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布2014強國排名:中國軍事實力列第3

2020-12-13 網易教育

媒體根據各個因素評出了全球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其中第一名和第二名仍然是美俄,第三名是中國。

網易教育訊 據洛杉磯華人網綜合報導,媒體根據各個因素評出了全球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這些因素包括可用的人力資源,總的勞動力人口,以及戰略資產的可獲得性。並不包括核能力。

根據2014年排名,以下是全世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11個國家。

11. 以色列

在軍費上,以色列比鄰國要高出許多。2009年,以色列國家預算中的18.7%用於國防。以色列的國防預算為150億美元。

以色列國防預算的很大一部分花在了國防技術上。其中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這種飛彈防禦系統可以攔截從巴勒斯坦境內向以色列發射的火箭彈。以色列計劃用一種叫做「鐵束」的雷射防禦系統來代替「鐵穹」。

10. 日本

為了應對與中國的爭端,日本11年來首次增加國防預算。同時,通過在外部群島上建立一個新的軍事基地,日本40多年來進行了第一次的軍事擴張。日本軍費為491億美元,排世界第六。

日本軍隊裝備相當精良。目前擁有247000機動部隊,57900預備部隊。日本擁有1595架戰機,屬世界第五大空軍,擁有131艘戰艦。日本軍事受到憲法中和平條款的限制,所以擁有侵略性的軍隊是非法的。

9. 韓國

為了應對中日不斷增加的軍力以及為了應對朝鮮的威脅,韓國也在不斷增加自己的國防預算。韓國的國防預算為340億美元。

相較於其領土範圍,韓國的軍隊規模還是很大的。韓國擁有64萬機動部隊,外加290萬預備部隊。韓國還擁有2346輛坦克和1393架飛機。韓國軍隊接受良好訓練而且經常與美軍軍演。韓國空軍規模排在世界第六。

8. 土耳其

土耳其2014年軍費將比去年增加9.4%。軍費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於不斷進行的敘利亞戰爭以及可能與庫德分裂組織庫德工人黨的衝突。土耳其的國防預算為182億美元。

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也向世界各地派遣了士兵。土耳其軍隊參與了阿富汗的行動,也參與了巴爾幹的維和行動。土耳其在北賽普勒斯也駐紮著一支軍隊。

7. 德國

德國的軍事實力與其在全球中的經濟實力不匹配。最近,德國考慮向東歐的北約盟國派遣軍事支持。德國還考慮扮演更加積極的國際軍事角色。德國每年的軍費是45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八。

二戰後德國大眾普遍反對戰爭。起初,德國的軍隊只限於自衛,南斯拉夫解體後,德國越來越習慣於在國際上扮演積極的角色。德國只擁有183000機動部隊,預備部隊為145000。並於2011年廢除了義務兵役制,以此來創建一支職業軍隊。

6.法國

2013年法國在軍事開銷上並沒有多大變動,為了省下足夠的錢用來購買高科技設備,法國軍隊裁員了10%。法國每年的軍費開銷是430億美元,佔GDP的1.9%,低於北約對成員國所設立的目標。

儘管其國防預算趨向於平穩,法國依然具備較高的向全球投放力量的能力,在中非共和國,查德,馬裡,塞內加爾以及世界其他地方都有重兵部署。

5. 英國

英國計劃2010年到2018年間削減軍隊規模20%,海軍和空軍的規模將得到較小的削減。目前的防衛預算是540億美元。

儘管規模減少,英國還是期望有能力將軍隊投放到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皇家海軍正計劃在2020年時服役伊莉莎白女皇號航空母艦,該艦飛行甲板4.5英畝。該航母計劃攜帶40架F-35B聯合攻擊戰鬥機。根據一主要智囊團的看法,由於訓練和裝備良好,英國在面對中國這樣的新興強國時還是具備優勢的。

4. 印度

印度要建設現代化軍隊,所以其軍費也將會增加。目前,據估計印度的預算僅僅為460億美元,計劃到2020年成為第四大軍費開銷國。目前已經是最大的軍事產品進口國。

印度的彈道飛彈可以覆蓋巴基斯坦全境和部分中國。印度的軍事策略主要根據與巴基斯坦的長期衝突來制定的,儘管中印間也曾發生過小規模戰爭。

3. 中國

中國軍費一直在增長,過去一年來,增長了12.2%。中國的國防預算為1260億美元,但這只是官方數據,引發了亞洲鄰國的擔憂,中國試圖用武力解決同日本以及菲律賓的領土爭端。

中國軍隊規模驚人,現役部隊人數為2285000人,預備部隊230萬。中國擁有成功竊取敏感軍事技術的歷史,比如最近就成功獲得了新F-35戰機的敏感技術。

2. 俄羅斯

蘇聯解體20年後,俄羅斯軍隊再次得到發展。自2008年以來,俄羅斯軍費開支幾乎增加了三分之一,在未來三年內將繼續增加44%。如今,俄羅斯的國防預算是766億美元。

俄羅斯目前擁有766000機動部隊,後備部隊2485000人。擁有世界最大規模坦克15500輛。俄羅斯士兵所接受的訓練一般,而且其裝備比如坦克部隊正在老化。

1. 美國

美國的國防預算是6120億美元。儘管有各種隱退和開銷削減,美國比接下來的10個國家的國防預算還要多。美國最大的傳統軍事優勢在於其19支航空母艦編隊,全世界其他國家總共才12支。這使得美軍可抵達全球任何地方並在全世界部署軍事力量。

美國這個超級強國還擁最多的飛機,以及高端的技術,比如海軍最新的電磁軌道炮,一支大型的訓練有素的軍隊,還不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

科技排名

第一名:美國

迄今為止,美國共有 30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居世界各國之首,尤其是自上世紀 80年代以來,在自然科學領域(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美國以壓倒性的多數獲得自然科學領域的諾獎(遠超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如今,美國的大學匯集了全球 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50%以上的菲爾茲獎獲得者(這裡補充說一下,包括獲獎之後移民美國的)、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圖靈獎更是幾乎被美國人壟斷!

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按科學貢獻度計算,美國佔了17所(自然科學領域),(這裡補充說一點,按對世界自然科學的貢獻度計算,中國第一的清華大學大約排名在 600名左右)從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培養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和最頂尖的科學家。

全球十大科技頂尖公司,美國佔據了八家!英特爾向全世界提供晶片,微軟公司和甲骨文公司佔據了軟體業的基礎市場(從百度到騰訊到中國各個政府部門,都使用甲骨文提供的資料庫軟體和技術),世界三大統計分析軟體都源自美國(廣泛應用於政府統計和科學研究,尤其是在科研領域)...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全世界 90%以上的應用科技創新,都離不開矽谷的技術支持,背後都有矽谷的影子 ... 美國擁有全球最頂尖的實驗室,包括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林肯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布魯克海文實驗室、橡樹嶺實驗室、貝爾實驗室、阿貢實驗室、IBM研究實驗室 ...

在軍工領域,在航空航天領域,在醫學技術領域,在信息科學領域...

美國以無可匹敵的實力和壓倒性的技術優勢雄居世界之首... 很多中國人可能還在想著自上世紀二戰以後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但事實上,第四次科技革命早就已經來臨,這就是信息革命...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憑藉傳統製造業的優勢,隱約呈現出趕超美國的痕跡,但由於在尖端核心科研方面的差距,日本最終還是輸掉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信息革命。與美國相比,日本還差了一個矽谷,也差了幾十所世界頂尖大學!

儘管日本的大學看起來也不錯,但與美國的最頂尖的大學相比,還有極大的差距!還有,儘管美國的製造業看起來不怎麼樣,但由於美國製造業佔據著產業鏈的頂端(附加值和利潤最高),再加上美國國內巨大的市場優勢,美國製造業總量依然是世界第一。除此以外,由於長期以來的科技優勢,美國佔據了科研領域的語言優勢,任何一個科研工作者(自然科學)如果想在科研領域有所成就,都必須要先過英語關,因為,全世界絕大部份的科研論文都是用英語寫的。任何科研都必須佔在前人的基礎上,翻閱已有的科研論文。換句話說,過不了英語關,在現在的社會,連成為學者(自然科學)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不僅僅是中國,也包括日本、德國、法國、韓國、俄羅斯 ... 美國國家專利局的專利申請數,被很多科研評價機構視作是衡量一個國家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這裡說一下,美國國家專利局申請的專利數,外國人的申請數比美國人要多,雖然美國人排名第一),因此,毫無疑問,美國當今世界第一科技大國。我甚至於可以說,在現在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和美國比科研實力,都是自取其辱,或者說純屬YY。

第二名:英國

這個排名可能會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在人們的心中,總認為是日本或者德國才能佔據這個位置,因為我們眼前所見的,滿眼都是日本和德國的設備,而且,我們經常能聽到日本或者德國的某些技術創新。但科學技術並不等於工業,更不等於製造業!(這裡多說一句,英國不但在科學技術領域排名第二,在綜合國力上也排名世界第二,儘管它的GDP似乎並不高,但綜合國力並不等同於GDP)

人們已經習慣聽到了英國衰退,那個曾經號稱「日不落的帝國」。人們都知道在二戰中英國被德國擊敗(如果不是美國的幫助),但他們可能忘了,在二戰中,英國就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雷達(取了大不列顛空戰勝利的關鍵),而且以圖靈為首的科學家破譯了德軍的密碼,這些都體現了英國當時的在科學技術上的巨大優勢,儘管他們的部隊戰鬥力似乎沒有德軍強悍!

人們習慣了聽到日德的機器設備如何先進,但是卻很少有人關心,這些機器設備最核心的部份大多數都使用了由英國 ARM公司設計的晶片。

諾獎獲得人數,英國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在世界最好的 200所大學中,美國佔據了 75所,英國佔據了 32所,遠遠超過其它國家。對當今世界科技貢獻最大的 20所大學,美國佔據了 17所,其它的三所分別是英國的劍橋、英國的牛津以及英國的帝國理工學院。我們說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最終取決於這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毫無疑問,英國擁有除美國以外,全世界最好大學。

而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與英國相比,還差一個牛津,差了一個劍橋,差了一個帝國理工,差了一個伯明罕,差了一個曼徹斯特 ...儘管日本,法國,德國的大學似乎都很不錯,但論及對世界科技的貢獻度和在科學界的影響力,他們最頂尖的大學和英國最頂尖的相比,依然還有不小的差距。

此外,英國還擁有我前面所說的,在科研領域的語言優勢。(這裡補充說一下,英國向美國轉讓了不少技術,比如:世界上最早的垂直起降的戰鬥機——「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儘管英國的工業衰退很嚴重,但由於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僅次於美國),英國依然保持著世界第二的科學技術,對世界科技做出了傑出貢獻(如世界第一隻克隆羊)。

當然,一個國家的實力並只有科研,而且科研和應用還有差距,所以,看起來似乎是德、日的機器設備一統天下,但事實上,他們的科學技術水平,並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高。

第三名:日本

美國國家專利局的專利申請數中,日本是僅次於美國自己本身的第二大國,這一直被視作是日本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全球大學的排行榜和對世界科技貢獻度上面,日本的大學僅次美英。

自二戰以後,日本政府極其重視對教育的投入,以「科技立國」,教育水平一直居於世界前列。遺憾的是,日本的大學似乎有點先天不足,創新能力和冒險精神都遠落後於美英。

日本擁有很多大集團和大公司,如東芝,三菱等等,這些公司都擁有很強悍的科研實力,日本注重細節的精神讓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相比之下,美國的產品往往顯得比較粗糙,這可能美國製造業衰退的關鍵原因),從而佔據市場,這也讓他們擁有更多研發經費。

通過美日之間的技術共享,日本不廢吹灰之力的獲得了很多關鍵技術(這裡的技術共享並不是指實用層面的,通用公司不可能將自己的汽車製造技術告訴本田),但不得不說,很多關鍵技術都是由美國人發明的,然後,由日本人進行開發並佔據市場。從開始的仿造到後來的技術創新,日本的崛起成為亞洲的一個神話。

上世90年代,以矽谷為代表,美國率先開始了信息革命,並利用自己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打敗日本。自此之後,日本加大了對頂尖科學技術的研發,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比如說,獲諾獎的人數穩步提升)。

與美英相比,日本人缺少那種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尤其是美國人的科學冒險精神),這可能是日本人致命的弱點。但日本人也有一個優勢,他們往往會在一個行業幹一輩子,而美國很多人一生中可能會轉無數個職業(美國人似乎不喜歡在某一個職業幹一輩子),我們都知道,技術是需要時間積累的,有三十年經驗的老工程師,老教授可以用自己的經驗輕鬆打敗一個優秀的博士生。(儘管他可能沒有那個年輕的博士那麼聰明)。

比如說,錢永鍵獲得了諾獎,而他的科研成果離不開另外一個人的支持,而這個向錢永鍵提供關鍵資料和科研成果支持的人,早已經不在成事科研,如今是一名加油站的加油工人,儘管他當時完全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與英國相比,日本失去了語言優勢,也沒有英國那麼多頂尖的大學,雖然早稻田和東京大學都是世界頂尖的大學,但與牛津和劍橋相比,它們確實還嫩了一點!

在20個關鍵科技領域,日本的排名都很不錯,在材料科學,尖端機器人等等,日本都擁有巨大科研實力。

第四名:法國

這又是一個老牌帝國了,在世界各國科學技術水平上,這個國家排名第五。不過,由於法語優勢(相對於日語)以及過去很多年所形成的老牌勢力,法國的綜合國力還排在日本的上面,居世界第三,雖然他的經濟總量不如日本,科學技術水平也落後於日本。

巴黎擁有相當多的知名大學,法國大學一般分為高等商學院和工程師學院,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當然,我們都知道,對自然科學起到直接作用的自然是工程師學院。

法國的各大公立學院幾乎沒有排名之分,只有專業強弱的區別,每個學校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相比於日本人,法國人的創新和冒險精神要好得多,甚至於比英國更好,比之最富冒險精神美國也絲毫不差。

與英國不同,法國保持科技優勢是通過國家的高投入來實現(英國在國家層面上的直接投入比法國要少,但英國有語言優勢,而且,英國大學的教授們確實比較強悍,此外,美英之間的技術共享和科學技術交流,遠遠多於美法之間,戴高樂的民族主義後遺症),法國擁有五十多名諾獎獲得者,十多名菲爾茲獎獲得者。在20個關鍵科研領域,法國都居於世界前列,儘管浪漫的法國人似乎比日本人和德國人都更慵懶,但在科學研究上面,他們更富有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

法國在航天,能源,材料科學,空間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均比較明顯!排第四當之無愧!

第五名:德國

說到德國,大家就會想起德國的工具機,德國的精密機械,德國人一絲不苟的精神!迄今為止,德國有七十多個獲得諾貝爾獎,要多於法國和日本。

不得不說一下,與大多數想像的不一樣,科研其實也是一種體力活(雖然創新精神很重要),一種既枯燥又乏味的體力活。一個實驗可能要重複一千次,找出一個錯誤可能需要幾天幾夜,哪怕你想的全部是正確,但只要一個微小的錯誤,就足以阻擋科研的步伐。德國人的品質在這方面就具有優勢。與法國一樣,德國的大學也是按照專業排名,而不是學校排名的。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

由於沒有不需要承擔巨額的軍費,德國對科研的投入比較大,在工業生產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最近這些年,工廠的自動化,無人化技術進程很快。(說點題外話,最近德國大眾在美國投資新建的汽車廠,產量與中國的工廠差不多,但使用的工人,只有中國的十二分之一,中國的工人直接生產和組裝汽車,美國的工人則是站在旁邊看著機器人生產汽車)

這裡必須破除一些人的迷信,認為軍事之類的才是高科技。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在資本主義世界,各大科技公司(私人)自己做自己的科研,軍工企業做軍工企業的科研,兩者並不相干,很多時候,民用技術可能反而領先於軍用技術(軍費畢竟有限,和市場相比)。北約所謂的對華軍事技術封鎖,其中就包括很多可能用於軍事的目的民用技術和產品。好像有兩萬多項!!而且,軍用技術要求成熟、穩定。民用反而沒有這樣的要求!

德國的科技來源於德國的教育,更來源於德國的製造業(不要說美國為什麼不?那只是因為不明顯,要知道,後面的國家加起來,都不如一個美國)。

第六名:芬蘭

這可能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竟然不是俄羅斯,也不是韓國,不是義大利,不是西班牙,不是加拿大,不是澳大利亞,不是以色列,竟然是芬蘭?

中國民間對芬蘭有很多的不了解,除了這兩年被蘋果打敗的諾基亞,大概就想不起芬蘭還有什麼?甚至於很多人不知道諾基亞是芬蘭的……

芬蘭,一個只有 500多萬人的小國,在 20項關鍵科技領域,有17項排名前十,比如說計算機科學,大家都知道 windows,但計算機專業的人一定知道linux(如果你不是很孤陋寡聞,一般也應該知道),誰發明的啊?當然是芬蘭人了!芬蘭以科技立國,以科技強國。其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始終居於世界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國人大多數都知道,我們從日本和德國進行技術引進,還有法國和以色列,但美國國防部的報告卻明確指出,芬蘭是世界上向中國轉讓高科技技術最多的國家(日本,法國,德國,以色列都會受到美國的限制,不向中國出口可能用於軍事的高科技產品,儘管他們背地裡不一定嚴格遵守),中國方面公開的資料則說,芬蘭是中國在北歐的第二大技術轉讓方。儘管人口數很少,但芬蘭確實擁有世界一流的頂尖的科學家,他們對世界科學技術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不要以為塊頭大的國家就一定有優勢,如果說世界科學技術的貢獻度,全中國所有的大學加起來也比不上美國一個加州理工,知道加州理工有多少學生嗎?900名本科生,1100名研究生 ... 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也就 200多名 ... 中國雖然每年招收幾百萬名學生,但是我很不客氣說一句,99%以上的中國大學對世界科學技術的貢獻度為零!值得一提的是,加州理工不但幫美國培養人才,也幫中國培養了人才,比如說:錢學森。

以色列人也許很聰明,但他們將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軍事上面。本來應該進行科研的技術人才可能正在戰場上當兵!儘管由於國家的投入和猶太人本身的聰明,以色列人也獲得了不少諾貝爾獎!這裡我最強調一下,軍事技術不代表科學技術,雖然很多人比較迷戀和崇拜軍事技術。其實,他們只是披上了一層保密的外衣而已。日本和德國的軍事被嚴格限制,但沒有科學家懷疑,只要放開對他們的限制,他們的軍工行業馬上能發展起來,因為他們有那樣的科技實力。

反過來,一個國家的科研和教育水平,才能判斷出軍工方面的技術水平。

第七名:以色列

這又是一個彈丸小國,中國人對以色列的認識,大約是從幾次中東戰爭開始,這個國家從建國的第一天開始,就一直進行著戰爭。憑藉著良好的軍事素質和先進的武器裝備,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了阿拉伯國家的聯合進攻。很多中國人都知道,具有猶太血統的人獲得了很多諾貝爾獎,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以色列不但在軍事上強悍,在科學技術上,他們也同樣的強悍,雖然他們很多的軍事裝備來自於美國。但他們同樣也幫助了美國的科研人員對武器裝備進行研究和改進,他們有這樣的科學技術水平。

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有很高的育水平,24%的勞動人口擁有研究生以上的學歷,居全球第一。以色列幾乎沒有什麼自然資源,如果說有,那麼最大的資源就是人力資源,以色列人的聰明和智慧!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以色列科學家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傑出成就,對世界科技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尤其是在電子和化學方面(與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吧,呵呵)。大家都知道美國著名的英特爾公司,但很少有人知道以色列參與了英特爾公司晶片的設計,包括286和386,以及後面奔騰系列 ... 甚至在其中承擔了關鍵的科研任務。美國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利用以色列人的聰明和智慧(注意,與中國不同,以色列人參與並承擔了關鍵科研和產品的開發)!

第八名:瑞典

這可能又要讓一部份人大跌眼鏡,瑞典這樣的小國,科技水平有這麼高嗎?但如果真正了解的人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甚至於還會認為這個排名是不是低了?

提起自然科學,我們很自然的會想起諾貝爾獎,但有些人大約忘了,諾貝爾獎的評委是瑞典人,而且能得到世界的公認,也就證明瑞典有一流的科學家,有能力有水平對世界最頂尖的科學研究進行評估(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水平,沒有人會承認你的評估)。可能很多人都只關注諾獎的最終獲得者,但卻不知道,每年的諾獎候選人有幾萬人(候選人原則上是保密的,只有本人和評委知道,當然,外界能猜測到大部份),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不但沒有有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的獎項,甚至沒有多少人進入過候選人的名單,儘管每年的候選人名單高達數萬人(當然,還是有些人進入了候選人名單的,只是很少)。

瑞典只有 900萬左右的人口,但卻有 38%的勞動人口在高科技公司(比如說愛立信)就業,這個比例居世界第一!瑞典人也是世界上最熱愛讀書的國家之一,國民科學素質世界第一。

中國人想像中的瑞典是一個高福利的國家,人們過得很休閒,這看起來沒有錯!但很少有人知道,瑞典實行極為嚴格的競爭教育模式,所有的課程按從易到難分為幾十個級別,而不是按年級和班級區分。聰明的學生可以今天是第一級,明天是第二級,後天第三級 ... 然後,很快學完幾十個級別(最高難度的幾級並不一定要修),反之,如果認為你不合適,則可能永遠在第一級,一直到合格為止,才能升進第二級。

比如說,你進入學校,要學數學,你從數學一級開始,然後,數學二級,數學三級,數學四級 ... 數學三十級 ... 每個級別都有不同的教室,不同的老師,不同的課程,不同的要求 ... 但這種升級並不進行升學或者升級考試,而是由老師進行推薦!另外,作為基礎教育,即使你的成績最糟糕,你也能夠獲得畢業,但可能不能進一個很好的大學(當然,大學不一樣,不過關肯定畢不了業)。

但事實上,在這樣的競爭模式下,瑞典學生普遍學習比較努力,而且是極為主動的努力學習。

在 20項關鍵科學技術領域,瑞典有 14項居於前十,19項居於前二十!

第九名:義大利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國家總是很容易讓人遺忘!雖然他是歐洲第四大經濟體,但可能義大利人在二戰中糟糕的表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們總是以為義大利的科技水平也同樣的糟糕。

人們大約忘了,義大利人能設計出最好的服裝,引領時尚的潮流... 這看起來與自然科學技術沒什麼關係,但卻體現了義大利人的創新能力。其實,義大利同樣有阿古斯坦-維基特蘭直升機,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等超級跑車,擁有世界超一流的汽車製造技術 ... 義大利在奢侈品方面創新能力甚至於遠超歐美,而最高端的奢侈品也往往代表著最高科技的應用。

不過,老實說,義大利的問題很多,他的經濟發展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好。。。這些都遮掩了人們對義大利科學技術的評價。科技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很多東西,但科技並不能決定這個國家的一切。

第十名:加拿大

很多時候,加拿大的光環可能被美國給遮住了,因為美國實在太強大。當然,事實上加拿大與美國在大多數時候都是一體的,所以是北美防空司令部而不是美國防空司令部……從美國進入加拿大,或者從加拿大進入美國,比我們國家從上海去浙江還要方便,那裡的邊境不設防,公路不停車,也不檢查身份證和護照(我們從上海到浙江坐火車還要身份證)。值得一提的是,大部份美國人也不將加拿大人視作外國人(當年美國本來是打算佔領加拿大,統一北美大陸的,但因為美國的軍事指揮官犯了一個極其愚蠢的錯誤,竟然在長達數年的交戰中忘了封鎖對加拿大最重要的河流,甚至於沒有一個人想到,沒有一個議員提議,集體愚蠢 ... 所以,美國喪失了這個機會,當然,那都是很遙遠的歷史,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在 20個關鍵科學技術領域中,加拿大有 16項處於前二十名,4項處於世界前五。

在科學研究領域,加拿大同樣也具備語言優勢,雖然還有不少人使用法語。

第十一名:荷蘭

這又是一個不知道被多少人遺忘的國家,但大約還有人記得殼牌,記得飛利浦,記得阿克蘇蘇諾貝爾 ...為了能引進殼牌的技術,中石化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談判 ... 知道北京的空氣汙染問題吧?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煉油技術不過關,汽油的質量低下,所以,北京汽車雖然遠不及紐約,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但造成的汙染卻是他們的幾倍... 上海的金山有中石化最大的工廠,如果你去看就會發現,那裡的化工設備幾乎都是從國外進口的(而且還是他們的淘汰產品),改進現有的生產線不但需要幾千億的資金投入,而且別人還不願意將技術轉讓給你!

荷蘭在化工技術方面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在材料,能源,信息,電子等有極其強悍的表現。

第十二名:丹麥

如前面那位網友回復的那樣,提起丹麥的科技,很多人都會想起哥本哈根學派,這個學派對量子理論做出了極為傑出的貢獻。

與荷蘭不一樣,丹麥幾乎沒有什麼科技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但丹麥有頂尖的大學和良好的科研氣氛,與大多數歐洲國家不同,丹麥沒有多少大型製造企業,丹麥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公司,但丹麥的技術在歐洲這樣的一個科技發達的地區依然是首屈一指。不要小看丹麥的小公司,很多世界巨型企業都要向這些公司購買技術。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韓國的造船業發達,世界三大造船廠都是韓國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丹麥是韓國造船技術的主要轉讓方!從這個側面也可以看出丹麥科技的領先。憑藉雄厚的科技實力,丹麥的人均 GDP居於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丹麥很多小公司專職進行科研,給世界知名大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多說一些,有些人可能搞不清楚,為什麼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底子,也投入那麼多錢,科研卻還是不行?前十都進不了?這個原因我後面會說到。先別急哦!

第十三名:瑞士

說到瑞士,人們就會想到它是永久中立國,想到它的銀行,想到它的手錶,了解得稍微多一點,就會想到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這座學院一度享有歐洲大陸第一理工學院的美譽!在歷史上,這座學院培養了數不清的大科學家!

瑞士的科研實力同樣很強,了解瑞士的科學成就的人,可能還會不服氣,瑞士怎麼排到這麼後面,應該還要前進兩位才對!提到中國的工業問題,很多人會想到工具機,日本和德國的工具機很先進,這個大家都知道。

八十年代,蘇聯從日本東芝公司購買幾臺先進工具機,就可以讓蘇聯的潛艇發生質的改變(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聞名世界的東芝事件,因為,東芝公司悄悄將先進工具機賣給蘇聯,日本首相為這件事,在美國所有報紙登頭條向美國人民道歉),就是現在,先進工具機也不是中國能買得到的(對華軍事禁運,因為,工具機可能用於生產先進的軍工產品),再多的錢也不賣給你!瑞士的中小工具機可以獨步全球,加工精度甚至可以令其它發達國家望塵莫及,不過價格也是他們的幾倍。

瑞士的大學可能是全世界最好進入的大學(包括蘇黎世聯邦理工這樣的頂級學校),據說,這幾年的新政策,中國學生只要高考成績能到滿分的 75%就可以申請,但還有一個入學考試,主要是要考德語(蘇黎世用德語),雖然不見得會難,但因為中國學生一般並不學德語,這可能會難住很多人。另外,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雖然是歐洲大陸最好的理工學院,但綴學率可能要是高的,差不讀有一半人,進去讀一年就讀不下去了(不及格率 50%,不及格的直接重修,再過一年,再不通就必須要退學了),幾年下來,最後能畢業的學生,可能還不到進入時的三分之一!不過,也因為大學嚴格的「寬進嚴出」(反正不合格就休想畢業),因此,只要你順利畢業,在很多大公司都會視作是人才!

第十四名:澳大利亞

在很多中國人的眼中,好像澳大利亞就是一個靠農業和礦產資源立國的國家。這個理解不能說很錯,但如果你由此斷定澳大利亞的科技水平不高,那就大錯特錯了!

給人這種感覺還是有原因,因為澳大利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一個很發達的農業國家,有些人去澳大利亞,發現那邊有些人連上網都不會。

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專業化,農民有農民需要掌握的知識,工人有工人的技能,科研人員有科研人員的研究。澳大利亞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都相當不錯,有非常高的科研水平!不過,美國的野雞大學也很多,澳大利亞也同樣不少!

中國人好像似乎一定要看到工業(或者說製造業),才認為這個國家的科研強大,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只是因為現階段的中國需要那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技術,而對別人來說,就不一定需要了!而且因為昂貴的人力資源,即使他們的科研機構能取得很大的科研進展,卻並不定能在國內適用,很多時候,反而是給別人做嫁衣裳!!不過,他們的國際關係比中國要好得多,基本上都屬於同盟國家,技術共享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是近代西方科技和工業進步的一個很關鍵因素!

說點題外話,八十年代是中國黃金時期,因為與西方發達國家關係良好。那時候,只要有錢,什麼設備都能買到,什麼技術都能引進,但當時改革開放剛起步不久,國家確確實實缺少外匯,製造業才剛剛起步,靠賣點礦點資源積累外匯(如黃金),但中國本來就是一個缺少資源的國家!八十年代末期的「某某事件」,隨後與西方的關係惡化,現在雖然手中有大量外匯,但別人不賣技術給你,也不賣先進設備給你!

舉一個例子,日本的NTN是世界知名的軸承製造商,他們在中國(上海郊區)投資建廠,因為有熟人在那邊工作,我去過一兩次。他們在上海的工廠使用了一千多名工人(四個車間),他們給我看日本工廠的視頻資料,全部是無人化工廠,面積達五千平方米的大車間裡面沒有一個工人!我的朋友告訴我,日本人(老闆)其實想過,要在中國也同樣建立這樣的生產線,但後來發現根本行不通,很多關鍵部件對華禁運!

不要說那些,前幾年,工廠需要一個先進的陀螺儀,採購卻發現中國國內沒有符合要求的(不是沒有,而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想從日本買進來,卻發現在對華禁運的名單裡面,根本不允許對中國出口(因為被認為是可能用於軍事目的東西)。後來沒辦法,採取了一些迂迴手段,費了很大的功夫,從巴基斯坦轉運到中國!本來只值幾萬塊錢的東西卻花了七八十萬!不過,禁運有一個時間,好像是更先進的東西出來了,以前的淘汰產品就可以解禁(具體是怎麼的不清楚),反正那個東西現在已經解禁了!

這也是中國遲遲不能掌握核心技術的一個關鍵原因,一是對華禁運,也禁止技術轉讓!二是中國本來也不尊重人家的智慧財產權,專門想著山寨,這樣別人更不可能轉讓給你了!像韓國的造船業,他們能引進核心技術,我們的造船業只能引進二流技術和外圍技術!再比如說,現代工具機的革命性技術都是美國人搞出來的,但通過技術共享,得利最大的是德國人和日本人,因為,美國缺少像日本和德國那樣兢兢業業的熟練工人!不過,隨著新一輪自動化的開始,後面的情況就很難說了!

第十五名:挪威

不得不說北歐國家大部份都很強,不愧是世界上生活水平和居民福利最高的地方,其科學研究水平基本上也都處於世界第一梯隊!

挪威有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地下水電站,挪威人均年用電量達到 25000KW,僅次於冰島,為世界第二,可見挪威的現代化程度之高。而這些電力,99%以上都是水電,也就是挪威的別具一色的地下水電站。

有意思的是挪威的空間技術和衛星技術相當發達,有些關鍵技術連美國都要向挪威引進!這裡說點題外話,科技發展到今天,造一顆衛星不是什麼多難的事情,問題是你這顆衛星到底有多少先進技術?好奇號火星車自然先進無比,但也是大量已有技術的組合。航天事業有些東西很先進,但有時候,由於穩定性和複雜環境下的特殊要求,還不能使用過於先進的東品。

比如說,即使是現在美國最好的衛星,上面使用的CPU也不可能比你的家用電腦上用的i7更好,甚至連i3都不可能比得上!因為它根本不符號太空高輻射環境下的要求,事實上,現在世界上大部份衛星(包括中國)使用英特爾最早期的產品386 ... 不過,最近兩年新發射的衛星肯定已經不用了,因為英特爾前幾年已經停止生產386了。

上世紀的阿波羅登月夠先進吧?但就像參與阿波羅登月的一位科學家所說的那樣:「我們所做過,不過是將已有的技術整合到一個系統裡面而已!」

第十六名:比利時

中國人大約不是很關心這個國家,甚至於有些人還誤以為它不是發達國家!但事實上,比利時是一個現代化程度非常高的國家!很多在很多科學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得益於比利時的文化傳統和學習氣氛!

比利時有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比如說魯汶大學!在中國人眼中可能沒有什麼概念,但在歐洲,它幾乎是可以與牛津劍橋相提並論的學校(當然,實際上還是差距的)。在很多領域的科研處於世界前列。這所大學可以說是萬國俱樂部,因為極度開放,有很多國家的學生來求學!比利時還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微電子研究中心!中國現在積極的引進比利時這方面的技術!希望這位「大師傅」能指點兩三招,前兩年也開始有了一些實質性進展!不過,很多時候,恐怕是中國方面一廂情願的想法了!因為,引進的技術也並不是他們的最新技術!就這樣還不知道費了多少周折!

第十七名:俄羅斯

想到俄羅斯,人們就會想到蘇聯,想到它的強大,那是可以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其實這是強大軍事實力給人帶來的一種錯覺,自七十年代越南戰爭之後,蘇聯看起來似乎日益強大,但事實,從那時候開始,蘇聯的科技就已經開始落後了,八十年代震驚世界的東芝事件也從一個側面證明蘇聯科技的落後。等到蘇聯解體的之前的那段時間,如果單論科技水平,也就是世界前十的水準,前五都進不去!即使是前十,也不過靠著龐大無比的科研機構勉強維持了某些領域的領先。蘇聯解體之後,由於經費不足,科研論文和科研成果迅速減少了80%。

中國人認為俄羅斯強大,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數量龐大的核武庫。但科學發展到今天,核武技術早就不是什麼高尖端技術了。如果不是美國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保持著世界的平衡,現在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國家沒有一個百個也有八十個!

俄羅斯還能在科技排行榜上有一席之地,得益於的他少數幾項基礎學科實力還過得去,其它的實在不值一提,不要說世界領先水平,或者說為世界科技作貢獻,充當科研領導者的角色,達到世界科研平均水平我看都困難!

至於航天領域,西方人找俄羅斯人合作也不是因為俄羅斯在航天領域有什麼超越西方的尖端科技,不過是因為俄羅期的大量運載火箭,而且價格比較便宜,經濟實惠!至於航天領域的高級特殊材料,以及其它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尖端技術,俄羅斯只有靠邊站的份,不客氣的說,北歐的小國都比它強悍得多!至於運載火箭技術,想想阿波羅登月是什麼時代的事情,那可是起飛重量高達 3000噸的超級火箭(比中國現在很多海監船還要重)!

這裡多說一點,美國人確實很包容,早在 1897年,僅僅是南北戰爭過去 32年(很多人總是說美國花了幾百年,其實只有32年,南北戰爭中,美國受重創,20- 45歲北方男性的 10%,所有 18- 40歲南方白人男性的 30%在戰爭中死亡 ... 這還不計算受傷的,致殘的)美國的工業產值和 GDP就成為世界第一(有些人總以為一戰或二戰後)!

不過,美國雖然在 1897年就是老大了,但歐洲還是看不起美國,覺得美國人沒文化,也沒有科技,他們嘲笑哈佛大學只有一群天天坐著喝咖啡、曬太陽的懶學生(美國歷史上曾經教育質量也很低下),但二戰之後,美國科學技術開始突飛猛進,一舉超過歐洲!這主要是因為美國人的包容精神,吸引全世界人才,然後為美國培養人才!

保守的英國人逼死圖靈,那幾乎是可以與牛頓相提並論的大科學家。美國人卻包容了納粹犯馮。布勞恩,這為美國的飛彈技術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包容精神是美國能超越英國,領先世界的一處很重要的原因。

俄羅斯現在還面臨腐敗嚴重,經費不足等很多問題,雖然有數量龐大的科研機構,但除少數個別領域,幾乎沒有什麼領先世界的科研成果了!另一方面,由於是西方傳統的敵國,俄羅斯的技術引進也面臨著重重困難,同樣很難得到美歐的先進技術。儘管如此,俄羅斯現在很多大學已經採取了雙語教學(英語和俄語,很多甚至是純英語教學),以更好的吸取美歐的科研成果。

不知道為什麼一些中國人一提到軍工就以為高精尖技術,看不起民用科技,其實民用與軍用是兩條不同的方向,民用的人才可能更多一些(市場決定一切),大部份人才都是在民用領域研究的,當然,很多時候會反作用於軍用,而且國家也會調節。不過,如果民用的都搞不出來,卻YY著「神秘」的軍用領域有突破性進展,退一萬步,就算兩者性質不同,但人才卻是相通的。科研最終還要靠那些專家教授,一邊罵著「磚家叫獸」的水平不行,一邊YY著科技實力強大,科研成果豐富,科學技術領先 ... 我只能說:你睡醒了嗎?

那些國有單位連搞一個12306的售票網站技術都不過關,卻幻想他們搞出什麼世界領先技術,你不覺得很可笑嗎?

在極個別領域,俄羅斯還能保持世界領先地位,這是俄羅斯能排進第十七名的關鍵原因。因為這個排名肯定不是靠飛機坦克來排的,再說俄羅斯的那些飛機坦克雖然數量多,但科學技術領先全球的,我還真找不出來!

第十八名:新加坡

在很多人眼裡,新加坡與香港一樣,只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甚至還不如香港!但事實與你的印象是相反的,事實上,新加坡是一個強大無比的工業國家,科技發達!而香港除了金融就剩下房地產了!其它的一些香港企業,也都是一些初級加工企業,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東西!這不知道是因為英國當年有意或無意的限制,還是因為其它原因。香港人在英國的統治下生活了那麼多年,卻沒有從英國那裡偷學到多少高科技?不過,反過來想也正常,英國有那麼多的海外殖民地,都學到英國的科學技術這根本就不可能!香港的大學這些年排名上升很快,可惜他們的NB的專業並不是關鍵科研領域!

新加坡有好幾個科研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科學研究領域,南洋理工大學是世界前三十名的大學(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按對世界科學貢獻度計算,中國第一的清華大學還在600名以後),新加坡還是世界的電子工業中心!要知道,新加坡剛獨立的時候,那是一塊被馬來西亞遺棄的荒涼之地!

這裡多說一句,雖然新加坡是一個袖珍小國,但新加坡的軍事實力很強大,投入也很大,佔 GDP的 6%,新加坡實行全民皆兵制!用軍事威懾的方法保持了和平(真打起來,我可以說新加坡就是東南亞的「以色列」,絕對可以秒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當然,某些人的邏輯是塊頭大才強大 ... )!

第十九名:韓國

總是有一些中國人看不起韓國,其實,韓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還真不是中國能比得上的!別看我們的汽車產量世界第一,比汽車動力以及其它的關鍵技術,我們是與無法與韓國相提並論的!很多汽車雖然是在中國組裝的,但關鍵部件卻是進口的!造船業也一樣的,按噸位計算可能已經與韓國不相上下了,比造船的核心技術,說句很不好聽的話,也就是給韓國提鞋的水平!至於電子技術,雖然說韓國與日本有差距,但我們與韓國的差距恐怕比韓國與日本的差距更大!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前面十六名屬於當今世界科研的第一梯隊國家,從第十七名俄羅斯開始,已經屬於世界科研領域的第二梯隊的國家了!正如韓國的造船業很強大,但還需要從丹麥等歐洲國家引進技術(也包括從日本引進技術),不過,雖然如此,韓國的整體科研實力,還是要領先中國大陸很多很多的。過去幾年中,韓國人在美國國家專利局申請的專利數,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居於第三位,也體現韓國人科技水平和創新精神!在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研究,韓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第二十名:中國臺灣

前面有幾個人在問中國能排多少名,其實我們還是能排行前二十名的,不過不是中國大陸,而是中國臺灣!

別看我們搞了神舟計劃,在航空航天領域,尤其是高端特殊材料,差臺灣還差得遠!所謂兩岸航空航天合作,其實就是想從臺灣那裡搞一點技術,尤其是材料方面的。因為,臺灣化工和材料科學走在大陸的前面。

在美國國家專利局申請的專利數,臺灣僅次於美國、日本、韓國、居於第四位,可見臺灣的人創新和發明之多!

還有,雖然大陸現在核電事業發展迅速,不過,臺灣的核電技術是要遠遠領先於大陸的。多說一點,一般認為日本能在 12— 18個月之內研製出核武器,其實,臺灣也完全具備研製核武器的絕大部份技術,也完全可以在數年之內研製出核武器,只是因為沒有這個必要而已!而且,美國也不會同意!

話說,臺灣也有一個清華大學,雖然還不是臺灣最好的大學,但如果按對世界科學的貢獻度來計算,它的貢獻度還要高於大陸的清華大學!

世界各國按照最新的科技實力排名辦法,大致分為五級;

第一級,核心,美國,只此一家。

第二級,發達,英國,德國,法國,日本。

第三極,登堂入室,芬蘭、俄羅斯,義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韓國,捷克等中等發達國家。

第四級,在大門口,中國,印度,墨西哥,南非等發展中國家,

第五級,落後,其餘發展中貧窮國家都在此列。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全球軍事實力排行榜公布!第一仍是美國,印度排名惹爭議!
    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主要評判標準之一,軍事實力不僅是國家實力的直接體現,也是國家安全保障的核心。近日,全球軍力排行榜公布,第一名仍然是美國,印度排名惹發爭議,而中國排第幾呢?據海外網7月21日報導,美國權威的「全球火力」網站在美東時間21日發布了2020年全球軍力排行榜,美、俄、中、印、日分別位列前五,韓國趕超英國、法國排名第六。
  • 2020年各國媒體給世界軍事強國的排名,美國第一,中國排名實至名歸
    軍事強國排名,必須兼顧兩方面:一是現力;二是潛力。沒肯定開戰之前,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按戰時需要建立裝備那麼龐大的軍隊,因為光軍費就會拖窮國家。軍事強國,涉及戰心、戰力、戰勢、戰略、戰術、戰機、戰場、戰後等情況。
  • 日本眼中各國軍事實力排名,印度排第5,前4都有哪些國家?
    一國是否強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軍事力量的大小,美國就不說了,經濟軍事都強大。俄羅斯不一樣,雖然經濟一直低迷,但強大的軍事力量擺在那,連美國都不敢輕易撕破臉。發展軍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欺壓小國,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的軍事力量十分薄弱,為此吃了不少虧。正是這些教訓,激勵國人潛心研製武器,才成就了今天軍事力量強大的中國。
  • 美國人眼中的5大世界強國,俄羅斯退出前3名,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圖為參加海外演習任務的士兵最近美國有機構發布了新的世界軍事強國排名表,那麼美國人眼中的前5大世界強國都有誰呢?第一名仍然是美國,而讓人驚訝的是在這次的排名中,第二和第三分別被中國和印度佔據,這讓全世界的目光已轉向東方,俄羅斯則首次退出前3名,淪為了第四,僅比第五名以色列強一點,看來俄羅斯是真的已經衰弱了。
  • 美智庫公布世界軍事強國排名,俄羅斯被擠出前三,中國排第幾?
    雖然說各國的軍事實力都在不斷壯大,但是力量的懸殊差距到底有多大,如果不進行對比就無從得知,而美國就熱衷於給世界各國進行排名,並且還成立了專門的機構進行評定。美國智庫就承擔著這樣的職責。而美國公布的這份世界軍事強國榜單,再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日本發布最新世界強國排名,對中國評價很到位,卻自封世界第四
    日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發達國家,近日,日本發布最新的世界強國排名,對中國的評價很到位,卻把自己排在了第四。中國在日本眼中到底是怎樣的?就目前來看,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同時擁有很強的軍事實力,當然,美國在軍費上的開支也非常多。
  • 美國眼中的三大強國 中國的排名讓人不意外
    本文來源:股城網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在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都非常強,所以在強國排名中,它位於榜首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大家都知道當今是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當然有很多國家實力比較強。那麼,美國眼中的三大強國是誰呢?我們來瞧瞧吧。在美國眼中的三大強國中,美國當然認為自己的實力是最強的了。其次,美國人認為中國以及俄羅斯的實力排在全球前三。俄羅斯的綜合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非常高,儘管經濟差了點,但在軍事、科技等的實力不容小覷。
  • 在日本眼中世界強國的排名,關於中國的排名,日本評價的很客觀
    在日本眼中世界強國的排名,關於中國的排名,日本評價的很客觀自從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就成為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可以說現在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數量最多的核武器,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國家的崛起也成了必然,其中中國就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 美國又在搞事情,公布世界五大軍事強國:俄羅斯沒有進前三
    對於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排名,美國再清楚不過,最近美國又公布「世界五大軍事強國」排名,中俄都榜上有名。美國公布世界五大軍事強國排名近日,美國媒體公布了「世界五大軍事強國」,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國。不過對於這些沒有實質意義的排名,我國向來不會在意,而美國卻截然不同,對其結果很是認同。
  • 日本人看天下:我們毫無疑問是軍事強國,中國位置可以變一變了
    全球軍事強國的排名一直存在爭議,但世界前三大軍事強國的排名在過去10年裡沒有太大變化。不久前,日本發布了最新的世界軍力排名。這一次,日本無恥地把自己的排名向前推了好幾位,而且中國的排名也有變化,這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 美智庫列出世界軍事強國排名,俄羅斯跌出前三,美國不再是第一
    我們都知道,美國在經濟和軍事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為了確保自己的「霸主」地位不被動搖,美國一直都熱衷於給全球各國的軍事實力進行排名。前段時間,美國智庫發布了一份最新的軍事榜單,雖說美俄都榜上有名,但名次卻引來了爭議。最讓人意外的就是,美智庫將中國放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卻將自己排在中國之後。
  • 美國對50年後軍事實力進行排名,中國一舉超美國,俄羅斯跌出前三
    隨著世界軍事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國家在軍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那麼就目前的世界形勢而言,在五十年之後,世界上軍事強國的排名會是怎樣的呢?對此美國進行了分析,得出來的結論相信會讓很多人意外。提到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現階段毋庸置疑是美國,海軍方面,美國擁有十一艘航母,並且全部為核動力,是目前唯一一個擁有全球海洋部署的國家,空軍方面,各類型戰機超過一萬架。不過按照美國的預測,五十年之後,美國在軍事方面的優勢將會被取代。
  • 美國人眼中軍事實力排名前四國家,印度排第四?中國排名讓人意外
    我們不僅成為了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經濟體,而且在軍事方面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是極其靠前。但是即便如此,美國依然是我們發展路上的一個非常強悍的競爭對手。我們對美國的軍事力量也是非常關注,那麼在美國人眼中,軍事實力最為強悍的四個國家會是哪四個國家呢?聽說印度排在第四名,中國的排名讓人感到非常的出乎意料!排在第四名的是印度這個國家,這也算是名副其實了。
  • 日本眼中的軍事實力排名,不得不說,對中國評價很到位
    自從美蘇之間的冷戰結束之後,世界的整體局勢一再改變,多個世界極據影響力的大國均從世界舞臺上漸漸失色,也有不少國家逐漸崛起,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的第一大國,但是位居其後的國家,卻爭議頗大,在大部分人們看來,位居世界第二的理當是俄羅斯,緊隨其後的便是中國,而且十分可能馬上超過俄羅斯,但是也有專家說
  • 30年過後,全球將誕生5大強國,第一名實至名歸不再是美國
    近日,美國機構評選出了30年後的世界五大強國,強國定義不局限於軍事方面,還包括能源安全、人口、技術能力等方面。在美國機構給出的排名中,日本躋身世界五大強國之列,成為第五名,日本有著十分出色的技術能力,同時日本還有十分強悍的經濟實力,日本具備成為強國的實力。
  • 30年後世界強國排名「大洗牌」,美國屈居第二,中國讓人意外
    二戰之後,隨著各國軍事實力不斷發展,世界上逐漸形成了「一超多強」的格局,作為「超級大國」,美國一直都是領頭羊般的存在,這樣的局勢會持續多久?是否還會出現大的變數?美國智庫近日公布了一份榜單,預測了29年後世界各強國的排名,向來是「老大」的美國居然不再是榜首,俄羅斯更是跌出前三,這份榜單一經發布,就引發了熱烈討論。在排行榜中,中國高居首位。美國專家認為,中國發展迅猛,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軍事技術不斷創新改革。在很多領域,中國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甚至反超美國,而這一迅猛的趨勢將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
  • 日本眼中的世界強國排名,俄羅斯並非是第二名,中國的排名很中肯
    隨著各國實力的不斷發展,各國多了一項「愛好」,就是給各國實力排名。每個國家在排名的時候都會按照不同的指標來對其他國家的實力做出排名,包括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前不久,日本公布了一份世界強國排名,其中,俄羅斯不再是世界第二,意外的是,中國此次的排名卻很中肯。
  • 各國軍事實力如何?外媒:美俄中包攬前三,以色列排名落後於伊朗
    據參考消息援引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導,國際防務網站「全球火力」網顯示,在軍事實力排名上,美國仍然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俄羅斯和中國,第四名是印度,接下來是法國和英國。報導稱,以色列在137個國家中排在第16位,比伊朗靠後。
  • 日本眼中的四大軍事強國
    日本戰敗後將自主權全部交給了美國,所以在很多外交問題上,背後決定權掌握在美國手中,尤其在軍事上的發展要看主子美國的臉色,如今日本經濟在亞洲雖然被中國甩在身後,當放眼全球依然是排名世界第三的經濟強國。在強大經濟的支撐下,野心勃勃的日本軍事實力更是有了巨大的提升。隨著日本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大的情形下,那些國家才是日本心目中真正的軍事強國呢?
  • 日本人眼中的四大軍事強國,美國排在第一位,第二並非俄羅斯
    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在軍事領域遭到嚴格限制,被禁止發展戰略性武器,使用武力範圍也被嚴格限制在「自衛」範疇內。但是,日本同時也是傳統工業強國之一,科研和工業基礎雄厚,人口過億,再加上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和惡劣的生存環境,在將來一定會重新崛起並向外擴張。事實上,日本在近些年已經突破和平憲法限制,成長為世界排名前幾的軍事強國。