爆,真能健康減肥嗎?
    一問到底:代餐食品銷售火爆,真能健康減肥嗎?有數據顯示,2019年僅電子商務關於代餐食物銷售總價值超過了十億元,增長率也超過了35%,而今年代餐市場的規模更是有望突破一千億元。一時間代餐食品也被貼上了減肥神器、身材管理利器等諸多標籤。
  • 代餐奶昔、即食燕窩……這個「雙十二」,你交「養生智商稅」了嗎?
    不知從何時開始當代年輕人掀起了一陣「朋克養生風潮」吃火鍋時喝點金銀花舔著枸杞、紅棗味的冰淇淋↓↓↓朋克養生的年輕人們可謂孜孜不倦修仙,勤勤懇懇養生今天,科普君來扒一扒那些年,大家為養生交過的智商稅01減肥瘦身篇管不住嘴又不想邁腿於是,不少女生把目光投向外力希望藉助產品達到瘦身效果網紅瘦身咖啡、代餐奶昔……你是否蠢蠢欲動準備去交智商稅
  • 把代餐吃成餐,當代年輕人真在交智商稅
    代餐正變得越來越低糖、越來越好吃、越來越便利,同時也被越來越多熱衷於減肥和瘦身的年輕人青睞。但是,代餐會不會是在收「智商稅」? 代餐產品定義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品類的多樣性,低脂正餐、代餐零食、體重管理,都是代餐涉及的細分領域。 不論是用魔芋絲替代麵條的低脂拉麵、常見的代餐奶昔和能量棒,還是提供一整套減脂方案,都是代餐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
  • 60億市場的代餐,是減肥利器還是智商稅?
    原本代餐最初是醫院用來治療肥胖,又或者腸胃有問題,無法進食正常飲食的患者而創設的一種飲食方式。 這些代餐最初都是醫院,又或者正規食品、製藥廠家來調配,但隨著人們對瘦身的需求,各種代餐打著「減脂、低卡、抗餓」的口號,讓很多「不想動但又怕餓」的年輕人掏出自己錢包。
  • 把代餐吃成餐,當代年輕人真在交智商稅-虎嗅網
    代餐正變得越來越低糖、越來越好吃、越來越便利,同時也被越來越多熱衷於減肥和瘦身的年輕人青睞。但是,代餐會不會是在收「智商稅」?在經濟遇冷的上半年,代餐市場的火熱程度令人驚嘆。代餐產品定義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品類的多樣性,低脂正餐、代餐零食、體重管理,都是代餐涉及的細分領域。不論是用魔芋絲替代麵條的低脂拉麵、常見的代餐奶昔和能量棒,還是提供一整套減脂方案,都是代餐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
  • 代餐市場,藏著千萬少女減肥的夢
    導讀:失控的人生,需要減肥來拯救。救命稻草般的代餐,真的能承擔起每一個減肥少女的心願嗎?如何能夠在保證吃飽的情況下,達到減低熱量攝入,從而造成熱量差,完成減肥,是她們持續不斷追隨的目標。而代餐就成了目標之一。·代餐是不是智商稅?
  • 代餐食品刷屏朋友圈,創投新寵是新風口還是交智商稅?|大叔說財經...
    代餐食品刷屏朋友圈,創投新寵是新風口還是交智商稅?2020-12-10 15:08 | 來源: 全景網 展開∨ 你買過代餐產品麼
  • 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在交減肥酵素的智商稅?
    但除開為偶像「打榜營業」的粉絲,從真實用戶的反應來看,這個酵素對減肥起到的幫助好像並沒有宣稱的那麼大。不少人都表示「沒啥效果」。這其實也在意料之中。從前幾年大火的「日本酵素」到現在所謂的「碳水阻斷劑」,為何還有人在為減肥酵素這種智商稅買單?這麼多年過去了,減肥市場的韭菜真就這麼好割?
  • 代餐啟示錄:代餐奶昔,成年人的精裝飼料?【姜太公公】
    這些品牌主打「功能性」——減肥、塑身、增加飽腹感。面向的人群主要有兩類——忙碌人群、減肥人群。這些人群成立麼?這些需求成立麼?是「風」太大,還是真的是一個可以掘金的行業呢?我們一個一個的分析下。功能性代餐主打的第一類人群——忙碌人群。小忙的需求是什麼呢?是希望用非常短的時間可以吃完一餐。
  • 吃「健康食品」,交了不少「智商稅」
    其實,在營養專家看來,很多所謂的「健康食品」並不健康,很多人在這方面都交了不少智商稅。網紅麥片暗藏健康陷阱「健康美味」「安全營養」……打著這些旗號的網紅麥片受到追捧,它們加入了果乾、酸奶粒、巧克力、堅果等原料,看起來似乎營養全面。其實不然。
  • 「代餐」減肥靠譜嗎
    與此同時,人們也不斷意識到肥胖給健康帶來的影響,對於自己的身體數據也越來越在意,由此掀起了一股減肥瘦身的熱潮。巨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許多相關產業,代餐產業就是其中之一。代餐,顧名思義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由於來源於食物,又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代餐很快就受到了熱捧。
  • 減肥代餐吃什麼
    核心提示:所有的肥胖人群,在減肥期間的時候,不只是要注意適當的運動量,還要調整自身的飲食,必須要控制好飲食,才可以幫助更好的減肥,辛辣刺激性以及油膩油炸等食物要避免食用,可以吃一些減肥代餐,那麼減肥代餐吃什麼呢?
  • 網紅減肥神器「代餐」奶昔真的靠譜嗎?做好這3點,減肥少走彎路
    隨著減肥這個話題的熱度的不斷攀升,「代餐」食品的概念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線。近日看到一些「代餐」奶昔的廣告以「高蛋白,高纖維,低熱量」、「持久飽腹」的slogen在全網進行推銷,聲稱可以代替正餐,起到減肥的作用,引得大批想要減肥的網友們躍躍欲試。那麼,「代餐」奶昔代替正餐減肥是否真的科學有效?
  • 代餐減肥為什麼這麼流行?
    近年來屢屢出現「代餐減肥威脅健康」的事件,因此我們更應該對代餐減肥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廣泛意義的代餐,並不局限於減肥代餐,任何功能性的替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都可以算作代餐。 近幾年來,得益於全球風靡的減肥風潮,代餐理念也得以發揚光大。代餐減肥是目前風行於國際的減肥瘦身輔助方法,由於營養均衡、效果顯著、食用方便,深受眾多減肥瘦身人士的喜愛。 ?代餐減肥真的有效嗎?
  • 低卡零食、減肥代餐,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真能實現好吃又不胖?
    但最近刷刷手機逛逛淘寶,看到好多新東西喔……在朋友圈刷到過這款代餐的朋友,舉個手!超市冰櫃裡湧現的大量的低卡代糖飲料,各種健身減肥APP也開始賣低卡零食了,連童年垃圾食品大王旺旺同學,都出低卡零食副線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